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岩慢游 豆腐果遇上玫瑰露的古镇味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9 20:1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青岩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相对其他知名的古镇,青岩保留了更多本土的味道,特别体现在饮食上。青岩的豆腐美食只有亲自尝过才能领略其滋味…


青岩的青石板街道

  贵阳大街小巷都能见到大大的恋爱豆腐果招牌。想吃正宗的,得走远一点,到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的青岩古镇去找吧,贵阳满大街的豆腐都是从这里批发的。

  当年电影《寻枪》把我带到了青岩。青石板街道上,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基督教堂、佛寺、道观、贞节牌坊,小小的古镇浓缩了各种不相干的元素,虽然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却很真实。它们在古镇上已守望了100多年。

  相对其他知名的古镇,青岩保留了更多本土的味道,特别体现在饮食上。青岩豆腐实际是一个概念性名词,它包括豆腐及各种不同吃法的豆腐食品。

  青岩时光从早餐开始。清晨,我在一条小巷转角的小店里,发现了一尊石磨,它的“嘴角”残留着新鲜的白沫。见来了陌生人,老板探出头来:“吃点什么?要杯豆浆吗?”说着,拉下推石磨的棍子就开始磨起来。在棍子牵引下,石磨匀速地转动起来,老板加了一把黄豆,又添了一小瓢水。很快,淡黄色的豆汁从石磨的出口流到下面的木桶里。不消两分钟,半桶纯豆浆原液就做成了。老板说只要加热煮开,再加点糖,豆浆就可以饮用了。说完,又招呼我去试试石磨。不试不知道,原来想顺畅地让石磨运转起来还很费力气。我与石磨抗争之际,老板已端出一碗热腾腾的豆浆。浓郁的豆香扑面而来,浆汁的颜色比平常所见的黄稠不少。相比之下,城市里常喝的豆浆只能算是略有豆味的白开水了。

  在老板推荐下,我点了玫瑰露凉粉和玫瑰酱豆花。冰冰的凉粉是透明的,不同于西南、西北地区的凉粉条,口感像啫喱,口味却是淡淡的玫瑰香。老板还加了一点秘制的玫瑰露酒,整个味道立体了很多。玫瑰酱豆花味道更特别,是在自家制作的豆花上浇上玫瑰花酱。所谓“酱”,是用大量的玫瑰花加蜜糖熬制而成的,浓稠得如同酱一般,酱中的玫瑰花瓣还清晰可辨。原以为玫瑰只是噱头或只为增加美感,没想到玫瑰和豆花的味道如此相融,只有亲自尝过才能领略其滋味。


青岩豆腐果绵软又耐嚼

  吃过早餐,豆腐果的摊档也陆续开张了。只见各摊桌上放着火盆,盆上烤着满满的豆腐果,摊主一只手执扇扇旺炉火,另一只手则不停地用筷子翻动豆腐果。有趣的是,豆腐不单有方形的,还有如乒乓球大小的圆形的,也许“豆腐果”之名就来源于此。

  青岩豆腐果不同于长沙臭豆腐的油炸,是用糠壳火反复烘烤,却不能用煤火烤。因为如此豆腐果将受热不均,还会带上煤焦味。做得好的豆腐果,烤起来发泡,用手撕开则呈鸡肉丝状,绵软又耐嚼。

  豆腐果最好蘸水吃,蘸水用料有葱花、盐、醋、糊辣椒。醋是青岩生产的“双花漆醋”,这种醋酸味纯正,酸度适中,是做蘸水的上品。

  边烤边吃,不知不觉二三十个豆腐果已下肚。还不甘心,决定去买青岩豆腐皮。青岩豆腐皮不以“斤”秤重,而是以“提”计量。豆腐皮每片有四分之一信笺大,用稻草将三五片捆为一扎,然后又将五至七扎捆为一提。

  又吃又买,青岩之旅不虚此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8 12:55 , Processed in 0.187798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