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早产极低体重儿早期喂养与护理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4 17: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产极低体重儿早期喂养与护理体会

[ 11-06-23 08:22:00 ]    作者:郝香兰 刘凤丽        

【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对疾病恢复的效果。方法:对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7例,采用早期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21例,采用静脉高营养。观察2组患儿体重增加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情况。结果早期喂养患儿体重增加较明显,可缩短静脉营养时间,较快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安全有效,可大大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及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高营养;全胃肠道喂养;新生儿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其中27例进行早期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入我院NICU的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早期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27例(观察组)和静脉高营养组21例(对照组)。入院时间均为10min-1d,实验组男18例,女9例,胎龄(30.2±2.5)周,出生体重(1.22±0.12)Kg,Apgar评分≥8分14例,4~7分10例,≤3分3例.对照组男15例,女6例,胎龄(30.4±2.5)周,出生体重(1.24 ±0.11)Kg,Apgar评分≥8分者12例,4~7分者7例,≤3分者2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高营养,其营养液均经周围静脉输入。前3天仅静滴葡萄糖及电解质,3天后开始静脉营养。成分包括葡萄糖、小儿复方氨基酸、20%中长链脂肪乳剂、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白蛋白及血浆等,液体量100~120ml/(kg.d),总热量250.78~334.72KJ/(kg.d),每日总液体量经微量泵控制24小时均匀滴入,至反应好转、能自行吸吮、吞咽反射正常后开始胃肠道喂养。观察组在患儿出生后尽早给予胃肠道营养,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从小剂量开始,再根据患儿有无呕吐、腹胀、大便等情况,逐步加量至全胃肠道喂养。乳类选择:23例应用母乳,4例无母乳者应用了早产儿配方乳。
        1.2.1喂养和静脉营养方法:①常规洗胃灌肠:患儿首次喂奶之前均给以温生理盐水洗胃,每次2 ml胃管注入,直至抽吸胃液清亮为止。石蜡油刺激肛门,温生理盐水2 ml灌肠,促进胎便排出。②口饲或滴管:有吸吮动作的4例患儿采用了口饲或滴管,患儿含住软的橡胶乳头,每次将2~3 ml乳液注入奶头或滴管由患儿吸吮入胃。喂奶时头稍抬高并偏向一侧,喂奶后拍背促进胃排空,取右侧卧位,以防呕吐呛入气管。③非营养性吸吮:在采用胃管喂养的同时加用非营养性吸吮,每次喂奶前15 min用无孔奶头刺激患儿吸吮5~10min,4~6次/d。④静脉营养:对肠道内喂养耐受差者、经口喂养不能满足需求的9例患儿,其不足的液量及.热量采用了部分静脉营养补充,并配合小量血浆或全血。脂肪和氨基酸用量从1.0g/(kg.d),一般剂量最大为3.0~3.5 g/(kg.d);血浆或全血每次10~15 ml/㎏,当喂奶量达140 ml/(kg.d)时,停用静脉营养。
        1.2.2相关护理:2组患儿均按照极低出生体重儿一般护理常规。①保暖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置于预热好的远红外复温台上,然后放于预热好的温湿度适宜的温箱内,0.5h测体温一次。待体温维持在36.5~37.0℃后,改为每4h测1次,体重越小箱温越高。一般前10d为35.0℃,10d后34.0℃,3~5周33.0℃为宜,医疗和护理操作在暖箱内集中进行,暖箱开放时间越短越好。适宜的箱温可使患儿体温正常,减少并发症,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暖箱使用期间每天用75%的酒精对暖箱内外擦拭,湿化器水箱用水每天更换,防止交叉感染。②呼吸道的护理:刺激足底使其啼哭或托背刺激呼吸,同时给予鼻导管供氧(0.5L/min)或面罩供氧(2-3L/min),杜绝长时间给予高浓度吸氧;无效时遵医嘱应用氨茶碱、纳洛酮等药物,对于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呻吟的患儿,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机械通气。③皮肤护理及病情观察:每日用温水擦浴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75%的稀碘酊消毒患儿脐部,预防和控制脐部感染,臀部皮肤皱褶处每日用0.2‰的洗必泰擦洗,预防皮肤感染,2h更换1次体位防止皮肤受压损伤。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出生两周后的体重、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 )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2组患儿体重改变比较   出生时2组患儿体重无明显差异,出生两周后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体重明显增加(p<0.05),见表1。
        2.22组患儿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P<0.05),见表2。
        表1  2组患儿体重改变比较 ( ±s,kg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转

       表2  2组患儿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s,d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在新生儿死亡率高,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另外,足月新生儿具有相对成熟的胃肠动力,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不成熟,吸吮吞咽能力低下,消化能力差,开奶后易出现胃潴留、呕吐、反流、腹胀等不耐受现象,人们对早产儿常常经验性采用延迟开奶的喂养方法,Dunn用实际数据证实早期喂养并不增加NEC的发病率。也不会导致喂奶不耐受现象。Berbeth用十二指肠插管喂养监测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小肠运动类型、动力指数、压力峰值、振幅和静止间歇证明2组无差异,说明早产儿能耐受早期经口喂养,观察组患儿同时首次喂奶前以常规温生理盐水洗胃,可消除出生过程中吞咽的羊水及产道血性分泌物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呕吐。石蜡油刺激肛门,温生理盐水灌肠,促进胎粪排除,减轻腹胀,减少肠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发生高胆红素比率7.4%,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的比率33.3%、肠蠕动开始和粪便排出是开始喂养的指证,但如有围生期窒息、机械通气、动脉导管未闭和败血症等,可适当推迟喂养时间,所谓早期微量喂养。即对患儿出生3~6h后即给以胃肠道喂养,从小剂量开始,由2~4ml/kg开始试喂奶,每2~3h1次,每次增加奶量1~2ml/kg。大于28周胎龄婴儿的消化酶系统已成熟,足以容许消化吸收适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少量的喂养可促进肠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过去认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给与胃肠道喂养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本观察组患儿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故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采用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这种吸吮在不增加能量摄取的情况下,可使胃排空加快,缩短胃肠道转运时间,而对胃肠道喂养困难的患儿辅以静脉营养,同时仍尽量将胃肠能消化的奶量由胃管注入,保证每日液量及热量的需要。综上所述,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有效,可大大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全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65
[2]全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3
[3]江卓成.新生儿危重疾病对循环衰竭与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5):400-402
[4]蔡勇,谢宗德.改善早产儿消化道动力的途径[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5):492-493
[5]芦蕙,薛辛东.早产儿间断十二指肠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的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4):206-208
[6]邵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5(12):717
[7]黄东明.杨华姿,高建慧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泌素、胃动力水平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4):307-3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17 14:34 , Processed in 0.266576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