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抑郁症产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原因分析及自我调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4 20: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抑郁症产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原因分析及自我调试   

[ 09-07-01 16:10:00 ]    (秦凯鑫)   

  论文关键词:抑郁症 应激性生活事件 原因 自我调试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对抑郁症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自我调试的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的应用作出实证性参考和理论性支持。

  心理学家安尔格德(Angold)对抑郁作了如下描述1)抑郁为正常心境向较平时低的方面波动,即每天情绪恶劣的一面;(2)抑郁为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是对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3)抑郁作为一种特征、是指个体的特点表现为持久的、相对稳定的快感缺乏;(4)抑郁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即抑郁心境。可见,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低落为表现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而又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负性情绪问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而影响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应激性生活事件。

  应激(Stress),即一般人认为的压力。综观现有的研究,应激至少包涵以下含义:应激是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应激是一种主观反应。正如应激研究大师Selye所言:应激是躯体对所施加的任何需求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2]。应激源(Stressor)是指对于外部的事件或环境的刺激。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客观的感觉都是应激源,它只有在个体意识对外部刺激有特定的关注时才得以存在。

  所谓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常见应激源,主要指生活中遭遇的足以扰乱人们心理和生理稳态的重大变故。Kanner等在生活事件中区分出日常琐事(Dai-ly hassles),并定义为:令人激脑、使人有挫折感的,令人烦恼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每天都与环境发生作用,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要大于其他生活事件。Selye的生理应激研究和Holmes的心理应激研究都表明,如果个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会造成身心损害[1]。

  在人的生活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事件发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应激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的关系更加密切。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是指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例如失落。任何形式的失落都会使你感到抑郁。你可能会因为最近失去了一位深你爱的人,或者是因为丢掉工作以及退休之类的事情而十分苦恼。其他的失落还可能包括失去希望和失去自己的形象,常常是在诸如分居或离婚这类生重大转变之后,以及一些重要的东西失去之后。这在那些最近刚刚退休或者是失去社会角色的人群当中更为普遍。还有可能是搬家或者工作的原因。过多的变故如果在很短的时期内出现,就会导致压力,最终变为沮丧抑郁。

  1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解析

  1.1心理学理论解析

  1.1.1精神分析理论把抑郁看作是一种自我惩罚的形式。弗洛伊德早在1917年就对伤感和抑郁做了论述,认为伤感是对丧失的正常和有意识的反应,而抑制则由于以前对所失去的人的无意识矛盾和敌对的感情,现在转向自己,便引起抑郁。引起抑郁的“丧失”往往是心爱的人,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如手表的丢失,个人的失败,甚至可以是象征性的事件。

  1.1.2人本主义理论用依赖和独立来解析抑郁症。当人们失去朋友、工作或健康之后,抑郁症就可能发生,因此这些“丧失”迫使个体必须独立,而这种独立于患者来说是难以处理的。失去的人或环境帮助患者支持起一个虚假的自我想象, 它们一旦消失,破裂的自我就会崩溃,剩下的只有绝望。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抑郁症视为个体面临其最终的无能为力的结果。

  1.1.3行为主义认为抑郁症是正常行为强化(reinforcement)的减少,相对异常情绪奖励增加的结果。抑郁症的病因集中于“强化率”,个人所得到的社会奖励取决于他们个人能力和要求、社会经济地位及与他们相互影响彼此“依恋”的人数,如果这些强化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如亲友死亡,能力或财政地位的丧失,强化的频率和量就会减少,患者就会不平衡,进而新的较低级的反应水平则可由社会奖励如同情所强化,重者久而久之出现抑郁症。

  1.1.4认知理论认为相同的刺激对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不同之处在于,早期的创伤事件使患者对抑郁症敏感因而易患抑郁症,通过替代性示范和自身标志,抑郁症患者发展了以几种歪曲性的思维模式为标志的认知类型。

  1.1.5归因理论解释为习得性无助。习得的无助感指“完全无望”的感觉和谁也无法改变正在发生的一切的意识。当人们为减少痛苦事件所做的努力没有控制这些事件的努力是无益的,最后便与有关的条件妥协,因为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努力和他们的帮助是有益的,即似乎他们是完全无助的,而这种“缺乏控制”和“无助感”,使他们把这次失败归于“稳定的”、“内在的”特征,于是自尊和活动水平便都下降了,因此便导致抑郁症。

  1.2社会学理论解析

  社会学调查发现,社会危机可以促发抑郁症。如事业、被捕、家庭破裂、个人冲突以及许多其他环境的和心理的事件对抑郁症都有影响。

  1.2.1高度高度的成就需要。据报告,智力水平和社会抱负高的人较容易发生抑郁症。由于这些人经常对成功抱有过高的期望,并且在对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精力充沛,所以当无法避免失败时,就会感到绝望,从而继发抑郁。

  1.2.2母子分离。对于绝大多数的生物来说,母体都是子代最值得信赖的个体,子代在成长早期的绝大部分的生存还要依靠母体。因此,对于人来说,那些在童年时因母亲死亡或离婚而失去母亲的成人易患抑郁症。原因是由于缺乏母爱或者适当的代替品。曾经有这样一个列子,科学家同时收养了两只失去母亲的幼年猩猩,分别在两个房间中喂养。其中之一的房间有一个可以供幼年猩猩撒娇的由棉被等制作“人工母亲”,而其他条件与另外一个房间的猩猩完全相同,给他们提供同样的食物、水、训练等等其他条件,几年把他们放养到一个猩猩群体,由“人工母亲”照顾的小猩猩能很好的适应群体,而另外一只则表现出了不适应和孤僻、抑郁、不合群等特点。这个实验证明了离开母亲的孩子更易患抑郁症。
  2自我调试

  一旦处于抑郁的状态当中,要想走出困境需要时间和耐心。这并不像一些缺乏同情心的观察家所建议的那样简单,可以“一下子把自己拉出来”。然而,要想“走出深渊”和重新体验活着的滋味,就得采取一些措施。首先,个体应该自我反省陷入抑郁的原因,包括是否缺乏自信,是否在隐藏自己的情感,是否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等等;其次,个体需要审视是什么诱发的抑郁,例如:最近是否失去一些东西,即使是很微不足道;个体的生活是否发生了许多根本的改变;个体是否觉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等等。抑郁阶段常常成为一个人改变生活的跳板,摆脱抑郁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学和心理社会两方面因素,本文也将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20:12:3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抑郁症产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原因分析及自我调试(续)

  2.1心理社会因素
  2.1.1调整个体的期望。患抑郁症的人们往往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社会期望,而对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活事件的不正确的认知和不正确的期望,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因此,要帮助人们改变对自己、对社会的错误认知,既不盲目乐观,也不低估自己,从而合理地确定活动目标,使自己保持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良好心理状态。

  2.1.2培养积极的心态。人与人在心理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很大的差别。持有积极心态的人总是善于用“我能成功”、“我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来激励自己,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态度、丰富的经验与辉煌的未来支配着自己的人生。而正确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思想、信念、观念、心态和行为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必胜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用鼓励代替批评,用赞美激发人内心的动力,敢于抛弃保守观念,培养乐观精神,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

  2.1.3学会不良情绪的转移。抑郁本身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患抑郁症人们的情绪总是悲观失望、对任何事情都无兴趣,甚至进行什么活动都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由于受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因此,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完全可以抑制或消除抑郁。一方面,老师、心理咨询人员要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感染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使其在文体活动中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理智地克服“情绪应激”,正确地使用转移、宣泄、升华等调节情绪的方法。另外,学生也要学会增加自己的积极性情绪体验的方法,比如用“快乐预测单”法来检验自己做事无用的想法。所谓“预测快乐单”法是指患抑郁症人们针对每天要做的事情,对每一项活动进行预测,估计每项活动完成时的满足程度,并记录下进行每一项活动时真正体验到的满足程度。许多患抑郁症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所做的事比他想象的更加令人愉快和满足,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了抑郁情绪。

  2.1.4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社会支持网络是帮助人们应付抑郁症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当威胁健康的生活事件发生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人们们面临不同的问题时提供不同的支持、安慰、辅助和信息,有效地避免抑郁情绪的产生和恶化。这种社会支持表现为一起讨论抑郁的情景,帮助建立更现实的目标,指出抑郁情景中存在的积极方面等。这些社会支持,可以大大降低青春期所带来的麻烦和困扰,给人们以归属感、安全感和力量。

  2.2生物学因素

  进行心理和医学治疗。当抑郁情绪持续存在时,往往需要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加以消除。这些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在心理治疗中,对于抑郁心理多采用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如自我提示训练法、冲击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是由于脑细胞中一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而产生的,使用抗抑郁药物,很快可以将其调整至正常水平。通过药物和心理两方面的治疗,加上生理上的调整,可以将抑郁症治愈。

  3结论

  抑郁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如能及时和有效地治愈,即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由抑郁症所导致的自杀。Baraa-clough(1972)报道在100例成功自杀者中,64例患抑郁症,用锂盐治疗后抑郁症自杀率由64%下降到21%。Donnelly(1992)发现老年抑郁症患者41%住院前未进行药物治疗,住院后亦未应用三环抗抑郁剂和电休克治疗,仅给予甲硫哒嗪以控制不安,疾病并为得到有效控制,而在给予应用三环抗抑郁剂和电休克治疗后,效果显著。Prescott和Highly(1985)发现自杀未遂者中67%曾服药,但用药种类不符合个体的精神疾患;抑郁症患者65%服用苯二氮类,只有32%接受抗抑郁药。不幸的是由于家人对药物管理不善,开给病人的药物倍患者用以自杀。精神疾患的药物治疗必须足量和满足疗程需要,否则药量和疗程不足会迁徙疾病病程,不能消除自杀危机。药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抑郁的康复情况。除了药物治疗外,宜加强心理治疗和家庭社会干预,保持患者长期缓解和稳定,努力做到:

  ①保持和培养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态度,对自己的生活、前途、命运充满信心和希望;

  ②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接受现实压力的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提高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

  ③若对自己的期望过高,遇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任务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敢于说“不”,学会自我减压,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

  ④面对各种生活事件,要学会自己排解。

参考文献:

[1]R.C.Kessler.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depres-s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7,(48):191-211.

[2]李淑英,李淑霞.自杀与抑郁症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06(17):5-5.

[3]孔凡寅.大学生抑郁症的情绪分析和调控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6):62-64.

[4]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

[5]王玲.变态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6]韦莺,钟丽芳.大学生抑郁症的析因与防治[J].社会心理科学,2006(6):693-696.

[7]Kessler,R.,McGonagle,K.,Zhao,S.,Nel-son,C.B.,Hughes,N.,Eshleman,S.,Wittchen,H.u.,Kendler,K.S.,Life-time and 12month prevalence of DSM-3-R psychology disorders inthe United States.Arch.Gen.Psychiatry 51,1984:8~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5 12:04 , Processed in 0.205436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