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网 博文:新编人类病毒学概论 序言 (其他:传染肿瘤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31 18: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3-31 19:24 编辑

陈国民  科学网博客  博文

新编人类病毒学概论 序言

已有 1940 次阅读 2015-12-20 19: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新编,人类病毒学,概论| 概论, 人类病毒学, 新编

新编人类病毒学概论

序言

SARS病毒的忽起与速沉,禽流感病毒疫情的此起彼伏,艾滋病病毒与人类共处日趋延伸,近三十年乙肝疫苗的应用尚未消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Ebola病毒又在西非兴风作浪以及MERS的光临,病毒扑朔迷离的踪影给人类带来了莫名的忧虑。由于人类生存地域的广泛与流动性,以及交通与信息的现代化,人们对任意区域发生的病毒性疫情极为警觉与敏锐。病毒究竟从何而来?其行踪遵循何种规律?人类能否预测病毒性疫情?抗病毒措施有无胜算?病毒究竟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激励着科学家去探索病毒的起源、演化规律及其与宿主相处的本质。近年来随“RNA世界”研究的进展,为人们展开了远古至今生物大分子的进化蓝图;将进化论从物种延伸到分子水平,生物膜囊泡的研究提示了生物大分子进化的场所与原始细胞的发展过程,分子进化论在完善之中;在一个无生命体系中如何造就一个自我维持与繁衍生物进化体系的基本环节已经清晰。病毒与细胞具有共同的生化组分、遗传要素和进化特征,表明在生命的本质上两者是同源的,探索病毒的来源首先需要研究生命的起源,以寻找病毒在生物进化链中所处的位置,从而了解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

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的研究范围是在化学世界的基础上,从原始海洋中膜囊泡的发生至细胞物种的出现,随后衔接达尔文“物种的起源”,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生命发展的基本法则同样可完美地应用于细胞发生前的生物大分子的进化历程。生命的起源不是偶然的,是构成生命的元素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有一个从简单至复杂的渐进过程。在原始海洋化合物世界中由双层亲水脂分子自发组成半透膜囊泡,为生物大分子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封闭的内环境,相对于外在的空间创建了内在的“自我”;有意义的是这种超分子结构使原本大体的化学反应进入精细的微观世界,生命现象就是在囊泡这样的超微结构中,因电子连续阶梯性获能与释能所导致的、微观世界元素之间的化学运动。色素分子(一类带有金属离子与电子共轭系统的化合物)在光子驱动下可裂解水释放氢与氧,而随机插入囊泡膜中的色素分子,在光子激动下产生的氢离子与电子因脂膜疏水层的隔离得以分流,分别传与相应的受体,获能受体促发囊泡内的固碳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这种具有光合作用的原始光合中心虽然属于随机组合的超分子结构,其发生的意义是巨大的,启动了碳氢化合物在囊泡内自行聚合,使囊泡的生长与发展步入自养时期;在巨量光能的驱动下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氢化合物于囊泡世界内不断积累,经亿万年的沉淀,耗尽了地球表面的CO2,产生一个富氧世界。碳水化合物与化学能的堆积促进了囊泡内各类有机分子的聚合与发展,有机大分子中RNA是化学世界中唯一能自发产生功能结构的分子;核酸分子碱基配对的自然特征奠定了生命发生的基石,RNA复制酶的出现开创了基因世界,基因复制差异导致的子代功能差异、以及自然选择下优者胜出的自然特性,奠定了生物进化的核心机制。整个世界生命运动的本质就是环绕基因与基因组的复制与进化,包括最小的病毒基因组与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进化的方向由内在基因复制差异与外在生存环境选择促成,无需超自然力量的干预,这已经是一个事实的过程。

自聚而成的RNA分子属于无生命意义的化学世界,RNA复制酶的出现标志基因诞生,复制代表大分子化合物结构信息的延续,大批带有功能信息的RNA分子复制,产生了生命的含义,生物即是带有生命信息的物质。编码蛋白质是RNA的衍生物,使RNA分子信息扩展并“有型”化,因蛋白质具有更稳定高效的分子功能,在进化过程中绝大部分RNA分子功能被编码蛋白质所取代,编码蛋白质因其结构信息源自于RNA而随之具备进化机制,由编码功能诱导而胜出的一组RNA,逐步发展成核糖体基因组,这是一组极其古老而特殊的RNA基因组,是生命起源的基础基因组,因其曾经的辉煌与无法替代的功能一直保留至今,是生物进化的重大里程碑之一;基因与编码蛋白质的出现是化学世界与生物世界的分水岭。

复制酶的类似物RNA逆转录酶的出现使RNA生物信息流向DNA,以DNA为结构连锁与保存;基因连锁使基因稳定组合以发挥更复杂的功能,也使混沌的基因世界走向稳定有序的基因组世界。然而随机组合各自竞争发展的基因组世界仍然是一个混沌的生命世界。在这个时期,一些对囊泡的存在与发展有特殊意义的原始基因组,开始导致囊泡性能的差异与分化,如在光合功能诱导下胜出并形成的叶绿体基因组,使原始光合中心由随机发生转为生物合成,光合效率提高,加速具有光合功能的囊泡蓬勃发展,随之亿万年的固碳反应几乎耗尽地球表面的CO2,产生一个富氧的地球环境;在有氧无光的局部环境下,固碳的卡尔文循环逆向运动转为三羧酸循环,叶绿体功能转化衍生为原始的线粒体,随之在随机的RNA库中诱导产生线粒体基因组,带有线粒体基因组的囊泡需要运动以追逐与利用碳氢生物能,这两种原始基因组在囊泡世界中分布差异,意味生命在进入细胞时期之前已经具备了动植物特征的分野。原始囊泡中各自随机发展的各基因组是平等独立的;当某个基因组连锁的基因数量与功能足够庞大,以能基本控制与代表囊泡整体性能时,其复制分离后的子代囊泡能够基本延续父代囊泡的特征时,意味着细胞基因组出现,生命形式从此由囊泡时期跨入细胞时期。原始海洋中囊泡的发生是海量的,随机发生的基因连锁意味着细胞的出现也是宏观与多源的,细胞基因组的差异导致细胞的性能差异,物种概念由此产生,物种间竞争本质是细胞基因组之争,囊泡内的基因组之争为细胞基因组竞争所覆盖。

病毒的起源:在出现细胞基因组掌控囊泡性能进入细胞之时,其它在囊泡中同期发展的基因组就因此陷于从属或寄生的地位,并随其性能而分化;那些结构与功能为细胞生存所必须的则被保留,如独立的线粒体与核糖体基因组分布于所有的细胞物种,叶绿素基因组则分布于所有的自养细胞;与细胞基因组功能有冲突的独立基因组逐步被排斥与淘汰,无冲突的则处于共生或寄生状态;从行为与结构可看出,原始病毒基因组主要来源于这类基因组。从生命的起源清晰可见,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组是同步在囊泡世界起源与发展的,因此具有共同的遗传要素、生化组分与进化特征;囊泡中所有基因组处于平等竞争发展的地位,在细胞基因组成长过程中,能在囊泡中与细胞基因组共存的其它独立基因组(包括原始病毒基因组)必定是与其相容的,不然无以存在,因此可以说原始病毒是细胞在起源过程中与身俱来的,是细胞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细胞的发生是宏观与多源的,然而一个囊泡中最终只能有一个细胞基因组,但携带与之共处的游离基因组在数量上是随机的,因此随细胞相伴而来的原始病毒的发生更是宏观与多源的。

在DNA基因组发展同时,RNA分子借助自身结构特征、或在其它分子协助下组成RNA基因组,以完成较复杂的功能,例如核糖体基因组;但RNA分子结构远不及DNA稳定,因此形成基因组的大小与数量有限,无以发展成庞大的细胞基因组,只能以细胞的附属与寄生结构存在,现有的一些RNA病毒源于RNA 基因组,RNA病毒与DNA病毒毫无亲缘关系,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因此其结构与组成、变异与进化有其独自的特征。

现代基因学研究显示了物种进化的本质是内在的基因组进化,随着基因组由小到大、所含基因数量与性能的增加,物种向多样、复杂与高等化发展,从原始细胞基本必备的1500个基因至高等物种如水稻与人类的40,000基因,基因组的发展支撑起物种的进化之树。从现代细胞庞大的基因组中包含90%以上的无效DNA序列分析,细胞基因组(染色体)没有清除无效或在进化过程中废弃不用的序列机制,只能用沉默的方式处理被淘汰的DNA序列,形成细胞基因组内大量的“基因化石”群,也为科学家研究物种进化史提供了确实可靠的证据。随细胞基因组进入细胞时期掌控整个细胞生存周期时,其它随同发展陷于附属或寄生状态的独立基因组拥有其自我复制规律,有些可以随着细胞的分裂、融合、吞噬或芽生等在细胞间穿梭,在生存形式上成为最原始的病毒。虽然在生命起源的意义上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组同源同步的,但在进入细胞时期后,在细胞基因组大小与性能的压力、以及细胞内相对狭小的空间下,病毒基因组失去了通过基因连锁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但因可共享细胞内的酶生化系统完成自身的复制与延续,可以通过复制“差错”随机丢失不必要的核酸序列,使基因组向少而精更利于生存的小型化发展。这个与细胞基因组由小到大的进化规律绝然相反的机制,是病毒基因组特有的;病毒基因组几乎不存在无效或重复序列,反而存在同一段序列由不同基因重叠适用现象。病毒这种与细胞在核酸序列数量与利用上的巨大差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病毒的进化程度。貌似简单的病毒其基因组组成之精练,远在细胞之上,其适应环境的变异机制与复制效率也是细胞基因组完全不能比拟的,现代病毒已经是一类伴随细胞发展而高度进化的物种,将病毒看作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一种原始或准生命状态是一种“误解”。在依赖细胞寄生的亚细胞结构中,理论上是从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向小型化的病毒进化。病毒的“微小”以及以准种存在的方式促成了病毒进化机制比细胞物种快速与高效。

病毒的演化:从发生学可见病毒是细胞与身俱来的,是细胞内游离独立的基因组演化而来的,具普遍的内源性特点,在理论或事实上与细胞是相容的,每种病毒均有其作为长期宿主的细胞,这也是病毒这个庞大的物种能够存在的基础,。病毒与长期宿主共存是一种自然的常态,离开宿主病毒不仅无以生存,也无以被发现或被研究;然而寄生于细胞的病毒,因其复制与生存行为是独立于细胞的,当病毒因变异发生性能改变与细胞代谢或生存周期发生冲突而不相容时,可造成细胞病变而死亡,病理上称之为病毒的细胞毒性。理论上某些强烈变异,造成与细胞的冲突可能导致某一细胞物种大量消亡,但如此变异的病毒也将因此失去宿主而不复存在,能够存在的是原先与细胞相容“无毒”的病毒株,因此病毒因变异与长期宿主发生冲突是一种局部、短暂的非常态。病毒与其长期宿主相对长期的常态与短暂的非常态是病毒与细胞共生中的一种自然规律,例如人流感病毒与人类,这种病毒在其长期宿主中的动态发展规律伴随着每一个细胞物种。

病毒的另一演化特征是通过变异而跨物种入侵扩大发展,跨物种入侵的病毒对细胞来说是外源的,病毒基因组及相应产物很可能与新宿主有冲突,干扰其生存状态。在对外来(核酸)基因组没有防御系统的原始细胞中,入侵病毒的复制与代谢无害于细胞的生存与繁殖,则成为新宿主的寄生病毒;反之则细胞消亡,因此有人推测在生命进化的某个时期,病毒可能主宰某些物种的兴亡;但这株变异病毒最终也因失去宿主而消亡。作为以准种形式存在的病毒,能够与寄生细胞共存的是与新宿主细胞相对无害的准株,因此随着传代,与新宿主无害的准种株逐步胜出,因此病毒与新宿主有一个从不相容至相容的渐变过程,这种相容性的改变也是病毒演化的普遍规律,“传代减毒”是病毒的自然特征之一。跨物种演化发展造成同一类病毒具有寄生于不同宿主的亚类,这些亚类具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但与宿主的相容性并不相通;例如禽、猪、狗以及人类的流感病毒,虽然其基因组结构相似但是有各自的长期宿主,于不同的宿主则有完全不同的感染特征与流行规律。病毒基因组的序列分析仅仅适用于病毒演化史的研究,目前尚无法根据病毒的基因序列研究分析与估计其对具体某一宿主的毒力与感染力。实验病毒学与临床病毒学研究在事实上有相当的差异。

2#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8:1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3-31 18:58 编辑

病毒与免疫:病毒的变异与跨物种演化促进病毒的发展,但因此干扰宿主细胞遗传物质与内环境的稳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加上伴随生命起源的病毒在自然界的普遍性,促成了细胞在进化过程中预防外来核酸入侵的机制出现。近年来发现的CRISPR–Cas系统是单细胞物种用以对抗外来核酸入侵的,对于高等物种,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完善可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免疫系统是多细胞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分化出一类专职的细胞组成,其功能是建立在识别入侵微生物抗原(蛋白质)分子结构基础上,与单细胞生物的CRISPR–Cas系统识别核酸序列相比,处于不同的信息水平;高等物种的免疫系统能有效地抵御及控制微生物(病毒)入侵,病毒也转而获得了在其长期宿主免疫压力下生存与演化的机制与规律。

免疫系统及功能发生在多细胞物种的细胞水平,没有进入细胞内实施识别病毒核酸序列的功能,而病毒在细胞内的表现形式是核酸,因此在免疫反应发生的状况下病毒仍可以以隐匿方式长期存留在部分细胞内,但是在免疫压力下被局限化。由此可见,在具有免疫系统的长期宿主中,病毒的生存、发展与演化处于免疫功能制约下;从宿主防御机制分析,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有先天的局限性,一是不能进入感染细胞清除病毒核酸;二是免疫功能的发生有一个识别激活期,在免疫效应发生前入侵病毒在细胞内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增殖与扩散期,在效应期又因循环病毒与感染细胞的清除可导致感染组织的免疫病理反应,这是一大类病毒性疾病发病的共同机理,其潜伏期与疾病周期也因此极具规律。如果病毒在长期宿主中能通过生殖屏障感染胚胎,就可避免与新生个体的免疫系统对抗而发展为一种“内源性”病毒,可在宿主体内相对自由地长期共存与发展,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病毒与疾病:由于病毒形式的生命体是细胞与身俱来的,所有物种都无法避免病毒的伴随,以及与病毒的相约机制,病毒与宿主在进化途中已经成为利益相关者,离开宿主病毒无以存在,病毒的存在促使宿主免疫功能的发展与维持。遗憾的是科学家首先是通过疾病认识病毒的存在,因此将病毒与疾病紧密联系,这是一个历史性误解。在对人类病毒性疾病的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以人为长期宿主的人类病毒,与人体细胞是相容的,平时不致病是一种常态,因变异出现细胞毒性而致病是一种非常态,疾病后的趋势是回归常态。病毒在长期宿主体内因免疫压力下局限生存,一般不能借助循环系统通过生殖屏障,所以新生个体出生后初次感染这类病毒将激发免疫反应导致临床疾病表现,这是免疫系统的“学习过程”,新生个体每年平均可发生六次显性病毒感染,成年人三至四次,加上更大基数的隐性感染,随着个体的成长,免疫反应下被局限化的这类病毒逐步在人体内形成一个“正常”病毒群,这个病毒群的留驻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动态平衡以维持免疫压力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这类病毒感染后“终生免疫”产生的机制,因此一些小儿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很少在成年人发生(如幼儿急疹、风疹rubella、水痘chicken pox、麻疹measles、腮腺炎parotitis等)。“正常”病毒群可通过自然感染建立,但有些病毒自然感染导致的免疫病理过程非常激烈,其相应的组织损害和并发症在部分个体中可能是致命或致残的(如麻疹measles、天花smallpox variola、脊髓灰质炎poliomyetitis等),因此疫苗的发明与应用为人类预防这一类病毒感染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因此病毒的致病性主要表现在两个病理层面:细胞毒性(cyto-pathic virulence)和免疫毒性(immune-pathologic virulence)。细胞毒性主要是指感染时病毒或病毒产物对宿主或感染细胞生存状态的干扰与损伤[1],发生在病毒变异或跨物种感染时期;免疫毒性是指病毒或病毒产物激发的免疫反应导致的宿主或感染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2],仅在具有免疫系统的物种在免疫功能正常状态中发生。

病毒的分类与演化规律:人类已经发现7000余种病毒,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有400余种,由于病毒随细胞与身俱来的多源性以及变异的随机性,造成病毒种类与数量上的庞大与无序。以往忽略宿主基于病毒结构与序列的分类法只能提示其演化的历史渊源,不能提供其与宿主细胞的相关信息以及流行病学与临床学意义。然而病毒对宿主的绝对依赖性使得貌似无序的病毒有着共同的演化规律;病毒是细胞与身俱来的,因此与宿主细胞的相容是自然状态,不相容是异常状态,发生不相容的机制是病毒的变异与跨物种传播。而且离开宿主病毒也无以被发现与被研究,所以首先定义宿主,然后以病毒与细胞的相容性作分类才有研究和实践意义。人类病毒学是研究与人体相关的病毒群,即以人类为长期宿主或能感染人类的病毒群,按病毒与人类相容性可将人类病毒群从两个层面分类:一是病毒与入侵细胞的相容性,由此产生细胞毒性的概念;二是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容性,由此产生免疫毒性的概念。根据细胞毒性可将病毒分为两大类:有细胞毒性的一类可分为外源病毒群(exogenous virus)与新病毒(emerging virus)两类,前者如禽流感病毒,后者如SARS病毒。无细胞毒性的一类可按其有无免疫毒性分为长驻病毒群(permanent resident virus)与内源病毒群(endogenous virus)两类;每一类病毒有着相似的流行规律、致病机制与演化方向,如属于长驻病毒群的人流感病毒可在人群中流行;而禽流感病毒只能在禽类中流行,其作为外源性病毒感染人类只是散发,不会在人群中流行。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因同时具备细胞毒性与免疫毒性,因此疾病过程往往比较急剧;长驻病毒群基于共同的免疫发病机理,有相似的流行与防治规律,所致相关疾病的区别仅源于入侵细胞的差异。例如新近逐步为人们熟知的Ebola病毒,根据其流行与发病规律属于人类长驻病毒群,按此预测其发展趋势并付诸相应的预防措施。

人类病毒群之间又是可转化的,如源于猿猴的HIV病毒随着与人类细胞相容性的改变已经由人类的外源病毒群演化为人类的长驻病毒群;人类的长驻病毒HBV随母婴传播逃逸免疫清除而向内源病毒群演化;而新病毒发生不可能重演生命的起源,必定有其演化而来的“原版病毒”,一是其它物种的长驻病毒因变异跨物种传播产生,如人类禽流感病毒感染;另一是人类的长驻病毒因变异发生细胞毒性的新病毒,如源于人类冠状病毒的SARS与MERS病毒。“新病毒”的发生又将启动与宿主新一轮相容性演化过程。这样的分类大致阐明了病毒的演化方向,有利于对每一个具体的病毒或新发现的病毒明确地定位,指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病毒的演化规律是自然赋予的,而疫苗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将改变病毒的自然演化过程,人类已经察觉并逐渐重视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人类病毒学的发展:内源病毒群的发现和长驻病毒群的定位,更新了我们对病毒本质的理解,虽然一些病毒运动给人类带来疫情,但就病毒整体而言与自然界是相容的,细胞与病毒是利益相关者。感染微生态学的兴起,表明人类已察觉自然界微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本书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与相关医学学科进展的基础上,宏观地论述病毒整体的发展与走向,提示对动态中的病毒具体定位,希望给同道们带来一点新意与启发,补益于人类病毒性疾病学和病毒微生态学的发展。第一篇介绍生命的起源与病毒的发生,主要描述从化学世界向细胞世界发展巨大的跨度,包括光合作用对生物大分子进化的巨大推动力,RNA向DNA与蛋白质发展,强调了生命起源的物质性与必然性,阐述随细胞起源与生俱来的病毒的发生与进化的规律。第二篇介绍病毒在生命世界中的普遍性与在物种进化中的巨大作用,免疫系统的发生与发展。病毒在生命周期、结构、基因组成上的共性,与细胞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以相容性为基础介绍病毒的分类及其意义,以HBV和HIV为代表详述与人类疾病关系最密切的两类病毒群:长驻病毒群与外源病毒群;并简介内源病毒群及长驻病毒群与人类肿瘤的关系。

对自然界同一种现象可因引导思想或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结论,从发生学与进化论对病毒现象进行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病毒及病毒性疾病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这是本概论冠于“新编”的理由,虽然一些概念是新的,但内容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病毒学与病毒性疾病的文献为依据的,希望能对传统病毒的认识加以补充,对病毒的实验医学与循证医学作些合理的引导。初成的概念必需不断发展、修正与更新,诚望各界同行指正,使人类病毒学有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2015.8陈国民,马祖华)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6338-944725.html



揭开病毒的神秘面纱:

已有 2647 次阅读 2009-5-13 15:2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病毒起源,,病毒的进化,,病毒的免疫| 病毒起源, 病毒的进化, 病毒的免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6338-231649.html



华成旅行社  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03-3833-9823  / 03-5688-1863
FAX :03-3833-9873  / 03-3834-5891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1   担当:小郭  微信号:08034162275
SOFTBANK电话:090-2172-4325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7   担当:小李  微信号:huacheng4387
SOFTBANK电话:080-3398-4362   担当:小何  微信号:huacheng602
SOFTBANK电话:080-3084-4389   担当:小马  微信号:huacheng858

http://www.kaseisyoji.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0

3#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9:0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3-31 19:53 编辑

传染肿瘤学

Introduction to Infectious Oncology

传染肿瘤学是近二十年来国际上感染性肿瘤病因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新兴
前沿研究方向。本课程是第一次在国内作为正式的研究生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病
原生物(病毒和细菌等)感染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临床诊治等基础
知识和研究进展,同时选课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与该领域的一流专家交流、对话。
课程开设目的是让完成了研究生基础课学习的学生能够了解到传染肿瘤学的基
本框架和研究进展,基本了解该领域急需解决的基础和临床科学问题。课程内容
涵盖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学、细菌学、分子细胞生物学,以及肿瘤
学理论等。教学团队的几位教师都是从事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知名专家,分别是国
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青年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和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计划”等获得者,为本课程讲解带来了最新活力和前沿内容;本课程
选用参考书目为 Khalili K & Jeang KT 编著《Viral Oncology》、Safdar A 编著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Cancer &Infectious Diseases》,以及与 Infectious Agents
& Cancers 相关综述。

袁正宏 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大项
目首席科学家。曾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
Washington St Louis 和 Rockefeller 大学高访学者,
现任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分子病毒重点室主任、博
士生导师。从事肝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承担
了 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传染病重大专项等。
近五年在 NEJM,LANCET, Nat Immunology, Hepatology,
等发表 40 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华医学一等奖等。

姜世勃 教授 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
曾任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研究员、主任,现复旦大学医学
分子病毒重点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抗 HIV、
SARS 等病毒药物和疫苗,获美国和中国科研基金数千万
美元,发表 224 篇 SCI 论文,申请授权 23 项美国专利和
8 项中国专利(国际上第一个抗 HIV 和中国第一个抗 HPV
多肽药物发明人),是 LANCET,RETROVIOLOGY 等顶级
教师风采
杂志编顾问和编委。

蓝柯 研究员 “百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
程”获得者、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曾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医学院高级研究助理,现为中科院巴斯德所研究员、
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从事致瘤病毒致癌机制研究,多
次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 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等。在 PNAS, Cell Res,J Virol
等国际期刊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

张晓明 研究员 国家首批“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免疫学博士、曾为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博士后,现任中科院巴斯德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
事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在国际顶级期刊 Immunity,
Blood, Vaccine,Clin Vaccine Immunol 等发表文章。

陈力 特聘教授 复旦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曾为美国 Onyx 制药公司任研究员、美国加大洛杉矶分
校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无创诊断和微创治疗
研发体系,是国际上第一个唾液口腔抗致病菌抗体快速
检测试剂盒和系列微创产品发明人。现主持国家“十二
五”重大新药研发专项课题。

刘思金 研究员 “百人计划”获得者、重大项目首席科
学家。曾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讲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生导师,主要研究微环境医学与毒理学,承担国际自然
科学基金,973 等重大项目,已发表 J Clin Invest,
Blood 等 SCI 论文 50 余篇。

周东明 研究员 “百人计划”获得者
曾为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Wistar 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现为中科院上海巴
斯德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抗感染免疫与疫苗研究。
多次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 子课题,国家自然科
学,已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 Nat Protocols, Mol Therapy
JI, JV,Blood,JBC,J Appl Phys 等发表论文 20 余篇。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艾滋
病及其重要并发症发病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5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5 年)各 1 项。在国内外
SCI 收录杂志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973 课题骨干。

梁小珍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学士学位,获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任访问
学者/博士后和在美国 Emory 大学免疫中心开展博士后
研究。2012 开始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
课题组长。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在 PLoS Pathogens、
Journal of Virology、AID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具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
他引 223 次。申请人在病毒体内病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被
世界健康新闻(NewsRX)及 Faculty of 1000 报道。

瞿涤 研究员 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88 年获上海
医科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1995 年获里昂第一大学人
类遗传学系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1996 年在美国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做博士后。2000-2001 年在
美国 Emory 大学进修。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
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
委员,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副主编。研究方向为表皮葡萄
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在此基础之上
发现抗菌或抗细菌生物膜的药物靶标,研发具有抗细菌
生物膜的化合物以及抗微生物免疫。

Suhbash Verma 教授 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年轻分子病毒
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人类疱疹病毒 KSHV 和 EB 病毒的
生物学和发病机制,已发表了包括 Cell Host & Microbe
和 PLoS Pathogens 等 60 余篇同行评审文章。曾为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现为内华达州
大学里诺医学院的终身教授。

蔡启良 研究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
曾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现任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重点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微环境应激与病毒共致癌机制及其诊治应用。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 子课题等,在国际权威
期刊 PLoS Pathog, J Virol 等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
已申请美国中国专利 5 项,获授权 2 项。

学分:2 学分 学时:36
基础知识要求:选课学生应当具备临床和基础医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
上课时间:7 月 31 日 – 8 月 07 日
选课网址:
http://register.fudan.edu.cn/p/p ... &searchName=pai
dInfo.search&projectId=12308
日期


节次 上课内容 授课教师
7 月 31 日 四 2-4 传染肿瘤学概论 蔡启良
7-9 病毒性致癌机理 1(小 DNA 病毒) 袁正宏
8 月 01 日 五 2-4 病毒性致癌机理 1(大 DNA 病毒) 蓝柯
7-9 病毒性致癌机理 2(RNA 病毒) 姜世勃、陆路
8 月 04 日 一 2-4 病毒性致癌机理 3(共感染) 卢春
7-9 病毒性致癌机理 3(动物病毒) 梁小珍
8 月 05 日 二 2-4 细菌性致癌机理 瞿涤
7-9 微环境与病原生物共致癌机理 刘思金
8 月 06 日 三 2-4 传染肿瘤免疫应答 张晓明
7-9 传染肿瘤靶向治疗 周东明
8 月 07 日 四 2-4 专题讨论 1-传染肿瘤与应用转化 陈力
7-9 专题讨论 2-病毒复制与肿瘤发生 Suhbash Verma

(报名截止时间:2014-07-03 00:00)

详细:

http://www.gs.fudan.edu.cn/_uplo ... 8b-43df0dbce6d1.pdf



病毒是怎麼起源的 (视频)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J1T0PV4V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4-24 06:01 , Processed in 0.232304 second(s), 3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