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54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日本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3 18: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琉球

目录

【琉球简介】
【文化概述】
【建筑风格】
【王国历史】
●明朝藩属时期
●满清藩属时期
●日本内藩时期
●后琉球王国时代
【海上贸易王国】



【琉球简介】
  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有五百多年之久。自明初以来,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不断向中国进贡,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明朝皇帝还曾赠送闽南人三十六姓给琉球。满清建立以后,琉球于1646年遣使,得到顺治接见。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1654年,琉球国王请求满清册封。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礼官张学礼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继位,都有满清使节前往册封与庆贺。琉球历代国王通过“朝贡”与“册封”,与当时的中国建立起紧密的外交与贸易关系,也从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受闽南人(泉州、莆田、台湾)和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影响。原本的“琉球王国”,或地理概念的“琉球弧”、“琉球文化圈”地区,远比现在的冲绳范围还大。而且“琉球孤“的岛屿,从南到北散布于1000公里海面,覆盖的面积甚至比日本的本州还大。而从冲绳最西端的岛屿与那国岛,晴天可以望得见台湾。最南端的岛屿波照间岛,它的纬度比台北还南。

【文化概述】
  琉球群岛军事布防图琉球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受闽南人(泉州、莆田、台湾)和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强烈影响,因此闽南话和琉球语言有些相同的地方。现在,琉球群岛上的居民虽然是日本公民,但是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与日本文化有所不同,地理位置使然,使它跟隔海的两个强邻,即推行武家政治的强国日本和中国,不得不经常打交道。


【建筑风格】
  首里城(风格尤为相似北京故宫)王国首都首里城的创建则始于1930年代。今天重建的那霸市首里城公园,就是当年琉球王朝宫殿的所在。首里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到严重破坏。   
1992年开始复修。修复后的首里城,依然金碧辉煌,正殿的穹形设计是典型的唐式大门,配以金黄屋顶,朱红支柱,金龙雕梁,朱狮画栋,非常耀目。资料记载,琉球被日本吞并之前,正殿二楼曾挂有九面中国皇帝赐给琉球国王的御笔匾额,几经战火,现在已经不知去向。现在大殿悬挂的“中山世土“匾额,为康熙22年(1683年)册封尚真王时所赐,也是一件复制品。 冲绳“国宝”——“守礼门”冲绳的“国宝”,象征冲绳的建筑,是一座悬挂“守礼之邦”匾额的牌坊,称“守礼门”。它就耸立在首里城公园的大门外,也就是宫殿的入口处。我们游首里城公园当天,牌坊刚好在翻修,因而与那著名的“守礼之邦”“四个大字无缘一睹其真面目。事后,导游比嘉小姐要我们猜:何处是日本名声最大,看后却又感觉大失所望的著名旅游景点?揭开谜底,原来就是指那个守礼门。守礼门的原型是中国的牌坊,挂上“守礼之邦”汉字匾额,确实很能代表琉球。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它染上日本缩龙成寸的习气,显得气派不足。难怪,有人说“百闻不如一见”,还劳导游小姐出哑谜来安慰我们,不须为失之交臂而顿足。其实,很多东西有时真的是,未见面反而能保留心中的美好形象。





【王国历史】
  琉球历代国王就通过与中国“朝贡”与“册封”的关系,与当时的中国建立起紧密的外交与贸易关系,也从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闽南人(泉州、莆田、台湾)和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强烈影响,因此闽南话和琉球语言有些相同的地方。旅游冲绳的最深刻印象是,到处可见古琉球的传统、中国文化的痕迹,包括中国饮食文化,令人自然产生思古之幽情。琉球未统一之前,也有过叁国分立的时代,即以冲绳岛为中心,从北到南,划分为北山、中山、南山三个国家。琉球,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球传》。   12世纪,琉球群岛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在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明朝藩属时期
  1372年,明朝太祖朱元璋对中山王察度发布诏谕。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向明政府朝贡。琉球成为明王朝的藩属。   
1392年,朱元璋命来自中国福建的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移居琉球。   
1416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南山,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1470年,第一尚氏王朝灭亡,尚圆(尚円)建立第二尚氏王朝,并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1400年—1550年,琉球王国的黄金时代,高度发达的商业,与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大量倭寇海盗骚扰琉球群岛。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日本的德川家康继承丰臣秀吉对外扩张的政策,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忠恒)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
●满清藩属时期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北京请求册封。顺治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琉球成为清廷藩属。   
1752年西方人绘制早期的北中海海图,包括钓鱼台群岛、琉球群岛在内。描述中国的海域图集中绘制了琉球群岛和钓鱼台群岛,海上活动从台湾出发经过钓鱼台群岛最后到达琉球群岛和全部过程,中间的线路从基隆到达琉球群岛。早在1775年,外国人已经清楚钓鱼台是从台湾到琉球三山的必经水路。   
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舰队到达琉球。   
1854年3月,佩里与日本签订《神奈川条约》。佩里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方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日本谈判结束后,赶回琉球与琉球国政府谈判,最后以中、英两种文字正式签订条约开放那霸港口。   1866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
●日本内藩时期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王国属于日本的“内藩”,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正式占据琉球,当时琉球王尚泰派使臣到北京恳求清廷保护他的国家,但清廷没有向这个附属国提供任何保护。   
1873年,日本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   
1875年,琉球国王不能再向清廷朝贡。同时日方禁止琉球接受满清册封,在琉球使用明治年号。   
1879年3月30日,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流放到东京,置琉球为冲绳县。琉球王国灭亡。同年,日本正式宣布吞并琉球群岛,派知事取代原来的琉球王,并把这里命名为冲绳。曾为宗主国的中国从未在国际法上承认日本占领琉球王国并剥夺琉球王国主权的合法性,清廷从未与日本方面签署涉及琉球的条约。这个史实在琉球音乐发展史中也有体现:据施咏研究,“音乐的御座乐,是历史上伴随着琉球入贡、庆贺、谢恩与中国册封使团遣琉等政治互往活动的过程中,由中国传播到琉球的音乐。后来变成了琉球王国的宫廷仪式音乐,因在室内坐着为王公贵族演奏,故名“御座乐”。它包括用乐器合奏的“乐”与加入歌唱的“唱曲”,作为琉球国王招待宾客的一种礼仪音乐,主要在款待中国册封使、江户朝贡等场合演奏。1879年,随着废藩置县、琉球王朝的消亡,御座乐就此失传,亦无乐谱存留。”
●后琉球王国时代
  1879年,(明治12年)日本天皇政府推行“废藩设县”,在琉球强行推行“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改为“冲绳县”,南为满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国承认。当时琉球王尚泰派使臣到清廷哭诉,恳求大清保护附属国。中日就琉球问题开始谈判,中方提出把琉球群岛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向的奄美大岛为日本领土,琉球本岛及其附近岛屿作为一个独立的琉球王国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日本方面建议把琉球划分成两部分:琉球本岛及其北方岛屿作为是日本的领土,而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谈判中没有涉及钓鱼台群岛归属)。在这里,实际的结果是:由于清廷一部分大臣的坚持和琉球人的请求,清廷始终未与日本签订此条约,也就是从未承认日本拥有琉球的主权。   
1880年9月,中方在谈判中最后妥协,拟定了《琉球专约拟稿》,以日本提出的方式把琉球划分成两部分。然而清朝皇帝拒绝同意这一条约,并且指示了中方代表与日本继续协商。日本方面断然拒绝,协商破裂。而由于以后满清日益衰弱,南部琉球正式属于日本领土。   
1882年驻天津领事竹添进一郎与满清恢复谈判琉球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琉球问题一直拖延至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割让台湾、澎湖,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就更没有发言权。   
1898年,作为日本人,琉球人也需要服兵役。   
1901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去世。   
1916年,全冲绳教师大会要求禁止在学校说琉球语。   
1943年,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约定由美中共同托管琉球群岛,由于中国受内战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政府无暇顾及,因而没有参与拟定的美中共管琉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进攻琉球三山本岛,琉球人被逼跳崖或引爆炸弹自杀,或干脆被打死以减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压力,这次战争使琉球人口减少四分之一。   
1945年—1972年,美国占领时期,美国在琉球实行异化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美国占领琉球的态度是认为该群岛属于美国非法侵占的领土。   
1947年4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和中国的钓鱼台群岛交给美国托管。   
1951年,日美在没有中国代表参与的情况下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群岛连同钓鱼台群岛的“施政权”转给日本。这遭到琉球人的不满,他们曾数度组团到台北,希望蒋当局在联合国仗义执言,准许琉球成立独立国家。当时的蒋当局迫于美国的压力,对于琉球归属问题没有据理力争,但台湾当局至今在法律上,仍然不承认琉球群岛的领土主权属于日本国所有。   
1972年,美国正式向日本移交琉球群岛的施政权。日本才正式对琉球群岛实施统治,继续实行同化政策。现在,琉球群岛上的居民虽然是日本公民,但是长期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与日本文化有些许的不同。琉球群岛现在仍然是日本47个地方自治实体中经济最落后的地方。   
1995年,琉球人为抗议女童遭到美军轮奸,冲绳曾举行过一次有约8.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反美游行示威集会,要求美军撤出琉球。

【海上贸易王国】
  琉球王国虽然换了几个王朝,它向中国“进贡”,而中国则给它“册封”,这种关系前后维持了500年,直到琉球完全被日本吞并为止。琉球就通过这种关系,不仅从中国获得大量的物资供应,还发展成为当时锁国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总代理“。琉球的船只,不仅往来那霸与福州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又南下安南(越南)、吕宋(菲律宾)、暹罗(泰国)、亚齐、爪哇(印尼)、马六甲等,遍布整个南洋。    【琉球国旗】   
琉球国旗类似太极图,在琉球叫做“三巴纹”,他代表的是琉球的民族英雄郑迥(谢名亲方利山)和两个狱卒。  
 萨摩侵略琉球的时候,郑迥率兵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萨摩要求其在降书上签字,但其誓死不从,萨摩令将郑迥投入油锅,故三巴纹的圆面即代表当时的那口油锅,而像逗号的图形即代表郑迥和将其投入油锅的两个狱卒,这个纹章后来用作琉球王室的徽章,再后来发展为琉球国旗的主图案。    
【琉球人】   
琉球种族与文化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看法认为,与日本绳纹时代属于相同文化的人种在公元前10世纪到前3世纪之间,从中国中南部沿海地区来到包括琉球群岛在内的日本西南部地区,并从西向东扩散。也有说法认为,古琉球文化属于百越文化的一部份。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上古时代的琉球居民来自印度尼西亚或澳大利亚,属于马来人。具体来自哪个地区尚有争议。   
【琉球语】   
跟东亚的其他国家一样,汉字为琉球国官方文字。但语言则为琉球语。琉球语与日语有一定的近似关系。与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职非常重要。   
在明清时代,琉球国不断向南京和北京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的语言。根据对留存下来的琉球人使用的官话课本的研究显示,琉球人所学习的官话在语音上受到了闽语尤其是福州话的影响,严格地说是“福州的官话”。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6-3 18:0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8:14:07 | 只看该作者
琉球国

目录

地理
历史沿革
覆亡
政治体制
外交
日本霸占
经济状况
人文风化




琉球国 最初是指历史上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又称南山)、中山、山北(又称北山)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后来指统一的琉球国(1429年至1879年)。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台湾省和日本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并琉球王朝,琉球国灭亡。大部份国土改设为冲绳县,北部诸岛则划入鹿儿岛县。

地理
  首里城墙遗址琉球国位于散布在台湾岛东北和九州岛西南之间的琉球群岛上,包括琉球群岛中的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和奄美诸岛,总面积大约为3500平方公里,西侧是中国东海,东侧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是冲绳诸岛中的冲绳岛(即大琉球岛),面积约1210平方公里。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日本萨摩藩入侵之后,琉球国被迫把北方的大岛、鬼界、度姑、永良部、由论五岛让给萨摩藩管理。北方领土开始形式共管,日本占领的独特局面。   
琉球国的都城为首里,在今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东郊。历代琉球国王及王族居住和处理政务的首里城和其他琉球文化遗迹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琉球早期的历史无考。按照有关琉球的记载,至迟在12世纪,该群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称按司时代。12世纪琉球开始出现了国家,史称三山时代,到15世纪被统一为琉球王国。19世纪被并入日本。琉球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保持紧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   

天孙王朝   

琉球国史书《中山世鉴》称,琉球王国最初统治者为天孙氏,是琉球神话中创造天地之阿摩美久神的後代。天孙王朝共有二十五位国王,历17802年,传至25代王思金松兼王(日本小说《椿说弓张月》作「尚宁王」),为重臣利勇杀害,王朝灭亡。   

舜天王朝   
天孙王朝传位廿五世却覆亡后,琉球大乱。最后由浦添按司舜天统一全国,为舜天王。据《中山世鉴》记载,舜天王是在保元之乱中被处流刑的源为朝之子,母为大里按司之妹。1187年至1237年在位,共五十年,享寿七十二岁。   
虽然舜天是否为史实人物,在史学界没有定论。然而即便是史实人物,其是否真的统一全国,也值得商榷。目前较为中立的看法,舜天可能是浦添地方一名势力强大的按司,其声势让琉球各地的按司感到畏惧并称臣归顺。   

英祖王朝   
据《中山世鉴》记载,1291年和1296年元军入侵,被英祖王击退。   

三山时代   

三山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图12世纪,琉球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大岛(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三国中,以中山最强,山北最弱。   
根据《中山世鉴》以及《明实录》和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山南王国以大里按司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头、东风平、岛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丰见,大致疆域相当于今日冲绳岛南端国场川—与那原一线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国以首里按司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北谷、读谷、越来、中城、胜连、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为南至国场川—与那原一线,北至仲泊地峡。山北王国以今归仁按司为中心,包括今归仁、羽地、名护、国头、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为冲绳岛仲泊地峡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岛和伊平屋岛。   

三王国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大岛(冲绳岛)本部,并未发展到北方的奄美诸岛和南方的先岛诸岛。在三王国出现之前,外岛按司与琉球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根据带有神话色彩的《中山世鉴》记载,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时(相当于中国南宋的景定、咸淳时期),奄美、久米、庆良间等外岛“来朝入贡”,但这一朝贡关系只是按司之间的结盟关系,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时期,随着琉球本岛进入三山时代,便已衰落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第一尚氏王朝   

首里城的宫殿,修筑于第一尚氏王朝时期1350年(元朝至正10年),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举为中山王。1406年,察度王世子武宁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山北。1429年巴志又征服山南,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以首里城为王城。1430年(琉球历:宣德五年)明宣宗赐琉球王姓为尚氏,史称“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第七代国王尚德相继征服了喜界、庆良间、久米等岛的按司势力。   
大约1400年—1550年期间,琉球王国进入黄金时代,商业高度发达,与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大量倭寇海盗骚扰琉球群岛。琉球国蒙受巨大损失,海上贸易受到阻碍。   

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尚真王1469年(琉球历:成化五年),琉球发生内乱,尚德王被杀,第一尚氏王朝灭亡。1470年宫中的御锁侧官(管理财务的宫廷官员)金圆被群臣推举为君,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告“父丧”,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金圆(已改名为尚圆)为王,史称“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尚真王统治时期(1478年-1525年)为琉球的黄金时期,先后征服了八重山、与那国等岛。至1522年(琉球历:嘉靖元年)尚真王平定与那国岛“鬼虎之乱”后,琉球王国终于将势力扩张到整个琉球列岛,确定了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八重山群岛的疆界,即琉球史书中所称“三省并三十六岛”。   尚真王确立了琉球的官员品秩、朝仪制度、神官制度、赋税制度、行政划分,扩建了首里城,废除了殉葬习俗,召各按司赴首里居住,禁止私人拥有兵器,确立了琉球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此后琉球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萨摩藩入侵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入侵琉球。 1609年(琉球历:万历37年,日本历:庆长14年)夏历3月4日,岛津家久率兵三千人、船一百余只,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入侵琉球,4月1日在琉球大岛登陆,4月5日占领首里城。5月17日,萨军俘虏琉球王尚宁和王子官员一百余人撤兵回国。萨摩藩声称入侵琉球国的原因,是因为该藩借口琉球没有负担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时的兵费,而是由萨摩藩代为垫付,但琉球“不予偿还”。实际原因:长期是为了夺占中琉之间的贸易利益,短期是入侵琉球的收益来弥补萨摩藩入侵朝鲜和参加日本内战(关原之战)的军费与损失。   
据琉球国史《球阳》记载:萨摩藩入侵琉球后,该藩派遣官员,测量分配田地,划清国界,制定赋税,要挟琉球萨摩纳贡,琉球政府还要被迫授予萨摩所派人员官品职位。尚宁王之后,尚丰王十一年(1632年),琉球在被萨摩所占岛屿建立馆舍,两国同时派官员管理来往贸易和收税。此后琉球王国沦为萨摩藩的魁儡政权。萨摩藩向琉球派遣官员长驻琉球以监视琉球的举动,及至尚贞王在位二十五年(1693年),琉球“创定姑米、马齿两岛,遣大和横目职两员,看守贡船往来”。 同时,萨摩藩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清顺治帝封尚质王为琉球王,琉球成为清王朝的藩属,但实际上琉球国是同时向表面上的清朝与实质的萨摩藩称臣,与清朝官方的朝贡贸易收入再被实际宗主萨摩藩剥削一次,该藩也是幕府宣布锁国以后,唯一能以此变相方式获得国际贸易收入的私藩,萨摩藩在两百年后的幕末时代能够有足够的资本成为倒幕运动主力进而成为维新政府的主事者之一,有人认为与此不无关联。   
1847年(清宣宗道光27年;日本弘化4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舰队第一次到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神奈川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方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琉球国政府以中、英两种文字签订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 琉球海上贸易受到冲击。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6-3 18:15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8:20:13 | 只看该作者
覆亡
  牡丹社事件   

1871年11月30日(清朝同治10年、日本明治4年),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进贡船(实际上是福州琉球馆以进贡为名的商船),离开那霸港驶往中国大陆。不幸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中国台湾西南海岸排湾族牡丹社的八瑶湾(今屏东县牡丹乡境内)。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登陆的船员中,54名被台湾排湾族原住民杀死,12名逃出,在凤山县(今高雄县凤山市)受到清政府保护。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琉球开往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于12月28日漂到台湾,45名船员同样受到凤山县令保护。1872年2月,前后两批琉球难民57人,由台湾官员送到福州的琉球馆,7月平安回到那霸。同年4月,日本小田县民4人,也遇难漂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抢夺衣物。值明治维新后国内情势不稳,日本欲以外事转移为内政问题,遂派兵三千六百名占领台湾南部,史称“牡丹社事件”。


福州琉球馆

牡丹社事件是日本试图吞并清朝蕃属国琉球国而借口出兵侵略清朝台湾的军事行动,发生于1874年(日本明治7年,中国清朝同治13年),是日本政府自从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向国外发动的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牡丹社事件,而日本方面则称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

事件起因
远因
  琉球王国原本在明朝时为中国的藩属国,但是日本在江户幕府时期武力迫使琉球王国向日本进贡,等于琉球王国跟中国(当时为清朝)与日本称臣进贡,所以日本明治政府建立后一直想让琉球王国只向日本政府进贡称臣,进而并吞琉球,因此便等待机会下手。   而在台湾方面,清朝虽然在1683年顺利的将台湾纳入帝国版图中,但是对于台湾的态度却一直犹疑不定,所以对于台湾的治理态度仅只于已经开发的区域,而对于尚未开发区域则以划分界线的方式限制人民越界开垦,并且不纳入统治范围内,因此成为后来日本出兵的有利条件。
近因
  1871年(明治4年,同治10年)10月一艘琉球宫古岛船在回那霸回航海上遭遇台风,漂流至台湾南端,船上69名乘客溺死3人,有66人登陆。但后来他们因闯入高士佛社台湾原住民住地,惨遭台湾原住民杀害54人,逃过一劫的其余12人则在当地汉人营救下前往台南府城,然后转往福州乘船归国。1873年日本政府利用使节副岛种臣前往中国时向清政府提起此事时,清政府董恂却以“台湾生番为化外之民”为由搪塞,给予日本人出兵台湾的好借口。

事件过程

出兵前
  日本人开始向英、美等国租用轮船,雇用美国军事顾问,准备对台湾出兵、征讨台湾原住民,并派遣桦山资纪、水野遵来台调查。最初,这些国家的的驻日使节均对日本做法没有异议。但到出发前夕,英美等国却转变态度表示反对,因此日本高层下令军舰延期出发,但在港口整装的军方却不予理会。   
争战过程   
1874年5月10日,日军于射寮(今屏东县车城乡射寮村)登陆。5月18日到5月21日,日军与台湾抗日派原住民有小规模接触,互有伤亡。5月22日,佐久间左马太率领日军150人进抵石门(今屏东县牡丹乡石门村)遭到抗日派原住民强烈抵抗,最后日军陆战队攀上峭壁居高临下,情势逆转,原住民败逃,牡丹社酋长阿禄古父子身亡。经此一役,多数采观望态度的原住民皆靠向日本。6月1日起日军分三路扫荡抗日派的牡丹社、高士佛社、女奶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规模抵抗,占领后焚烧村屋并撤回射寮营地。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女奶社终于投降。日军移营龟山(今车城乡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附近)长期驻扎,但在热病侵袭之下,日军纷纷病倒,总指挥西乡从道中将要求日本政府早日撤兵。

清朝态度
  一开始清政府仍不以为意,但到了战争开始后,清廷在意识到事态严重。因此于5月下旬派遣沈葆桢来台查看,办理台湾海防及对各国的外交事务。之后与日本大久保利通进行谈判,签订《北京专约》。

结果与影响
  根据北京专约,日本方面要求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为了“保民义举”,这就等于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属地,中止了中国(清朝)与琉球间的藩属关系。而清朝的主权行使范围包括全台,也在日本签下条约之后不再有争议。经过本次事件,清朝体认到台湾的重要性,对统治台湾的态度有极大的转变,在最后统治的20年(1874年-1894年甲午战争)中积极建设台湾。



琉球灭亡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宣布废除琉球国,设置琉球藩,册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正式侵占琉球。   
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内务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朝贡礼仪,断绝与清朝的外交关系。 松田道之带来的日本政府的命令包括:   
1.使用日本年号,废止琉球对清朝朝贡和庆贺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惯例,同时也废除琉球国王更迭之际接受清朝册封的惯例,以及琉球今后与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务省管辖处分,撤销在福州的琉球馆,贸易业务由日本领事馆管辖等。日本政府还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厘革及兴建之法。   
2.强行将琉球纳入日本版图,强迫琉球和中国断绝关系。   
日本政府派遣松田道之到琉球,是因为此时明治政府已经将琉球划归内务府管理。1875年的这份命令,直接背景是大久保利通向明治政府提出的关于琉球的建议。1874年,在北京签订完《北京专条》的大久保利通,回日本后便向明治政府提出“今通过与清国之谈判,彼承认我征藩地为义举,并出银两抚恤受害难民,虽似足以表明琉球属于我国版图之实迹,但仍难说两国分界业已判然”,为将来计,期望明治政府借机断绝琉球“与中国之关系,在那霸设置镇台分营”。   

琉球国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外交关系。1876年,记载琉球国历史的《中山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   
1879年3月30日(清朝光绪5年、日本明治12年),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和他的儿子尚典移居到东京,置琉球为冲绳县。琉球国灭亡。4月4日,日本在全国范围宣布设立冲绳县。   
日本将这段历史称作“琉球处分”。   





清政府的交涉   

当时清政府在西北,东北被俄国侵略,所以无暇顾及琉球问题。驻日公使建议:放弃琉球则伤害了琉球的感情,不放弃琉球则惹怒日本,多树一敌,不如拖延搁置问题。清政府采取了这个建议。   
1879年3月30日,日本在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今归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权并悍然宣布“废琉置县”,即是将日前改藩的琉球国改制为冲绳县,至此,琉球国正式灭亡。   
1879年6月12日,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及其随员扬格(J. R. Young)和美国驻华副领事毕德格(W. N. Pethick)在天津会晤中国政府代表李鸿章,李鸿章要求他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格兰特慷慨答应。在他的调停下,日本与中国就琉球问题展开磋商,日本方面提出让琉球国王在南山复国,清朝咨询琉球国王意见。国王说:南山土地贫瘠,无法生存。清政府拒绝了这个建议。   

清日之间关于琉球问题的交涉1880年4月4日,李鸿章会见日本政府代表竹添进一,并出示了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琉球本岛在内的中部各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王国,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将包括奄美大岛在内的五岛划归日本。李鸿章称,这是何如璋访问美国驻日公使平安时,由平安秘密出示的,是平安与格兰特协商决定的。7月30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恭亲王等在奏折中也谈到:“臣等接何如璋报晤美国驻日使臣平安称:格兰特拟一办法,球地本分三岛,议将北岛归日本,中岛还琉球,南岛归中国,似此事了,亦两国有光。又称格兰特将大局说定,然后回国云云。”  
 由于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对所有建议和交涉未能达成一致。琉球被日本占领已经成为事实,清朝最终未在与日本的谈判条约上签字,琉球问题被长期搁置。琉球国最终灭亡。


政治体制
  琉球的政治架构分为国王及王族、国相、寨社三个层次。国王之下为王族,分有王妃、世子、郡主、附宾(驸马的低一级称谓)、摄政(国王去世、而世子还没有得到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正式任命时代行国政)五种官称。


 

 国相是一国的行政首脑,国相由国王任命。在琉球的历史当中,有很多从中国迁过去的人担任过这个职位。国相统辖的官员除了各个岛屿的“寨社”的长官和酋长外,还管辖国家机构中的官职,包括出使中国的“朝贡使”、“大夫官”、“长史官”和充当翻译的“译官”、负责海事的“通事”、“总管”,对内的“紫巾官”、“法司”、“司贡”之类的官员。需要注意的是,“长史”和“长史官”并不一样,长史和国相是国家的高级官员,而长史官是具体负责某某工作的官员。   

寨社(按司),是琉球的地方行政单位,也是各个岛屿所固有的官职。这些寨社的长官或酋长都是世袭,也是琉球的大的贵族和地方势力,曾经参与过琉球国内的政变。其他官职有管理贸易、收税官员等。   
琉球王国官职分为正、从九品。王弟、王叔、国相皆称“某地王子”。王子之下为各地按司,他们将手中兵权上交国王,聚居于首里,遥控其领地。按司再下为王舅、法司、紫巾官,称“某地亲方”。三品以下黄帽官称“某地亲云上”,无领地者称“某里之子亲云上”、“某筑登亲云上”。从六品至从七品为“某掟亲云上”。八品红帽官称“某里之子”或“某地里主”。九品称“筑登之”,不入流者称某子。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7:03:27 | 只看该作者
外交
  琉球国受明朝、清朝的册封,属于明清的藩属。同时琉球国亦向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琉球与朝鲜的贸易关系也非常频繁,仅次于中国,日本。除此以外,琉球还与周边国家如暹罗(现在的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爪哇国、苏门答腊、马六甲、占城、越南、吕宋等国进行外交和贸易交往,琉球国与暹罗国、爪哇国进行过官方文书“咨”的交往。在近代,1860年以后,琉球与美国和英国有过官方接触,并签署一系列开放口岸的条约。
与中国
  元世祖登基之后,派遣使者赍诏书去晓谕琉球,但是因为路途遥远,风险很大,所以这次的行动没有成功。   
琉球按司察度于1372年(明洪武5年)向明朝皇帝朝贡,受册封为中山王,改流求国号曰琉球。至于国中官守之职名,人员之进退,号令之出入,服制之法度,都由琉球自己管理,明政府概不干涉。   
从1372年以后,琉球国一直使用明朝和清朝的年号,奉行明清正朔。直至清光绪5年(1879年),日本强行“废球置县”为止,琉球国的官方文书、与英法荷订立的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其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琉球人也与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国册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宽永通宝(日币),改穿唐服。
与明朝
  明史对琉球的历史记载最详实。1372年(明朝洪武5年、日本文中元年)正月,明太祖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   
“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明朝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明朝以皇帝诏书形式正式告知琉球列岛上的国家,位于中部的中山国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朱元璋回赐当时明朝实行的历法《大统历》及文绮、纱罗。此后琉球几乎每年都来朝贡。1392年(明洪武25年、日本明德3年),三国向明派遣了留学生。明为了使留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关怀,分季节给他们衣服和住的帷幄等等东西。当时琉球向明朝派遣留学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琉球人随朝贡使团前往明朝,所带的货物往往会因为没有报关而被负责海关的官员查没,造成很大损失。1436年(明朝正统元年、日本永享8年),琉球使者称所携货物都被官方的管理机构贪污了,希望皇帝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明朝皇帝令有关部门按照市场价格给了他们很高的费用,算作收购。在以后的交往中,琉球王国对明朝形成了一种贸易性的依赖情况,所以往往一年前往明朝进行多次“朝贡”,这其实是贸易,明朝政府“虽厌其烦,不能却也。”   
在琉球遇到海啸、暴雨、以及台风的侵袭后,明朝政府除了给来朝贡的使团很多的援助物资外,还要求琉球朝贡期延长至十年一贡,以便休养生息,但琉球为了能和明朝继续贸易,以便国内经济的恢复,还是坚持一年一贡或隔年一贡。   
琉球在与明朝的交往中,吸收了明朝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在文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音乐,崇尚佛教,在岛上修建了崇元寺。宫殿和民房的建筑是带有海岛风格的明朝古代建筑模式。   
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倭寇猖獗,在明朝东南沿海侵扰。琉球王协助明朝破倭,不时向明朝提供倭寇的动向,琉球王世子尚元还对从浙江败还抵琉球境的倭寇,“遣兵邀击,大歼之,获明朝被掠者六人”送还明朝政府。受到皇帝的嘉奖。   1609年(明朝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日本侵入琉球,大掠各地的宝物并俘虏国王,当时琉球王侍从写的《喜安日记》记载:“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珍万宝,尽失无遗”。萨军将琉球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达三年五个月,逼迫尚宁王屈辱地承认向其“进贡”。同时还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给琉球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变中琉关系。明朝礼部官员“乃定十年一贡之例”,但国王还是每年都遣使朝贡。其年,日本有进攻鸡笼山(台湾古地名)的计划,间接还要侵扰福建,尚宁派遣使者告诉明朝政府,皇帝诏海上警备。   
明朝衰败之后,琉球国还是朝贡不绝,直到南明唐王立于福建,还继续遣使朝贡。明史赞扬琉球国:“虔事天朝,为外籓最。”   
琉球曾经协助明朝剿灭倭寇。琉球与明朝非常的关系和密切的交往,使得在明朝实行海禁之后还能通过琉球这扇窗口了解日本和东南亚海上国家的一些事情,增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   
由于琉球的国土狭小,人口少,物资匮乏,所以军事上没有长足的进步,但有一定的常备军,即王宫卫队,这些军队保持了很高的战斗力,对保护琉球和参与明朝剿灭倭寇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军队的数量少,没有抵挡住日本的入侵,国王被掳。   
琉球国王形容与明朝的关系是“父子之国”,但实质是琉球的每次的朝贡都是在明朝当时薄来厚往的“天朝观念”中进行的。所以琉球在与明朝的朝贡形式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所得物资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是琉球成为东海之上一个必不可少的贸易中转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的日本和明朝的关系恶化,明朝的倭禁很严,禁止和日本人贸易,但日本人的奇缺物资还是通过当时的朝鲜和东海之上的贸易王国琉球那里得到及时的补充,琉球也在与明朝交往的国家中形成了重要的一环。
与清朝
  1646年(清朝顺治3年、日本正保2年),琉球国王尚贤遣使金应元到清朝请求册封。因为当时清朝战乱未平,所以长时期滞留在福建省。福建平定后,琉球使者通过清朝的将领来到了北京。礼部官员认为,明朝赐给琉球王的印和官方文书都没有缴回,不宜封赐,所以第一次请封没有成功。   




翌年,清政府赠给使者衣物和布帛等东西,让他们回到了琉球。1655年(清朝顺治10年、日本明历元年),琉球遣使前往清朝朝贡。第二年,再遣贡使,并且缴换了明朝敕印,请求封号。顺治皇帝颁布了《敕琉球诏》,在诏书中,清朝皇帝向琉球国王约定贡期,为二年一贡,进贡人数不得逾一百五十名,许正副使二员、从人十五名入京,其他随从人员要在闵南地区待命。   
这个诏书既对琉球作为清朝藩属的肯定,也规定了向新的清朝王朝朝贡的级别和时间。但由于当时海上风浪很大,敕封的清朝使者没有出海。   
1661年(清朝康熙元年、日本寛文元年),康熙帝也向琉球颁布了新的《敕琉球诏》。原来派去而没有去成的使者拿着两道诏书到了琉球,完成了册封典礼。   
琉球在康熙时期多次朝贡,但由于贡使在海上遭遇风浪,贡物损失很严重,所以琉球会在第二次朝贡的时候将上一次丢失的数目补足,但康熙皇帝不允许。琉球在向清朝朝贡的时候,总是进贡很珍贵的奢侈品,康熙皇帝对使者说:“所进玛瑙、乌木、降香、木香、象牙、锡速香、丁香、檀香、黄熟香等,皆非土产,免其入贡。其琉璜留福建督抚收贮。馀所贡物,令督抚差解来京。”只允许以后进贡土特产,但琉球的本意,第一是恭顺使然,第二就是在朝贡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当时海上不是很平静,所以册封使者往往不愿远去琉球,所以会让琉球请封使者自己将册封的诏书和印信领回去,但使者非常希望能让册封使去琉球,结果皇帝允准了他们的要求。   
琉球国王去世后,按照规定“琉球国凡王嗣位”,先要得到清朝政府的同意,让本国有威望的人和王公大臣共同出具联署证明材料。然后清朝政府派出正副使臣“奉敕往封”,赐琉球王继承者“驼钮镀金银印,乃称王。未封以前称世子,权国事。”1681年(清朝康熙21年、日本天和元年 ),康熙皇帝在接待琉球朝贡使时,赐御书“中山世土”额。这一年,琉球再次向清朝派遣留学生。以往清朝册封使去琉球国,会在海上因为海浪等风险,会迟到琉球,延误册封时间。琉球国请封使建议修改航道,从五虎门三昼夜到达国。这些使者希望能通过改变航道,提高效率,得到康熙皇帝准许。   
琉球学生来清朝后,清朝皇帝往往命给予琉球留学生以“都通事”(官职称呼)这个级别的待遇,每天的伙食非常丰富,四季会发给他们袍褂、衫袴、鞾帽、被褥等,一应俱全,连从琉球来陪侍的从人也会对他们照顾。留学生如果在清朝病故,皇帝会“赐银百两,交礼官择近京地葬之,并以二百两赡恤其家。”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日本享保9年),皇帝在接见由琉球王舅组成的请封使团的时候,御书“辑瑞球阳”额赐给琉球王,还赠送皇室的一些珍贵玉器和金币等礼物。乾隆三年,御书“永祚瀛堧”额赐给琉球王,并且要求琉球不必专程来清朝答谢。乾隆四十九年,御书“海邦济美”额赐给琉球王,并赠送玉、磁、缎匹诸物。1798年(清朝嘉庆3年、日本宽政10年),赐御书“海表恭籓”额赠送。   
琉球国有许多商船、渔船因为海风等原因吹到清朝境内,清朝政府往往赠送丰厚的物资后将其遣返,遇难者还会按照规定给予抚恤。雍正八年,琉球的二号贡船在到达东海海面后遭风漂至台湾,触礁,正贡船亦同时漂没,福州将军玉德等奏报皇帝。皇帝命令搭救官伴、水梢人等,照常例加倍给赏,贡物不用再另外派人进贡了。对于遭海风侵袭在清朝避风的琉球商船,清朝方面会命令按人数日给盐菜口粮,等到回国之日另给行粮一月。   
除了宗藩关系外,清史稿对琉球国与清朝频繁的交往做了一个总结:“琉球国小而贫,逼近日本,惟恃清朝为声援。又贡舟许鬻贩各货,免征关税,举国恃以为生,其赀本多贷诸日本。国中行使皆日本宽永钱;所贩各货,运日本者十常八九。其数数贡清朝,非惟恭顺,亦其国势然也。”非常的准确,也显示了琉球的外交灵活性和明智性。

与日本
  平安时代的史书“续日本纪”里有琉球的历史记载。714-715年(唐朝开元2-3年、日本和铜7-灵龟元年)“十二月戊午。少初位下太朝臣远建治等、率南嶋奄美‧信覚及球美等嶋人五十二人。至自南嶋。”“霊亀元年春正月甲申朔。天皇御大极殿受朝。皇太子始加礼服拝朝。陆奥・出羽虾夷并南嶋奄美。夜久(屋久岛)。度感(德之岛)。信覚(石垣岛)。球美(久米岛)等、来朝。”720年(唐朝开元8年、日本养老四年)“十一月丙辰。南嶋人二百卅二人。授位各有差。”   
以后,大和朝廷的遣唐使船不时利用了 难波(大阪)-筑紫(福冈)-多鸟(种子)-夜久(屋久)-吐火罗(宝)-奄美-度感(徳之)-阿児奈波(冲縄)-球美(久米)-信覚(石垣) 的航路。   
16世纪,由于日本和明朝的关系恶化,国内奢侈用品等需多供少,只得通过南方的萨摩藩与琉球进行贸易,从东南亚运回海产品和一些奢侈用品,又从琉球与明朝的贸易当中获得所需要的紧缺物资,也使琉球的经济发展增速。日本的萨摩藩于1609年(明朝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侵入琉球,俘虏了琉球王,还侵占了琉球群岛北部的奄美群岛。   
以后,琉球国王每逢琉球国王及江户将军交代之际,向江户派谢恩使、庆贺使(一共18次)朝贡,服从了江户政权(江戸上り(edo-nobori))。   
总之,政治方面虽然琉球国向日本萨摩藩和江户幕府派使者朝贡,政治上的来往还是有限的。琉球与日本的关系主要在于经济方面。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6-4 17:04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7:08:14 | 只看该作者
日本霸占
  被萨摩军队劫掠后重建的那霸王港琉球王国金库16世纪,由于日本和明朝的关系恶化,国内资源短缺,只得通过南方的萨摩藩与琉球进行贸易,从东南亚运回海产品和一些奢侈用品,又从琉球与明朝的贸易当中获得所需要的紧缺物资,也使琉球的经济发展增速。日本的萨摩藩于1609年(后阳成天皇庆长14年)侵入琉球,俘虏了琉球王,还侵占了琉球群岛北部的一些岛屿。   

从另一方面讲,琉球与萨摩藩的交往还不是正式的官方交往,琉球与萨摩藩的交往仅仅保留在军事和经济层面上。琉球也把日本视为相对清朝而言的“夷”,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两个国家。当日本定下侵略朝鲜,攻入清朝的军事政策后,琉球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必然会因为倾向问题而受到另一方的侵略。琉球直到明亡之后与日本的关系还局限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琉球国曾经向日本萨摩藩和江户幕府派使者朝贡。



经济状况
  明朝时期的琉球那霸港,15至16世纪东南亚最繁华的商港由于国土疆域狭小,琉球无法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只能通过海外贸易来获得财富。琉球不仅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从中国获得大量的物资供应,还发展成为锁国状态下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总代理”。琉球的船只往来那霸与福州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南下安南、吕宋、暹罗、亚齐、爪哇、马六甲等,遍布整个南洋群岛。琉球从这样的“转口贸易”中富裕起来。   
琉球海外贸易的大宗货物是向中国出售日本的白银、漆器、刀剑、屏风和扇子,将中国出产的药材、瓷器、丝绸、铜钱转售到日本和朝鲜,并将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犀牛角、苏木、香料、锡、糖、象牙、乳香、龙涎香销售到中国、日本、朝鲜三国。   
福州是琉球主要的在华贸易港口,琉球商人在福州交易的货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手工业品、医药、香料、矿产、海产、纺织品及其他珍奇货物。福州还有人“代售球商之货”。琉球商人从福建带走的货物主要是陶瓷、漆器和丝绸三大类。   
琉球国对中国的朝贡贸易在康熙初年已经十分发达。带到中国的货物有金银罐、金银粉匣、金缸酒海、泥金彩画围屏、泥金扇、泥银扇、画扇、蕉布、苎布、红花、胡椒、苏木、腰刀、火刀、枪、盔甲、马、鞍、丝、绵、螺盘,额外增加的朝贡之物无定额。康熙十九年,琉球再次进贡,皇帝令免部分奢侈品。以后的朝贡中,只有马及熟硫磺、海螺壳、红铜等物。   
李氏朝鲜通过琉球向南洋的转口贸易也有发展,从南洋进口药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在琉球王国都城首里城(朝鲜称为海浦)出现了专门航行到朝鲜的琉球贸易船。琉球与朝鲜的关系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有发展,但经济的作用大于政治作用,因为他们同属于明朝的藩属。   
琉球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是互补的作用。16世纪,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势力已经进入东南亚,他们的产品通过琉球的中转站卖到朝鲜,日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随着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以及萨摩入侵,琉球的转口贸易地位趋于衰落。

人文风化
  琉球人同周边的民族,如日本的大和族、朝鲜王国的朝鲜族、中国台湾的原住诸民族及汉族等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形成独特的文化。   琉球种族与文化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看法认为,与日本绳纹时代属于相同文化的人种在公元前10世纪到前3世纪之间,从中国中南部沿海地区来到包括琉球群岛在内的日本西南部地区,并从西向东扩散。也有说法认为,古琉球文化属于百越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上古时代的琉球居民来自印度尼西亚或澳大利亚,属于马来人。具体来自哪个地区尚有争议。   
汉字为琉球国官方文字,语言则为琉球语。琉球语与日语有一定的近似关系。与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职非常重要。   
在明清时代,琉球国不断向南京和北京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的语言。根据对留存下来的琉球人使用的官话课本的研究显示,琉球人所学习的官话在语音上受到了闽语尤其是福州话的影响,严格地说是“福州的官话”。   
琉球宫廷音乐琉球文化为当地人经年累月独自发展,并吸收部分日本和中国等国家文化而成的文化。琉球国宝是与三弦类似的三味线。琉球国技空手道又称“唐手”源于中国武术。传统的琉球舞和戏剧与日本的舞蹈和戏剧不同,有闽南文化和马来文化的特色。琉球的工艺美术比较发达,主要的特色工艺品有“壶屋烧”陶器、漆器用具和家具、红型、蕉叶布。琉球人喜欢在屋顶放置石狮子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石敢当”。   
饮食方面,琉球人喜欢喝一种名叫“泡盛”的白酒,并在酒内泡入青蛇。琉球人吃油多的菜肴,如炖猪腿、醋拌猪耳朵、酱油猪蹄、苦瓜炒肉等中国式食物。   
琉球与中国的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明朝。明朝允许琉球与泉州互市,史书记载琉球的察度王已向中国朝贡。   
琉球人崇尚汉学。1393年(明太祖洪武26年),琉球学生开始到北京国子监学习,清代时特设琉球学馆于国子监内,作为琉球学生读书和生活的居所。明代有多次派出的“册封使”乘御冠船(船头似冠形)从中国到达琉球。中国使节带去的乐舞,戏曲如《姜诗》、《王祥》、《风筝记》、《昭君和番》等,见明姚旅《露书》及《琉球人座乐并跃图》,《和番》、《借衣靴》和其他音乐舞蹈节目。琉球人则为迎接中国使节而准备大型乐舞《御冠船踊》。琉球的歌舞有如《团扇曲》(六童舞)、《笠舞曲》(四童舞)、《兰花曲》(三童舞),总名为《太平歌》。其中《老人舞》、《团扇舞》、《笠舞》一直保存到现在。当时所演戏曲《鹤、龟二儿复父仇》,现在仍在上演,名为《二童敌讨》。宗教上琉球亦祀关圣、观音、土地诸神。   
琉球国冠婚丧祭都遵循明朝和后来的中国朝代的典礼。他们在生活中席地而坐,设具别食,相沿已久,也是从中国的古代的经典中学到的礼节。   
琉球学馆原址,位于北京国子监内当时前往中国的琉球人很多,有使臣、留学生、水手和商人等,而人数最多的是留学生。一部分留学生是王室亲族和大臣子弟,即“官生”,入京都国子监读书,称“唐监生”。另一部分在福州学习,称“勤学人”,他们多数是久米村(即唐营,中国人聚居的村落)人。勤学人在福州学习面很广,有儒学、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绘画等;学习技艺的有冶炼、造船、铸钱、烧瓷、烧墨、制茶、制糖、制伞等。   
因为琉球与中国的特殊关系的缘故,所以琉球国内建有文庙,用来祭祀孔子和学习他的理论著作。文庙在久米村泉崎桥北,创始于康熙12年。庙中制度俎豆礼仪都按照《会典》(一本明朝和清朝记录和藩属关系资料的书籍)。琉球本土原来没有教育机构,通过向中国派遣留学生来培养人才。   
1719年(清圣祖康熙58年),琉球国在文庙的南边建起了明伦堂,成为府学(市级别的学校)。从中国人聚居的久米村即唐营,挑选一名任通事官职的人来担当府学讲解师,每月按一定的时间和课时讲读“圣谕衍义”(就是儒家的著作)。每个月的三、六、九日,还要请紫巾大夫到讲堂讲学,对学生解释中国朝贡典礼、考察学生的勤惰,以便选有才的人保举做官。   
琉球国内的儒教教学从八岁开始,学校安排“通事中”一人为训诂师,教授他们学习。   
1798年(清仁宗嘉庆3年),琉球王尚温建国学于王府北,又建乡学三所,国中子弟由乡学选入国学。琉球的教育体系开始确立。

冲绳群岛介绍:

目录

概况
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与日本的历史关系
二战后的冲绳群岛
历史评价

概况
  冲绳群岛,古时为中国属国,为琉球国或琉球王国。隔海相望于中国, 冲绳群岛散布于西太平洋之上,地处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北连日本列岛,南接中国台湾。琉球群岛由北、中、南三大岛屿群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北部岛群包括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又称萨南诸岛,现隶属日本鹿儿岛县;中部是大琉球群岛(即冲绳群岛),南部是宫古群岛和先岛诸岛,现隶属日本冲绳县。
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琉球群岛历史悠久,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王国。在中国明、清两代,新任琉球王就任之际,都要由中国举行册封仪式,以确定其法权地位的正统性。在《隋书·流求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方面最早关于琉球群岛的详细文字记录,当时它被称做"流虬",也就是形容它像"虬"(古人所说的无角的龙)一样浮在水中。这个名字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它在海图上的形状,也可以说,这个名字本身,便是当年中国踏浪先驱们卓越航海成就的写照。后来"流虬"渐渐为"流求"所取代,到明代又衍变成"琉球"。  
 琉球王国首次接受中国的册封应为洪武十六年(1383年),这年明太祖册封察度为琉球中山王,而永乐二年(1404年)时,琉球已有四王接受过中国的册封。   
琉球群岛地处东亚的海上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中、日、朝三国以及南洋之间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以富庶闻名海内。至今在冲绳县立博物馆中保存的"万国津梁钟",便是琉球王国这段历史的见证。这口大钟铸造于公元1458年,悬挂在当时琉球王国的国都首里城的城门之上。钟名"万国津梁",意思是"世界的桥梁 ",这是对琉球群岛地理位置的恰当评价。   
公元12世纪时,岛上出现了北山、中山和南山三个独立的王国。史载,从1383年(时值明朝初年)开始,琉球三国的国王继承王位都需接受中国政府的册封。公元1429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统一琉球群岛,建立了琉球王国,琉球王国依旧作为藩属,向中国朝贡。直到 l 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止,在近500年的时间里,琉球王国始终使用中国明、清政府的年号,奉中国为正朔。
与日本的历史关系
  在1609年日本萨摩藩武装侵略琉球之后,双方确立了强迫性的藩属关系。但是这种"宗藩"关系比较模糊,主要表现为日本利用琉球同中国进行贸易,从中渔利。琉球的这种双重藩属身份,一直持续到 1879年。   
现在日本统治下的冲绳县只是琉球南部,原因在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南部的萨摩藩侵略琉球后,背着德川幕府私自吞并琉球北部大岛群岛中的八岛(日把这八岛称为奄美群岛,现为鹿儿岛县的一部分),而剩下国土在清光绪五年(1879年)被日本置为冲绳县,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冲绳县还包括大东群岛。
二战后的冲绳群岛
  二战后日本重新进据琉球,同美国有直接的关系。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际,业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条件,放弃海外殖民地,只保有本土四大岛及其他由盟军确认的小岛。近代日本所设置的"冲绳县"即琉球群岛,受联合国委托由美国代管。按照波茨坦公告及联合国委托管辖原则,美国是无权擅自处置琉球的主权归属的。但随着冷战等因素所决定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美国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全力扶植日本以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至1972年,美国竟然根据美日《归还冲绳协定》将琉球"交还"日本。在琉球被交与日本的同时,一并"交还"的还有钓鱼岛。在日本的殖民地时代,曾出现过所谓"台北州"与"冲绳县"关于钓鱼岛辖权的纠纷,1944年东京法庭裁定"尖阁群岛"(即钓鱼岛)属于台北州," 冲绳县"败诉。所以,即使按近代的日本殖民地行政序列,钓鱼岛也不是"冲绳县"辖地。美日两国交割琉球并同时交割钓鱼台岛,是十分荒唐的。
历史评价
  琉球王国变成日本的"冲绳县",是军国主义侵略的结果;战后日本从美国手中接收琉球群岛,同样缺乏国际法依据。正如台湾学者所指出,美日"两国间的私相授受,并未获得二次大战同盟国家的共同认可",从主权归属的合法性考察,"琉球地位并未确定"。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7:13:41 | 只看该作者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目录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基本概述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发展历史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朝代更换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琉球群岛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人文风化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遗产保护


基本概述
  英文:Gusuku Sit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the Kingdom of Ryukyu   
类别:文化遗产   
入选时间:2000   
所属地区: 日本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和相关建筑   
该遗址展示了琉球王国500多年的历史(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雄伟的城堡遗址体现了那个时期琉球王国的社会结构,而岛上的宗教圣地则讲述着一种古代宗教延续到现代的变迁。在那500年中,琉球群岛王国广泛地与外界进行着经济和文化交流,从而造就了这一独特的文化遗存。  
 琉球岛上保存下来的众多文物古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几个世纪以来琉球岛一直是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中心。在周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政治环境影响下,琉球王国逐步形成并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琉球群岛的宗教遗址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根源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琉球祖先的图腾崇拜。同其它世界宗教一样,琉球群岛的独特宗教信仰流传至今。   
琉球岛诸多文物古迹和遗址证明了琉球群岛已有五百年多年的历史。琉球古国的遗址废墟,占据了琉球群岛的制高点,是古代历史琉球古国社会结构的见证;而岛上的宗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古代宗教形式流传至今的沉默证据。琉球群岛独特文化的产生说明了古代琉球王国同其它地区和国家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琉球古国,现在的冲绳群岛,作为古代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枢纽,在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兴盛一时。国际贸易的繁荣带动了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交流,创造了冲绳独特的多样化的文化。古代琉球独特文化的象征之一是石头建筑,在冲绳处处可见,尤其集中在古建筑遗址。城堡建于14世纪末叶琉球王国开始统一,到18世纪琉球王国建立巩固的政权。   
那霸是冲绳县的首府,也是旅游观光的热点,这里既有古都文化的余韵,又有现代的气息,二者兼备。首里是一个古都,“守礼之门”是首礼城的第二大门,是冲绳的象征。守礼门上的大匾额,建于450年前,是中国古代清朝赠送的。牌坊分两层,匾额放置其间,以金箔刻上的四个大字,随着历史的推进,已经有部分脱落。琉球大学附近的圆觉寺,建于1492年,是当时尚氏王朝的菩提寺,战时已经烧毁,现在仅存大门部分。大门两侧,战前是仁王门,如今已经成为琉球大学的运动场。在圆觉寺的对面,有一红瓦方堂,是尚德王时代藏经的地方,1609年被九州萨摩军破坏。1621年修复改建为供奉神明的地方,是琉球建筑的典型代表。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琉球岛诸多文物古迹和遗址证明了琉球群岛已有五百年多年的历史。琉球古国的遗址废墟,占据了琉球群岛的制高点,是古代历史琉球古国社会结构的见证;而岛上的宗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古代宗教形式流传至今的沉默证据。琉球群岛独特文化的产生说明了古代琉球王国同其它地区和国家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发展历史
  在中国福建的东北部,有一片珊瑚礁形成的岛屿,被称为琉球群岛。一百多年前,这里被称为琉球王国。1372年,明洪武帝曾派使者到琉球访问,册封琉球国王。从此,琉球每年派船向中国纳贡,返航时购回大量商品,转卖他国,从中获利后,又将购进的各国物品出口给中国。这样琉球国发展成典型的中继贸易国。其贸易范围从东亚到东南亚,从而广泛地开拓了海外贸易。这期间,由于琉球没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因此请中国派遣许多有学之士,在对外关系、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并从事着各方面的活动,形成了支撑琉球的英才集团,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福建省,居住在冲绳那霸港附近的久米村,被人们称为“闽三十六姓”。1875冲绳岛战役年,日本明治政府要求琉球停止接受清朝的册封和对清的朝贡关系,遭到琉球的反对。1879年3月,日本以武力胁迫强改琉球为冲绳县,从而断绝了中、琉500年的外交关系,吞并了琉球。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WHC)上,琉球王国的五处遗址(位于冲绳首府那霸附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琉球国最初是指历史上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又称南山)、中山、山北(又称北山)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后来指统一的琉球国(1429年至1879年)。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和日本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并琉球王朝,琉球国灭亡。大部份国土改设为冲绳县,北部诸岛则划入鹿儿岛县。   
首里城墙遗址琉球国位于散布在台湾岛东北和九州岛西南之间的琉球群岛上,包括琉球群岛中的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和奄美诸岛,总面积大约为3500平方公里,西侧是中国东海,东侧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是冲绳诸岛中的冲绳岛(即大琉球岛),面积约1210平方公里。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日本萨摩藩入侵之后,琉球国被迫把北方的大岛、鬼界、度姑、永良部、由论五岛让给萨摩藩管理。北方领土开始形式共管,日本占领的独特局面。   

琉球国的都城为首里,在今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东郊。历代琉球国王及王族居住和处理政务的首里城和其他琉球文化遗迹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琉球早期的历史无考。按照有关琉球的记载,至迟在12世纪,该群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称按司时代。12世纪琉球开始出现了国家,史称三山时代,到15世纪被统一为琉球王国。19世纪被并入日本。琉球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保持紧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朝代更换
  天孙王朝   琉球王国最初统治者为天孙氏。是为琉球神话中创造天地之阿摩美久神的后代。传位二十五世,逢臣下利勇篡位,覆亡。   舜天王朝   天孙王朝传位廿五世却覆亡后,琉球大乱。最后由浦添按司舜天统一全国,为舜天王。据《中山世鉴》记载,舜天王是在保元之乱中被处流刑的源为朝之子,母为大里按司之妹。1187年至1237年在位,共五十年,享寿七十二岁。虽然舜天是否为史实人物,在史学界没有定论。然而即便是史实人物,其是否真的统一全国,也值得商权。目前较为中立的看法,舜天可能是浦添地方一名势力强大的按司,其声势让琉球各地的按司感到畏惧并称臣归顺。   
三山时代   琉球王国遗址三山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图12世纪,琉球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大岛(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三国中,以中山最强,山北最弱。根据《中山世鉴》以及《明实录》和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山南王国以大里按司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头、东风平、岛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丰见,大致疆域相当于今日冲绳岛南端国场川—与那原一线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国以首里按司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北谷、读谷、越来、中城、胜连、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为南至国场川—与那原一线,北至仲泊地峡。山北王国以今归仁按司为中心,包括今归仁、羽地、名护、国头、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为冲绳岛仲泊地峡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岛和伊平屋岛。   
三王国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大岛(冲绳岛)本部,并未发展到北方的奄美诸岛和南方的先岛诸岛。在三王国出现之前,外岛按司与琉球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根据带有神话色彩的《中山世鉴》记载,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时(相当于中国南宋的景定、咸淳时期),奄美、久米、庆良间等外岛“来朝入贡”,但这一朝贡关系只是按司之间的结盟关系,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时期,随着琉球本岛进入三山时代,便已衰落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琉球群岛
  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岛屿,位于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呈东北-西南向。琉球群岛从北到南,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统称“萨南诸岛”,属鹿儿岛县),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统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万(1985)。多低山,最高点宫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诸岛的屋久岛)。亚热带气候,为常夏岛,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台风。甘蔗和菠萝是两大特产,还产甘薯。猪、牛亦多。近海渔业发达。主要城市有那霸、名濑等。旅游业甚盛。   
琉球岛地理现在有“琉球复国运动”相关组织存在,声明琉球的独立性和复国的必要性。琉球大学1996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38.4%认为冲绳应在财政预算方面独立;13.2%认为冲绳应在除外交以外所有方面独立,3%认为冲绳应该完全独立。同时42.6%自称为“冲绳人”,31.2%自称“冲绳人”和“日本人”,12%自称“日本人”。日本国的观点日本认为,琉球群岛是日本国的一部分。其行政区划属於冲绳县和鹿儿岛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琉球是日本的领土,1970年前后,支持在台琉球人的“琉球复国运动”,法律上不承认琉球为日本领土,现已默认琉球是日本的领土。   
1925年,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之台湾写道“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当时中国人的普遍看法。日本发动二次大战后,中国国民政府曾提出要光复琉球。如1938年4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日本自明治以来,早就有一贯的大陆侵略计划。过去甲午之战,他侵占我们的台湾和琉球,日俄战后吞并了朝鲜,侵夺我们旅顺和大连,就已完成了他大陆政策的初步;他就以台湾为南进的根据地,想从此侵略我们华南和华东;而以朝鲜和旅大为他北进的根据地,由此进攻我们的满蒙和华北。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要讲求真正的国防,要维护东亚永久的和平,断不能让高丽和台湾掌握在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手,必须针对著日本之积极侵略的阴谋,以解放高丽、台湾的人民为我们的职志。”1945年,占领琉球群岛美军建议由中国托管,但由于中国发生了内战,无暇顾及这个在东海之中的美丽的群岛。   
二战期间,1943年11月在开罗会议上,中美交涉琉球问题,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同意“琉球由国际托管,由中美共同管理”。1945年日本投降,无条件接收《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根据此约“日本只能保有其本土四岛”,其它武力吞并的领土必须放弃,但战后此二地均为美军占领,虽然美国“不承认二群岛主权归属日本”,但也没有交给中国。1947年4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这两块“主权未定”之地交给美国“托管”。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支持琉球复国运动。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人文风化
  琉球人同周边的民族,如大和族、朝鲜族、台湾原住诸民族、汉族等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形成独特的文化。琉球种族与文化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看法认为,与日本绳纹时代属于相同文化的人种在公元前10世纪到前3世纪之间,从中国中南部沿海地区来到包括琉球群岛在内的日本西南部地区,并从西向东扩散。也有说法认为,古琉球文化属于百越文化的一部份。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上古时代的琉球居民来自印度尼西亚或澳大利亚,属于马来人。具体来自哪个地区尚有争议。   
琉球群岛汉字为琉球国官方文字,语言则为琉球语。琉球语与日语有一定的近似关系。与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职非常重要。在明清时代,琉球国不断向南京和北京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的语言。根据对留存下来的琉球人使用的官话课本的研究显示,琉球人所学习的官话在语音上受到了闽语尤其是福州话的影响,严格地说是“福州的官话”。琉球宫廷音乐琉球文化为当地人经年累月独自发展,并吸收部分日本和中国等国家文化而成的文化。琉球国宝是与三弦类似的三味线。琉球国技空手道又称“唐手”源于中国武术。传统的琉球舞和戏剧与日本的舞蹈和戏剧不同,有闽南文化和马来文化的特色。琉球的工艺美术比较发达,主要的特色工艺品有“壶屋烧”陶器、漆器用具和家具、红型、蕉叶布。琉球人喜欢在屋顶放置石狮子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石敢当”。   
饮食方面,琉球人喜欢喝一种名叫“泡盛”的白酒,并在酒内泡入青蛇。琉球人吃油多的菜肴,如炖猪腿、醋拌猪耳朵、酱油猪蹄、苦瓜炒肉等中国式食物。琉球与中国的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明朝。明朝允许琉球与泉州互市,史书记载琉球的察度王已向中国朝贡。琉球人崇尚汉学。1393年(明太祖洪武26年),琉球学生开始到北京国子监学习,清代时特设琉球学馆于国子监内,作为琉球学生读书和生活的居所。明代有多次派出的“册封使”乘御冠船(船头似冠形)从中国到达琉球。中国使节带去的乐舞,戏曲如《姜诗》、《王祥》、《风筝记》、《昭君和番》等,见明姚旅《露书》及《琉球人座乐并跃图》,《和番靴》和其他音乐舞蹈节目。琉球人则为迎接中国使节而准备大型乐舞《御冠船踊》。琉球的歌舞有如《团扇》、《借衣曲》(六童舞)、《笠舞曲》(四童舞)、《兰花曲》(三童舞),总名为《太平歌》。其中《老人舞》、《团扇舞》、《笠舞》一直保存到现在。当时所演戏曲《鹤、龟二儿复父仇》,现在仍在上演,名为《二童敌讨》。宗教上琉球亦祀关圣、观音、土地诸神。   
琉球遗迹琉球国冠婚丧祭都遵循明朝和后来的中国朝代的典礼。他们在生活中席地而坐,设具别食,相沿已久,也是从中国的古代的经典中学到的礼节。琉球学馆原址,位于北京国子监内当时前往中国的琉球人很多,有使臣、留学生、水手和商人等,而人数最多的是留学生。一部分留学生是王室亲族和大臣子弟,即“官生”,入京都国子监读书,称“唐监生”。另一部分在福州学习,称“勤学人”,他们多数是久米村(即唐营,中国人聚居的村落)人。勤学人在福州学习面很广,有儒学、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绘画等;学习技艺的有冶炼、造船、铸钱、烧瓷、烧墨、制茶、制糖、制伞等。   
因为琉球与中国的特殊关系的缘故,所以琉球国内建有文庙,用来祭祀孔子和学习他的理论著作。文庙在久米村泉崎桥北,创始于康熙12年。庙中制度俎豆礼仪都按照《会典》(一本明朝和清朝记录和藩属关系资料的书籍)。琉球本土原来没有教育机构,通过向中国派遣留学生来培养人才。1719年(清圣祖康熙58年),琉球国在文庙的南边建起了明伦堂,成为府学(市级别的学校)。从中国人聚居的久米村即唐营,挑选一名任通事官职的人来担当府学讲解师,每月按一定的时间和课时讲读“圣谕衍义”(就是儒家的著作)。每个月的三、六、九日,还要请紫巾大夫到讲堂讲学,对学生解释中国朝贡典礼、考察学生的勤惰,以便选有才的人保举做官。琉球国内的儒教教学从八岁开始,学校安排“通事中”一人为训诂师,教授他们学习。1798年(清仁宗嘉庆3年),琉球王尚温建国学于王府北,又建乡学三所,国中子弟由乡学选入国学。琉球的教育体系开始确立。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遗产保护
  琉球王国是指日本冲绳岛南部的古迹群,包括琉球国的城墙遗迹、古城以及王陵等。在琉球语中,グスク指的就是城堡或堡垒。此遗迹群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12世纪琉球开始出现了国家,史称三山时代,到15世纪被统一为琉球王国(琉球国)。琉球国的文化,揉合了这段时期中国、日本及当地文化,形成了特殊的文化风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球式城堡。琉球式城堡既具有农业中集村的特征,但也具有城堡应有的防御功能。此外,列为世界遗产范围的还有御岳(冲縄)(御岳)。御岳是琉球特有的一种宗教设施,祭拜的是当地神话中的神及祖先。   
琉球国的王城遗址及相关遗迹因符合下列标准,而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1)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2)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3)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首里城守礼门(复原)琉球国的遗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日本军队司令部所在的首里城,受到的破坏最为惨重。战后,日本政府基于国宝保护法、史迹名胜天然物保护法,以及当地民众的期望,对这些资产进行修复。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修复首里城正殿。目前各遗产均在日本政府团队的努力之下,完成了修复。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6-4 17:16 编辑 ]
7#
发表于 2010-6-7 18:36:16 | 只看该作者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01.jpg (54.8 KB, 下载次数: 80)

01.jpg

02.jpg (50.42 KB, 下载次数: 83)

02.jpg

03.jpg (106.24 KB, 下载次数: 92)

03.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8:53:30 | 只看该作者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6-7 18:59 编辑 ]

04.jpg (97.45 KB, 下载次数: 80)

04.jpg

05.jpg (104 KB, 下载次数: 95)

05.jpg

06.jpg (62.29 KB, 下载次数: 97)

06.jpg

07.jpg (254.07 KB, 下载次数: 69)

07.jpg

08.jpg (136.24 KB, 下载次数: 87)

08.jpg

09.jpg (176.98 KB, 下载次数: 128)

09.jpg

10.jpg (61.4 KB, 下载次数: 78)

10.jpg
9#
发表于 2010-6-7 18:56:27 | 只看该作者
琉球王国与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01.jpg (54.8 KB, 下载次数: 65)

01.jpg

02.jpg (50.42 KB, 下载次数: 78)

02.jpg

03.jpg (106.24 KB, 下载次数: 72)

03.jpg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9:03:19 | 只看该作者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6-7 19:16 编辑 ]

1.jpg (89.2 KB, 下载次数: 88)

1.jpg

2.jpg (37.83 KB, 下载次数: 85)

2.jpg

3.jpg (72.68 KB, 下载次数: 78)

3.jpg

4.jpg (184.51 KB, 下载次数: 94)

4.jpg

5.jpg (101.84 KB, 下载次数: 85)

5.jpg

6.jpg (141.23 KB, 下载次数: 82)

6.jpg

7.jpg (173.46 KB, 下载次数: 179)

7.jpg

8.jpg (237.78 KB, 下载次数: 83)

8.jpg

9.jpg (148.77 KB, 下载次数: 96)

9.jpg

11.jpg (91.07 KB, 下载次数: 88)

11.jpg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9:20:53 | 只看该作者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6-7 19:34 编辑 ]

12.jpg (166.02 KB, 下载次数: 93)

12.jpg

14.jpg (218.43 KB, 下载次数: 92)

14.jpg

15.jpg (357.25 KB, 下载次数: 90)

15.jpg

16.jpg (332.64 KB, 下载次数: 78)

16.jpg

17.jpg (222.62 KB, 下载次数: 79)

17.jpg

18.jpg (146.14 KB, 下载次数: 82)

18.jpg

091.jpg (69.84 KB, 下载次数: 99)

091.jpg

100.jpg (66.24 KB, 下载次数: 78)

100.jpg

111.jpg (122.54 KB, 下载次数: 81)

111.jpg

112.jpg (393.59 KB, 下载次数: 71)

11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5 01:29 , Processed in 0.14233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