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提升房屋抗震标准 2020年南京可抗6级地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31 20:3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提升房屋抗震标准 2020年南京可抗6级地震

2016年05月31日 19:08:0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6-5月31日电 (记者 朱晓颖)对今后所有新改扩建房屋,江苏将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5-31日,江苏省地震局在南京公布这一消息。

国家强制标准《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将于今年16-6月1日正式实施。该区划图,确定了中国一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强制标准。新一代国家地震区划图,是中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据江苏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刘红桂介绍,新区划图的基本理念是“(房屋)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今后,江苏新改扩建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均有所提高。此外,宿迁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高于扬州、镇江,扬州、镇江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高于江苏其他地区。

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许汉刚介绍说,根据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江苏无锡、苏州、南通、常熟、吴江、宜兴、仪征的抗震设防烈度由VI(六)度提升至VII(七)度,泗洪县抗震设防烈度由VII(七)度提升为VIII(八)度。宿迁位于抗震设防烈度VIII(八)度分区,宿迁以外的省辖市,均为抗震设防烈度VII(七)度分区。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房屋、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而抗震设防烈度,即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的地震烈度。

此前,南京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实施后,南京地震烈度七度设防区域有所扩大,100个街道、镇中有95个按七度设防,到2020年南京将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

江苏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徐徐介绍说,江苏之所以对上述标准进行调整,是基于多方面综合考量,如历史上江苏发生的地震,以及四川汶川地震、日本强震等历史记录和科研数据,总体是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房屋抗震标准。

徐徐认为,农村建筑是在全省执行、提升房屋抗震标准的薄弱环节,今后政府部门将对农村新建、自建、集中居住的房屋进行统筹监督、管理,以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水平。

中国地震区划图的制(修)订最早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多次修订,至今已诞生四代地震区划图。第一代地震区划图公布于1957年,给出了全国最大地震影响烈度的分布。1977年,第二代地震区划图给出了未来100年,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之后,中国于1990年、2001年公布实施了第三代、第四代地震区划图。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20:44:37 | 只看该作者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烈度表
按照地震时的人的感觉,地震所造成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区分为几大类:无感地震、微感地震、有感地震、破坏地震、毁坏地震与毁灭地震。以描述地震烈度的高低,作为判断地震强烈程度的一种宏观判据,称地震烈度表。有了这个判据,可以调查研究评定已经发生的地震,包括历史上发生的地震和新近发生的地震影响区的烈度高低。有代表性的烈度表例如:罗西-福雷耳10度烈度表(1883年发表)、M-C-S12度烈度表(1923年发表)、1932年欧美国家参照M—C-S烈度表修改成MM12度烈度表和日本七阶烈度表等。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1957年编成的《新的中国烈度表》也是12度烈度表。和M-C-S或MM12度烈度表类似,1~5度是无感(只能仪器记录)至有感的地震,6度有轻微损坏,7度以上为破坏性地震,9度以上房屋严重破坏以至倒塌,并有地表自然环境的破坏,11度以上为毁灭性地震。这里是对没有经过抗震设防的建筑而言。对于考虑了抗震设防的建筑就不一样,而且建筑材料的差别、施工质量的好坏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的表现也不同,烈度的判定也有差异。因此,用地震烈度来判断地震影响大小是比较粗略的。

中国标准
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地震烈度Ⅶ度区
地震烈度Ⅶ度区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的力量造成的,而这种力量(不可称作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http://baike.baidu.com/view/66144.ht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8%E5%BA%A6%E8%A1%A8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20:59:49 | 只看该作者
日本气象厅烈度等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气象厅烈度等级是日本采用的地震度量,表示地震的烈度,是日本独有的度量。韩国曾有一段时期采用过,而台湾的烈度分级则修改自日本的旧烈度等级[1]。不同于矩震级或里氏地震规模以一个数字描述地震的整体规模,日本气象厅烈度等级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受的摇晃程度。所以,每个地点量得的烈度都可以不同。

日本气象厅拥有180个地震仪和627个烈度计组成的网络[2][3],对传媒机构和网络提供实时地震资讯。[4]

1949年1月通过的地震观测法增设7级,从0至7共八级。7级列入了“房屋倒塌率30%以上”的标准,但7级制订的详细过程仍然不明[6]。八级烈度分别是﹕无感、微震、轻震、弱震、中震、强震、烈震、激震。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因为烈度5级和6级的地方过多,被批评导致评估地方受灾程度出现过轻或过重的情况,为了提升救灾效率和重建工作,需要更细致的分级。所以1996年10月1日起5级和6级分别被细分为两级,共十级﹕0、1、2、3、4、5弱、5强、6弱、6强、7,而且微震轻震之类的名称被取消,沿用至今。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6%E7%AD%89%E7%B4%9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5 19:35 , Processed in 0.07181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