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平军"特种部队"智取南京城 破城处成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 20:2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记载太平军炸开城墙攻入南京,这段城墙究竟在哪里?

■为何湘军破城处众人皆知,而太平军破城处却消失在历史疑云中?

10月初的时候,西祠讨论版上出现了一个帖子,让对南京历史感兴趣的网友颇为关注,帖子标题是《历史之谜?欢迎探讨!老人有段传说?却找不到遗址!》

关心南京城墙的人可能都知道,当年太平军破城和之后的湘军破城,都是采取了炸塌城墙的办法,才攻入了固若金汤的南京城。湘军破城的地方在太平门的龙脖子处,至今这里的城墙仍能看出明显的修补痕迹,而且城墙内外都有记载维修一事的石碑。但是,当年太平军是从哪里破城的,除了正史野史上的寥寥记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西祠上的帖子,说的就是这个谜题。

挹江门小桃源公园内的一段城墙,因为三块古老的记事碑一度被锁定目标。可专家却说,其实这是以讹传讹。那真正的遗址到底又在哪里?

民间传奇引出一段历史之谜

不久前的一天,南京网友“天马独行”沿着挹江门城墙走到仪凤门时,突然想起老一辈留下的一段民间传奇故事,是关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攻城战事。

故事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当时太平军已经兵临城下包围南京十天了,城里只有万余残余清兵,将城门堵死试图凭借明代留下的高大城墙顽固抵抗,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太平军先在城南摇旗呐喊发起佯攻,战车上站的是从雨花台寺庙里拖来的铁菩萨,只是被套上太平军将领的战袍,装扮得煞有介事。战场硝烟弥漫,清兵在城墙上看不清车上站的是什么人,只是拼命开枪放炮。只见那些“将领”站在车上稳如泰山,连大炮也轰不倒,显得煞是诡异,像是贴了神符喝过咒水。

这下清兵慌了,认为是太平军有“神鬼附身刀枪不入”,于是清兵大批主力立刻赶往城南增援。谁想他们才到城南,就听见城北传来轰隆隆的爆炸声。原来太平军早已悄悄在城北狮子山南端的仪凤门附近挖了地道,埋下火药。大段城墙被轰塌,太平军得以顺利攻入城中。

这段绘声绘色的传奇故事,“天马独行”从小就印象深刻。然而最令他感兴趣的,既非那被扮作将领的菩萨像,也不是太平军“神鬼不侵”的传说,“如果这段传奇属实,那段被轰的缺口在哪里?总该有段像龙脖子城墙那样被修复过的痕迹吧?”

可他多番寻找过,这一百多年前的战场遗迹,似乎静静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无人知晓。

太平军“特种部队”智取南京城

被视为固若金汤的南京城,如何会被装备不算精良的太平军攻破?“因为太平军创造出一套厉害的招数‘穴地攻城法’,专门对付坚城高墙。”熟知这段历史的南师大历史学教授经盛鸿告诉记者,这一点无论在正史野史中均有明确记载,《南京简志》就曾记录:“太平军挖地道炸塌仪凤门,攻占江宁。”

“不过说起这场战事,还不得不提有着‘太平军特种部队’之称的‘土营’。”经盛鸿从另一个角度,为当年那段传奇故事进行了解析。

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郴州后,当地数千挖煤工人参加了队伍。这些人被集中组织成一部,这就是“土营”。“土营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部队。由于基本由挖煤工人组成的,因此土营的战术与采煤的坑道掘进作业相同。”

就是这么一支擅长挖地、爆破的部队,在太平军攻占南京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853年初,夺取武昌后,太平军顺江东下,直逼南京。在攻克了长江军事重镇浦口后,3月8日,太平军来到了江宁府(南京)的城墙外。可巍峨的城墙成了破城的巨大障碍。尽管南京城被太平军团团包围,可高墙之下,从3月9日开始,足足打了10天都未能破城。

但城内守军万没料到的是,城南看似猛烈的攻击,其实只是“佯攻”;面对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防工事,太平军早另有安排——派出特种部队“土营”,先挖地道再用炸药进行定点爆破。在猛烈进攻的掩护下,一条由静海寺挖出的地下通道正向城内悄然靠近。

根据《同治上江两县志》的记载,“初十晨(1853年3月19日),仪凤门地雷发,贼(编者注:清军对太平军的蔑称)蜂拥而上……少顷,第二雷发,遂不支。而三山、通济各门贼亦以云梯上,守城官兵皆死之。”根据这段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就在3月19日清晨,守城的清兵们疲惫不堪之时,突然仪凤门城墙附近传出几声巨响,刹那间坚固的城墙居然被炸开一个缺口,太平军中猛将林凤祥带着几百人由破墙处冲入,打开了僵局。

那么,当年被炸开的城墙缺口究竟在哪儿?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小桃园古碑上的疑团

64岁的杨丹青阿姨,打小就常在下关城墙边玩耍。在她的印象中,现在挹江门南边的小桃园没准儿就是当年破城的地方。她还特意提醒记者,那里有几块与众不同的白色砖石,非常好辨认,“据说那石头就是清政府后来修复时特意留下做纪念的。”

依照杨阿姨的说法,记者寻到了现在挹江门旁的小桃园公园里。这里有几位正在晨练的老人,一听说记者是来找修复的城墙,都点头称是,“往里走,一百米左右就能看到。”果然,记者走进百米远,发现城墙上有三块白色的砖石。两块高出地面约半米,分别刻有“左界”、“右界”字样。第三块位于这两块砖石之间,约有3米高。

由于距离太远,记者看不清上面所刻的碑文。所幸在这处城墙脚下,有一块今人所造的说明碑,将上述碑文的内容一一写明:光绪拾壹年岁次乙酉孟秋月奉,宪委修象山脚下城墙壹段计长捌丈贰尺,善后工程局委员运司衔江苏江浦知县长沙黄国忠监修。匠头:王永发、葛庆林。

由此可以看出,在光绪11年(1885年),清朝的确曾对这段城墙进行过修缮。而这三块与众不同的砖石正是清朝修缮城墙时特有的“记事碑”。

这里就是“天马独行”寻觅了多时的破城处吗?但市民何先生有着不同看法,“这三块记事碑,只是记载修复城墙事的碑,不足以说明太平军就是从这里攻陷南京城的。”何先生对南京城墙也同样有浓厚兴趣。他翻阅了不少资料,发现张汝南所著《金陵省难纪略》中一段文字,似乎能揭晓这一谜底:比晓,贼之地道与炮并发,上下一震,狮山正面城垣,颓卸砖石数层,宽约两丈许,官绅兵勇皆骇散。

“根据这段不难看出:太平军是炸塌了狮子山正面城垣,然后才进入城内的。”由此他推断,这段破城处紧挨狮子山,应该位于仪凤门北侧不远处。而小桃园在仪凤门南侧,距离狮子山也有段距离。
真正破城处应在静海寺后院处

坊间的说法不一,让破城处到底在哪儿成了谜题。

下关区文化局文保科的吴科长为记者指引了方向,她曾经查阅过清史稿,破城地点应是仪凤门北侧、静海寺后院隔着护城河的那一段城墙。记者于是实地探访,从静海寺和天妃宫之间的一条小道,沿着仪凤门段城墙边前行。小道的另一侧是护城河,走了大约200米,就走到了静海寺后院城墙段。可是走到了那里,记者又犯了迷糊,因为这段城墙,肉眼看上去,与周边城墙浑然一体,看不出这一段有什么区别。

“没错,就是那里。”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明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接受采访时向记者确认了地点,破城处就是在正对静海寺后院的那一段城墙。杨国庆说,他从1997年开始从事城墙研究,他也听过太平军破城处是在挹江门小桃源公园一带的说法,不过后来他多次去实地考察,发现挹江门段城墙是破城处的说法不可信。

杨国庆说,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太平军屯驻静海寺,《金陵省难纪略》中有文:“初三日,贼船蔽江而来,分泊上河下关,泊下关贼大队直下至静海寺,距仪凤门不半里”;在《金陵纪事》中也有记载:“仪凤门外有破庙遮蔽,贼得挖掘”。杨国庆说,当时太平军挖地道一直挖到城墙脚下,用棺材和木箱子抬炸药到坑道的尽头,然后把棉线藏在竹筒中做引信,点燃了炸药,炸塌仪凤门附近城墙20余米。

据此,杨国庆总结出两个理由推翻破城处在挹江门段的说法。一个理由是,太平军进行坑道作业肯定会采取最近的直线距离,静海寺后院和城墙间的护城河充其量只有20米;如果在挹江门处挖坑道,要斜穿护城河,长度是静海寺后院护城河的三倍以上,太平军不会舍近求远。另一个理由是,挹江门段城墙是包山墙,建造时以山体做地基,如今从小桃园那段城墙仍可以看到,还有山岩石块裸露在外面,“如果在那里有过坑道作业,地基早就被破坏了。”

城砖灰浆证明它在清朝确实修过

破城处的地点经过了考证被确认,可是接着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破城处没有遗迹可寻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864年7月19日,清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城东北的龙脖子挖地道轰开城墙,攻进南京城内。很多老南京都知道太平门龙脖子段城墙是清军的破城处,因为那段城墙破损很厉害,而且城墙内外都有维修碑。

杨国庆说,遗迹看不到跟城墙多次的修缮有关系。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就修缮过城墙,目的都是为了防御。此后,清政府又对城墙进行过多次修缮。光绪18年(1892年)还进行过一次大修。

可是既然修过,为什么没有像龙脖子城墙段那样留下记事碑?杨国庆解释说,虽然目前没有发现对仪凤门附近这段破城处城墙修缮的记事碑,但并不能代表没有。在杨国庆和王志高合作编写的《南京城墙志》中记载,2001年,在南京下关区狮子山段城墙外侧墙体上,发现太平军破城之前清政府对该段城墙维修的记事碑,上面记录了一则重要信息,“道光30年(1850年)9月,勘刻仪凤门第六处”。也就是说,尽管前五处碑没有发现,但是能证明狮子山段城墙起码有过六次修缮,只是记事碑可能消失了。同理可证,这段城墙可能也有记事碑,但是后来也消失了。

杨国庆还通过对城砖灰浆的研究,基本判断这段城墙确实在清代时修过。他说,明朝时,原始建城墙的灰浆很厚,传说灰浆中有糯米汁,墙体外侧基本没有白色砖。到了清朝修城墙时,灰浆层明显变薄,但是修得相对整齐,铭文格式也不同。民国时期的灰浆、沙和石灰的比例大多在三比一,做工也没清代细致。这段城墙,城砖灰浆就有明显的“清朝风格”,而且不仅有清代砖,还夹杂有明代的白砖,这白砖是明代建城墙放在城墙肚中的城砖,在清代修缮时使用了。

到了2001年,这段城墙又因为狮子山环境工程被修缮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1 17:25 , Processed in 0.075567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