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烟草院士”之争:别把道德和科学混为一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4 10:3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韩青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1-12-13 16:23:56

“烟草院士”之争:别把道德和科学混为一谈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质疑工程院新晋院士谢剑平院士资格,指其研究“烟草减害”实为高效杀人。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也表示谢剑平的当选是科学界的耻辱,其研究成果会误导公众,帮助烟草企业卖烟。(11-12月12日《京华时报》)

谢剑平当选院士,网上几乎一边倒的批评,有人甚至将其称为“杀人院士”、“烟草院士”。无意为其辩护,只想说,别把科学之争和道德之争搅在一起,别把对规则的不满和个体事件混为一谈。

方舟子等人质疑其“降焦减害”的成果,作为院士,谢剑平应拿出证据回应,这属于正常的科学之争;至于将其贴上“烟草院士”的标签,认为这项研究本质上是助力烟草销售,那就属于道德批判了,已超出了科学领域。其实,若从科学上评判“降焦减害”是否有效,是看单支烟产生的有害物质是否减少,这要拿实验数据说话,而不能拿公约条文和控烟目标说事。

至于“烟草院士”、“杀人院士”、“科学界的耻辱”之说,更是拿道德标签说事,会搅乱本来的科学之争,也会掩盖问题的实质。

有些人认为谢剑平不配当选院士,和其成果有效性无关,只因其研究的是烟草领域。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当选工程院院士需要怎样的资格,研究领域是否应有所限定,公众民意是否应起到作用,在其中应占到多大比重,院士只是一个荣誉头衔还是有相应行政待遇等,都是规则问题。

目前,中国现行的工程院院士选举机制并没有限定领域,只是院士投票选举,并无吸纳外界民意的环节,若有人对这一规则不满,可以讨论并要求修改规则,但这和谢剑平当选是两回事。站在道德高位上批判其个人的做法既聪明又不那么聪明,聪明在容易赢得同道,然而,这样做除了获得一时的道德快感,对事件的理性分析并无帮助。

甚嚣尘上的道德之争往往会掩盖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明辨是非的聪明人比做一个满腔道德热情的好人更管用,平和理性地讨论问题比挥舞道德大棒更重要。这不只适用于“烟草院士”当选之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8-2 18:26 , Processed in 0.11801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