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实现1分钟绘出灾情分布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0 16:3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实现1分钟绘出灾情分布图

2013年03月10日 16: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3-3月10日电(周迪迪)10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获悉,于3月9日20时23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4.5级地震后1分钟内,由该所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绘出地震灾情(烈度)分布图。据了解,其所需时间较日本同类系统还缩短了1至2分钟。同时,该系统也为汶川当地居民提供了5秒预警时间,展示了地震预警系统能够为震区所在县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王暾介绍,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尽快报告地震动的烈度及其分布情况,即烈度速报图的系统,可为灾后应急响应和救灾决策提供参考。
  早在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将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布设的系统此次仅用1分钟就绘出烈度速报图。由此可见,最近几年在汶川余震区试验基础上的所发展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地震监测台站现场处理地震波信息、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烈度速报技术等将使得中国建设的烈度速报系统更好满足灾后救援决策的需要。
  此外,在当天地震发生后,该所地震预警系统在汶川通过电视弹出地震信息倒计时窗口,向当地居民提供了5秒预警时间,实现了地震预警系统能为震区所在县提供地震预警。
  据了解,地震预警是通过布设相对密集的地震观测台网,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发出警告。
  王暾表示,对于震中地的预警,往往存在预警盲区的问题,而这个盲区半径则是越小越好。“目前,日本的地震预警盲区半径为30公里,我们的盲区半径为25公里,在此方面的技术已领先日本”。同时,业内专家指出“预警台网的盲区半径若大于30千米,则对民众和生命线工程的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
  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若汶川地震时有预警系统,可以减少人员死亡2至3万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0 19:39 , Processed in 0.07050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