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8-4-3 21:46 编辑
世界自闭症日 解读当前自闭症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状况?
2018-04-03 21:19
2018年4月2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自闭症日,今年世界自闭症日宣传口号是“有你,我们不孤独”。提到自闭症,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起《雨人》这部电影中的雷蒙巴比特,他头脑如同一台微型计算器,有着过目不忘的超能力,能迅速数清掉落在餐厅地板上的246根牙签,随口说出电话簿上自己读过的电话号码。当然了,现实生活中,像雷蒙这样的自闭症天才还有很多,他们会说七八种语言,有着超强的逻辑力,计算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然而基于电影电视中的常规印象,我们常常会将自闭症患者等同于天才,但实际上这种自闭症天才仅在自闭症患者中占到五分之一的比例。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以下简称自闭症)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发病率占普通人群的1%。自闭症患者临床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如今已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诱发自闭症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除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遗传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自闭症患者增长速度快,数量惊人。自闭症的发病率从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分之一,到2014年的1/68(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再到2016年更为惊人的1/45(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根据调查发布)。在我国,依据已有调查数据保守估计,发生率也在1%—也就是说,在我国13亿人口中,可能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群、200万的自闭症儿童,并以每年将近20万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治疗多种自闭症上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1],来自美国休斯顿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受体LXRb的缺失会导致大脑海马区中齿状回(DG)的部位出现缺陷,进而导致自闭症发生。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发现表明,大脑齿状回神经发育过程的早期变化对于自闭症的产生以及症状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核受体LXRb的缺陷会导致齿状回发育受到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自闭症领域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受体LXRb对齿状回的功能十分重要,未来研究人员将有望找到治愈自闭症的方法。3月2日,国际著名杂志Neuron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中[2],来自浙江大学的罗建红教授团队发表了关于自闭症小鼠模型社交行为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内侧前额叶皮质一种特定式样的脑电波异常会导致自闭症模型小鼠出现社交障碍,在成年期通过操纵该皮质的特定类型神经元可恢复这种脑电波并克服社交障碍,这一发现可能还适用于其它自闭症模型,并且提示了成年期治疗自闭症的可行性。
2017年12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胡荣贵教授研究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3],文章中,他们阐明了泛素连接酶UBE3A过度激活抑制视黄酸(维甲酸)合成,从而引起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ASD)发生的分子机制,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自闭症潜在的治疗靶点。在自闭症病人中,染色体15q11-q13拷贝数扩增(CNV)的先证者占比1-3%,而由此导致的泛素连接酶UBE3A基因的过表达是自闭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泛素连接酶UBE3A基因的缺失则与人类天使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有关。而且UBE3A的生理功能及其突变引发疾病的机制一直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在UBE3A过表达的小鼠自闭症模型中进行实验表明,口服安全剂量的全反式维甲酸被发现能够显着缓解自闭症模型小鼠的一系列类似自闭症特征的行为,这为针对某些自闭症亚型的临床干预提供了非常有潜力的分子靶标和前期研究基础。这项研究揭示了家族性人类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新机制,明确支持和进一步诠释了“人类自闭症既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缺陷也是一种神经系统运行性疾病”的理念,从全新的角度探讨了ASD发生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人类ASD带来新思路。2017年10月,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细胞炎症反应或是引发自闭症的元凶,研究人员通过调节自闭症儿童大脑神经元与星形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4],发现了星形细胞的天然炎症反应会导致神经元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自闭症的发生。这项首次证明了大脑的星形细胞对于一些类型的自闭症的发病具有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章中,研究者利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进行试验,表明神经元的损伤能够通过新型的抗炎疗法得到缓解与恢复,研究人员希望后期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开发出抗炎药物对自闭症进行有效的治疗。
自闭症有遗传的根源,但大多数病例并不能够通过当前的遗传测试加以解释。近日,刊登在Cell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5],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阐明了诱发自闭症新的基因变异,研究人员在自闭症儿童中发现的基因组模式(细胞内完整的一套遗传指令)揭示出了这种疾病的一种新型遗传特征,这种特征有助解释那些不存在自闭症其他遗传标记的病例;研究人员认为,全基因组测序或能在自闭症患儿机体中揭示出更多的基因变异,这对于后期开发新型自闭症疗法或能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2017年4月,一项包含150多篇关于自闭症和肠道细菌的论文综述发现[6],从1960年代起,科学家就已经称肠道细菌组成和自闭行为之间存在联系,这篇综述突出强调了,恢复肠道细菌的健康平衡或能有效减缓自闭症的症状,目前很多研究人员都支撑肠脑轴线这一观点,即肠道中的因素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大脑过程,所以一些胃肠问题可能具有更加险恶的方面。肠道中过度生长的坏细菌不可避免地导致副产物的过度生产,包括毒素,导致肠道内壁更容易渗透,随后毒素、副产物以及甚至是未消化的食物就会进入血流中,流入大脑。当然了,自闭症可能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目前行为治疗仍然是治疗自闭症的最好方法,研究人员希望未来他们能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最终开发出一种廉价高效的自闭症治疗手段。
虽然自闭症已经被社会熟知,但目前对自闭症的研究依旧有限,这种病很难确诊。目前自闭症没法通过某一项检查来确诊,只能根据症状学特征、病史资料和社会功能来确定;即便是在发达国家,自闭症依然是一项科学难题。未来相信全球的科学家们能够通力合作加大对自闭症的深度研究,从而为有效控制和治疗自闭症患者提供一定希望。(生物谷Bioon.com)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19862.html
参考资料:
[1]Liver X receptor β reg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ntate gyrus and autistic-like behavior in the mouse
PNAS doi:10.1073/pnas.1800184115
[2]TMC Proteins Modulate Egg Laying and Membrane Excitability through a Background Leak Conductance in C. elegans
Neuron doi: 10.1016/j.neuron.2017.12.041
[3]Excessive UBE3A Dosage Impairs Retinoic Acid Signaling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Cell Research doi: 10.1038/cr.2017.132
[4] Model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neurons and astrocytes in autism using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iological Psychiatry doi: 10.1016/j.biopsych.2017.09.021
[5] Genomic Patterns of De Novo Mutation in Simplex Autism
Cell doi:10.1016/j.cell.2017.08.047
[6]The Gut Microbiota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Front Cell Neurosci doi: 10.3389/fncel.2017.00120. eCollection 2017
华成旅行社 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03-3833-9823 / 03-5688-1863
FAX :03-3833-9873 / 03-3834-5891
SOFTBANK电话:080-3084-4389 担当:小马 微信号:huacheng858
SOFTBANK电话:090-2172-4325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1 担当:小郭 微信号:08034162275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7 担当:小李 微信号:huacheng4387
SOFTBANK电话:080-3398-4362 担当:小何 微信号:huacheng602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2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http://www.kaseisyoji.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