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楼主: 顾汉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诺贝尔奖专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0:26:20 | 只看该作者

背景资料:近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主要成就

背景资料:近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主要成就


2009年10月07日18:26  


  新华网北京09-10月7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以下是20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0:28:29 | 只看该作者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女生物学家尤纳斯简介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女生物学家尤纳斯简介


2009年10月07日18:25  





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Ada E. Yonath)


  中新网09-10月7日电 综合外电报道,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7日晚揭晓,以色列女生物学家阿达•尤纳斯与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她之前,诺贝尔化学奖只有3名女性得奖人,而且从1964年英国女生物化学家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获得该奖项之后,就再无女性上榜。

  获奖情况

  阿达•尤纳斯在2008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以色列人。

  2006年,阿达•尤纳斯与乔治•费埃尔因在“核糖体蛋白合成,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领域中获得突出成就,获颁沃尔夫化学奖。该奖项的目的是为了表彰除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外,对于化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它是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教育背景

  阿达•尤纳斯1939年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没有太多文化,但尽力为她提供良好的教育。在其父亲去世后,全家搬到特拉维夫居住。

  尤纳斯在1962年和1964年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和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68年,在以色列瑞霍旺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又分别于1969年和1970年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接受博士后教育。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3:16:39 | 只看该作者

破译生命体“蛋白质工厂”结构图

破译生命体“蛋白质工厂”结构图


2009-10-08 08:44


关键字:核糖体,蛋白质结构,分子机器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研究员金由辛告诉记者,用X光给核糖体拍照首先要得到成分非常均一的核糖体晶体。如果追溯得再远一点,自1969年创立以色列第一个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以来,约纳特在蛋白质结构领域的工作已经持续了整整40年。


  一个人、一棵树或是一个细菌,如何变成所谓的“自己”?十有八九的人会说,那是DNA决定的。的确,DNA上藏匿着每个生命个体的“蓝图”,只是很少有人知道,DNA是被动的,如果没有东西翻译并实现“蓝图”,就不会有生命存在。

  昨天揭晓的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将人类认识自然的目光再次带入生命体的最深处――一座无比复杂而极其精密的“蛋白质工厂”。这座名叫“核糖体”的微型工厂几乎遍布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它们一刻不停地依照“蓝图”合成上万种蛋白质,在化学水平上制造生命,并控制着它的走向。

  最复杂的分子机器

  核糖体是生命体中最小的细胞器,其直径大约只有二十几个纳米,透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根本看不到它。而若要将这种半透明状的胶状物质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则需要转速为10万转/分钟的高速离心机才行。

  从分子的角度看,核糖体却是生物体中最复杂的分子机器。首先,它是由蛋白质和RNA(核糖核酸)构成的混合体,分子量高达500多万个道尔顿,而普通蛋白质的分子量通常只有1万至几十万个道尔顿。更重要的是,它能沿着信使RNA模板一边移动,一边一字不差地“翻译”着DNA上的遗传密码。从细菌到人类,各种生命体中核糖体的工作方式都惊人地相似。

  在核糖体构建的“蛋白质工厂”,整个合成过程好似钟表的齿轮般齿齿相扣且异常精准:当信使RNA从细胞核核孔钻出来后,核糖体便附着于上,开始滑动,从起始密码子一直“翻译”到终止密码子。每“翻译”一个密码子,核糖体中的tRNA就会合成一个氨基酸分子,某些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后形成肽链,将一个又一个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初始蛋白质。

  培养晶体是技术更是艺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科学家就已发现核糖体的存在,并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约纳特等人才借助X射线晶体技术,得到了大肠杆菌等模式生物的完整核糖体晶体衍射图谱,揭开了“蛋白质工厂”的真面目。

  所谓X射线晶体技术,就是用一种高强度X光为蛋白质晶体等生物大分子拍照。当年,沃森与克里克就是用这一方法破译了DNA双螺旋结构。尽管双螺旋的发现与核糖体的结构破译前后相差60年,但在结构生物学领域,要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还原”核糖体这样的复杂大分子结构,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研究员金由辛告诉记者,用X光给核糖体拍照首先要得到成分非常均一的核糖体晶体。“要知道培养晶体是技术,更是艺术,更何况是结晶条件近乎苛刻的核糖体。”金由辛说,细菌等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包含3种rRNA和50多个蛋白质,哺乳动物等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则包含4种rRNA和80多个蛋白质,一旦纯化过程有半点闪失,得到的晶体中就会有缺损。

  与此同时,接下来的破译工作也颇为艰巨。与DNA近乎完美的对称双链相比,核糖体的结构是不规则的,“零部件”种类繁多,破解其X光衍射图谱的难度更高。1999年和2000年,美国《科学》杂志连续两年将施泰茨等人的工作评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为核糖体拍照和读片的难度。

  破解核糖体结构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回答了生命过程的基本问题。对于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来说,细菌的核糖体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药靶。因为,一旦核糖体无法正常工作,细菌就无法生存。研究发现,目前一半以上的抗生素可作用于核糖体上的靶点。不过,在我们已经使用的抗生素中,大都是随机发现的,而非从核糖体的结构出发,有意识地研发。据悉,约纳特与施泰茨等人正各自与国际大药厂合作,期望从核糖体三维结构模型出发,研发出新型抗生素。

  性格迥异的同门师姐弟

  三位获奖科学家中,约纳特与施泰茨不仅年纪相仿,某种程度上说,他俩可谓师出同门,而且师徒三代都被诺奖所垂青。原来,施泰茨早年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跟随的导师正是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利普斯科姆;约纳特则于上世纪70年代赴哈佛进修,其老师恰巧也是利普斯科姆。而他们的“师爷”,也就是利普斯科姆的老师,则是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著名化学家莱纳斯・鲍林。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蒋华良与这对同门师姐弟之间有过学术交流,并于2005年陪同他俩一起登上了长城。1999年,蒋华良到约纳特所在的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做了半年的访问教授,与这位有着多重性格的老太太结下了深厚友谊。“约纳特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生活中的她很幽默,常常在吃饭时讲笑话。可对于她所钟爱的科学事业,老太太则是一板一眼,有时认真得有些不讲情面。”与她相比,施泰茨则是一个不苟言笑的科学家,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他都表情严肃。

  从诺贝尔奖基金会提供的新闻公报中不难发现,三位科学家的突破性工作大都在世纪之交完成,距离今日得奖只有短短10年时间。对于通常需要足够长时间接受检验的诺奖来说,10年的“滞后期”似乎有些过于短暂。不过,这也许只是表象。蒋华良说,约纳特自1980年开始从事核糖体结构研究,并陆续破译了细菌核糖体的若干个亚单位结构,直到1999年才得到第一张核糖体的完整结构图。如果追溯得再远一点,自1969年创立以色列第一个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以来,约纳特在蛋白质结构领域的工作已经持续了整整40年。(文汇报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冯晓瑜)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3:23:07 | 只看该作者

将我们和诺奖隔开的"窗户纸"是多少纳米?

将我们和诺奖隔开的"窗户纸"是多少纳米?


2009-10-08 09:43


关键字:诺奖,窗户纸,1986年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是华人高锟,让人欣喜不已。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华人科学家问鼎诺奖桂冠,从中透着一个信号―――中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近了,“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2009年,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是华人高锟,让人欣喜不已。相比于往届的华人诺奖得主,高锟身上似乎“中国味”最浓。但他英籍华人的身份,又似乎让国人有点怅然若失。于是,一个老话题重被提及:中国人,离诺奖还有多远?对此,上海交大物理系曹庄琪教授说,高锟先生的成就以及他此次获奖,又一次证明了我们华人、中国人的实力,值得骄傲。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华人科学家问鼎诺奖桂冠,从中透着一个信号―――中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近了,“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10月7日《解放日报》)

  教授就是教授!就说这个“离诺奖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吧,绝对是滴水不漏!看上去这是足够近了,但这年月的窗户纸的材质和多年以前已经明显的不一样了吧?现在的窗户纸有可能比不锈钢还坚硬呀?更何况如果用纳米计算的话,窗户纸的厚度也将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呢。

  不是吗?华人科学家得诺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吧?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美籍华人科学家钱永健获诺贝尔化学奖。2009年,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前后已经有6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还有2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呀?能说明我们在物理、化学方面有着和别的民族不一样的天赋?而说什么“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华人科学家问鼎诺奖桂冠,从中透着一个信号―――中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近了,'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但1997和1998也是“连续两年,华人科学家问鼎诺奖桂冠”,而且得的还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但10年过去后,那层“窗户纸”还依然是完好无损呢吧?

  近年来,尽管我们只能当看客,但每逢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我们对诺奖的议论都是只多不少,尤其是近两年的诺奖得主中都出现了华人,这对我们更形成了一种刺激。于是乎有人反思环境。比方相关部门由“2004年以来科技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五位”得出了“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的结论又成了笑柄,因为统计结果同样显示,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居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而有些学者教授等却不服气,他们最拿得出手的论据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别管是“酸葡萄情结”还是“甜葡萄情结”,诺奖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结”,但终归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诺奖和我们目前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东方网  杨凤霞)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3:28:48 |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我们离诺奖是近还是远

新京报:我们离诺奖是近还是远


2009-10-08 01:34


关键字:诺奖,华裔科学家,京报


    09-10月6日,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奖。中国的近邻日本,至2008年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三大科学奖,在诺奖获得者国籍排行榜上,与奥地利同列第9位,另有不少美国籍日裔科学家获奖。

  10月6日,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奖。此前,已有7位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当人们为华裔科学家获奖而高兴时,中国籍科学家至今仍无缘诺贝尔奖,不免让人感叹。

  如果不考虑争议较多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也暂不考虑1968年才增设的经济学奖,仅以无可争议的三大科学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学或医学奖来看,从1901年到2009年,获得这三个奖项的科学家共有539名,其中包括李政道等8人。华裔科学家取得的成就,证明中华民族不比其他民族逊色。

  中国的近邻日本,至2008年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三大科学奖,在诺奖获得者国籍排行榜上,与奥地利同列第9位,另有不少美国籍日裔科学家获奖。这个事实加上前述华裔科学家的获奖情况,应该能说明黄色人种的亚洲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比白色人种的欧美人逊色。

  既然民族和人种方面没问题,以中国人的勤奋好学,人口又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为什么就不能取得被诺贝尔奖的评委承认的科学成就?把各种可能的原因一一列出来,列在第一位的,恐怕要算是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问题了。

  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科学家创新的动力机制。由于使科学家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性的利益和精神性的荣誉等,都掌握在行政权力拥有者手上,使得许多科技工作者一旦取得一点成绩,就把心思放到追逐权力上。在求权的过程中花费大量心力,一旦大权在握就控制了资源,同时也失去了研究的动力,再加上被行政事务耗去了大量心力,因此就没有多少精神花在专业研究上。这样,专业探索的深度自然不够,最终表现出来,就是缺乏创造力。

  科研机构管理的行政化,也是扼杀创新动力的一大因素。大学在中世纪欧洲诞生时,就形成了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这种传统被现代大学继承并确立为基本原则。我们的大学既欠缺这样的传统,加之受行政权力的干预和支配,致使大学内部行政权威凌驾于学术权威之上,知识生产不能遵循自身的特定规律,作为新知识创造者的研究人员本应具有的自由意志、独立精神渐被磨灭,创造力也随着枯竭。

  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制度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度能否以知识为本,体现对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尊重,制度能否以人为本,体现对科学家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尊重,使科学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摆脱行政权力的支配,都将是看不见却在实际发挥作用的“软动力”。在这方面,如果科技制度不能根本变革,我们离诺奖只会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4:56:11 | 只看该作者

评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诺贝尔奖成就

评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诺贝尔奖成就


发布时间:2009-10-8 10:38:40


评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诺贝尔奖成就


许多人对诺贝尔奖的印象是,它经常颁发给老者,而不是正值创造力巅峰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学者。比如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仍然是老者。华裔科学家高锟生于1933年,美国人史密斯生于1930年,博伊尔则生于1924年。

其实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就是要保证获奖成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基础性研究成果由提出到被广泛认可,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检验。此外,将奖项颁给取得了让人们心服口服的成就的人,可以避免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科研获奖心态。

比如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的许多医学教条,但也经过了20多年,人们才渐渐发现这一成果的巨大价值。因此在2005年,两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美国科学家拉斯·昂萨格早在1931年就发表了论文《不可逆中的相互关系》,大大推动了热力学研究,可是直到37年后的1968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才授予他化学奖。

还有某类成果依靠一个人在某一时间的发明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前赴后继才能最终出成果。比如早在1970年,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就已经详细地从理论上解释了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并且列举了促进这种反应的催化剂的物质成分。直到1990年,肖万的理论才第一次被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施罗克应用在实践中并制造出效果优良的催化剂。两年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又发展了施罗克的成果,制造出在空气中更稳定的催化剂。他们三人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伊夫·肖万获奖时已74岁,而施罗克和格拉布也已经60多岁。

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7年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获奖时,他已是90岁高龄。赫维奇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最早提出了“机制设计理论”,并因此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这一理论的提出也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

诺贝尔奖也并非总是“姗姗来迟”,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从发表论文到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有一年时间。这被称为奇迹。但他们的成果属于可以马上验证的开创性成果,而大多数诺贝尔奖成果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许多发表成果的年轻科学家或学者到获奖时已经成为老者。不过,从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杨骏)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0:17:38 | 只看该作者

德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马尼亚裔女作家赫塔•穆勒以描绘底层众生相打动评审  


刊发时间:2009-10-09 08:23:28




  09-10月8日,德国女诗人赫塔·米勒走出位于柏林的住所。瑞典文学院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 新华社/法新





2009年10月8日,柏林,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召开新闻发布会。



  博彩公司“你猜你猜”的游戏很难中标,这次也不例外。昨日(09-10-8))晚上7点(北京时间),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德国作家赫塔·穆勒(Herta Muller)获奖,而此前呼声最高的是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再次落空。据悉,颁奖典礼将于12月10日举行,届时穆勒将获得140万美元。

  “底层众生相”打动评审

  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集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于一身。此次获奖令其成为诺奖设立以来第12位获奖的女性。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赫塔·穆勒是因为“其写作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而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则指出,穆勒创作“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则真实地讲述了生活于极权之下人的状态。”

  瑞典文学院的18位院士组成了此次评审团。自今年年初以来已经接到了200余位作家的提名。赫塔·穆勒是在一个5人最终提名中胜出,为此其成为第106位获奖者。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就颁给了法国作家克莱齐奥,因为“他的写作开拓了新的文学领域,充满了诗意的历险和对感观狂热的探索。”

  德语文坛最具特色女作家

  赫塔·穆勒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来自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家庭。她曾在提米索拉大学修读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毕业后做过翻译和教师等工作。因拒绝和国家安全部门合作,1984年成为自由作家。1987年,穆勒与她的丈夫移民德国,现居住在柏林。

  目前,穆勒已是当代德语文坛最具特色的女作家。1982年,穆勒发表了德语短篇小说集《低地》。该部短篇小说集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再现了巴纳特人的乡村生活,揭露了家庭和社会的阴暗面,因此在罗马尼亚激起轩然大波,并成为禁书,一时引起广泛争议。

  不过,德国文学批评界则惊喜地发现了一位文学新人,批评家们赞扬穆勒发现了文学的新大陆———罗马尼亚说德语的巴纳特地区。目前,包括《绿梅树的土地》在内的四部著作被翻译成英文。

  ■ 国内反应

  止庵:中东欧文学是研究盲点

  著名诗人唐晓渡、学者止庵,北师大教授、文化批评家张柠,都表示完全不了解赫塔·穆勒,止庵称,“赫塔·穆勒是近年来诺奖得主中第三个中国读者完全不了解的作家,她和之前的凯尔泰斯、耶利内克一样,在得奖前大家都不知道。而这三位作家均来自中东欧国家。而英语文学的诺奖得主我们可能‘没想到’,但不会‘不知道’。这说明,到目前为止,这一地区的文学一直是研究的盲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出版界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止庵说,国内的出版社之前没有出版过赫塔·穆勒的著作,仅有2002年的《译林》杂志刊登过她的一篇短篇小说。止庵认为,凯尔泰斯、耶利内克、赫塔·穆勒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可以证明,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视野还不开阔,而100年前,鲁迅、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这部书译介的主要作品,作者恰恰来自中东欧地区而不是英美文学界。而现在还不如那个时候。中东欧地区的文学成为了外国文学研究的盲点。另一方面,出版界每年有那么多人出去,但是大家普遍把眼光盯紧在亚马逊网站排行靠前的英语文学作品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忽略了非英语语种的文学;二是只盯大国,忽略小国;三是还有前冷战意识形态———赫塔·穆勒在罗马尼亚写作时,就是一个异己分子。”止庵说,“出版界买版权就像押宝,以作家在美英等国受到的评价为标准。但是,诺奖评委们有自己的标准和思维逻辑,这一点和我们完全不同。”

  张柠认为,对于西方中心主义最严厉的批判,恰恰来自西方国家。近年来,西方文化界十分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少数族裔的文化,而我们一方面不认可西方中心主义,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中又形成了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整体模式,又埋怨别人不关注我们,这就是现实存在的悖论。“中国那么多大学和外国文学研究机构,对于中东欧文学研究留下这么大的空白,实在是不应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0:25:4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专家: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更摸不着头脑

国内专家: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更摸不着头脑


2009年10月09日08:41  


  诺奖让人更摸不着头脑

  ——国内德国文学研究领域专家眼中的赫塔·米勒

  诺贝尔文学奖又一次跟我们开了玩笑。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获奖,让所有德国文学研究者跌破眼镜,而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赫塔·米勒显然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的第一时间,记者拨通了杜新华、蔡鸿军、张佩芬等国内德国文学研究领域专家的电话,得到的几乎都是“这个人实在太冷门了”,“不了解”、“没听说过”这样的回答。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洪接起电话就笑,他告诉记者,国内应该没有正式引进过这个女作家的长篇小说和诗歌,也没有其作品收入过德语中短篇小说集,就连介绍当代世界文学前沿作品的《外国文艺》杂志也不曾介绍过赫塔·米勒这个人和她的作品。“很显然,她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吴洪说。

  获奖不可思议

  近几年来,因为剑走偏锋,诺贝尔文学奖受到的质疑之声频传。几年前就传出过评委卡努·安隆德因对耶利内克获奖表示不满而辞职。然而仅仅相隔一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又宣布诺贝尔奖授予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紧跟其后的莱辛、帕慕克、勒·克莱齐奥,全世界在一惊一乍中渐渐习惯了诺贝尔送出的“大礼”。

  “赫塔·米勒获奖?有些不可思议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德语文学编辑杜新华在电话那头表示对这个结果稍感意外。对德国当代文学素有研究的她,声称赫塔·米勒和我们比较“隔”。据她回忆,《世界文学》曾在2003年第5期发表过赫塔·米勒的一个小短篇《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由于米勒出生在罗马尼亚,小说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底层工人的生活经历。她说:“米勒的作品给我最深的印象在于非常诗意的语言。她的文字不属于晦涩难懂的一类,而是非常有韵味。”正是这种特别的文字吸引了杜新华的注意,并首次在中国发表了赫塔·米勒的作品。

  译介少之又少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德语文学研究员张佩芬介绍,1992年的时候,德国的歌德学院曾经在中国举办过一个德国文学翻译征文的比赛,当时选用的作品正是来自赫塔·米勒。米勒的文字看似不难译,要想准确地传达她文字中的韵味,却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很能考验翻译的功力。杜新华还告诉记者,赫塔·米勒曾摘得德国克莱斯特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等几个文学奖项,她今年新写的长篇小说《呼吸钟摆》还入选了即将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公布的“德国图书奖”候选名单;但在中国,除了鲜见的几篇短文,对这个女作家的了解和译介实在是少之又少。

  近几年来,瑞典皇家科学院似乎有意要和人们的预期背道而驰。由于诺贝尔文学奖是惟一不事先公布候选者名单的一个奖项,名单的秘而不宣导致每年在揭晓之前坊间的猜测只能跟着博彩公司的风向标走。然而,结果往往和预测无关,大热门反而成了最不可能获奖的人。比如,传说中最有可能获奖的以色列作家奥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等,在被诺贝尔文学奖“暗算”了几年后,人们都学聪明了。所以,今年早些时候,就有很多人放弃了猜测:因为不按游戏规则出牌,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游戏规则。

  一场博弈游戏

  公平地说,赫塔·米勒获此殊荣,与其说是一次庄严的仪式,不如说是一场华丽的游戏,人们总是以为老K以上的角色才能称王,但在这类牌局里,一个普通的“J”往往可以成为赢家。所有这些结果都取决于某种内在的游戏规则。正如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那样,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并非以“纯文学”为衡量标准的奖项。吴洪形容它“除了文学性以外,更像一个政治立场、性别、国家之间的平衡和博弈”。

  更为诡秘的是,文学奖的得主并未都是文学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类也未必是文学——哪怕是最广义的文学。这早有先例可循,195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以其哲学著作获奖,195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以历史著作摘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定要继续习惯托住自己的眼镜,退一万步说,即使非吃惊不可,我们也要习惯于吃惊。(记者 陈熙涵)

  相关链接 赫塔·米勒的主要作品

  1982年短篇小说《低地》

  1987年长篇小说《赤足的二月》

  1992年长篇小说《那时狐狸就是猎人》

  1994年长篇小说《心兽》

  2009年长篇小说《呼吸钟摆》(来源:《文汇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0:27:13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女作家获诺奖 中国内地出版界更关注茅奖

德国女作家获诺奖 中国内地出版界更关注茅奖


2009年10月09日 07:16   


    昨晚(09-19-8),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56岁的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诗人赫塔·米勒(HertaMueller)获奖,她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瑞典文学院称,赫塔·米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目前,中国内地尚无赫塔·米勒作品的简体中文译本,研究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的学者对赫塔·米勒及其作品也鲜有了解。另有专家猜测,赫塔·米勒获奖与她的写作题材有关。

    得主其人

    曾拒绝与安全部门合作

    按照传统,诺贝尔文学奖当天在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会议厅揭晓。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面对各国记者用瑞典语、英语和德语宣读了评委会的决定。恩格隆德还说,米勒用多元化的语言,通过文学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环境及后来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她用凝练和率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米勒得知自己获奖后,通过她的出版商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对自己获奖感到“非常意外,感到很高兴”,并决定12月10前往斯德哥尔摩,参加在那里举行的颁奖典礼。

    赫塔·米勒1953年8月17日于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一个农民家庭,所在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她1973年至1976年在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德国社会文化和罗马尼亚文学,毕业后在一家工程公司担任翻译。米勒会两种语言,国家安全部看中了她的语言能力,想与她合作,但遭到米勒拒绝,之后她被翻译公司开除。随后,她通过在幼儿园教书及做德语家教谋生。1984年米勒成为自由作家,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迁往西德,现常居柏林,拥有德国国籍。据北京歌德学院工作人员介绍,1991年米勒曾经来过北京,参加歌德学院举办的一个翻译比赛活动。后来翻译家李健鸣翻译了她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在《世界文学》上。

    得主作品

    内容多描写社会底层

    赫塔·米勒熟谙各类文学形式,随笔、小说、诗歌等均能自由创作。尽管米勒20多年前就离开了罗马尼亚,然而她的生活经历仍是她巨大的写作财富。她的诗作也好,小说也罢,都较多着墨于集权统治和社会底层的现状。米勒曾经说:“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在罗马尼亚集权统治下的那段经历。德国的生活非常简单,就在几百公里开外,就是我那些过去的经历。当我离开的时候,我打包了自己的过去,并且意识到集权统治在德国仍旧是一个尖锐的话题。”

    1982年,米勒的处女作《低地》在罗马尼亚出版,这是一部描写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小村庄生活的短篇小说集,但立即被当局审查和删节。1984年,未删节版本在德国发行,受到读者追捧。米勒的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低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风中绿李》繁体中文译本1999年曾在台湾出版。米勒2009年出版的最新作品《呼吸钟摆》(Atemschaukel)获得了“德国图书奖”提名。

    专家评价

    得奖或与写作题材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从事德国文学研究的学者高中甫对赫塔·米勒获奖颇感意外,他表示这可能与赫塔·米勒在创作中关注政治有很大关系。“赫塔·米勒曾于1992年创作过一部名叫《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的政治讽刺小说,这部小说对时政进行了抨击。”高中甫说,在德国当代文学史上,赫塔·米勒的名气并不大,她的获奖显然是爆了个冷门。北京大学德语系老师潘璐也认为米勒的获奖与写作题材有关,米勒曾经写过苏联时期的《劳工营》和齐奥塞斯库的《专制统治》等一系列作品。

    作家邱华栋、陈希我对外国文学比较关注,但他们都表示不了解赫塔·米勒,没有读过她的作品。

    出版界反应

    茅奖比诺奖影响更大

    皮特安顿供职于英国独立出版商Serpent'sTail,他曾翻译并出版了米勒的作品。他说得知米勒获奖后是“绝对感动”,“真是棒极了,我觉得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发对人了,终于开始关注那些无与伦比的、但是往往被忽略的作家”。他还表示,在德国,米勒是罗马尼亚裔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她撰写了那些非同一般的生活。“这不仅仅是政治讽喻写作,这些作品充满诗意,米勒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每年诺奖得主的作品都是国内各大出版社关注的焦点。然而,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的负责人昨天表示,他们对米勒的作品不太了解,是否引进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业界人士分析,连续几年的大冷门,强烈地降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略萨、昆德拉、富恩特斯等人任何一个足以配得上诺奖,但该奖就是落不到他们头上,瑞典皇家学院偏要颁给一个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家。种种迹象表明,诺奖已完全打破了以前大家认为存在地域、语种之类元素轮流的“诺奖潜规则”。

    作家出版社编辑李宏伟认为,从这几年诺奖得主的作品销量可以看出,诺奖得主作品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处于下降态势。他说:“从市场来说,这几年出现了一个比较反常的现象,就是诺奖作品在市场与公众阅读中的热情,还没有国内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高。在这样的情势下,出版社对赫塔·米勒的作品兴趣自然不会很大。”(京华时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8:44:51 | 只看该作者

张田勘:诺贝尔奖 重科学但不轻技术

张田勘:诺贝尔奖 重科学但不轻技术


日期: 2009-10-09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高锟(英国华裔科学家)、美国的威拉德 ;博伊尔和乔治 史密斯三人。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教授的获奖原因是,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史密斯的贡献在于发明了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把人类带到了全民数码影像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用影像记录每一瞬间。



  可以看到,三位物理奖获得者都是因为技术应用而获奖的,他们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对于熟悉诺贝尔奖的人来说,这一奖项难免让人吃惊。正如获奖者高锟所言,“诺贝尔奖鲜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因此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



  高锟先生所说的应用科学成就就是技术,因此需要从中国人创造的“科技”一词加以区分。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多年来,诺贝尔奖大部分是奖励给科学研究项目的,也即我们所说的基础研究,而颁发给技术研究的,即应用科学或应用技术的远远少于科学项目。但在这两者之间,需要有精妙的衡量。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科学是认识自然和事物,包括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技术是利用对自然的认识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向自然索取,以满足人类越来越舒适和高水平的生活。



  通俗说,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说明世界和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做什么和怎么做,并且是在两个条件下进行:一是根据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二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当然还有其他生物的需求,如今天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



  虽然有区别,但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关系大约是,科学是本元,技术是二元;科学是第一推动力,技术是亚推动力;科学是隐性的,而技术是显性的。正因为这种关系,诺贝尔奖把奖项更多授予科学,而授予技术的明显少于科学。因为,没有科学之母,就不会有后来的技术应用。



  但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也并非只是本元和衍生的关系,还有技术促进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例如,没有X射线衍射技术,我们就不可能认识到DNA是双螺旋结构;如果没有加速器技术,就不能发现包括重子、介子、轻子和各种共振态粒子在内的几百种粒子。高锟先生的感言其实道出了诺贝尔奖颁奖内容的一种表面失衡,但实质上是平衡的状况。只有科学和基础的研究成果,才有后来的技术应用成果,所以诺贝尔奖的奖项重心落在了科学之上。



  诺贝尔奖大多颁发给科学的基础研究而非技术的应用发明还有另一个原因,科学的重大发现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其他学科的帮助,是极其艰难的过程,更是无数人探索的结晶。



  诺贝尔奖把大部分奖励授予科学和基础研究还在于,这些基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技术提供基础、资源、信息和方向,而且可以带动其他科学项目和技术的发展,并让技术研发也可以获得重大成果。



  当然,科学获得诺贝尔奖多还在于,尽管这些奖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隐性的),但由这些成果转化而来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也把人类的生活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例如,信息技术、量子力学、半导体等方面的基础和原创性发现,把我们带入信息社会。



  今天,鲜有表彰技术成就的诺贝尔奖却颁发给了高锟等人的技术应用成果,这表明,尽管诺贝尔奖主要是把奖项授予科学,但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巨大贡献也没有被其忽略。而且,诺贝尔奖还会继续在科学与技术之间保持精妙的平衡。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1:05:20 | 只看该作者

奥巴马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 奖金140万美元

奥巴马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 奖金140万美元


2009年10月09日 17:46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8日在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威克菲尔德高中发表“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未来”的演讲。 中新社发 李静 摄

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图)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诺贝尔奖评审会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增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间的合作做出非同寻常的努力”而被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共有205名被提名的候选人,创下了历史纪录。此前,津巴布韦总理被视为夺奖的热门人选。

  由5名成员组成的诺贝尔和平奖评审会选出的获奖者将赢得一块金牌,一张证书以及140万美元的奖金。

  英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写到,诺贝尔奖评审会在为奥巴马颁奖时评论他称:“奥巴马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与他同等的程度,他为人民带来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称,奥巴马作为首任非裔美国人总统,今年一月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并呼吁核裁军。

  诺贝尔奖评审会表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核心是:想要做一个“领导世界的人,必须以世界上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与态度为依据来行事”。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08:46:49 | 只看该作者

国际社会对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反响热烈

国际社会对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反响热烈


2009年10月09日 21:09   


    中新网09-10月9日电 综合报道 美国总统奥巴马9日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知消息后,奥巴马的发言人在当地时间6点左右打电话,从睡梦中唤醒了他。一位政府官员说,奥巴马对获奖感到“惶恐”。据悉,奥巴马可能在当地时间9日晚些时候就此进行电视讲话。   

    消息传出后,国际社会对奥巴马的获奖也表示了高度关关注:有祝贺,有要求,有反对,不尽相同。

    祝贺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祝贺奥巴马获奖,认为其将“激发人们对建立一个更安全的世界的期望”。巴罗佐在声明中表示,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军事强国的领导者”,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远见”,此次获奖也是这一远见的反应和表达。巴罗佐认为,在面临全球性挑战的情况下,奥巴马下定决心,与美国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形成了全球化应对措施。奥巴马获奖是对他在这方面所做贡献的一种“承认和酬谢”。

  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发言人称,奥巴马是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适当”人选,对奥巴马获奖一事“表示祝贺”,称奥巴马的“辛勤工作和对全球关系的新设想,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一种友好、良好关系的意愿以及为全球和平做出的努力,都使得他成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适当人选”。

  法国总统萨科齐祝贺了奥巴马,并表示他的获奖说明美国再次“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心”。他在给奥巴马的信中说,诺贝尔奖评审会看到了他在“人权、公正和和平方面和诺贝尔本人一样的坚定决心”,公正对待了“你寻求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对话、宽容的眼光”。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自从奥巴马上任后,他看到了“世界在变化”。“我非常高兴,从心底祝贺他。”鸠山说,“他在布拉格号召无核世界是非常杰出的举动。”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表示他和内阁成员对奥巴马获奖“击掌祝贺”,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则说奥巴马获奖“当之无愧”。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表示对这一结果感到“由衷高兴”。巴拉迪说,就任不到一年,奥巴马已改变了世人看待自身和世界的方式,同时再度点燃了世界和平的希望。“我目前不能想到更合适的人选”。他说,奥巴马带来了一个基于人类正直、公平和自由的世界的新愿景,“启发了我们所有人”,“他表明了自己把世界看作一个大家庭,无论宗教和种族”。巴拉迪还特别赞赏了奥巴马推进国际无核化的努力。

    提醒

  200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表示,诺贝尔奖是对奥巴马的鼓励,希望他在促进中东和平等方面“好运”。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认为,这是“对奥巴马和我们所有人的鼓舞”,是要大家“为和平多出力”。

  伊朗总统内贾德的媒体顾问杰万费科尔表示,对奥巴马获奖一事“没有感到不安”,希望获奖能够“激励”奥巴马,“开始采取切实措施,为世界秩序伸张正义”,“以消除世界的不公正”。杰万费科尔还特别指出了奥巴马必须采取行动来证明其获奖实至名归,一是响应内贾德自2005年上任以来一直呼吁的“取消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的诉求,二是“表明自己在缩小美国及受美影响国家的贫富差距上所做出的贡献”,如美国不再浪费过剩的小麦产量,而是用其支援非洲国家。

    反对

  祝贺之外也有不同意见。塔利班谴责了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奥巴马的决定,称奥巴马“没有采取任何步骤使阿富汗走向和平”。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08:57:11 | 只看该作者

评论:和平奖颁给奥巴马也许是个笑话

评论:和平奖颁给奥巴马也许是个笑话


2009-10-09 18:22:41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09-10月9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因其在促进国际外交和各国合作的卓越贡献”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

“很少有人能做到奥巴马那样,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并给人们带来更美好未来的希望,”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表示,“奥巴马的外交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上,即那些想要领导世界的人,必须在以世界上大多数人所分享的价值观与态度的基础上行事。”

评奖委员会表示,他们对奥巴马在推动无核化世界上的努力,给予了特别关注。“奥巴马为国际政治带来了新气象。多边外交重新赢得青睐,联合国及其它国际机构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评委会认为。

不过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评论员叶先生却认为这个奖项颁给奥巴马也许是个笑话,他说“诺贝尔和平奖本是为奖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而非即将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许奥巴马应该感谢小布什,因为自小布什以后,如果美国领导人不再放出狠话,那么就可以获得和平奖。但是其实奥巴马并没有真正改善阿富汗的、中东的局势,没有对世界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

“奥巴马得了和平奖可能从另一方面说明,欧洲人有多渴望美国改变其态度,和平奖颁给奥巴马或许为了鼓励美国领导人继续做出正确的事情。”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位在职期间获得和平奖的总统,在他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获得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美国总统威尔逊获得191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08:36:27 | 只看该作者

诺贝尔和平奖趋同奥斯卡金像奖?

诺贝尔和平奖趋同奥斯卡金像奖?

2009年10月11日04:44  

  ●点评

  诺贝尔和平奖

  趋同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一年一度,以一年间公映影片为评选对象,产生“捧星”效应、形成“追星”效果、收获“明星”红利。

  轰动也罢、非议也罢,娱乐圈内事,似过眼烟云。

  诺贝尔系列奖亦一年一度,好在以科学类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奖为先,以经济学奖收尾,以过去几十年重大研究成果为评选对象,吸引公众、形成关注、激励学人。

  无多轰动、鲜有争议,国际学界事,经岁月检验、获同行公认,获奖者大多谦和可敬,留作后人传奇。

  科学改变生活,经济创造财富,对人类贡献大、对世界影响广、对未来推动远,这类诺贝尔奖项历来令人敬重、为人称道。

  唯诺贝尔和平奖近年常引人置喙。以本年度为例,获奖者1月就职、2月获提名、10月得“功名”,似比奥斯卡金像奖评选对象收纳时段更短些。

  政治化也罢、政治明星效应也罢,和平奖评选委员会着实让人“吃惊”,不仅包括获奖者所在国家民众和媒体,还包括全球公众和国际舆论,以至于获奖者本人及其政府机构和官员。

  奥斯卡金像奖与诺贝尔和平奖理应不同,是否从某一时刻开始趋同?(徐勇)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08:37:50 | 只看该作者

奥巴马获奖 鼓励赞赏与质疑批评并存

奥巴马获奖 鼓励赞赏与质疑批评并存
  

2009年10月11日05:01  


  (楚天都市报)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电 外交未见成果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意外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国际社会对此引发争议,鼓励赞赏和质疑批评并存。

  世界各国领袖呼吁奥巴马抓住这个契机,加强外交努力,在世界冲突热点缔造和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奥巴马在解决世界问题时体现了“对话与接触的新精神”。

  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表示,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给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诺贝尔和平奖,是一项“积极的举措”。

  伊朗说,这个奖项将激励奥巴马“走上为世界秩序伸张正义的道路”。

  而一些分析人士质疑,奥巴马上任不足9个月,在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伊朗与朝鲜核问题等方面未有实质收获,“政绩”尚不足以获奖。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嘲笑说,奥巴马应该获得“诺贝尔加剧暴力和杀戮平民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5 17:24 , Processed in 0.08924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