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津两成孩子有心理行为问题(含孤独症) 四五岁也可能抑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9 10:5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津城两成孩子有心理行为问题 四五岁也可能抑郁

2013-10-10 07:39

  内容提要: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市关工委、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学龄期出现的症状更严重,不仅会导致幼儿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改变,进而影响孩子日后成长,还会导致孩子学习能力下降,造成父母出现焦虑等身心问题。

  天津北方网讯: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市关工委、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学龄期出现的症状更严重,不仅会导致幼儿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改变,进而影响孩子日后成长,还会导致孩子学习能力下降,造成父母出现焦虑等身心问题。

  过分溺爱或者过分管教

  都会导致出现问题行为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于今年5月至7月,对市内5区(和平区除外)、环城四区、滨海新区及蓟县、宝坻和武清的21所幼儿园5241名2至8岁的儿童进行了儿童行为问题和儿童孤独症的调查和评估。

  对4479名4岁以上儿童的一项调查显示,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5%,其中男孩检出率为22.1%,女孩检出率为16.8%。6至8岁男孩问题行为位于前三位的是“攻击(21.43%)”“分裂样(19.29%)”“刻板(17.86%)”;4至5岁女孩行为问题位于前三位的是“多动(73.23%)”“攻击性(72.72%)”“抑郁(38.89%)”,6至8岁女孩行为问题位于前三位的是“抑郁(97.56%)”“强迫(36.59%)”“残忍(35.37%)”。这项结果表明问题行为男女儿童表现不同、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出现多动——违抗类的问题行为是最多的。这与独生子女的特点有关,过分溺爱或过分管教都会造成行为问题的增多。此外,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也会使在这种松紧不一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所适从,造成这样的问题行为。

  对于孤独症的孩子而言

  早发现早干预效果明显

  专家提醒家长,幼儿的心理行为发育还不健全,尽管这些问题行为是暂时的,但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也会影响到学龄期、青春期,甚至成年期的心理健康。

  在对本市4416名儿童的孤独症调查中,发现91名孤独症筛查可疑儿童,最后经初步诊断有28名儿童被认定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倾向儿童,有待医疗机构的确诊。调查幼儿园中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粗检出率为6.3%。,其中男孩25名,女孩3名,男女比例为8.33∶1。调查表明,在本市普通幼儿园中确实存在孤独症儿童,而且有些高功能的或不典型的孤独症儿童并没被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所认识。专家指出,孤独症是进行性神经发育障碍(脑退行性变),因病因不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因此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干预效果越明显。(记者胡春艳通讯员程永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3 22:04 , Processed in 0.07141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