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2306|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型肝炎部分患者为何带病毒却自己不发病但传染给他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3 18: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型(乙型)肝炎部分患者为何带病毒却自己不发病但传染给他人?

发表日期:2009-3-17

(原创)

我上医科大学是多年前的事了。大学时代老师和书本教了我们不少医学知识,但是时间长了,有些知识也还记得但也模糊了,有些知识也老了,但是我根据我现在的记忆并包括我在网上得到的最近的一些知识,大体上我是这样一个看法:其实,肝炎甲型(A型)的也好,乙型(B型)的也好,现在还有C型,都有传染性。这里A型肝炎属于经由口进行传播,经过食物,经过口腔、消化道传播,发病也比较急,它是RNA病毒,病程比较短,愈后比较好;C型肝炎也就是丙型肝炎,讨论的比较少;而临床上比较多见,也比较棘手的,大家也比较关心的就是B型肝炎。B型肝炎是通过血液和体液进行传播的,它是DNA病毒。血液也就是打针,像我们以前中国的话,针头是煮沸消毒的,但有时不可能把所有的病毒都杀死,所以现在根据统计,3个当中有1个,中国的乙型肝炎的病人平均约有30%左右是通过打针传播的,还有吸毒、母体转播。吸毒也是打针,母体转播就是母亲有肝炎,就传给了婴儿。还有性生活,还有其他一些有体液交换的各种各样的接触,通过体液和血液造成乙型肝炎的传播。甚至于指甲刀,乙型肝炎病人用过的指甲刀也传染,还有剃须刀,原来用过的人是急性肝炎病毒携带者,里边残留了病毒,用时造成皮肤破损的话就感染了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目前为止治疗是比较困难的,没有办法直接杀死病毒。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药,像干扰素效果好一些,因为它能免疫激活起到清除病毒的作用。还有其他的方法也有,比如急性期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用α-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及丙种球蛋白,慢性乙肝可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自血细胞增数培养回输治疗等几种治疗方法。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都不太理想,都不能彻底的消灭乙型肝炎的病毒。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病毒是一种一类非细胞形态的介于生命与非生命形式之间的物质,它自己是不能够繁殖的,它要寄生在活细胞里边,包括真菌,包括人和其他动物等的细胞里,借别的动物的细胞进行繁殖,如果把病毒杀死就是把活的细胞也杀死了,后果很严重,失去了治疗的价值,所以治疗很困难。像病毒引起的艾滋病也好,其他病毒类疾病治疗都很困难。未来也许能够发明出彻底治疗病毒类疾病的药物,至少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所以一般像乙肝患者急性期大部分要静卧、保肝,进行休养,自己慢慢恢复,慢性期等口服抗病毒药,当然也有用疫苗和像干扰素等临床药物。现在临床治疗药物很多(中药也有),有一点治疗或预防效果,但是治愈的特效药目前还没有。


(乙肝示意图3张转来自互联网):














这里有个奇怪的问题,乙型肝炎如果一个人的抵抗力强发病就比较重,一个人抵抗力中等,发病程度也是中等,如果抵抗力弱的话反而不发病了,只是自身带病毒,而不发生乙型肝炎。这个问题有些教科书里也说了,今天我们再探讨这个问题。乙型肝炎是DNA病毒,如果一个人免疫力很强的话,病毒在肝脏里进行复制时,我们人的免疫系统就认出来肝细胞已经被感染了,这肝细胞就有抗原,有乙肝这样的病毒在繁殖着。免疫系统就认为这个细胞是个坏细胞,免疫系统就开始攻击这个肝细胞,把它砸碎,把它破坏了,引起肝细胞的破裂,肝细胞里的转氨酶等各种各样的物质就流到外边了,使血液里的转氨酶上升,使肝的解毒功能及其他功能受到损害,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肝炎症状。但是抵抗力中等的情况,发病就轻一些,不是很强烈,处于中等状态,破坏的肝细胞不是很多。但是当抵抗力弱的时候反而自己身体不发病了,免疫系统不攻击自己的肝细胞,乙肝肝炎病毒继续在肝脏细胞里繁殖,血液里也有病毒,会传给别人,这时有人使用他的物品,把他的血输给别人,他的体液输给别人,比如拔牙的时候血溅到别人身上,如果有破损的地方就钻进去,就有可能成为传播的途径。比如前面说的指甲刀,剃须刀,性的交往,身体的密切接触都会使病毒携带者把病毒传给其他人。B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在中国大概在10%左右,10个当中有1个生过肝炎或者带有病毒,发病率非常高。卫生防疫好点的国家,像日本欧美比例少点。并因为通过打针传播,通过其他体液传播的几率会少一点,发病率会低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抵抗力弱不发病,这里边有一套生物学、进化论的理论。我在大学时代曾经看过美国顶尖级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科学上大体上是这样解释的:人类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常染色体,还有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男人是XY,女人是XX。根据这个理论,X染色体上大概有200个基因,200个基因里边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免疫系统编码的,比如说编码一些抗体的,这些编码是在X染色体上,因而女性体内很可能有双份的某些免疫基因,导致女性体内存在双倍的免疫物质如抗体、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即也就是说在X染色体比较多、表达比较强烈的情况下,比如女性是2条X染色体,它就表达的机会比较多,生成抗体等的机会也会比较多。这也是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5到8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致女性体内很可能存在双倍的免疫物质而致女性抗感染能力强等)。现在还没有看到临床报道,至少我自己现在还没有看到关于急性肝炎是不是有女性比较多的文献?但是男的免疫力比较低,即男人免疫力会比较低一点,女人会比较强一点,这应该是事实,所以我至少可以推论乙型肝炎带病毒者男性比例会高一些,因为男性的抵抗力差一些,女性比较强。是不是有这样的临床统计资料?我手边没有这样的资料,但是理论上推论是男人免疫力比较低,带病毒的男人的数量应该比女人多。这种免疫性女性比男性强的情况常常在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看到,比如说肺炎,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型肺炎一般男人比较多,因为男人的免疫力比较低,对肺炎细菌的抵抗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年男病人死于肺炎、其他病并发感染的也不少。肺结核也是一样,总之瘦弱的、抵抗力比较差,得肺结核的多一些。(故医学上可通过一些方法适当提高男人的免疫力以延长男人寿命、以达男人健康长寿。) 还有一些自身免疫系统的毛病,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混乱的一些毛病,比如说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内脏及皮肤方面的免疫性疾病等,总是女人比男人多,有时会多好几倍,3倍、5倍的都有,并治疗也比较困难。这也可以认为女性因为有2条X染色体,有更多的免疫系统编码的基因,有更多产生抗体的基因,有更多为淋巴细胞等配备的基因,故对入侵身体之物的攻击力较强,也即其自身免疫的攻击力比较强,所以造成上述免疫性疾病等一系列毛病。

为什么女子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人比较多?刚才说的这个理论,那怎么会配备2条X染色体给女人呢?科学上的解释是,在远古时代,从无性生殖变成有性生殖的时候,尤其是进化到哺乳动物时,雌性动物在怀孕时免疫力会下降,就必须配备更多的为免疫系统编码的基因,当怀孕的时候免疫系统下降时,一定程度的下降身体还有足够强度抵抗细菌等微生物的能力,而进化配备了2条X染色体给女人。细菌也好,病毒也好虽然没有头脑,但从生物的角度来看,它们要繁殖,要杀死人类和其他生物来统治世界,要占有所有活细胞为它进行肆无忌惮的繁殖。进化就要求人类有足够强度的力量抵抗细菌,杀死细菌等。那雌性动物怀孕的时候的免疫力、抵抗力为何下降呢,原因是为了要保护胎儿,不让胎儿受到母体免疫细胞的攻击,所以就要下降,下降到还能抵抗细菌的程度、抵抗外来微生物侵袭的程度。所以女子在不怀孕的时候,体内免疫系统比较强烈,免疫细胞比较多,抵抗力比较强,一旦发生混乱的时候,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肾脏、血管、皮肤以及关节等,引起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从抑制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开放等,降低些身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着手。

人类生活在周围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正常一个成年人的体内细菌、微生物的数量根据最近的一些科学报告说,一个普通人体表、体内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总数居然大概有一百万亿个到一千万亿个,而人类细胞的总数是一百万亿个,这些微生物主要在大肠和小肠里,另其他部位也有,如口腔、食管、皮肤等到处都有。最近统计人类体内大概有四千到五千个菌种。因为繁殖的快,根据科学统计,以一个大肠杆菌为例,分裂一次大概为20分钟,1小时可分裂3次,刚开始有1个细菌,经过10个小时就变成10亿个大肠杆菌了。这个是理论数据,能不能分裂到10亿个有时候还要受到原料的限制,环境里酸碱度的改变,分裂过程中废物的增加,也许达不到,但理论上一个大肠杆菌通过10个小时繁殖,就可以达到10亿这个天文般的数字。既然人身体中细菌等数量与人类细胞总数相当,也有论文说可比人类细胞多到约10倍左右,那人体必定需要足够强大的抵抗力。所以人类体内有很多免疫系统的基因,这些基因如果强烈表达的话使得身体产生强烈免疫能力,杀死入侵体内部之细菌以及中和病毒。人有各种各样杀死真菌、细菌等、杀死微生物的能力。当杀死微生物等能力强的时候,当肝脏细胞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时候,肝脏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攻击,肝脏细胞破裂、死亡,出现肝炎症状等,如黄疸、转氨酶上升、身体软弱、肝功能下降。当抵抗力中的时候,反而发病比较轻,一部分肝脏细胞没有受到攻击还能正常工作,当你抵抗力弱的时候,人体免疫系统不攻击受感染的肝细胞,肝和病毒就相安无事,共同生存,病毒在人体里繁殖,虽然成为带病毒者(可传染给他人)、危险人物,但他自己却没有发病。所以部分乙型肝炎为什么带病毒但是自身不发病,只传染给别人,就是基于以上的理论。而通过用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在肝脏细胞中复制生产等以治疗乙型肝炎。

最近几年,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科学知识在不断更新,我相信有更多的和更深的知识,如果说有学者专家知道这方面的进展或者有这方面知识,欢迎来补充和讨论。如果说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妥之处,可以加以修正,如能得不吝赐教,则幸甚也!

(小徐614 对本文亦有贡献)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0: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乙型肝炎病毒夫妻间传播及预防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夫妻间传播及预防研究


[ 10-09-19 11:32:00 ]    作者:陈立冬 鞠金昌


        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地方性流行区,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1.2亿,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等乙型肝炎相关疾病人数达30余万人[1]。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02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由原来的9.7%降至3.2%。但按卫生部提出的到2010年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总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2]。夫妻间传播也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目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HBV在夫妻间的传播长期被忽视。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新婚体检中发现的HBV感染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一方为阳性、另一方为阴性的配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传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肝炎病毒感染者约1.2亿,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等乙型肝炎相关疾病人数达30余万人[1]。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02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由原来的9.7%降至3.2%。但按卫生部提出的到2010年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总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2]。夫妻间传播也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目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HBV在夫妻间的传播长期被忽视。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新婚体检中发现的HBV感染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一方为阳性、另一方为阴性的配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传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结婚5年以上的乙型肝炎感染者共742例,检测其配偶血清HBV-M,并询问乙肝疫苗注射情况,予以分类登记统计。  

        1.2 乙肝疫苗和HBIG注射  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新婚体检中发现的HBV感染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的配偶468例,其中男性256例、女性212例;年龄20~32岁。以上人员均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10ug/次,其中198例在正规注射乙肝疫苗前15天注射HBIG200ug。另选97例HBV阴性配偶作为对照。1年后检测所有被观察者血清HBV-M,分析预防效果。  
        1.3 HBV-M检测  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中HBsAg、HBeAg、HBeAb、HBcAb中同时3项或2项阳性者确定为HBV感染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男女方携带HBV对其配偶(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传染性  男女方传染给配偶的可能性无显著性差异。  
        2.2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  对270例在新婚体检中发现HBV感染者的HBV-全阴的配偶按0、1、6方案注射了乙肝疫苗,其中198例在注射乙肝疫苗前15天注射了HBIG200IU,发现及时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HBV在夫妻间传播。  
        3  讨论  
        我国乙型肝炎防治形势仍很严峻,HBV携带率高达8%。除血液、针刺注射等传播形式之外,夫妻间的传播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途径[3],应引起充分的重视。由于目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HBV在夫妻间的传播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本研究发现,男、女方携带HBV对其配偶的传染性无明显差异(P>0.05),这和宗敏等的研究结果有差别。经过对本组新婚体检中发现的HBV-M全阴性的配偶立即接种乙肝疫苗或同时注射HBIG可有效的预防HBV在夫妻间的传播。但单纯接种乙肝疫苗组和同时注射HBIG组在预防HBV在夫妻间的传播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夫妻间HBV传播可造成HBV携带、急/慢性肝炎、甚至暴发性肝炎,并且HBV感染者的配偶无论是在现症感染、既往感染,还是在总体上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因此,防止HBV在夫妻间的传播是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HBV在夫妻间传播的特点,及时应用乙肝疫苗接种及注射HBIG预防或阻断HBV在夫妻间的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学意义。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单纯应用乙肝疫苗接种既可起到非常好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戴志澄,齐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9-58.  
[2]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卫生政务通报.第15期,2005,6.16.  
[3] 侯春生,闫秀芹.乙型肝炎病毒家庭内感染的社区调查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271-27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8 22:53 , Processed in 0.08297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