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1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民眼中的农村和中国经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8 11: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民眼中的农村和中国经济(一)

anmin0001

[2014-10-3 17:25:52]   

国庆节按照计划回了次老家,麻城市龟山镇杨家铺村长刘家垸。那个地方用百度能够搜索得到,放大就能找到。现在谈谈我眼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经济。它们与我回家的感受紧密相关。

一、路

我回家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路很通畅。从武汉回到我老家的路,分四种,一种上武汉市区的路,出东亭几百米就可以上迎宾大道,进梨园隧道,再从天桥上转入欢乐大道,上三环线,这些路都很好跑。过了天兴洲大桥,下桥就上了高速。出家门到上高速,大概二十几分钟。

二是高速路。到麻城有两条高速,一条是走武英高速转武麻高速,一条是走武英高速转大广高速(这大广高速估计是从大连到广州的)。在高速上大概要跑一个小时。

三是从麻城到龟山风景区的路,是柏油路面,不算大宽,但跑个六七十码没有问题。龟山风景区是麻城市财政的重要来源,因此这条路修得不赖。

这样的路有二十几公里。

四是乡村公路,三米五宽,水泥路面。这样的路只有几公里。

路都好了,表明中国的公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升级,到现在应该快要建得差不多了。

二、山

山上的一个感觉就是,树都成林了。又恢复了山青水秀的农村,只是有些荒芜。

麻城的山从大办钢铁时开始被破坏,到我们这一代人长起来的时候,很多地方山上的林子都被砍得差不多了。比如龟山的映山红,就是红杜鹃,其实在80年代中期是没有的。分田到户以后,农民开始有了一些积蓄,为了让六七十年代生的孩子能够娶媳妇儿,于是纷纷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前期开始盖房。那时盖的房子,需要大量的檩条搁木,于是就到山上砍树。龟山上的杜鹃花在80年代末期还没有,那时山上都是大松树,且部队照管着。大松树把阳光抢了,下面不多的映山红根本就长不起来。后来部队撤了,农民就到山上偷树做房子,树砍光了,杜鹃花就能见到阳光,就开始生长得茂盛。这才有了后来的风景区的杜鹃花海。

六七十年代生的孩子太多,要大量烧柴,农村孩子就到附近山上砍灌木,于是山就光了。农村80年代生的孩子就变得少了,90年代以后是强行的计划生育,人口更少。人少了,烧柴禾就少,因此农民把山上种上了板栗,加上原来的松树,因此现在山上到处是一篇葱绿,而且树都很高很大。为什么是板栗而不是别的?因为板栗一不用管,二结了果后可以卖钱。这是经济力量的驱动。

只是岸上,我们小时候田地的岸上一般只有草皮,现在的岸上都很荒芜。杂草、灌木,有的都好几米高。像我父母的坟前,清明时回去还好好儿的,这时一看,灌木和一些荆刺蔓生的枝条儿,几乎把坟都快遮挡完了。

再比如河边和我们上垸牛栏侧那条水沟,野芋头都长到两三米高,都蔓延到河里,快把河道都挤满了。

三、人口

我哥说,我们当年的初中,现在改成小学了。龟山镇现在的辖区,实际上包括两个大乡至少五个小乡。原来的熊家铺茶场是一个独立的乡级建制,取消后和原来的龟山乡合并成龟山镇。原来的龟山乡下有四个片,分别是铺头坳,丁家河,牛占鼻,大坳,这四个片都下辖若干个村。我们属于大坳,片办公地就在我们村,杨家铺中学也在我们村,离我们家大概只有两三里路。原来的杨家铺小学临街,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建到山上去了,跟当时的杨家铺中学只有百把米的距离。杨家铺中学是七个村的孩子们读初中的地方,现在杨家铺中学不办了,改成了小学,因为生源不够。

龟山镇据说现在只有两所初中。我不知道这个是不真实情况,还有待核实。当初可是有五所初中的。

长刘家垸过去是个大垸子,因为依山依河而建,因此拉得比较长,我们小时候,垸子里大致有两百余人(外面人根据垸子长度以为有三四百人,其实没那么多),高峰时人口过两百是错不了的。结果昨天回家,我看垸子里人气还不错,就问为什么人看来还不少。我哥说是因为有两家人结婚,还有一家孩子满月要办酒,因此看起来还热闹。随后我哥有些沉重地说,垸子里的人其实已经不到80个!这个消息让我听来也有些沉重。

从200多人到不足80,这就是30来年我们垸子的变化!

影响人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计划生育。第二,城镇化。

计划生育对农村人口的影响主要有三:

一是使得家庭迅速小型化。我们小时候,一家三四个孩子很正常,那是人口少的家庭。大家庭八九个人,多的十二三个。现在很多家庭就只有一个,还有不少是两三个的。四五个人的家庭就是大家庭了。

二是使得相当一批农村男子结不了婚。全国人都喜欢生男孩儿(现在房价起来后,喜欢生女孩子的风气开始在城市悄然兴起,因为可以不用置办房子,压力没那么大),男女比例失调很厉害。而且农村女孩子结婚早,因此,相当数量的农村男孩子就剩下来了。我哥说大点的垸子,十几个剩男结不了婚很正常。而在过去,我们小时候,剩下的一般都是头脑有些问题的,或者是身体有些残疾的,一般很少。而现在很多农村男青年说剩下就剩下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就多说几句。在中国,男人找女人的心理,一般是找比自己差一点儿的女人,女人嫁人的心理往往是找比自己强一点儿的,那样有依靠。因此,在城市,最优秀的一些女孩子往往就剩下了。我曾经跟一些朋友开玩笑说,其实找城市里的大龄女青年,只要性格不差,闭着眼睛结婚,大致错不了。因为很优秀。城市里是优秀的大龄女青年剩下了,这么一级一级地找下去,农村最后就是一大批家境差一些的男青年剩下了。在八九十年代,那些曾经在城市里找不到人的男青年,最后都可以在农村找到不错的女人跟他们结婚。而现在呢,只要过了一定的年龄,农村青年男子最后往往就剩下了,一辈子结不了婚,因为他们找不到跟他们年龄能够配得上的青年女子。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大致是117:100,这种失调最后就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让一大批农村男子一辈子单身,他们在为计划生育政策和中国文化重男轻女的习俗付出代价。如果他们能够找到朝鲜或越南女人结婚,这一辈子就不会打光棍,否则就只能单着。

三是使得一些生女孩子的家庭最后就结了后。这样的家庭最后注定会从农村消失。

城镇化影响中国农村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就是当兵后,找个城市女朋友,最后落户在城镇。这样的不太普遍,不具有代表性,但是有。我们垸子里,大概有两三个吧。

第二种是做生意,然后迁到城镇。这样的在我们那里不普遍,但在很多地方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如广东、福建、江浙一带等等。

第三种,读书,到城市里工作,安家落户。这种模式是极具代表性的。像我们垸子,这样出来的人应该有几十。第一个是我隔壁的一个姐姐,1947年生人,文革前大学生,她最高做到西南物资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不过她对我们那里的影响倒不太大。我是我们垸子里的第二个,十来岁就出来了,很小就靠读书到大城市工作(在农村人眼里,这跟中秀才中举人差不多,显然是科举的遗风影响)。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因此对我们垸子里的后生影响很大。像我姐姐哥哥的孩子中,就有7个孩子受这种影响走了出来。我哥的三个孩子,四姐的两个孩子,三姐和二姐各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出来的。其中有两个中毒很深,都快成书呆子了,结果我见了他们那种样子后,想办法让他们转向了生活,结果还好,两个都没成书呆子,现在都还很不错。而我们垸子里七八十年代生的孩子,他们中有好多人小时候都曾受到过我正面的影响,最终走出了那个村子。这也是我们垸子里人口和户数减少的原因。

第四种,打工。相当多的人在外面打工,主要是做建筑工,挣钱后就到城里买房,或者是到镇上,还有两家搬到周家岗那边公路旁做房子,迁走了。这样的有十好几户,也极具代表性。

我们那里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男人外出打工,主要做的就是建筑。这十年来,建筑工的收入增长很快。以前别人喜欢跟他们按天算工钱,做个工多少钱,现在更喜欢包工,做一栋房子多少钱,管你们用了多少工,都是那个价。因为现在的建筑工更少,需要更高的效率。农村的男子,80年以后出生的,做建筑工的不太多,主要是七零后六零后的,五零后也相对比较少了。八零后九零后他们看不起那个工作,也受不起那个罪。前面我有文章谈到过这些,建筑工工资的变化是中国农村人工工资水准变化的根本性因素,也是引发中国农村变化的革命性因素。第一批到城里买房的,是包工头儿;后来是一些技术工人,大工,技术好的,2003年以后,挣钱不少,现在大概一年十几万,他们中有的人就到城里和镇里买房。像我有个堂弟,一个人没有结婚,九十年代中后期他到我父母坟旁边儿建了一栋平房,这几年就不要那平房了,就到龟山镇上买了一套房子,三室两厅,十几万。那平房他也不住了,新房子一年他也住不了几天,他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挣多少钱花多少钱,他无所谓。

户数减少,户型变小,人口就大幅度下降了。降幅超过了60%,这就是我这次回家看到的情况。当这件事情真的发生在我身边时,我身上真的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每想起来就从头皮一麻到后瘠梁。1988年我写《土地的相对集中和中小城镇的普遍兴起》时,就知道有这个结果,那时农村人口转移是我研究的一个重点,但26年后,当这个结果真的来到自己的面前时,我还是吃惊不得知怎么是好!是哈,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巨变,这个变化我们须得要正视,一定要正视!一定要看得清清楚楚。它们是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最为重要的因素!绝对不对小视!

去年清明我回家,我嫂子说垸子里,传统的上垸,半垸子人,从过年后就只有我二娘一个老婆子,她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这次回家还好,这上垸留下来的人增加了,但也只有7个!另外,整个上垸只种了8斗田,大致相当于四五亩!

后面我们再细细说这种变化。种田,以及乡村社会从宗法社会到权力社会到经济社会的深刻裂变。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1:20:57 | 只看该作者
安民眼中的农村和中国经济(二)   

关于农村经济,比如农民抛荒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讲。这里先谈谈中国农村上个世纪以来的巨大变化。安民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地表现为从宗法社会到权力社会,再到商品社会的巨变。

宗法社会主要以家族表现出来。比如我们长刘家垸,是明末清初从江西南昌梓溪迁居而来。从族谱上可以很清楚地查到,我们是刘邦的后裔,他的大儿子刘肥的那一支繁衍而来。迁到龟山的刘家,现在有好几个自然垸子,修族谱时,有的就合了谱。这表明我们是同族同宗。所谓同宗,就是用一样的辈分字派。这个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过去的农村社会,给孩子往往先取个比较贱的小名,好养活,但大了,上学了,就会取一个学名,也就是大名。那时的大名往往是按辈份来取的。比如我叫刘安民,这刘是姓,安就是我的辈,在辈后面再加一个字,合起来就是我的大名。我们垸子里,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生的人,才不喜欢用辈份,此前生的,一般都用辈份取名。比如上面说过的那个姐姐,叫刘安学。她是女孩子,安字辈,也用了辈份。其他如安记,安杰,安静,等等。兴字辈的如兴全,兴亮,兴武,兴田,兴平,兴龙,兴虎,兴芳,兴连,兴旺,兴汉,兴贵、兴元、兴度等等一大堆。我父亲叫兴发,我叔父叫兴祥(大家读古书的,应该会有体会)。他们比我们长一辈。再上面是先字辈,比如我曾祖父有七个儿子,按金玉满堂荣华富贵来取名,分别是老大先金,老二先玉,就是我亲爹,老三先满,老四先堂,老五先荣,老六先华,老七先富。老八没有,没生,因此有先贵之名而没有这人。

这样的好处就是,知道叫什么名字,就知道他是什么辈份的,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了。这样的习俗,称呼并不以年龄而论,而是依辈份定的。有的孩子拖着鼻涕,但辈份高,人家几十岁的叫他叔呀爷呀爹的,很正常。

宗法社会是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它主要是与政府的政权相衔接,管理家族内部事务。一姓,一宗,一个地方的,就形成家族。一个家族由族长和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管理,它的表现形式是:族长,祠堂,家训和家法。族长和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行使管理权力,他们有的还有组织文化活动的职能,如地方小戏,玩狮子龙灯,组织说书等等。祠堂是家族公共活动场所,一般是开会,召集进行大的活动,再就是执行家法,一般是族中某个或某几个调皮捣蛋不上进的青年男子干了坏事,就拖到祠堂里家法伺候,一般是打板子,批屁股。我们长刘家垸有两个祠堂,其中有个祠堂在解放初就不知道是倒了还是被拆了,另一个祠堂应该就在七八十年代拆掉的,小时候我们还见过。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我们垸子里的祠堂,祖训和家法到底有哪些条款,我并不知道。家长也没有讲过,我们小时候也没有见过。但是大家到安徽去玩儿的时候,看那些保存完好的老祠堂,他们的祖训和家法条款一般却都还是存在的。

中国各个家族的祠堂,基本上都有祖训和家法条款,这个应该不会存在例外。

宗法社会到1911年清代灭亡,这个社会的基础开始被斩断了,因为它不过是忠君爱国行孝一类。其中第一大主题君已经不存在了。民国时期实行的是保甲制,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应该知道四川有个王保长王麻子的电视剧,李保田演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影子。保长甲长和族长并行,传统的宗法社会遗风尚存。建国后,农村开始是土改,土地归农民,后来是合作化,土地收归到集体,再后来是人民公社,那个时候实行的是公社,小公社(又叫片),大队,小队。这个时候中国农村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权力社会,权力体系已经渗透到这个社会的最底层。简单地说,小队得听大队的,大队得听小公社的,小公社得听大公社的,公社得听县里的。小队里一般三到四个官儿,分别是队长,副队长,会计(小队要核算),保管(财物公有,自然就得有保管)。我们小时候,生产队每年都要分东西,分粮食,分油,分鱼,分板栗,计工分。除了自家自留菜地里种的那一点儿菜外,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得分,分不够,就得饿肚子,因此队长虽小,但却掌握着很多家庭的生计命脉。再比如五六七十年代工程很多,队里要抽人出去修工程,抽谁不抽谁,这个由队长说了算。重活儿谁干,轻活儿谁干,这些也由队长说了算。因此,农村的一个小队长掌握着资源,掌握着权力,这时中国农村社会就变成了权力社会。它是权力社会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的影子。

农村基层宗法社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房头儿。哪几家是一房的,即是一个小祖宗发下来的。比如我们垸子,都是一个大祖宗发下来的。但大祖宗的后人不同,因此我们长刘家垸加上龟尾那边的刘家宕,就有六大房头儿,就是大祖宗后面有六大房,发成了这两个垸子的人。最初我们二小队的权力掌握在两个房头儿手中,后来我六叔回来了,他在外面当过兵,年轻力壮,见过世面,不久就当了小队会计。再后来就当了队长,组长。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六叔家就跟副队长、队长家吵过很多架,甚至打过很多架,表面上都是别的原因,可实际上就是为的队长副队长的权力,实质是争权——前面说了,有权力了,就有资源。这些都是人民公社制度和分田到户以后,中国农村进入权力社会的表现。农民很直接,不像城里人那样温情脉脉,或者玩儿阴的,他们直接就吵,吵不解决问题就骂,骂再不解决问题就用拳头干仗。谁的拳头硬,谁最后赢。据说他们当时为了争这个权力,都反复打呀选呀搞了好多次,其中房头儿的因素很重要,我六叔最后被拉了下来,因为我们这一房里,我三爹的孙子,我的一个堂兄反水了,被那两房拖下了水,背叛了我六叔,背叛了咱们这一房,最后就玩儿完。

农村权力社会对宗法社会最大的瓦解,就是文化。宗法社会有一整套文化观念,一整套价值观(不偷不盗不抢之类),基本上是以儒家观念为主,教人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忠君爱国,就是族训族规上面讲的那些。这些东西维持着农村社会的运转。它们就像是机器的润滑油一样。权力社会把那些东西全扔进了垃圾堆,全打倒了,封建的东西被打倒了,因此那些东西我们小时候知道得不多,这些乡规乡约,从五六十年代起,在农村社会就已经基本不起作用了。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基本就不知道它们是些什么玩意儿了。因此中国农村七八十年代发生过很多偷盗抢之类的事情,在当时的农村老头儿看来,是不应该发生也不可思议的。他们往往想不明白,为什么几十年后发生这些事情那么多,而在他们小的时候,那样的事情一件也不可能发生,发生了就要被拖到祠堂里去打板子的。为此,他们总是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维护中国农村社会运转了几千年的那么些东东,就这样一下子就没了。其中有好些东西,并非坏的,而是有大作用的。比如信用。现在中国的商业经济,包括文化领域里,最缺的就是信用。

农村权力社会运行的根基,还有一点儿就是经济基础,最初就是农业税。农民种田要交税,要服徭役,村组干部不属于国家干部编制,他们没有收入,为什么干?中国是无利不早起的社会,他们没有一点儿利益是不会削尖了脑袋往村委会里钻的。这就是潜规则。向农民收税时,他们多收,然后层层截留。因此,村委会才有人干。一个村长,看到村里老百姓抽的都是五毛钱一盒的烟,他绝不会抽两毛钱一盒的,他只会抽一块或两块钱一盒的烟。当村民抽的是五块钱一盒的烟时,他抽的一定是十块钱一盒的。当村民盖的是两层小楼时,他一定也要盖两层的小洋楼,当村民盖的是三层小洋楼时,他盖的一定不会是两层的小洋楼。就是这样。这个才是村干部的心里,这个面子他一定会讲的。

而土地里种出来的东东是不值钱的,因此村长们要靠潜规则生存,谋取利益。最初是农业税,80年代中后期以后,就是计划生育超生罚款。再后来就是卖宅基地,这是最近几年的情况。

而90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了商业社会,特别是1998年房地产这个行业开始兴起以后,中国农村最大的变化就来了。相当多的农民要么靠做生意,要么靠工业,要么靠做建筑工挣了不少钱,他们就回家修楼房了。村干部靠潜规则挣到的那么些钱,很多农民靠外出打工做生意也能挣到。因此,中国农村社会就从权力社会进入到了商业社会,农村的价值尺度明显变了,金钱成为万能的尺度,大家都笑贫不笑娼。这个社会的评价标准已经完全不怎么样了。过去是农民见到村长要很客气很恭敬,现在则大为不然。农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怕村长了。现在客气还是有的,但是恭敬却悄然之间就没了。有些调皮捣蛋的年轻人,甚至客气都没有了。

农村权力社会瓦解的标志就是农业税的取消。因为农业税取消了,村长、组长潜规则就没办法进行了。它们是附着在农业税上的,农业税一取消,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村长组长没什么油水,加上近十年来建筑工和农村短工价钱直线上升,农村权力结构权力体系也就被严重动摇甚至有些瓦解了。

好在这几年还有农村宅基地,好在计划生育还有点儿尾巴在起些作用,否则农村村组两级,可能真的要瓦解了。

中国农村前100余年间,经历了由宗法社会到权力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的大蜕变。权力社会对宗法社会的颠覆主要是文化的颠覆,权力结构的颠覆,族长没了。商业社会对权力社会的颠覆主要是经济的颠覆,权力社会的经济基础没了。

现在农村村组两级,主要掌握着种粮补贴、生猪补贴、宅基地、计划生育超生罚款这些权力和金钱分配权,这些,对农民影响已经不太大了。除了宅基地和超生罚款,农民基本上可以不鸟他们了。

而在城市,城镇周边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权力体系早已黑社会化了。因为村和组一级非国家公务员,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生意又有着巨大的利益。因此全国各地,城镇周边的农村村组两级在前20余年中,都迅速地黑社会化了。贿选,威胁选民的事儿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城市化过程中,相当多的社会财富被黑社会控制着。这就是中国城镇周边农村的现实。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1:24:59 | 只看该作者
安民眼中的农村和中国经济(三~六~更多):

http://3331531.blog.hexu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19 00:08 , Processed in 0.07833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