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物保护》 :非维管附生植物对极端气候更敏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9 20: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宋亮等 来源:《生物保护》

发布时间:2012-9-27 15:20:37

非维管附生植物对极端气候更敏感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附生景观宋亮供图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研人员近期发现,在极端气候背景下,相对于陆生树木,非维管附生植物明显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保护》上。

据植物园研究员刘文耀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的潜在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附生植物生活在林冠中,既不植根于土壤,也不侵入宿主的维管系统,机体所需的全部水分和养分都来源于空气或降水中,可能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别是非维管附生植物,它们都是变水植物,由于缺乏根系和外层蜡质表皮,对周围气候条件的变化或比维管附生植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关研究显示,过去40年内,云南省的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了0.3℃,云南热带地区的空气湿度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据最新的全球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到本世纪50年代,哀牢山徐家坝地区的年均温度将提升2.2℃,年降雨量降低129毫米。

在这样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敏感的非维管附生植物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为解决该问题,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宋亮等采用异地移植比照法,将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几种常见的非维管附生植物从高海拔样地分别原位比对移植到中、低海拔样地上,并对不同生境样地上所有移植样本的生长和生活力等指标进行了两年多的跟踪观测。

同时,结合中国西南地区2009~2010年间的严重干旱事件,研究人员发现,微小气候变化导致了该区山地森林中大多数被移植附生植物的生长率降低和健康状况恶化。在西南地区严重干旱时,附生苔藓波叶金枝藓和小叶鞭苔大量枯萎,年生长率分别为-5.9%和-5.4%。

“该研究验证了前期一些气候变化模型研究的预测,为附生植物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提供了实验证据。”宋亮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考虑到附生植物在维持整个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不利影响有可能被低估。(张雯雯)

更多阅读

《生物保护》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 ... i/S000632071200184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2 06:45 , Processed in 0.07871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