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研制出“心理扑克”捕捉“无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0 12: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10月10日
       (王萌)“这就是心理扑克,它除了可以娱乐,还能帮助使用者进行自我心灵对话,了解自己的无意识思维习惯;对心理咨询师来说,可以通过它解除对方的阻抗情绪,还可以用作人际沟通。”在著名心理学家、催眠大师、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格桑泽仁教授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副“与众不同”的扑克。这副扑克与普通扑克的最大区别在于该扑克牌面可直接反射出被测者的自我心态以及无意识思维习惯,从而进行心理分析。

  根据格桑泽仁教授的介绍,该扑克共128张,分为文字和图案两部分。其中,文字和图案各占64张。“心理扑克”文字部分由格桑教授亲自书写,为“抠心字”;图画则通过7、8岁的儿童凭本能意识画出成年人口中描述的场景,再由格桑团队中学习过绘画的学生整理制成。“之所以要用孩子来画,就是因为他们画出来的是最本能的。”格桑教授介绍说:“这副牌除了包含心理学以及易经哲理。牌面象征积极向上、阳光的文字和图画我们称之为‘日牌’,即阳牌;反之则是‘月牌’,即阴牌。”这两种牌一结合,就会出现日、月、半日、半月四种组合,使用者就据此来进行心理分析。”

  这副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心理扑克”由世界心理学家协会监制,格桑泽仁和他24名学生历时5年时间研制完成,今天是首次公开“露面”。“我们用了5年时间搜集做心理咨询、潜能培训、催眠疗法时人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共有400个左右,最后从中筛选出128个可以直接与人的无意识嫁接的词语或者暗示语来制牌。” 格桑泽仁说。

  谈起研制这副牌的初衷,格桑泽仁告诉记者:“在多年心理学和长期催眠研究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无法量化,而体现为人的一种行为习惯;这种无意识状态,会出现很多无意识举措,自己不知道,却能被别人感觉到,这就需要一种投射载体,将这种无意识心理标新出来,最好的方式就是画面。”

  据了解,最开始格桑泽仁及其团队想把“心理扑克”制作成玩具,后来无意中受到塔罗牌的启发,决定也制作成扑克牌的形式,将中国独有的心理学和易经蕴含在娱乐游戏之中。“人们内心世界是什么状态,那么他看到文字和图案后,内心无意识呈现出内容便有所不同;咨询师可通过这些内容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格桑泽仁表示,一般市民通过简单培训便可上手,从而方便快捷的满足人们进行心理咨询的需求,达到快速调整情绪的目的。(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4 05:13 , Processed in 0.44485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