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6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用体罚教育后代遭质疑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5 10:2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张可 张琳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1-11-15 9:49:45

父亲用体罚教育后代遭质疑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现场“狼爸”手里拿着鸡毛掸。 张可 摄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昨天(11月14日),“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就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狼爸”的育儿经

“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打”也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

在“狼爸”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在节目录制现场,萧百佑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道具——鸡毛掸,这是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

据萧百佑介绍,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萧百佑当年参加高考,获得了广东省第八名的成绩,被暨南大学录取。他认为,自己学生阶段的成功主要受益于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他选择了延续家族传统。

萧百佑表示,他并非是公众眼中的“野蛮父亲”,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打孩子’不是像说得那么简单。根据我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学地打呢?我认为,是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错的是新错还是重犯。错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时候不能有不良的反应。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罚后的决心。”萧百佑说。萧百佑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强烈,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我都是以打为主,”萧百佑说,“但孩子到了12岁,为人品行已经基本成型。此后,我就不会对孩子动手,而是完全依靠说教。”

“狼爸”现场遭遇质疑

质疑1 是否在倡导“奴性教育”?

“狼爸”回应: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萧百佑用“打”的体罚方式,让孩子懂得服从。本质上是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孩子,只会成为唯唯诺诺,没有独立思想的人。“狼爸”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本质是一种“奴性教育”,孩子的性格会受到扭曲。萧百佑打孩子与孩子考上北大,这两者之间并非存在必然联系,所以不值得提倡推广。

“狼爸”回应:孩子在年幼时,不需要独立的思考,只要学会服从家长就能成长。“在我看来,在0至12岁孩子的性格中,动物性占主要成分,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下进行的,所以要用鸡毛掸子给他立规矩。”根据萧百佑的家教“理论”,12岁至18岁,孩子的“人性”才渐渐开始占主导地位,懂得是非曲直。18岁之后,孩子才有社会性的表现,才有社交需求。所以,在萧百佑定的家规中,子女在上大学前,不能与其他孩子交朋友,生活中只能有“亲人”、“同学”两个概念。

“我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北大,事实证明,我的家教方式培养的并非没有独立思想的孩子。我只不过在孩子年幼时,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萧百佑说。

质疑2 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乐?

“狼爸”回应: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快乐

“南京市十佳家长”、作家张姬雯:“狼爸”萧百佑定下了“严苛”的家规:不允许看电视,除了新闻;不许随便喝可乐;不允许随便打开冰箱门;甚至不能开空调等。孩子们只要触犯任何一条,就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儿子萧尧也曾说过:“记忆里,只有一次,毫无顾忌地玩,让我感觉到童年的无忧无虑。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在“狼爸”萧百佑的管理下,孩子不可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狼爸”回应:萧百佑认为孩子对于快乐或痛苦,并没有本质上的认识。萧百佑透露,他知道三女儿萧箫曾经在日记中写过“我没有快乐童年”,但他并没有理会女儿的想法。他认为,孩子对快乐或痛苦的认识是建立在与其他孩子对比的基础上:别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乐;反之,则痛苦。所以,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乐。今后对童年的认识也是建立在回忆上的。“现在,他们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学生阶段取得了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后他们在回忆童年时,肯定认为是快乐的。”

质疑3 不要在意光鲜的表面,而要关注孩子内心

“狼爸”回应:会多和孩子沟通,但不会放弃“打”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黄侃:“狼爸”的三个孩子考上北大,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鲜靓丽,他们心里也许比较压抑、痛苦。无论怎么“打”,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一个成年人打一个孩子,在我看来,就是以强凌弱的表现。我希望“狼爸”萧百佑能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感情,避免悲剧重演。

“狼爸”回应:萧百佑表示他并非像外界所描述的那么“冷血”,他之所以动手打孩子,完全是出于对子女的爱。萧百佑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几乎放弃了工作,始终没能提拔。“一个副科长,我就干了十年,”萧百佑说,“我敢说,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负责任的父亲。”萧百佑还告诉记者,“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并非他的原话。据介绍,到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为社会提供服务。

在得知黄侃老师的经历后,“狼爸”萧百佑表示会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在日后会与孩子做更多沟通。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0:30:42 | 只看该作者

打屁股可提高学习成绩?(图)

打屁股可提高学习成绩?(图)

2011年10月23日 11:03:53  来源: 广州日报



  突然被打屁股使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增高,会带动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激发潜能。

  近日,一则名为“打屁股增强记忆力”的热帖在微博中被广泛转发。帖中称,瑞士的专家发现,一批本来成绩平平的大学生在实验中被重打屁股后,记忆力竟然平均大增38%,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心理学家海因斯发现,当人被打屁股时,其肾上腺素分泌会大幅上升,而用以减低痛楚而分泌的内啡肽一旦跟肾上腺素混合,将会有效打通一个人从前没有充分利用的神经途径,进而有助IQ的提升。

  策划:赵洁 撰文:许珍

  图片:Gettyimages 提供

  打屁股能增强记忆力

  但与成绩无必然联系

  瑞士卢塞恩心理学研究学院的科研人员进行此次研究旨在探明为何近年的学生考试成绩不断退步。他们最后发现,原来禁止体罚(例如打屁股),竟然与学业成绩有微妙的关系。

  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生物精神病学博士范长河表示,每一项实验都有严格的设计、方法和评估,在研究背景和方法的详细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很难对一个简单的结果进行评判。打屁股可增强记忆力,从专业角度来看,就涉及很多实验设计的细节问题。例如,在实验中,是惩罚性打屁股呢,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打几下,打得多重,连续打多少次,诸如此类的实验细节都和结论密切相关,不能简单下结论。

  打屁股之所以有可能促进学习记忆,范主任解释,这和人的潜能被调动起来有关。突然被打屁股使人处于应激状态,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增高,会带动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例如皮质醇、多巴胺、5-羟色胺分泌增加,引起相应的神经环路产生一连串神经化学物质级联反应,这时,人平日里没显露的潜能就被调动起来。在潜能被激发的情况下,看书、背书等学习记忆力可能会优于平时的状态,从这个角度上说,打屁股也许有助于学习。

  但范主任同时认为,打屁股有可能会使人增强对这个行为相关情境的记忆,如果学习与此相关,也有可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但学习记忆是否因此得到增强,这两者没有必然关系。例如,英语学得不好,单词记不住,打顿屁股后就会记得快,记得住,也是有可能的,但每个人的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很难说打屁股和增强学习记忆间有必然联系,而且实效性有限。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0:32:51 | 只看该作者

打屁股可提高学习成绩?(图)2

打屁股可提高学习成绩?(图)2



  打屁股虽然可能有助于学习,但如果打过头了,也许会使孩子产生应激障碍,得不偿失。

  增强学习能力需日积月累

  范主任说,IQ,即智商,是一个人固有的神经功能特质,“在某些情景下大脑功能会发生波动和改变,但要改变大脑的物质形态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大脑的天生物质基础上,大脑环路是具有可塑性的,可通过不断重复练习,使大脑发生可塑性改变,但是这种改变通常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不是打顿屁股就可以瞬间改变的。

  持续、适度的学习、记忆都会不断改变大脑的物质基础,使大脑越来越精密,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就记忆而言,范主任介绍,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分工,“大脑中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彼此间由突触联系,形成庞大的神经网络”。学习、刺激会使这个神经网络产生新的突触,亦可能使原有突触有适应性改变,这就是大脑的可塑性。

  记忆力好常被视为学习好的必要条件。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看,除了遗传因素,记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塑的。在大脑中,记忆以蛋白质的形态储存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记忆的“仓库”,随着不断学习、重复,突触更多、容量更大的大脑其记忆力就会更强。当潜能被激活时,某些记忆也更容易储存下来。而这一切,都需要经过时间的锻造。

  要使孩子学习好

  须保持肾上腺素适度分泌

  范主任介绍,人的大脑中需保持足够高的肾上腺素水平才能保持正常的执行功能,注意力、警觉性、反应能力、操作能力都和适度的肾上腺素分泌相关。也就是说,只有保持肾上腺素一定的分泌量,我们做事时才能集中注意力,保持一定的警觉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但是,凡事有度,肾上腺素的分泌同样如此,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狠狠打一顿屁股使孩子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其警觉性更强、注意力更集中,因此记忆力也相应的增强了。从这个角度看,家长在学习上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压力,以保证其肾上腺素的正常分泌。如果缺乏外部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不充分,将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发挥不充分,懒散,缺乏兴奋感,势必会影响学习。

  但另一方面,压力如果过量了,小心孩子产生应激障碍,变得啥也记不住了。范主任介绍,如果外部刺激过于强烈,导致体内肾上腺素等神经化学物质分泌过多,可能使其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出过度敏感、冲动、爱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征,以及头疼、头晕、心率增快、心慌、心悸、呼吸急促等身体症状,这些状况会抑制大脑中与记忆的形成和储存相关的化学物质——乙酰胆碱的分泌,从而影响记忆的形成和保存。应激障碍严重时,大脑中掌管学习记忆的海马区甚至会受到损伤,使患者记忆力受损。这种情况下,反而会影响其学习能力。

  既然如此,给孩子施压的“度”在哪里?范主任表示,这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孩子的反馈而定。孩子焦虑、逆反表明压力也许过量了,过于懒散则可能压力还不够,家长要做到适度施压还真不容易。因此,若家长希望“棍棒下出高分”,那就要清晰知道该使多大的劲儿打屁股,打多久,以及孩子的承受能力有多强,这些都和效果息息相关。一不小心,打出应激障碍,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如果把握不准“度”,奉劝各位家长还是放弃“打”这种粗暴的方式,多在其他鼓励孩子学习进步的法子上动脑筋。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0:35:12 | 只看该作者

打屁股可提高学习成绩?(图)3

打屁股可提高学习成绩?(图)3



学习、刺激会使大脑复杂的神经网络产生新的突触。

  肾上腺素:

  激发你的“超能力”

  我们常听说一些关于“超能力”的奇闻。例如有人在地震时从二楼跳下来却安然无恙;一个老太太可以推动一辆汽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妈妈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自己的孩子,突然迸发出超乎寻常的力量……其实,这些所谓的“超能力”并非天方夜谭,它来自人体在应激状态下充分被激发的一种潜能。而这种潜能的调动和肾上腺素关系密切。

  范主任介绍,人处于应激状态时,肾上腺素水平的增高会带动一系列神经化学物质的级联反应,形成信息传递环路,从而激发人的潜能。例如人在遇到威胁,处于逃跑或战斗状态中时,常常具备平日没有的耐力和体能,这就是肾上腺素的功劳。

  许多人相信,“超能力”像是个小神明,静静地沉睡在身体的某个角落,等待被唤醒。武侠小说里的让真气沿着经络奔行,打通任督二脉,就是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自身内在能量的幻想的集中体现。但事实上,抛开那些神乎其神的超能力不说,我们身边肾上腺素造就的“超能力”比比皆是。范主任说,人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带动抑制痛感的神经递质内啡肽的分泌增多,从而使人痛觉阈值升高,耐痛能力增强。举例来说,当一个处于惊吓状态或震惊状态中的人,手碰触到烟头时不会像平日感觉那么疼痛。肾上腺素还能让人爆发出平时无法达到的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完全可以伤及自身。在危急关头肌肉产生的巨大收缩力,可以大到将其他的肌肉纤维拉伤撕裂,甚至将骨骼关节拉脱臼。

  肾上腺素固然神奇,但范主任提醒,所谓的“超能力”有一定的潜能范围,对人类来说,没有无限的潜能。比如,一个女人平时连一袋50斤的米也搬不动,却能在危急时单手抓住一个即将坠楼的近百斤的孩子。但是让她举起上千斤的东西,那就超过了她的极限,成了真正的“神话”。这就是潜能的极限。

  不需打屁股

  运动也能增强脑力

  人们常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然而,科学研究显示,绝不是这么回事。对于孩子们来说,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增进脑力。

  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跑跑跳跳最多就是对健康有益,一旦迷上,可能让孩子学习分心。学校、家庭都在不知不觉间将运动和学业对立起来。但科学研究显示,让孩子花时间在室外玩耍,或参加集体运动项目,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范主任表示,孩子在从事竞技运动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更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调动潜能。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锻炼能够促进脑细胞之间建立新的连接(即新的神经突触),拓展孩子的思维。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查尔斯·H·希尔曼与同事分析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关于儿童和青少年锻炼与认知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有氧运动能力越强,在标准测试中得分越高的孩子,在校成绩越好。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的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因此,如果你真的为了孩子好,那就让他多出去运动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8-3 19:03 , Processed in 0.10477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