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典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生物学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7 21: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非典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生物学基础

来源:生物谷 2017-04-05 18:16

2017年4月5日 /生物谷BIOON/--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衰弱异常,其特征是严重疲劳,且能持续6个月以上。 其病情伴随着一系列的症状,从肌肉疼痛、头痛到认知功能障碍。 这种疾病有时候难以诊断,而且其原因尚不清楚。 然而,新的研究发现两个慢性疲劳综合症亚组的生物基础,这可能在未来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并更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有时也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ME),在美国影响着超过一百万人。 这种疾病在40多岁和50多岁的妇女中最普遍,妇女的发病比例比男性高出四倍。

CFS的症状包括关节痛、淋巴结疼痛、睡眠困难、头痛,以及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记忆东西。 医疗专业人员还不清楚疾病的原因。

因为没有专门的测试,且与其他疾病有一些同样的症状,CFS难以被识别。 然而,新的研究调查了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并确定了两个向不同方向发展的CFS亚组:所谓的典型CFS和“非典型”变体。

该研究由位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邮递员公共卫生学院感染和免疫中心(CII)的研究人员进行,由CII转化医学研究主任、流行病学副教授Mady Hornig博士领导。 研究结果发表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杂志上。

Hornig和团队进行了免疫测定,以测量32名患有典型CFS和27名非典型CFS患者脑脊液中的51种免疫生物标志物。

测试结果显示,非典型CFS患者的免疫分子水平低于典型患者。 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7(一种在针对感染的适应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白细胞介素17A和趋化因子配体9(在神经系统疾病的适应性免疫中具有关键作用的分子)的水平显着降低。

此外,这些生物特征还伴随着不同的疾病史和合并症轨迹。 非典型CFS患者往往有病毒性脑炎病史,也更容易在出国旅行或输血后患病。 此外,非典型CFS的患者会继续发展出并发症,如癫痫发作、多种类型的癌症或脱髓鞘病变等,后者是一种会损伤髓磷脂的多发性硬化样疾病,髓磷脂是我们大脑和脊髓中神经细胞周围的保护鞘。

“我们现在有生物学证据表明,ME / CFS的触发因素可能涉及不同的疾病途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会使个体倾向于发展出严重的并发症。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早期生物标志物谱在ME / CFS诊断后可能很快被检出,为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这种复杂而且知之甚少的疾病奠定了基础。 “Mady Hornig医生说。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和CII主任Ian Lipkin博士也解释了研究结果的贡献:

他说:“有多种生物学途径都可能涉及到ME / CFS的发病机制。一系列临床亚型与环境触发因素的多变性、遗传和表观遗传脆弱性以及共病模式有关。 揭示这些途径可能有助于我们识别各种可能引起疾病的药剂,并设计出更精确、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总体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非典型和典型的CFS患者均显示出异常的免疫系统。

然而,只有典型CFS的患者显示了之前发现的“3年标记“,即经过3年的免疫系统”过热“,CFS患者身上出现免疫“疲惫”的迹象,其免疫分子水平急剧下降。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只有典型CFS的患者在3年后才出现免疫分子的下降,而非典型CFS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控制免疫细胞发育和激活的蛋白质-水平稳定或升高 。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内华达州斜线村Sierra内科临床医生Daniel L. Peterson博士评论了这些发现的意义:
“早早地识别出那些首次诊断时符合常规临床标准,但随后发展非出典型特征的患者,将帮助像我这样的临床医生识别和治疗这些复杂病例,甚至可以预防致命的结果。”

Hornig推测了导致两个亚群之间差异的机制。她推测,非典型患者可能经历了一个身体的免疫系统尝试恢复的 “闷热的炎症过程” ,但她指出,为了测试这一假设,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她还表示,遗传倾向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非典型个体产生不同反应。

原始出处:M.Hornig, C.G.Gottschalk, M.L.Eddy, X.Che, J.E.Ukaigwe, D.L.Peterson, W.I. Lipkin. Immune network analy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in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with atypical and classical presentations.2017.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doi:10.1038/tp.2017.44

http://www.nature.com/tp/journal/v7/n4/full/tp201744a.html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0129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4 14:46 , Processed in 0.071769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