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迷信中日“一衣带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8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09月27日

“一衣带水”往往被用以形容中日关系。钓鱼岛“撞船”事件本身虽只是围绕几个人的“小事”,却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它提醒了中日双方,某种深刻的变化已然发生。中国在做某些必要调整之前,需要首先明确认识到日本其实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完全不同文化、历史以及行为模式的国家。

    “一衣带水”的回忆往往让人觉得中日两国相距很近,有许多相似性,却忽略了两国不少根本的差异,这主要有两点:

    首先,日本文化有其内在稳定的独立传承。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不等于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翻版或者说“复制品”。自孟子开始,中国就讲“知耻”,“知耻近乎勇”,“知耻而后勇”,强调的是勇于面对自身的缺点,承认错误并改正之。日本的文化甚至被称为“耻感文化”,但正如《菊与刀》所指出的,这里的“耻感”虽然也有对“犯错”感到“懊悔”的意思,可更重要的含义在于“耻感”的来源不是“犯错”,而是“犯错行为被暴露或者公开”。除了“耻”这个字之外,中日之间对“耻”的理解,没啥太大的交集。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在中日关系互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其次,日本文化还吸收了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思想,这些西方思想与日本传统理念的混合,对日本各界的精英,以及日本的国际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日本传统文化构建的是一个上下级关系泾渭分明的等级体系,并深刻蔓延到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日本漫画《浪客剑心》其中一个桥段是,反派主角最终失败后,其手下开始启动自毁装置,理由是“只要在场所有人都死了,就不会有人知道我方战败了”。我们很容易就此理解战后日本政府有关战争历史责任问题的各种表态和行动,因为那是日本文化使然。

    简而言之,日本虽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整体而言,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并对国际体系中的行为准则与理想模式有其自身独特的认识。当中国整体实力持续上升,加深了日本对其经济相对停滞的挫折感,同时,日本基本认定中国会遵循“弱肉强食”的法则,利用 “历史问题”来反复敲打日本,使日本“蒙羞”,由此激起强烈不安全感。体认并适度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应成为今后认知、处理新格局下中日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8 06:41 , Processed in 0.11351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