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肠息肉1 461例临床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2 13:5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肠息肉1 461例临床分析


[ 10-02-06 11:06:00 ]  作者:许良璧 车筑萍 谭庆华 姜琼 陈万伟


【关键词】  肠息肉; 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病理学; 大肠黑病变


从广义上讲,凡是肠道黏膜局限性隆起并向腔内突起的病变即称息肉。但一般所指息肉为黏膜局限性隆起,不包括明显的进展期癌和黏膜下肿瘤[1]。结肠、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研究直、结肠息肉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指导其防治,降低直、结肠癌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既往国内有关直、结肠息肉的研究,很多集中在其病理学特征上,且大样本研究不多见。收集我科2004年4月1日~2006年3月31日2年间进行的直、结肠镜检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我省直、结肠息肉患者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2004年4月~2006年3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直、结肠镜检查4 630人,检出的大肠息肉1 461人,占同期直结肠镜检查患者的31.6%(1 461/4 630)。完整回收并有病理检查结果的息肉958枚。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息肉的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有无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主要饮食习惯进行对比分析。

    1.2  仪器和方法

      器材包括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刀、圈套器及活检钳。息肉的病理诊断均出自我院病理科,病理分型包括腺瘤(管状、混合状、绒毛状)、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伴腺瘤形成和增生性息肉伴腺瘤形成均归入腺瘤。息肉癌变和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参照WHO消化肿瘤分类和诊断标准[2]。

    1.3  统计学方法

    χ2检验、u检验、方差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性资料分析

    男性受检者2 572,检出息肉912例,检出率35.5%,女性受检者2 058例,检出息肉549例,息肉检出率26.7%,经u检验,男女息肉患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年龄3~89岁。按年龄大小分为≤13岁的儿童组、14~44岁的青年组、45~59岁的中年组、≥60岁的老年组。每组患者的息肉检出情况见表1。4组间的息肉检出率经χ2检验(卡方分割法),P<0.01。 表1  各年龄组患者的息肉检出情况

    2.2  内镜表现

    (1)单发性息肉患者720例(49.3%),多发性息肉患者741例(50.7%);(2)在完整回收的958枚息肉中,直径≤0.5 cm的息肉420枚(43.8%),直径在0.5~2.0 cm的息肉412枚(43.1%),而直径≥2 cm息肉126枚(13.1%);(3)在109例患者的直、结肠内共发现126枚直径≥2 cm息肉。这109例患者中,仅有13例(11.9%)患者为单发性息肉,且多为儿童(年龄≤13岁),占8名(8/13)。其中有3例患者体内发现≥2 cm息肉不少于3枚,共11枚。在直径≥2 cm的126枚息肉中,分型为山田Ⅳ的息肉89枚(70.6%),无蒂广基息肉29枚(23.0%);(4)根据结果将4 630例患者分为2组,即大肠息肉组(1 461人)和非息肉组(3 169人)。进一步观察2组患者中大肠癌和大肠黑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见表2。经u检验后发现大肠息肉组患者并存大肠癌的情况较非息肉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后,大肠黑病变的发生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大肠息肉合并大肠癌及大肠黑病变的情况(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3:55:09 | 只看该作者

大肠息肉1 461例临床分析 2

大肠息肉1 461例临床分析 2


[ 10-02-06 11:06:00 ]


    2.3  病理结果

    完整回收息肉958枚,其中发现增生性息肉415枚(43.4%);腺瘤343枚(35.8%),包括管状腺瘤250枚(26.1%),绒毛状腺瘤24枚(2.5%),管状绒毛状腺瘤69枚(7.2%);炎性息肉155枚(16.2%);幼年性息肉15枚(1.6%);P-J性息肉8枚(0.8%);高级别上皮内肿瘤7例(0.7%);息肉癌变15例(1.6%)。将息肉按直径分为3类,即直径≤0.5 cm、0.6~1.9 cm、≥2 cm。每类息肉的病理学分析结果见表3。表3  不同直径的息肉病理学分析结果

  2.4  临床表现

    在发现息肉的1 461例患者中,腹泻者占541例(37%),腹泻便秘交替者375例(25.7%),便秘者300例(20.5%),腹痛者277例(19%),血便者243例(16.6%),粘液便161例(11%),无症状体检者占45例(3.1%)。

    2.5  饮食习惯

     根据生活习惯,将饮食偏好简单分为2种,即粗纤维饮食(蔬菜、水果)和高脂肪饮食(猪肉、牛肉、动物内脏)。每人限选1项。随机抽取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不包括息肉合并直、结肠癌的患者),50例大肠息肉合并直、结肠癌的患者,以及100例肠镜检查为正常的患者进行调查。息肉组患者中,58人喜爱粗纤维饮食,42人偏好高脂肪饮食。息肉合并直、结肠癌组患者中,30人喜爱粗纤维饮食,20人偏好高脂肪饮食。大肠镜检查为正常组中,61人喜爱粗纤维饮食,39人偏好高脂肪饮食。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在3组患者中,不同饮食习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肠息肉是大肠的常见病,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文献报告差距较大,为10%~60%[3]。本组检出率为31.6%。各年龄组息肉的检出率明显不同,除儿童组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的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组息肉检出率达44.7%,这与同是西南地区的德阳进行的研究有所不同[4]。儿童组息肉检出率虽达81.3%,主要是和儿童组的受检者明显较少有关,儿童接受肠镜检查,主要是有明显的阳性症状或体征,如便血、肛查或肛门镜检考虑息肉时才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本研究不同性别的患者息肉发病率也有差异,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这与文献报道有所不同[5]。因此,对于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可以考虑将肠镜检查纳入体检范围,尤其是出现相应的消化道症状时,更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在本组息肉患者中,单发息肉与多发息肉几乎是各占一半,这也与文献报道不同[5]。

    根据本研究显示,在肠道内发现≥2 cm的息肉时,多数患者为多发性息肉(88.9%)。因此,当发现大息肉时,要注意寻找肠腔其他部位,以免漏诊。

    在完整回收的958枚息肉中,增生性息肉最多,415枚(43.4%);腺瘤性息肉其次,343枚(35.8%),这与汪春莲的报道不同[6]。直径≤0.5 cm的息肉共416枚,其中腺瘤性息肉80枚(19%),增生性息肉243枚(57.9%),绒毛状腺瘤仅有3枚(0.7%),没有发现息肉癌变或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因此,对于直径≤0.5 cm的息肉临床上可以观察为主,而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应高度重视。直径0.5~2 cm的息肉中,腺瘤165枚(40%),有3枚息肉(0.7%)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另有3枚息肉(0.7%)发生部分癌变。直径≥2 cm息肉中,腺瘤占98枚(77.8%),有4枚息肉(3.2%)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另有12枚息肉(9.5%)发生部分癌变,这较文献报道的≥2 cm息肉癌变率低[7]。

    腺瘤癌变除与其大小有关外,还和其病理类型有关。文献报道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可达29.8%~40.7% ,而管状腺瘤则为4%~4.8%,混合性腺瘤癌变率居中[8]。在完整回收的958枚息肉中,共发现16枚息肉癌变及6枚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其中大多数是在绒毛状腺瘤的背景上发生的。

    由于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大肠癌的主要癌前期病变,故早期对结肠镜下发现的息肉行摘除术,可以使大肠癌发生率降低76.0%~90.0%[9]。由于在较大的息肉中,肿瘤性息肉及息肉癌变的机会较多,因此,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0.5 cm)应该积极行内镜下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15 10:01 , Processed in 0.070770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