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3 09:42:54
|
只看该作者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是澳门回归祖国后不久,经澳门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新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她以培养学士、硕士及博士等各种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大学校园座落在幽静美丽的澳门氹仔岛上,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校园整体建设预计超过 8 亿元澳门币。第一期工程已于 2001 年竣工,目前填海造地工程很快完成,规划中的二、三期工程即将展开;待整项工程完工后,将是一座拥有先进教学、科研设施,生活和学生活动场地完善的现代化校园 .
专业和师资
澳门科技大学创校时设有四个学院:資訊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同时招收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生。由于得到内地一批著名高校的支持,一半以上师资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他们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其它教师聘自本澳、台湾、香港和欧、美及澳洲,大学充满生气蓬勃的国际化学术氛围。为了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和大力促进持续教育的发展,又先后增设了研究生院和持续教育学院。
教学设施
校园内装备了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千兆宽频光纤网以及先进的两网合一技术,具有无线入网功能,计算机实验室全部为 LCD 液晶显示器,并有多个设施先进的教学实验室、模拟法庭,现正在筹建现代化的专业科研实验室。为了尽快提升澳科大的学术水平,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已多次举办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现正组织开展資訊科技、中医药等领域大型课题的研究工作;今年在澳门举行的第五届管理国际会议,将进一步推进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教学特色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大学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重视扎实的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通识教育课程,并大力改革英语教学,确保学生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逐步达到全英语授课的要求。大学还注重高品位校园文化的营造,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大学与欧、美、澳洲及东南亚一批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双方互认学分或互换学生,为澳科大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大学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以及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也将是科学和周到的,可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品学兼优的专门人才。
澳门科技大学总投资六亿澳门币 , 其建于鱶仔岛的新校园将在五年内分三期建成 , 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立的第一所私立大学。目前已有四百余名学生在澳门科技大学所属的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学习。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是鏡湖醫院慈善會屬下機構,由創辦於一九二三年的鏡湖護士助產學校發展而成。在八十四年的歲月中,累積著無數人的心血和力量,也標誌著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
历史沿革
一九四五年秋,柯麟院長任本校校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日趨嚴謹,護校迅速發展。一九五六年, 何添及何賢先生昆仲捐資興建“澄溪紀念堂”作為校址,一直沿用至今。
一九九一年,招收高中畢業生及獲澳門政府資助部份經費,教學條件逐步得以改善。一九九四年,學歷獲澳門政府認可。一九九七年編寫“高等護理專科課程”,獲國際護理專家評審通過並於一九九八年開辦。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獲政府認可為私立高等教育機構﹔並於同年 十一月十六日 提升為“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從此揭開澳門護理高等教育新的一頁。
隨著社會發展需要,必須進一步提高護理素質, 開辦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是大勢所趨。 2002 年 9 月學院獲特區政府批准開辦「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為了確保課程能與國際接軌, 2002 年 12 月邀請了英國、美國、巴西及香港護理教育專家到來本院對學士學位課程進行評審工作。
教学管理
學院成立以來,一直重視教師培訓及學生學習的情況, 曾先後與港澳及國內多所高等教育機構、醫療機構、政府機構、政府衛生局簽署合作協議,培訓學院師資、增加學習資源、擴展學生實習場地,開辦護理學學位課程、護理學學士學位補充課程、護理高等專科學位補充課程、證書課程及各類普及護理知識的進修課程,致力推動護理教育向前發展。
為配合課程的發展及教學的需要,學院於 2001 年 8 月開始在原校址進行擴建及裝修工程,工程現已完竣,面積由原來 24 , 000 平方呎增加至 42 , 000 平方呎﹔目前學院設有大量先進教學設備,設有課室、演講廳、禮堂、實驗室、圖書館、導修室及活動場地等提供予學生使用,為學生提供更完善舒適的學習環境。
為了推動澳門護理與健康科學學術研究的發展,學院於 2001 年 11 月創辦了 《澳門護理雜誌》 。旨在推進護理與健康科學的學術研究發展,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及護理教學質量,總結護理事業發展的新紀元。 2004 年 9 月創辦 《康護之聲》 ,目的在於溝通訊息,提高有關健康護理知識和實際運作水平,促進和完善各部門及師生員工之間的關係與團隊精神。
近幾年來,學院承接了政府委托之三個研究項目,其中“ 澳門特別行政區長者長期照顧服務需求評估”及“澳門護理人力資源十年規劃研究”已完成 並發表報告 ,而“澳門小學生視力狀況及相關因素調查”也即將完成。
學院的未來,任重道遠,期望在慈善會領導下,在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繼續支持下,繼續辦好四年制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護士。與此同時,努力探索開辦更高層次的護理課程及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在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三結合的方針指導下,為提高澳門護理專業水平和普及護理知識,為巿民的健康作出更大頁獻。
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
历史沿革
一九七八年,为配合中国改革开放,旅居美、加的爱国华侨和港、澳同胞,包括吴毓璘博士、胡百熙律师、黄景强博士等,邀请志同道合之士,筹集资金,以私人办学方式,在中国的南隅 —— 澳门,创办了开埠四百多年来第一所中国人办的正式大学,命名为东亚大学。东亚大学的诞生,标志着澳门的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澳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
一九八八年二月,为实现澳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东亚大学改制为公立澳门大学和公立澳门理工学院。同时,原东亚大学的研究院和公开学院合一,并于同年 九月一日 正式成立东亚公开学院。一九九二年九月经澳门政府批准更名为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这是由原澳门东亚公开学院和葡萄牙国立公开大学联合组成的新型大学,国际著名的教育家薛寿生博士出任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创校校长。现任校长庄善裕教授。
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及其前身的东亚大学公开学院及研究院,二十多年来为中、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培养了六千多名各类高级管理人才,其中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约占三分之一,他们不少人已在当地政界、商界、经济界担任重要工作。
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设有本科学院、研究院、专业进修学院和葡文学院。专业设置有工商管理、国际商法、中国文学、社会科学、电脑等。据澳门政府 196/ 92M 号法令,本大学学历层次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权。现在校的香港、澳门和内地各类学员已达数千人。
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本身是与葡萄牙国立公开大学合作的成果,因此特别注重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在它成立之初就加入《国际公开及远距教育协会》及《世界葡语大学协会》。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公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引进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课程,学员在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完成课程后,会同时获颁两所大学的证书,证书在世界很多国家认可。本大学还与英国国际管理中心协会合作,获得本大学硕士学位者,可向本校提出申请成为英国国际管理中心协会会员及美国行动学习大学
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一向重视与中国内地的交流和合作。一九九三年与上海高校浦东继续教育中心合作创办了上海市高校浦东继续教育中心东亚学院(简称上海 PCEC 东亚学院),为上海开设一系列管理学高级文凭课程,受到有关当局的高度评价。一九九七年与中国远距教育的先驱 —— 上海电视大学结成姊妹学校,合作开展远距教育,特别是网上教育的研究。同时,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与中国内地多所大学(学院)联合举办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班、国际商法硕士课程班和工商管理学士课程班,引进外国先进课程,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和法学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澳门自开埠以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凭借葡萄牙在欧盟中的重要地位,澳门近来更成为中国通向欧洲市场的南大门。澳门回归, “ 一国两制 ” 正式施行,必定会为中澳两地的社会发展及国际交流,特别是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联系,开拓全新的局面。面对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来临,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将致力促进中国和澳门与欧洲各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同时,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将进一步发展同中国各高等学府固有的良好关系,为国内各阶层人士提供高水准的中文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国际商法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课程。为此,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已不断致力于现有课程的改革和最新资讯的加强,致力培养出澳门高级优秀人才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