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楼主: 顾汉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自闭症患儿神秘世界的大门 等多篇

[复制链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8:20:29 | 只看该作者

自闭症不传染但遗传 患儿母亲:最好听的声音是“妈妈”

自闭症不传染但遗传患儿母亲:最好听的声音是“妈妈”(组图)


2010-04-03 03:05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作者:刘力源


关键字:自闭症,妈妈,患儿专家表示,自闭症患儿的最佳治疗时间是2-6岁,医院确诊后,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及时治疗,并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专家表示,目前自闭症男女比例为10:1至15:1,而且自闭症是一种遗传疾病,“如果下一代是男孩一定为自闭症患儿,女孩患病的几率可能会小一些。





老师用食物奖励自闭症孩子

  本报记者(左)给自闭症孩子上课

  新闻背景

  昨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也称孤独症,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自闭症的病因尚无定论,但主要是先天性神经系统受损,与后天环境因素不大,而且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现代医学手段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闭症,但越早治疗越好,2-6岁是最佳干预期。

  有一群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他们纯稚、漂亮,却只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对朝夕相处的亲人亦漠不关心。这群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在医学上叫做自闭症患者。昨日,记者走进长春市星光特殊儿童训练中心“支教”一上午。这次经历让记者感触良多,因为所教孩子皆在某一方面天赋异禀;但更多的是心痛,因为无论记者怎么努力,孩子们还是无法答出1加3等于几。

  记者支教

  一节课什么都没教会

  昨日7时50分,在家长陪同下80多个孩子陆续来到长春市星光特殊儿童训练中心,再过10分钟就要正式上课了。与普通幼儿园不同,这里每个教室中只有7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同桌是自己的家长。这个班的孩子被称为“过渡班”,他们的病症较轻,经过一定训练后,就可以上小学。

  为了能够真正走进这些孩子的世界,记者决定当一次小老师。

  训练中心给记者安排的教学课程为“一对一训练”,“子赫,你好,今天我是你的新老师。”记者伸出右手,子赫友好地和记者握了下手。子赫今年7岁,在识字方面显示出超常的天赋,但是学数学有点困难。韩老师告诉记者,今天要教他10以内数字的加法。

  “1个苹果加2个苹果等于3个苹果,再加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记者一边说,一边拿道具演示,但子赫始终自顾自地看向别处,对记者的话毫不理会。一节课下来,孩子什么都没学会,离开时还把记者当做陌生人。

  家长担当

  放弃工作为儿四处寻医

  在星光训练中心,80多个孩子都是家长陪读。训练中心董事长王淑娟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就是“自闭症”患儿,最初成立这个中心就是为了让儿子得到好的训练。

  “孩子1岁半时还不会说话。”王淑娟是一名护士,医学常识让她对儿子的反常表现特别敏感,在去过国内多家大医院就诊后,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2001年,王淑娟开始放弃工作四处给孩子看病,吃过汤药、扎过针灸,但都不见效果,孩子仍不会说话,而且对他们十分冷漠。

  “他能叫妈我死也甘愿”

  在求医过程中,王淑娟了解到沈阳有个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她就带儿子去了。“培训2个多月后,有一次我洗完头,头发还湿着,他突然跑过来摸我的头发,对我叫‘妈妈’,当时我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说到这时,她已满脸泪水。

  孩子在开口叫妈妈后,逐渐学会了叫爸爸、爷爷、奶奶。“我带着孩子在沈阳呆了近一年,孩子学习得很好,但总在外面也不是办法。”王淑娟说,2003年她在长春开办了星光训练中心。如今,王淑娟的儿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虽然无法与正常孩子相媲美,但是她已经很开心了。

  在星光培训中心,所有的家长跟王淑娟有着同样的心情,“只要他能开口叫我声妈妈,我死也甘愿了。”东东是刚刚来培训中心的孩子,不会说话,一直闹个不停。妈妈一边抱着他,一边哭着说,但是东东却哈哈大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落泪。

  孩子心语

  喜欢和同龄正常儿童玩

  星光培训中心的韩老师说,对于自闭症患儿,融合教育更有助其恢复。目前该中心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开设融合班,“家长们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特色学校来,他们怕孩子被传染或者受影响,其实自闭症是不传染的。”

  子赫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记者试探着问他喜不喜欢去啊,他用力地点点头。子赫妈妈说,每次跟他提到要去更大的学校,跟更多同龄的正常小朋友玩,他都会非常开心。

  红十字会

  募捐1万多元

  东亚讯(记者刘力源)昨日,长春市红十字会举行“爱在行动”救助贫困家庭自闭症儿童活动。李艳梅明星艺术学校全力免费支持了一台歌舞演出,吸引不少人来捐款,一位企业老总捐出1万元钱。长春市红十字会王大雷说,这1万多元善款将捐给长春市新智特殊儿童训练学校,用来资助那些家庭贫困的自闭症儿童继续康复治疗。

  专家提醒

  通常3岁内发病

  专家表示,儿童自闭症是广泛发育障碍的一种疾病,也称孤独症,通常在3岁内发病。“如果孩子在1岁半-2岁时仍不会说话,家长就要注意了。”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其实这都是错误的。

  专家表示,自闭症患儿的最佳治疗时间是2-6岁,医院确诊后,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及时治疗,并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

  女孩患病几率小

  自闭症的成因目前医学上并无定论,至于可能造成自闭症的因素,则有下列几项:一、遗传因素;二、妇女怀孕期间胎儿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自闭症;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导致自闭症;四、婴儿期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自闭症几率。

  专家表示,目前自闭症男女比例为10:1至15:1,而且自闭症是一种遗传疾病,“如果下一代是男孩一定为自闭症患儿,女孩患病的几率可能会小一些。”

  (记者刘力源/文张秋磊/摄)


77#
发表于 2010-4-3 18:13:20 | 只看该作者

谁来拯救这些自闭症孩子?

谁来拯救这些自闭症孩子?


专家:政府应建立“康复中心”进行全面系统治疗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10年4月2日




漫画/陈丹

    4 月2 日是"世界自闭症关爱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不少国家的孤独症发病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据悉,广东省中山有为数不少的自闭症孩子,记者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了解到,全市每年有六七十个自闭症孩子在这里接受治疗,现在正在该院进行随诊治疗的自闭症孩子达20多个。
    据悉,目前广东省孤独症发生率为0.67% ,其中0-14 岁自闭症儿童有13 万多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专家表示,治疗改善孤独症患儿状况的黄金阶段为1 岁~3岁,不要让他们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患儿通过沙盘疗法症状改善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健康科心理医生代娟不久前治疗了这样一个自闭症孩子:7岁的小明,读小学一年级,看上去和同龄孩子无异。可当你跟他接触后发现,他对别人的问话没有任何反应。
    妈妈说,家人近两年才发现孩子不愿与人接触,不同人讲话,更不会叫人,开始家人以为是他性格内向,不懂事,经常会批评、指责他,可后来,家人发现情况越来越严重,小宝平时在家中只顾做自己的事情,什么也不理,和他交流不理不睬,打骂也无用。在学校也不愿与同学玩耍,老师批评时无任何解释和反应。根据小宝的反应和表现,医生诊断其患了自闭症。
    随后,根据患儿情况医生对其进行沙盘游戏治疗。第一次为患儿治疗时,患儿全程由妈妈陪同,在治疗师引导下无任何反应,对治疗师的问话不理睬,患儿完成的沙盘当中到处充满冲突,可见患儿内心问题很多。医生根据患儿情况为家属制订了一个治疗方案,建议其父母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对孩子多些耐心和支持,尽量不批评,更不能打骂。
    当以后进行第三、第四次沙盘治疗时,患儿妈妈中途借故离开后,患儿可照常继续制作沙盘,全身心投入进去,并且在沙盘当中可看出冲突有所减少。进行第五次沙盘治疗时,患儿已经愿意单独与治疗师在一起,情绪较平稳,并且主动地制作沙盘,期间对于治疗师的提问能用点头和摇头回答。从沙盘全局看冲突较前减少,并有明显的转化,可以看出是好的迹象。沙盘治疗后,其父亲反映患儿已经愿意与父亲进行简单的沟通,并愿意随父母外出运动。
    代娟医生表示,目前患儿仍在进行沙盘治疗,虽然进展缓慢,但每次的沙盘治疗患儿的病情均有好转,因此可以将沙盘治疗作为自闭症患儿改善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健康科副主任冯冬梅介绍,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以社交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发育性疾病,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具体病因尚未明确,目前多认为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与异常妊娠等危险因子共同作用所导致。据统计,自闭症儿童中5%智力是超常的,20%智力正常,75%存在智力低下。一些临床案例表明,对自闭症儿童尽早进行干预,可提高其生活及社会交往能力。
    代娟介绍,从我们接诊的自闭症孩子来看,他们首先就是表现在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看人时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其次言语障碍十分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用手势代替。他们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大多智力发育落后极不均
    衡,只有少数患
    儿智力正常或接
    近正常。
    据专家介绍,现在自闭症治疗方法主要有感觉统合训练、高频音乐疗法、激活大脑的特殊教学方式、感应治疗、心理治疗 (沙盘治疗)、家庭支持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李振华说,父母如果能发现孩子有自闭症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自闭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李振华表示,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轻中度自闭症孩子有望恢复到正常孩子的几率较高,60%能回归社会。现在诊断水平高了,父母一旦发现孩子与其他孩子在交流上或语言发展上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看专科医生,寻求专业治疗。一般来说,早干预,可以减轻症状,回归主流社会的机会增大。
■专家谈自闭症儿童教育
政府部门可建自闭症康复中心
    冯冬梅表示,患自闭症的孩子,心理是不正常的,所以,不能以正常孩子的教育来要求和对待他,只能在顺应中循循善诱,不能主观地强求。要先顺着孩子,满足孩子,适当引导。例如你孩子喜欢电脑,这是因为他难以和人沟通的原因,应该利用电脑扩展他的知识,例如给他提供好玩儿童故事、数学游戏软件等。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参与玩电脑,逗引他说话,让他回答家长的问话,让他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医生表示,现在很多城市都没有自闭症患者的康复专业机构,而有些私人机构拥有针对此症的专门训练,但高额的培训费、治疗费使许多家长望而却步,由于自闭症孩子不能自理、无法融入社会、无法上学、就业,自伤自残等意外事故的频发危险都需要时刻有亲属陪伴照顾,使不少父母一方必须辞职,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李振华表示,现在不少自闭症孩子到了医院,但医院缺少这方面的医疗康复人员,很多都是给予药物治疗后,指导家长在家进行支持康复治疗。现在随着人们对于孤独症及其后果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相关部门已开始探索建立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体系,并统一编写康复训练教材,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筛查、诊断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李振华呼吁,自闭症这一群体应该引起社会、家庭的重视,有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家长首先要接受相关培训,学会基本的家庭支持教育、康复治疗。政府部门可以建一个自闭症康复中心,给自闭症患儿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从而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彭静  


7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1:17:03 | 只看该作者

深圳牵头制定孤独症儿童康复标准

深圳牵头制定孤独症儿童康复标准

邓小群

  深圳现有自闭症患者约1000人,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无法与人沟通,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今年4月2日是第三个世界自闭症日,昨天记者从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获悉,为了探索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之路,今年4月,深圳将举办全国自闭症康复技术规范研讨会和全国康复咨询师试点工作现场会,为全国自闭症儿童康复制定技术标准。

  深圳“星星儿”约有千人

  日前记者来到深圳市职康残疾人服务中心。一进中心大院,一个叫“西西”的6岁小男孩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别人向他问好,他既不说话也不微笑,而是笑嘻嘻地打了别人一下。

  市职康残疾人服务中心高级教师颜家睦告诉记者:“西西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这就是他与别人打招呼的方式。”

  西西妈妈说,孩子出生前因为宫内缺氧提前剖腹产,出生后发育一直比较迟缓,一岁半才学会走路。先后带他到湖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诊断治疗,医院都是给予药物治疗,家里花去了巨额的医药费。后来也送他去幼儿园学习,还请了家庭教师教育训练他,但收效甚微。

  西西是深圳自闭症儿童中的一个。走进这个特殊群体,外人会发现自己很难捕捉他们的目光。多数人从婴儿时期起就对父母的呼唤、拥抱、亲昵没有回应,不主动找其他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几乎不说话,总是刻板地重复同一件事情、同一个动作。有人把他们称为“雨人”,也有人把他们叫“星星的孩子”……

  市残联理事长高建伟告诉记者,自闭症是精神残疾的一种,又称为孤独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闭症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五至万分之十五;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0~14岁精神残疾现患率为0.33%。其中大部分为孤独症儿童。2006年我市开展精神病线索调查,全市有康复需求的自闭症人士约1000人。

  康复训练要早抓

  市残联和康宁医院的专家认为,虽然原因不明,但深圳的自闭症儿童患病率高于其他地区是事实。由于深圳市重视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深圳在这方面的探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来,深圳市通过民办公助等形式,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专业的社会自闭症患者康复服务机构。目前全市开展自闭症康复服务的机构有22家。这些机构的康复工作者有医生、从事特殊教育的学者,有长期接触自闭症儿童的老师,甚至还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他们为自闭症的孩子能融入社会边探索边学习。

  颜家睦从事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工作有10多年了。他认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来帮助他们,支持他们,他们的功能就会不断改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学习的能力也会越来越高,逐渐缩小与普通孩子的差距。

  颜家睦说,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要做到“三个尽可能”:尽可能“早一些”,就是要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时,科学系统的教育训练和适当的刺激会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可能“专业一些”,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要有专业基础,不是任何一个医生或者一个教师就可以康复他、教育他;尽可能做到“准确一些”,就是要求专业人员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最近发展区。只要你判断清楚了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针对他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发展潜能,如要教育他学习一个知识点,你只要稍微帮助或教育一下孩子,他很快就学会了,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应严谨科学

  尽管深圳自闭症研究、康复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其中也存在误区。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主任王坚说,目前深圳自闭症康复机构的康复工作者有医生、有从事特殊教育的学者,有长期接触自闭症儿童的老师,甚至还有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因为自闭症康复没有科学、规范的标准,因而大家都是处在边探索边学习的状态下,导致康复效果难以评估。

  市康宁医院专职从事儿童孤独症研究的王晋涛主任认为,孤独症康复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比较新的课题,但同其他学科一样,自闭症的康复手段肯定应该是严谨科学的,因而目前亟须在康复机构的准入、康复手段、康复效果等方面,制定国家规范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承担起了这项重任。高建伟介绍, 4月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将在深圳举办全国自闭症康复技术规范研讨会和全国康复咨询师试点工作现场会,为全国的自闭症儿童康复制定技术标准,进一步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社会各界关爱“星星儿”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力量,深圳各界对自闭症患者伸出援手,前不久,深圳2010关爱行动重点项目“牵手星星儿——特殊教育支援服务”启动。此项活动是深圳市职康残疾人服务中心为在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提供教育咨询和转介、学习和心理辅导、个案管理等特殊教育支援服务,旨在提高普通教育机构接受融合教育特殊儿童的学习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奠定基础。

  据深圳市职康残疾人服务中心负责该项目的谭志芬老师介绍,关爱活动期间,他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行相关服务项目:

  一是开展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调查,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状况调查》问卷,安排专业人员或义工深入普通教育机构、社区和街道,调查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情况,了解接受容纳教育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教育需求,摸清他们在普通教育机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给他们制定特殊教育支援服务计划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推广自闭症儿童康复知识,通过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引导社区居民、班级同学、广大自闭症儿童及其亲友关注其教育和发展,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征及形成自闭障碍的原因,理解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而加强认同感;同时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历史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教育目的和任务要求。

  另外,关爱行动期间将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支援服务。将组织20名包括特殊教育教师、社工、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深入自闭症儿童家庭或教育机构,为在普通幼儿园、中小学随班就读的50名孤独症(自闭症)儿童提供课后辅导、言语治疗训练、职业治疗训练和游戏治疗训练等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满足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益。(深圳商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1:03:3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自闭症关爱日:关注自闭症儿童上学难

世界自闭症关爱日:关注自闭症儿童上学难


2010年04月02日20:10  
  





  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讲述了一个中年离异的男人关爱一个身患孤独症的孩子的感人故事。

  中广网广州4月2日消息(记者傅晓勤 何伟奇 广州台曹曼茹)今天(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爱日。数字显示,目前广东有13万名孤独症儿童,他们往往被普通学校拒之门外,而特殊学校的学位却又杯水车薪,这令不少患儿家长感到困扰。

  广州“欢乐岛”自闭儿童训练园创办人魏玲说,入学难已成为包括她在内的自闭儿童家长的一块“心病”。

  来自湖南的魏玲是一位12岁自闭症儿童的母亲。正是这种切肤之痛,令她放弃了大学教师的工作,萌生了到广州创办康复机构的念头。

  去年,广州市第一所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公办康纳学校挂牌成立,但区区24个学位无法满足背后上万个翘盼入学的家庭。魏玲表示: “如果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残疾人的价值,我想这些工作都不需要我们家长来做了,因为这是全世界的职责和义务。”

  据了解,针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费用非常昂贵,一个月下来起码2000-4000元,长期的负担超出了不少工薪家庭的承受能力。而目前国内仍没有一所师范院校设置自闭症教育专业,这些空白都有待政府和社会共同填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0:47:56 | 只看该作者

“星星的孩子”回正常学校有困难

“星星的孩子”回正常学校有困难


2010年04月02日 14:29 


  自闭儿门诊量明显上升


  新闻晚报讯 记者 肖波 2006年300多个,2007年400多个,2008年500多个……今天是世界自闭症日,昨天,记者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近年来该中心每年自闭儿的门诊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沪上自闭症专家、市精卫中心儿少门诊负责人杜亚松博士表示,对这些孩子来说,康复训练非常重要。虽然回归到正常孩子中非常有利于患儿的康复,但实际上,不少自闭儿在走进正常学校的过程中却遇到重重困难。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各个方面的全面异常,大部分患儿还伴有智力落后情况,这些患儿也被称作“星星的孩子”。记者昨天从杜亚松博士处获悉,由于中国尚未做过关于自闭症患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因此还没有准确的患病率。但是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近几年的门诊量看,每年都有所增长,每周总会增加几个初诊患儿。男孩患病的比例大大高于女孩,一般男孩与女孩的比率是6~9:1。

  杜博士表示,虽然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度很高,但一方面自闭症早期确实比较难以诊断;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也存在认识误区,孩子二三岁不会说话,没有目光交流,家长还认为是“贵人语迟”,导致孩子病情被拖延的情况不少。他表示,自闭症患儿最需要的是康复训练,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得到良好训练的患儿可以学习一定的自理能力。

  由于对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往往需要一对一进行,高昂的费用也让很多家庭陷入困境。目前上海有“阳光宝宝”行动计划,被确诊为自闭症的儿童可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约定的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每年可获得补贴3000元。此外,上海还有20多家对自闭症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的机构,包括曲阳路第三幼儿园、一些辅读学校等特殊学校、特殊幼儿园等,还有相当部分是自闭症儿童家长创办的私立训练机构。但后者的场地、教师薪水、教学设施等都需要自行解决,生存举步维艰。

  杜亚松博士呼吁,与正常孩子一起的融合教育对自闭儿回归社会很有好处。但令不少自闭症儿家长忧虑的是,经过专业训练、康复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最需要的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社会环境,但许多儿童却遭遇了入托难、入学难的窘况,这一定程度上可能和自闭儿的学习成绩会拖累整个班级,或需要老师花更多精力照顾有关。


73#
发表于 2010-4-2 14:58:37 | 只看该作者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更孤独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更孤独


心理专家支招如何解压


发布日期: 2010-4-2 12:45:28


    今天是10-4月2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国际自闭症日”。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女主角梅好的儿子乐乐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认为这孩子“是一个拖累”,成为弟妹们反对傅老大和梅好这段姻缘的最大理由……确实,自闭症带来的病痛和不幸,令孩子的家长也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他们艰难地培育着孩子,却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他们深感孤独、无助,心理压力往往无处释放。
    家长有着一肚子苦水
    合肥春芽残障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时艳侠告诉记者,该中心自闭症训练班上的不少孩子都来自单亲家庭。而这些孩子的父母感情出现裂痕,大多是在孩子的病情被发现之后,他们无所适从,相互埋怨,频频争吵,和睦不再,最后破镜难圆。班上一个5岁孩子小诺(化名)的病情是今年才被确诊的,而其3岁的妹妹身上,也出现了自闭症的迹象。孩子的康复训练需要不菲的费用。现在,小姐妹俩的母亲在外打工挣钱,父亲则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选择了逃避,几度与家人失去联系,现在又不知去向。孩子只能跟年迈的姥姥生活在一起。
    调查显示,自闭症孩子家长的心态是复杂的——或羞于向他人透露孩子病情,不愿带孩子出门,怕孩子突然出现的异常行为引来旁人的耻笑,或因感到愧疚而过度溺爱孩子,或因担心孩子未来,或在全心付出仍看不到希望时,放弃努力……当然,仍有很多可敬的家长面对不幸时,选择了面对。我市的几家自闭症儿童训练机构——合肥微雨儿童训练中心、至爱阳光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星连心”自闭症儿童康复学校等,其发起人都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他们在孩子的康复教育上投入了大量心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中的艰辛又有几个人知晓呢?合肥微雨儿童训练中心创始人陈雪梅女士向记者坦言,自己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从未选择放弃,即便坚韧如她,也有过感到泄气的一刹那。“这么多年来,除了上班就是照顾孩子,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其实有的时候,即使下了班也不想回家,很想暂时逃开一下!”
    患儿的家长该如何释放压力?就此记者采访了安徽播健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郭凯。他认为不要放弃努力。医学专家发现,经过正规行为训练的孩子,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情况好的可进入普通学校和正常儿童一起上学;家长的压力,有的来源于对自闭症的不了解和绝望。所以,家长要积极了解自闭症的相关最新资讯,这可能为您的生活输注新的希望。
    要积极加入自闭症患儿家长支持组织,在此你可以和其他家长沟通交流,获取训练患儿的心得。最主要的是,你可以在其中找到感情的慰藉,能与患儿家长找到共鸣,这对缓解您的压力非常有好处。
    “当然,只有当社会对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多倾注一份关注,当自闭症儿童的医疗保障比率得到提高,当普通的中小学不再对这些特殊孩子设置门槛,分配教育资源时,自闭症儿童家庭面临的困境得到改善时,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合肥晚报  陈慧琴·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0:18:23 | 只看该作者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基因诊断孤独症效率增三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基因诊断孤独症效率增三倍


日期: 2010-03-17  


        怎样早期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基因检测是目前一种有效手段。最近,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孤独症协作组找到了一种新的基因诊断方法——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可使孤独症的基因诊断效率比以前提高3倍。今天出版的美国《儿科学杂志》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美国儿科学会也为此向全球媒体发布了新闻稿。         

        尽管只有15%的孤独症患者可以发现明确的基因根源,但对于有家族史的家长而言,基因检测仍然是预见疾病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第一线的遗传诊断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只能诊断出2.23%的儿童孤独症患者,而其它的基因检测单个大都不足1%。而新方法可以对整个基因组序列进行更细致的检查,使基因诊断的效率一下提升到7.3%!         

        “别小看这区区几个百分点。”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吴柏林博士说,“由于基数庞大,150万的7%就超过10万名儿童。”吴柏林博士也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从2006年起,他就带领团队与美国多个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儿童孤独症研究,包括研发以基因芯片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效率基因检测。两年多前,他们就用这个新方法发现了染色体16p11.2可重复发生的基因组失衡与儿童孤独症相关。这一成果开创了将基因芯片检测应用于儿童孤独症早期诊断的先河。目前该新方法积累的临床病例样本已近1000名,年龄段从13个月到22岁。“在此基础上深入的研究正在进行。”吴柏林说,“这也意味着我们将可能找到更多与孤独症有关的基因。”


71#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20:20:06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对突触发育起作用的脑蛋白

发现对突触发育起作用的脑蛋白


发布时间:2010-3-19 10:24:59


发现对突触发育起作用的脑蛋白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网站近日报道称,该校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名为SynDIG1的新型脑蛋白,对突触的形成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报道称,这一发现将增进对人类认知能力和大脑功能紊乱病症的理解,为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0-1月14日的《神经细胞》杂志上。

突触是一种复杂的化学信号系统,负责神经细胞间的沟通,对于学习、记忆、认知等具有重要作用。突触失衡会造成脑功能紊乱,导致罹患自闭症、精神分裂等疾病。大脑中绝大多数的突触将谷氨酸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使用。过去的研究显示,调控谷氨酸受体(AMPA受体),对于神经细胞间的交流至关重要。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药理学助理教授埃尔娃·迪亚兹带领一研究小组,通过对一种预测基因(tmem90b)的分析,发现了一种新型跨膜蛋白,将其命名为SynDIG1(突触分化诱导基因产物)。在分子神经生物学家和电生理学家的帮助下,他们从老鼠的海马体神经元中分离出细胞,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了解该蛋白的功能。

测试表明,SynDIG1和AMPA受体会在突触的形成位点同时存在,这表明该种蛋白在突触形成的早期阶段是必要的;研究还发现,通过操控神经细胞中的SynDIG1表达水平,会改变突触的数量和质量:减少SynDIG1表达,突触会愈加小而少;若增强SynDIG1表达,突触则会更加成熟、稳定。这表明,SynDIG1对突触形成、发育以及寿命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迪亚兹认为,SynDIG1对新老神经细胞同样重要,其会影响神经发育,与某些神经疾病有重要关联,或许将来许多大脑疾病可被重新定义为突触疾病。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在活体老鼠身上测试SynDIG1的作用。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3:32:32 | 只看该作者

孤独症的今天

孤独症的今天


时间: 2008年06月02日 来源:济南安安 作者: 甄岳来


孤独症的已知
  
   
20年前,我们对孤独症一无所知,20年以后,我们逐渐在揭开孤独症神秘的棉纱,我们在填补着对孤独症认识的空白,填补着对孤独症教育康复实践的空白。
  
  
  
1、20年,说明了部分孤独症孩子是可以康复的
  
  
  
康复的标准是什么呢?这就牵涉到对孤独症本质障碍的理解,理解不同,康复的标准自然就不同。孤独症障碍具有广泛性特点,而所有障碍的终级危害是孩子无法融入社会,狭义地说,是交往障碍,广义地说,社会性发展障碍。与正常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与正常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同,同龄相比,社会化程度不同,但是,其社会化的结果会不会相同呢?
  
  
  
我们没有最后的结论,孩子们还没有达到社会化的顶峰,但是,我们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如果孩子实现了社会化的四条标准,其他方面就是还存在遗留、痕迹等等,都是可以略而不计的。反过来,不管孩子学会什么,不管他的行为举止多么规范,单项技艺多么高超,没有实现社会化综合指标,那么也不能理解为真正意义的康复。
  
  
  
从这个角度上说,孤独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康复的。我们用20年证明了这个事实。
  
  
  
一批孩子社会化进程的走势良好。他们的语言、行为、交往、情感、动机、自我意识等发展水平十分可喜,有望达到了同龄孩子的指标。
  
  
  
2、20年说明了干预孤独症的诸多方法中,教育是首选方法
  
  
  
教育的安全性、有效性是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当然它的艰巨性也是首屈一指的。
  
  
  
如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一样,过去的20年,说明了,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每一个孤独症孩子康复得好的原因都是相同的,而康复效果不好,却各有各的理由。这个相同的原因就是教育干预。虽然曲折、坎坷,但是,翻越孤独之山,毕竟有路可行。
  
  
  
20年最有价值的成果不是几个孩子的成功,而是对这条道路的探索,因为它将意味着更多孩子的成功。
  
  
  
20年,我们逐渐揭示了孤独症本身的规律:
  
  
  
之一,孤独症是极具个性特点的社会性发展障碍。孤独症是个大家族,是社会性发展障碍的总称,个体之间类型、程度相距甚远,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自闭症,从最轻微到最严重的孤独症,千差万别,这使孤独症的康复训练特上加特。因为类型、程度的不同,孩子的康复目标、训练过程等等都要有所不同,在教育训练上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这大大地提高了训练的难度。
  
  
  
之二: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是长期的,艰巨的。它是万里长征而不是百米冲刺。训练的效果是方法和时间的乘积,缺一不可。
  
  
  
之三:孤独症康复的最佳条件是,集中强化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相结合,在专家指导下的自然环境中的辅助成长为主,集中强化训练为辅。
  
  
  
之四: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决定了训练的首要师资是家长。家长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家长是情感训练的最好教练。家长决定孩子的命运已经成为共识。
  
  
  
之五:孤独症康复效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取决于:孩子的先天障碍程度和后天教育环境,内外因共同决定孩子的未来。先天又分为智力损伤程度和孤独症障碍程度,后天又分为干预时间的起点,干预过程的科学性、干预效果的积累情况等等。
  
  
  
    之六:孤独症患者的康复及生存发展状况,和家庭小环境、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社会支持体系的健康发展是孩子康复的依托,而推动社会支持服务体系走向完善化是每一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3:19:21 | 只看该作者

孤独症患儿局部脑血流灌注变化研究

孤独症患儿局部脑血流灌注变化研究


时间: 2009年04月30日 来源: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作者: 杜亚松 刘 漪 余永利 钱 昀


     【摘要】 目的 评估孤独症患儿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变化状况。 方法 对17例孤独症患儿与26例排除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头部CT或MRI检查均无异常的其它疾病患儿分别采用双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仪和99mTcECD显像剂对两组进行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以半定量方法分析脑内局部血流量的变化。 结果 孤独症患儿颞叶、尾状核、壳核、丘脑下部、海马、枕叶的血流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其它疾病患儿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99mTcECD显像剂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局部脑血流灌注;放射性核素;99mTcECD
    Study on cerebral blood flow with 99mTcECD imaging for autistic children
    Du Yasong,Liu Yi,Yu Yongli,et al
    (Department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miquantit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autism. Methods Total 1 7 cases diagnosed with autism were examined with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 and 26 normal children were used as control.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hanges of 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esults Comparing with normal children,region blood flow of temporal lobe,caudatrum, putamen,partes inferior of cerebral ganglia, hippocampus and occipital lobe in autism children is decreased 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 Semiquantit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 is help of diagnose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autism.
    【Keywords】 Children autism;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adionuclide;99mTcECD
    孤独症是发生于幼儿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孤独症的特征性症状是人际交往障碍、语言发育和应用障碍以及刻板古怪的行为,往往伴有智力和认知能力的损伤。神经影像形态学的研究已揭示孤独症患儿存在脑部结构的异常[1,2],功能性神经影像技术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利用18脱氧葡萄糖(18FDG)测定孤独症患儿脑区域葡萄糖代谢率的异常;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评估孤独症患儿局部脑血流也存在异常[3~6]。本文采用99mTcECD对孤独症患儿和其它疾病患儿行脑血流灌注(rCBF)SPECT,观察两组患儿局部脑血流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专科门诊治疗的17例孤独症患儿为研究组。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2~16a,平均5.3±3.0a;头部CT或MRI检查,均无异常。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或住院的26例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14a,平均7.1±3.2a;均通过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排除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头部CT或MRI检查均无异常。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SPECT显像
    采用双探头SPECT仪(Hawkeye,GE,2001,美国),探头配置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显像剂为99mTcECD(上海欣科药业公司),按18.5MBq·kg计算99mTcECD的用量,静脉注射后20min显像。对于不合作的患儿,口服水合氯醛4~5ml,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采集矩阵128×128,放大倍数1.5,每60采集一帧,共采集3600帧,采集时间根据记数率来推算,一般每帧采集时间=120k记数率。采集完成后进行重建和断层处理,重建采用Butterworth过滤器,截止频率为0.4。断层图象层为5.89mm。1.2.2 图象分析 定性分析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2名副主任医师按双盲法进行视觉读片判定;定量分析选用水平面图OM线上3cm的断层图进行分析,将该层面进行矩形镜相等分,确定额叶、颞叶、枕叶、尾状核、壳核、丘脑下部、海马等的相对应位置,通过ROI得到上述部位相应的放射性总计数,并计算全脑与各部位、各部位左右和各部位与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两组间各放射性计数比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2.1 定性分析
    研究组17例均未发现视觉放射性分布减低区。
    2.2 定量分析
    两组脑内各部位左右两侧放射性计数比值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脑内各部位放射性计数(略)
    由表1可知:研究组左额和右额比值高于对照组,左颞/右颞比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部位左右两侧计数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研究组内除额叶外,左侧颞叶、尾状核、壳核、丘脑下部、海马、枕叶的放射性计数均小于右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两组脑内各部位放射性计数与全脑平均计数的比值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脑内各部位放射性计数与全脑平均计数比值(略)
    由表2可知:研究组除左颞叶计数大于对照组全脑平均值(P<0.01),左侧尾状核、枕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部位计数均小于全脑平均值(P<0.05或0.01)。
     3 讨论
    由于人的社会、非社会行为、语言、认知方面的能力在孤独症患者身上不能正确表现(这些能力往往成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从而使得对孤独症的研究成为较热门的学科,尽管还没有得到临床症状的证实,但目前普遍认为脑部发育不正常是导致孤独症的原因之一。对孤独症患者进行的病理学研究显示,在新小脑区均存在异常,在部分边缘系统也存在异常。大脑皮层的萎缩会导致"浦肯野氏"和颗粒细胞数量的减少。部分橄榄体下部缺乏退行性细胞丢失会引起小脑皮层的异常。最新的研究涉及有特殊行为的人的小脑形态学偏差。
    形态脑神经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孤独症的不正常的脑形态图。Aylward等[1]报道在孤独症患者中会出现扁桃体和海马组织萎缩,他们认为这些组织的衰减将会降低枝条状和神经浆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大脑皮层。BaronCohen等[2]报道在对孤独症患者的功能性MRI研究中,当眼睛活动时,往往是额颞叶有活动性而不是扁桃体。Chiron等[3]报道用133XeSPECT对孤独症患儿进行研究,发现在大脑的左半球存在一定数量且不对称的机能减退。
    Ryu等[4]研究发现,顶叶、额叶和颞叶低灌注患者也显示了丘脑的低灌注。但是,对于没有明显小脑皮质灌注异常降低的患者,丘脑低灌注不能孤立地解释为皮质丘脑联系分离。丘脑低灌注进一步可能的解释是成熟延迟。正常情况下,出生时皮质脑血流值低于成人,随后逐年增加,5~6a可达成人的50~85%,随后再降低,15~19a达成人水平。在第2mo末,丘脑灌注明显高于皮质区域。新生儿时期小脑和丘脑的rCBF值略高于成人,但没有意义,1a后便遵循常见的皮质曲线模式。达到正常成人值所需的时间,每个皮质部位各不相同。儿童的认知发展可能与相关脑部位血流的变化有关。
    Kaya等[6]发现99mTcHMPAO双额部灌注与孤独症患儿年龄呈正相关。他们的结果显示,一过性额部低灌注出现于3~4a的孤独症患儿,这种表现也出现于更年幼的正常儿童。到6~7a,孤独症患儿额部灌注达正常值。因为儿童脑血流变化与脑功能的成熟程度有关。据此推断,孤独症患儿的脑血流是随患儿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我们的研究因样本太小,未进行这方面的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17例孤独症患儿与26例其它疾病患儿脑血流灌注显像研究显示:孤独症患儿左侧脑血流量均低于右侧,左侧尾状核、壳核、丘脑下部、海马放射性分布减低,且与其它疾病患儿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与Chiron等[3]和舒明跃[7]等报道的结论相一致。
    随着功能性影像技术,尤其是SPECT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关注对孤独症患儿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方面的研究,以便从功能水平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Aylward EH,Minshew NJ,Golden G,et a1.MRI volumes of amygdala and hippocampus in nonmentally retarded autistic adolescents and adults[J].Neurology,1999,53:2145
    [2] BaronCohen S,Ring HA,Wheelwright S,et a1.So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normal and autistic brain:a MRI study[J].Eur J Neurosci,1999,1l:1891
    [3] Chiron C,Leboyer M,Leon F,et a1.SPECT of the brain in childhood autism:evidence for lack of normal hemispheric asymmetry[J].Dev Med Child Neurol,1995,37:849
    [4] Ryu YH,Lee JD,Yoon PH,et a1.Perfusion impairments in infantile autism on technetium.99m ethyl cysteinate dimmer brain single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arison with finding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Eur J Nucl Med,1999,26:253
    [5] Lee JD,Kim DI,Ryu YH,et a1.Tc99m ECD brain SPECT in cerebral palsy:comparison with MRI[J].J Nucl Med,1998,39:619
    [6] Kaya M,Karasalihoglu S,Ustiin F,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99mTcHMPA0 brain 0SPECT and the scores Of real life rating scale in autistic children[J].Brain and Development,2002,24:77
    [7] 舒明跃,贾少微,张繁新,等.孤独症患儿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l,5:76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编号 98411)
    作者单位:200030(中国·上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刘漪,钱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余永利) (杜亚松 刘 漪 余永利 钱 昀)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3:00:2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时间: 2009年09月29日


核心提示:自控能力即自己制约自己行为或处事的能力。俗话说:就是自己管自己。如何提高孩子的这种能力呢?自从我参加工作几年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一、我觉得不管训练孩子什么,自控能力即自己制约自己行为或处事的能力。俗话说:就是自己管自己。如何提高孩子的这种能力呢?
自从我参加工作几年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
一、我觉得不管训练孩子什么,前提条件就是先要确定孩子时刻变化的兴趣,并恰当地有效利用环境来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自己独有的爱好,孩子也不例外,而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各种各样的玩具,各种各样的玩法,我想帮助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到孩子喜欢玩的事情或东西,一起与他玩起来,“疯”起来,只有当你能走近孩子的时候,你才能想怎样去有效地引导他。如果孩子对你有强烈的排斥现象的话,就不要急于进行下一步,这也就是说,先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或物,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你,才是训练工作的第一步,切忌强取豪夺后,再发号施令,这样的话,反而会教会孩子错误的行为,“抢东西”,或者使孩子转移兴趣点。
二、在找准孩子兴趣点的同时,要观察孩子对兴趣点持续的时间长短,这样有利于我们能在恰当的时机去有效地引导孩子进行一定的时间训练,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孩子做训练时,必需是孩子在得到自信和成功的时候,比如先可跟孩子玩,当他做完时及时给与强化,用自己的童心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切忌发号施令;当孩子学习(玩)的气氛达到高潮,及时引导孩子并穿插短时的训练(要注意孩子持续的时间和孩子的运动基础点,综合时间和基础来给孩子提要求,切忌一步到位。);当孩子表现好,哪怕是只有一点点,都应及时地给予正强化。如果这时孩子不执行或胆小的话,要多鼓励;如果孩子拒绝执行,那可以通过表情或语气告诫孩子,而不是打骂,适当时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惩罚,而惩罚的内容和量要根据孩子的基础来确定,切忌重罚,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总的来说,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成功,让孩子更自信,更快乐,整个过程中,切忌一根筋拗到底的做法,应根据情况做一些临时的策略调整。
三、在整个过程中要“小步子,多循环,螺旋式”地帮助孩子一点一点地改善,可以逐步增加训练(学习)时间,减少兴趣点的时间,让孩子的欲望(学习,想要成功)越来越强,越来越浓,从而达到让孩子支持做事的能力,并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欲望,让孩子逐步明白,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回报)的道理(条件交换)。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体现,而不是一味的只是在家里或学校里,因为我们生活中的时时处处都是最好的训练场。
自控能力训练一直以来是感统项目中一个最难训练的项目之一,基本上所有感统失调的孩子自控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那我们究竟该怎样提高孩子自控能力呢?首先,我们应该分析造成自控差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内在因素,也就是孩子本身各大感觉系统不能很好的统合。才造成孩子坐无坐样,站无站样,孩子可能一刻也听不下来,不是孩子不愿坐好,而是孩子要通过这种方式去调节自己的不适感。
第二,外在因素,也就是孩子周围的环境影响了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这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本身会做的,有能力做的,都在父母的包办下,而失去了应有的学习机会。记得有一个孩子6岁了,还是父母整天背着上学,一下地孩子就闹,连吃饭,穿衣还得大人给喂,给穿,其实这个孩子完全能自理,所以这类孩子的问题多数是因为家长教育无方所造成的。
第三,病理因素,这也是造成很多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之一。比如:剖腹产出生时脑缺氧,轻微脑损伤等等。
针对第一种内在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首先提高孩子各方面的动作能力,包括平衡、协调,肌力,节奏等。这也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学习这么多项的目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提高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调节才会更有效,孩子的主动配合意识也会随着能力的提高而变得更加自信,对其做事的持续性也有帮助,这就是我们在处理这类孩子所采用的训练思路。
针对第二种因素,重点应放在培训家长身上,学会调整家长的教育思路和方法,逐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让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威严,也就是孩子能做的就必须自己做,家长发一个指令,孩子必须执行,孩子做了也要及时的鼓励。
针对病理因素,就要通过药物和训练相结合,所谓训练也就是感觉统合训练,多数孩子都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要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计划。(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2:31:0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加州孤独症患病率呈增长趋势

美国加州孤独症患病率呈增长趋势


时间: 2009年12月28日


核心提示:像其它许地区一样, 加州也在经历自闭症发病率的巨幅增长。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I.N.D. 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加州,6岁前被诊断为自闭症的病例已由1990年发病率不足万分之九增至2000的年发病率万分之四十四,这一增长并不能归咎于诊断上的改变和来自于其它州移民的增加。


  【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报道】像其它许地区一样, 加州也在经历自闭症发病率的巨幅增长。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I.N.D. 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加州,6岁前被诊断为自闭症的病例已由1990年发病率不足万分之九增至2000的年发病率万分之四十四,这一增长并不能归咎于诊断上的改变和来自于其它州移民的增加。
  但是,仍旧有很多研究人员对“流行性自闭症正在发生”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增长数字实际上反映的是:“有很多轻度自闭症被纳入到统计数字当中”。还有人认为“自闭症谱系的儿童被更早地诊断出来,使得诊断数字出现膨胀,是由于许多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因加州有相对完善的自闭症服务体系而搬入该州”。
  根据Irva Hertz-Picciotto 和 Lora Delwiche 对加州地区发展发育服务部1990年至2006年的数据和对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分析以及对加州公共卫生办公室的生命记录的研究,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上述因素均无法解释自闭症发病率陡然上升的现象。”
  Hertz-Picciotto 和 Delwiche 将1990年至2006年的自闭症个案报告与在加州本地出生的婴儿记录作了相关性比较,检测了在2岁到10岁之间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所有儿童,还计算了历年来人口中的自闭症发生率,。
  研究人员表示:“对诊断标准的改变、统计中纳入轻度自闭症以及该阶段诊断年龄所做的量化分析显示,这三种因素在自闭症发生率总体增长中大约分别只占据了2.2%、1.56%和1.24%,因而无法完全解释自闭症发病率的急剧增长。他们认为:“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即便对此有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加州自闭症的增长率已成为公共卫生和教育的重大问题。鉴于到目前为止,基因因素仍无法解释这一增长现象,Hertz-Picciotto认为:“现在是开始调查环境因素导致加州自闭症发病率显著原因的时候了。”

66#
发表于 2010-2-17 13:38:56 | 只看该作者

研究发现催产素有助于缓解羞怯和焦虑

研究发现催产素有助于缓解羞怯和焦虑


发布时间:2008-6-23 9:55:7


研究发现催产素有助于缓解羞怯和焦虑





图片来自网络

催产素是脑下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临产孕妇的子宫收缩,帮助其分娩。但瑞士和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物质还具有帮助特殊人群缓解羞怯和焦虑的功效。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6月22日报道说,有些人很容易感到羞怯,这种羞怯感有时甚至影响少数人的日常生活。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为120名极度害羞的人特意设置了某种尴尬场面,并在尴尬场面发生前半小时为他们注射催产素。研究结果发现,在遇到尴尬场面时,这些原本极度害羞者的羞怯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报道还援引美国克莱尔蒙特研究生大学保罗·扎克的话说,多疑和不安的心态容易导致焦虑,而催产素有助于抑制多疑和不安,从而缓解焦虑。这一功效已在扎克对上百名志愿者进行的试验中得到证实。扎克还发现,催产素可以帮助孤独症患者减轻焦虑,促使他们用眼神和他人交流。

据扎克介绍,容易害羞者常通过饮酒或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来缓解羞怯感,而目前的试验尚未发现用于缓解羞怯的催产素有副作用,摄入这种物质也不会使人上瘾。


6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12:50:35 | 只看该作者

PNAS:注射催产素有助于缓解孤独症症状

PNAS:注射催产素有助于缓解孤独症症状


发布时间:2010-2-17 11:44:53


PNAS:注射催产素有助于缓解孤独症症状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员日前通过试验发现,注射催产素能够显著缓解孤独症患者的症状,这一发现将为医学界开发治疗孤独症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法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报告说,催产素是脑下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不但能促进临产孕妇的子宫收缩,帮助其分娩,还在人的社会行为和情感表达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前曾有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血液中催产素的含量严重不足。

为了进一步证实催产素对人的社交行为的影响,由安杰拉·西里古领导的科研小组给13名孤独症患者注射了催产素,这些患者具有正常的智力和语言水平,但无法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比如在与其他人的谈话中,他们会尽量避免与对话者进行眼神的交流。科研人员随后通过传球游戏等试验发现,注射了催产素的孤独症患者社交恐惧感有所减轻,更喜欢与他人玩耍,表现得更自信。

科研人员下一步将对催产素的长效机制及其对孤独症早期症状改善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7:59:04 | 只看该作者

基因芯片揪出孤独症致病元凶

基因芯片揪出孤独症致病元凶


日期: 2010-01-09  


  ●医学界最新观点:孤独症是一种基因病,可从基因异常上查找原因



  ●基因芯片分析仪可“搜寻”出少部分孤独症的致病原因,为孤独症诊断提供新方法,此基因诊断方法率先引入广州



  孤独症,亦称自闭症,是一种令许多家庭痛苦万分的疾病,估计目前中国可能有150万甚至数百万的孤独症患者。过去人们认为孤独症的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不认为孤独症可能来自遗传。实际上,现代医学已寻找到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孤独症是种基因病,可从遗传或基因异常上查找原因。



  “医学界运用最新的基因芯片技术,在孤独症患者的基因序列里发现了好几个基因位点存在微小的缺失,会增加孤独症发病风险100倍。”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研究室孙筱放教授介绍,如果发现这些缺失,便提示患有孤独症。2009年美国已将基因芯片诊断的方法用于孤独症患者的确诊,为孤独症查找病因提供客观指标。



  今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吴柏林与中山三院、广医三院合作,孤独症基因诊断将引入中国,率先在广州“登陆”。怀疑为孤独症的患者,可到广医三院免费接受基因诊断。



  文/记者卢文洁   



  通讯员葛峰



  最新研究



  基因芯片“看”出孤独症基因异常



  既然孤独症是基因病,能否在基因上追查其真正病因呢?基因诊断技术的问世,为解决孤独症早期诊断难题找到突破口。



  孙筱放介绍,虽然说基因异常和孤独症有关,但到底基因序列里哪一个位置的异常与孤独症相关?最近哈佛大学教授吴柏林用一台名为“全基因组高分辨高通量微阵列基因芯片分析仪”的机器,在孤独症患者中做基因诊断,得到了惊喜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基因序列中,16p11.2(基因位点的序号)区域存在微小缺失重复,该缺失重复可增加自闭症发病风险100倍。随后又在15q13.3区域发现微小缺失与孤独症有密切的关系。



  至今,吴柏林及其研究团队已找到和孤独症有关的五个位点,这些基因位点的缺失是孤独症的“风险指标”。当患者做基因诊断时发现在这些位点上存在缺失,便可以大致下孤独症的“判决书”。因为在孤独症的早期,这些基因位点的缺失就已存在,因此通过此方法可以早期将孤独症“揪”出来。



  展望:期望追查到更多发病位点



  吴柏林及其研究团队的成果,发表在世界顶尖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其工作现已经被《科学》杂志预测为2010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吴柏林团队已发现的五个位点,在100个孤独症患者中,只有10个人左右存在这些位点的缺失。换句话来说,有很多孤独症患者在其他位点存在缺失,而不是在已发现的五个位点,因此成了基因诊断的“漏网之鱼”。



  如果要提高孤独症基因诊断的有效率,势必要发现更多的与孤独症相关的基因位点,这也是吴柏林团队努力的目标。



  进展



  孤独症基因诊断



  进入中国落地广州



  到目前为止,吴柏林及其研究团队进行的孤独症基因诊断只用于西方人,而中国尚未有哪间医疗机构可以开展孤独症的基因诊断。不过,这一现状很快要被打破。



  孙筱放介绍,吴柏林已和中山三院、广医三院达成合作协议,将基因芯片分析仪及其技术引入广州。对于广州的患者来说,以前主要靠医生通过临床症状表现来模糊诊断孤独症,而现在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手段。



  “如果怀疑自己孩子是孤独症,或者之前已在专科医院进行过孤独症的筛查,可以到广医三院来免费进行基因诊断,对患者来说,只需要抽血就可以了。”孙筱放说,尽管基因诊断不能100%确诊孤独症,但起码给孤独症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而且医院也希望吸引到更多患者参加基因诊断,已发现更多的与孤独症有关的基因位点。



  观点



  孤独症:基因缺陷是祸根?



  孤独症是一类严重的发育行为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随着人们对孤独症认识程度的提高和诊断工具的改进,孤独症的患病率急剧上升,最新调查表明,已高达1/150。



  广医三院妇产科研究室孙筱放教授说,过去人们提起孤独症孩子,往往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受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发病,例如家庭气氛不和、父母性格怪异,或母亲忙于工作而使孩子在发育早期(婴幼儿阶段)受到忽视……



  “但实际上,孤独症是一种基因病,其严重程度远甚于大众的想象!”孙筱放说,很多研究都表明,孤独症与遗传或基因异常大有关系,而与外部环境因素如社会环境、教养方式、家庭收入等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孤独症确诊难



  据介绍,目前临床医生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患有孤独症,主要依据行为方式的表现,如果孩子的多种表现都与孤独症的普遍症状表现一致,就大概判断为孤独症,但这属于模糊诊断,缺乏量化的客观的指标。



  很多孤独症孩子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即便有轻微症状,也容易被忽略。但假如发现得晚,孤独症的纠正和治疗难度非常大,人力、财力的消耗是一个无底洞,这是孤独症儿童家庭背负的沉重包袱。



  一般认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孤独症有效,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孤独症,成为困扰医生和家长的一大难题。



  前沿医讯



  牙牙学语从“宫”中开始



  据  《现代保健报》报道,德国维尔茨堡的研究者发现,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就开始为牙牙学语做准备了。



  他们分析了60名健康新生儿出生后3~5天时的啼哭声。发现出生于法语家庭的婴儿的啼哭声多为升调,而德语家庭的婴儿则多为降调,这些特征与各自母语的发音习惯出奇一致。



  科学家指出,婴儿常常会通过模仿妈妈的行为而吸引注意。其中妈妈的声调是最易在啼哭声中模仿的,这可能是啼哭声调不同的原因。以往的研究认为,婴儿在出生三个月后才开始模仿父母发音,此次研究将这一时间点大大提前。                          (中新)



  又一耳聋致病基因找到



  据《健康报》报道,在临床上,用传统的高危家庭登记管理办法只能发现约50%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而常规体检和父母观察几乎不能在第一年内发现此类患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科学研究所聋病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目前已建立相关的基因诊断项目,进行产前筛查。研究团队新近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耳聋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国际合作发现并克隆了可以导致EVA耳聋的又一个致病基因KCNJl0。功能分析揭示,KCNJl0基因的表达受sL(326A4基因所影响,其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非常可能是导致EVA耳聋的最直接原因。(施敏、胡德荣)



  母乳含抗艾滋病毒物质



  据《健康周报》报道,荷兰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母乳中的一种含糖物质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的“黏合”。



  艾滋病病毒(HlV)感染人体内的CD4T细胞,这种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被破坏,就会导致艾滋病。一些科学家认为,HIV通过黏合在一种叫“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上来感染CD4T细胞。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如果母乳中这种含糖物质首先黏合到“树突状细胞”表面的某个蛋白质上,HIV就无法再“搭顺车”,从而阻止了HIV的传播。



  《自然》杂志报道说,该大学实验室研究发现,有时甚至将母乳稀释500倍,也能阻止HIV黏合到“树突状细胞”上。  (王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 03:55 , Processed in 0.151018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