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在欧投资超美国, 西方炒作中国“收购欧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6 03: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01-05 12:01:44来源网站:人民日报海外版

“看起来像组团旅游一样,从哥德堡到华沙,从柏林到阿斯隆,中国政府和企业领导人到处签署合同、协定和合作协议。这边收购沃尔沃,那边恢复铜和机床生产领域的特殊关系,再那边是为了确定金融合作伙伴关系,以救济等着救命钱的船东和政府。”

上面援引的是法国《玛丽安娜》周刊12月26日发表的《中国为什么想收购欧洲?》文章的内容。该周刊认为,中国对欧元区国家伸出援手,主要是追求三个目标:第一,这一区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此举可以维护这个区域的金融状况。第二,在人民币问题上取得欧盟的支持,允许中国继续维持人民币低汇率和大量出口。第三,实现投资多元化,增持欧元债券,减持美元债券。

事实上,中国已表示将购买40亿至50亿欧元的葡萄牙国债,中国还表示将分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拯救欧元危机应对基金总额2500亿欧元中的155亿欧元。此外,中国对欧洲部分国家的投资近年来也在加大力度,中资企业目前投资的项目主要有:希腊港口、塞尔维亚桥梁、波兰高速公路、罗马尼亚能源网络以及葡萄牙海运公司。

目前,中国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和在欧投资已明显超越美国。然而,中国的这些举动并非总是受到欢迎。例如,中国目前列对德国投资国家排行榜的第四位,仅在德国北威州就有660家中国公司,被称为“中国投资商在欧洲最大的投资地”。但从德国发出的对中国投资感到恐慌的声音也显得最多,德国的欧盟专员欧廷格甚至警告说:“中国在接收欧盟,我们欧洲人在出卖自己的灵魂。”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西方一些国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他们的惯用伎俩。在面对中国介入欧元区国家的债券市场或在欧洲投资时,他们同时向中国伸出了两只手:一只手是掌心冲上,希望中国能在金融危机当中给予援手,拉欧元区国家渐渐走出低谷;另一只手则是手心冲前,以示拒绝。

当然,导致他们这种两面性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西方国家对中国“利用+防阻”的投机心理是导致这种两面性的主因。由于他们实行“两面下注”的对华政策,其直接后果就是双方无法深入合作,“稳定——震荡——稳定”的周期性规律性问题长期存在,甚至发生某些局部性的“硬冲撞”。例如部分欧洲国家在经济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希望中资企业投资,而在人权等问题上却责难中国。

由此看来,西方鼓励中国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是一种战略,其炒作中国“收购欧洲”的目的是给中国“戴高帽”,促使中国对希腊、葡萄牙实施救助,购买这些国家的国债。不过,西方在给中国戴上“收购欧洲”高帽的同时,也会给中国戴上另一顶高帽——“中国威胁”。中国增持欧元区国家国债以及在欧洲投资的快速增长,将引来他们对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之后的担忧,造成“中国威胁论”盛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30 07:18 , Processed in 0.10360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