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9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粤港共商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5 09:2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粤港共商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

(转帖)

2009-6-25



    新华网香港6月24日电   2009年粤港金融合作恳谈会暨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推介会24日在香港举行,粤港两地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业就贯彻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粤港金融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表示,广东省受金融危机影响好于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纲要》的出台和实施,为粤港金融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广东省将通过共同制定区域金融合作专项规划、制定配套政策以及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粤港金融合作,带动区域金融共同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粤港经济金融紧密联系,两地建立更紧密的金融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支援广东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达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以金融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合作。

    据介绍,今年1至5月,广东GDP增长6%以上;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5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085.2亿美元,同比下降21.8%,但降幅在逐月收窄。

    广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周高雄、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粤港两地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以及粤港两地专家学者分别介绍了两地推进金融合作的工作情况,并提出合作思路和建议。

    会议还向与会的香港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代表推介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包括辐射亚太地区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进展情况。

陈绍基许宗衡案无碍粤港合作

 尽管前段时间广东发生了陈绍基案件、许宗衡案件,但粤港合作是中央的既定方针,是粤港两地共创繁荣的战略大局,丝毫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兴衰进退而受到影响。

  ——— 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

  中央整肃地方吏治,打击官员违法乱纪的行为,对深港、粤港合作,会有正面的影响,这不但表现中央政府的决心,更可催生更加透明、公正的环境,使两地的合作更加顺畅。

  ———香港沃德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卢麒元

  昨天(23日),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率领广东代表团出席在港举行的“2009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在大会致开幕词时,万庆良明确表示,陈绍基、许宗衡案不会影响粤港合作。

  粤港、深港合作不会受影响

  万庆良在会上说,尽管前段时间广东发生了陈绍基案件、许宗衡案件,但粤港合作是中央的既定方针,是粤港两地共创繁荣的战略大局,丝毫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兴衰进退而受到影响。他说,广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的战略和部署,推进粤港全面合作。坚信粤港合作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陈镇仁对万庆良的说法表示认同。他说,粤港、深港合作是一个长时期建立起来的机制,而且粤港、深港合作由中央政策的大方向决定,省、市个别领导调整,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相信无论是哪一个官员接任深圳市的市长,相信对既定的发展方向都不会带来太大的变化。

  而香港沃德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卢麒元认为,中央整肃地方吏治,打击官员违法乱纪的行为,对深港、粤港合作会有正面的影响,“这不但表现中央政府的决心,更可催生更加透明、公正的环境,使两地的合作更加顺畅。”

  昨天在港出席交流会的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提道,深圳“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的理念不会改变。陈应春说,本月初香港与深圳达成协议,双方同意研究在前海设立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深圳将尽快成立专责小组,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提升、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前五月粤港进出口下降逾两成

  在开幕式上,万庆良主要回顾了金融海啸之下粤港合作的情况。他说,2008年,粤港进出口贸易达到4082.8亿美元,其中广东对香港出口1996.8亿美元,从香港进口2086亿美元。但他也指出,今年1至5月份,粤港进出口额1193.2亿美元,同比下降25.6%。其中广东对香港出口581.6亿美元,下降24.9%;自香港进口611 .6亿美元,下降26.2%。

  万庆良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形容当前的粤港合作。他说,虽然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这也是重大的机遇,特别是中国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为深化粤港合作提供了机遇。

  本次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香港服务业北上。万庆良提出,粤港要在五个方面加强联动合作。比如推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在CEPA框架下推动服务业的先行先试,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寻找商机,以及在优化珠三角投资营商环境方面加强联动合作。

 刘吴惠兰:

  盼香港银行在粤开支行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吴惠兰说,香港期望逐步打通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市场,加强两地的金融机构、资金和人才等各方面的互流,有助香港金融业务进入内地,满足内地对金融创新、企业走向国际的需求。她说,为了便利推进《纲要》,粤港两地政府已成立“粤港推进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协调小组”,协调各个领域的专责小组和相关部门,订出落实《纲要》的策略和目标,及时检讨工作进度。

  她希望继续推动香港金融机构进入广东,支持粤港两地的金融机构加强股权、业务和技术等方面合作。在CEPA补充协议六里,香港银行业界可以在广东省开设“异地支行”,而香港证券业界也可与符合资格的内地证券公司在广东省合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她说,今年4月,国务院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香港方面已经做好相关准备,以成为内地以外第一个配合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地区。

  在旅游方面,从今年4月1日开始,深圳户籍居民已可办理一年内多次往返香港的“个人游”签注;而常住深圳的合资格非深户籍居民自去年12月起已可在深圳参加旅行团访港。她希望内地能尽快落实为非深户籍居民在深圳办理赴港“个人游”的措施。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粤港合作1+1> 2

  昨天出席粤港经贸合作交流会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说,广东省发展第三产业不会对香港构成威胁。他说,粤港两地各有优势,可以让一加一大于二。

  曾俊华说,现在,经过30年的发展,香港的服务业发展成熟,当中尤其以会计、管理、顾问、设计和市场推广最为突出。而广东省发展的重点也从简单的加工贸易迈向包括重工业、高新科技和服务业的多元化产业。

  曾俊华说,粤港合作的模式和层次也随之变得更为丰富,由以往着重广东拓展制造业的模式,扩展至服务业的合作。对于有人担心,广东省提出发展第三产业将会对香港构成威胁,削弱香港在区内的优势。曾俊华说这种想法非常狭隘,也缺乏远见。

  他说,粤港两地各有优势,正好可以在各方面互补长短,互惠互利。香港和广东可以产生更佳的协同效应,让一加一大于二,增加彼此的竞争力。

  在昨天的交流会上,粤港两地的企业代表还签约25个项目,外资金额达10.47亿美元,贸易成交金额2亿美元。当天下午,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广东易发网”和“香港贸发网”合作新闻发布会暨“粤港国际商贸通”揭幕仪式。

  业界对粤港合作建议开通“粤港股市直通车”,让内地市民可以买卖香港股票。向香港银行、证券公司开放,使其在粤开设分支机构。在深圳开辟一个“金融合作交易区”,将深圳打造成地区金融中心,为香港金融业进入内地做尝试。

  反应

  港服务业北上对深圳意义不大

  昨天的会议主要围绕香港服务业北上这个议题,会上来自商界、学界的人士也多探讨如何“拆墙解绑”。但香港沃德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卢麒元就认为,香港服务业以深圳为突破口北上,对深圳的发展很难有太大的作用。“服务业的特点和制造业不同,它是以服务的对象为转移的。不是说计划到深圳就落户深圳,而是看它服务的对象在哪里。”

  卢麒元说,目前讨论的香港服务业北上深圳,更多的是香港的服务业希望开拓内地的市场,但服务业的总部还会留在香港,“甚至其分支机构会不会设在深圳都难说。”

  针对这一点,卢麒元认为,对深圳意义更加重大的是明确产业的定位。此前他对本报表示,深港目前最应该发展的是信息产业。他说,香港拥有语言和制度的优势,在大中华地区资讯产业链中,最有条件成为资讯产品主要供应商和交易中心。他认为深圳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香港联合,成为资讯商品的世界交易中心。

  “只有建立起一个属于深港的产业,深圳才能真正从中获益,并且和香港平等合作。不然所有的定位都只是为香港服务,比如CEPA和一系列协议的签订,只是为香港打开方便之门,对深圳根本没有起到主体性的作用。”卢麒元总结说。

  政经观察

  深港合作步伐不会停滞

  昨日,深圳市代市长王荣低调出访香港。此时距离王荣全面主持深圳市政府工作,刚好十天多一点。

  受前任市长许宗衡被免职影响,“深港合作将受打击”的悲观言论一度影响深港两城。王荣的此次赴港,无疑将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对于被港媒称为“拜码头”的王荣此行,港府也积极配合,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先后出面接待,并安排媒体进场拍摄。

  王荣此次访港也顺带还愿,在6月12日被任命为代市长之时,王荣面对云集的香港媒体,他留下一句话:以后会有机会见面的。昨日傍晚与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会面结束后,王荣特意走近媒体采访区,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深圳市政府“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的理念不变。

  同时在港访问的深圳市副市长陈应春,也在其他场合重申了“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理念的稳定不变。

  香港业界学者评论说,王荣在主持深圳市府工作仅11天时间就访问香港,此行主要不为解决深港合作的技术问题,更多是为了向各界表明姿态:不管人事如何变动,深港合作仍是深圳市政府的头等大事。

  维护粤港、深港关系的稳定向前,不仅是深圳政府的头等大事,也为广东省政府所高度重视。昨日同在香港访问的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为许宗衡事件的负面影响降温称,粤港合作是中央的既定方针,丝毫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兴衰进退而受到影响。

  港府的步调,也与广东省官员保持一致。港府发言人也明确表示,深港经过多年合作,已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深港合作的步伐不会停滞,港府将继续积极推动深港两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3 15:37 , Processed in 0.07755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