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88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 黄山之旅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6 17:3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山旅游

目录

黄山简介
黄山风景区
地理位置
黄山名称由来
地质地貌
气候
生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山风景
黄山四绝
道教黄山
黄山游览指引
云谷景区
黄山旅游
黄山特产


黄山简介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素称黄山“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

黄山风景区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 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

  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这就是说黄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带,而且是有云雾时为最佳。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黄山云海,特别奇绝。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

地理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处在歙县、黟县、太平县、休宁县之间,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徽州地区,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东邻浙江,南连江西,北与宣城、池州两市接壤。是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具体位于东经118°1' 度,北纬30°1' ,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5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3平方公里。

  黄山市、黄山市区、黄山区、黄山风景区的区分

  黄山市成立后,因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个基本相同的地名,黄山分成: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

  黄山市原为徽州地区,是我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其他两个是“藏学”“敦煌学”)的发源地。1987年,为发展黄山旅游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同时将原黄山市(县级市,原太平县)改为黄山区,这样就有了三个不同性质的“黄山”:黄山市(屯溪)、黄山区(太平,黄山风景区北大门)、黄山风景区(汤口镇,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现在意义上的黄山市区是指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区(含原县级黄山市辖区和现在的黄山风景区)。但在安徽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所指黄山市仅指屯溪区。

  黄山风景区(也就是要游览的黄山脚下)目前在黄山区的政区内,不在黄山市政府所在区,黄山市政府所在区以及黄山车站、黄山机场距黄山风景区约70公里。

黄山名称由来

  黄山古代秦时称黟山,相传公孙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 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气候

  黄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虽然游览黄山3月16日~11月15日为旺季,但冬天被游客称为是黄山最美的季节。黄山的冬季比较长,每年10月下旬左右就要飘雪了,11月至翌年3月全山飘雪,12月至翌年2月为最旺雪期,也是冬游的最佳季节。

  总之,10月下旬便可看到雪景,即使不下雪也能看到美丽的“雾凇”(又称雾挂),它和雪一样给树木、岩石、屋舍披上一层晶莹的白色,且比雪更白、更透明、更瑰丽,因而也更富有韵味。

  冬季还是云海出现最多的季节,有时云海可持续三天不散。但要注意天都峰、白云溪此时封山。

生态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黄山上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其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云豹、金钱豹、黑麂、梅花鹿、白颈长尾雉、白鹳。

  其中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
  兽类:黄山短尾猴、黄山猕猴、穿山甲、豺、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獐、苏门羚。
  鸟类:鸳鸯、白鹇、勺鸡、鸢、赤腹鹰、雀鹰、普通狂、毛脚狂、鸟雕、红隼。
  两栖类:娃娃鱼。
  珍禽类:棕噪鹛、红嘴相思鸟、夜鹰、三宝鸟、白胸翡翠、燕子、画眉、黄腰柳莺、暗绿乡眼鸟。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黄山风景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黄山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雾凇,有时两者可同时出现。

  黄山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气候温和,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黄山景观集中在东到黄狮党、西至小岭脚、北起二龙桥、南及汤口镇的面积15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著名胜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主要旅游区有温泉、玉屏楼、北海、云谷寺、松谷庵、钓桥庵六个风景区。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黄山是一处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观。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凇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
  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
  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
  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
  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在黄山欣赏奇松怪石,阴观云海变换,雨觅流泉飞瀑,雪看玉树琼枝,风听空谷松涛。

  尤以冬季景观更为奇特。冬日黄山玉砌冰雕、银装素裹,不仅有冰挂、雾凇等奇景,更有云海、佛光等幻像。据资料记载,冬季是黄山云海生成最多的季节,有时茫茫云海,一连数日竟不消散。正因如此,国内外旅游者对黄山冬游的兴趣颇浓。

黄山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奇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黄山迎客松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位于玉屏索道附近),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探海松(位于卧云峰陡腰),卧龙松(位于卧云峰),团结松(连理松位于始信峰途中),龙爪松(位于始信峰),竖琴松(位于卧云峰侧北坡),陪客松(位于玉屏景区)──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过去还曾有人编了《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颗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2、怪石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黄山怪石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黄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门”,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药、苏武牧羊、飞来石等,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可获更高的审美享受。

  3、云海

  黄山云海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东海,螯鱼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4、温泉

  黄山“五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黄山温泉黄山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初,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黄山三瀑

  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后,到处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响似奔雷,泉水鸣如琴弦,一派鼓乐之声。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危岩百丈,石挺岩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下泻,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观赏地点在温泉区的“观瀑楼”;九龙瀑,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自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分九叠倾泻而下,每叠有一潭,称九龙潭。古人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是黄山最为壮丽的瀑布。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观瀑亭。

  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明嘉靖年间,玄阳道士居此。明万历年间曾盛极一时。原址尚存部分楼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为宾馆。1965年董必武笔书“慈光阁”。海拔1340米的半山寺在黄山南部的老人峰与朱砂峰间,原寺已圮,1957年重修,有刘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另外还有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

道教黄山

  秦代称黟山,因传说黄帝曾在山中修身炼丹,故唐天宝元年(公元747年)诏改黄山。方圆250公里,自古为道教名山,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胜有朱砂峰、炼丹峰、天都峰、轩辕峰、仙人峰、丹井、试剑石、蒲团松、仙人晒靴石、仙女绣花石、望仙台、炼丹台、炼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和山北部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均为道教庙宇。

黄山游览指引

  温泉景区

  ——桃源仙境

  黄山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主要接待宾馆包括桃源宾馆、温泉酒店、黄山宾馆等。由此到通常所说的前山(慈光阁)登山口,公路里程为1500米,步行仅需25分钟,到后山(云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为7公里,有多班公交车可以抵达。

  位列黄山五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有两个出露口,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泉”,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度,副泉泉口水温为41.1度,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温泉的流量原池昼夜最大流量为219.51吨,最小流量为145.23吨。因其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又被称为“灵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温泉区现建有独立的温泉浴室和游泳池,游客也可在下山后到此沐浴,舒缓登山疲劳。

  温泉区的主要景点有人字瀑、三叠泉、鸣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阁等。人字瀑位于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海拔660米,瀑布一瀑两流,以26度夹角相交,形如“人”字。瀑长50米,宛如两条白龙飞奔岩下,声震山谷,溅珠喷玉,气势磅礴。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级,游人拾级而上,有如罗汉升天,故名罗汉级。桃花峰办的观瀑楼,为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慈光阁,原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上改名为法海禅院,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现为黄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旅游提示:温泉区从黄山大门上行约3公里,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须在黄山大门处换车上行,有中巴车和小面的可以乘坐。如果您抵达黄山市区的时间是在晚上,建议不要预订温泉住宿,此时到温泉已经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了,除非选择包车,从市区到温泉约80公里。温泉区停车不住酒店的贵些。

  玉屏景区

  黄山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通常人们所说的前山,就是指的这一景区。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奇妙景观。

  玉屏楼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驰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楼东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和刘伯承元帅所做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极为险峻,近些年来,经过建设者们的不断开拓,使登峰道路有惊无险。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使人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鳌鱼峰。此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 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在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众多国内外罕见的植物物种,黄山园林部门利用天海独特的气候条件,创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园。天海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点。

  北海景区

  黄山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云谷景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北海景区以峰为体,汇集了峰、石、矼、坞、台和松、云奇景,以伟、奇、险、幻为特色,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变幻,构成一幅幅伟、奇、幻、险的天然画卷,是黄山的风景窗。狮子峰、清凉台、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等令游人目不暇接。北海群峰荟萃,石门峰、贡阳山,都属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形如屏障,隔开南北。海拔1690米的狮子峰却头东尾西的横卧在景区之中。始信峰虽不如天都、莲花峰高,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雄踞险壑,竖立如削,三面临壑,悬崖千丈,峰顶拳拳之地,近揽远眺,面面受奇,古有“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之句,更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北海是黄山高山主景区和游览接待区,以北海宾馆为中心。登黄山自古形成四条路,即从温泉经慈光阁、玉屏楼、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从焦村经钓桥、天海至北海的西路;从苦竹溪经云谷寺至白鹅岭、北海的东路(修建有云谷索道);从芙蓉岭经松谷庵、十八道弯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北海地处黄山中心,东西南北四条磴道都至北海,北海另有游览小道与各景点相连,形成网络,北海便自然成为人流汇集的景区。

  白云景区

  黄山白云景区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倾,南起云门溪上的续古桥,北至伏牛岭,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门两溪黄山白云景区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为道院,清康熙间改为佛庵,后沿用地名至今。庵周围景致清幽,峰峦叠峙,松石争奇,层竹铺翠,溪流环绕。白云景区集松、石、泉于一体,独具黄山山水之胜。白云溪水流充沛,瀑潭相接,溪畔有悬瀑10余处,潺潺流水,如同琴音;雨后水涌,急流奔腾,声震山谷;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

  为将白云景区、松谷景区和北海景区联为一体,黄山管委会组织开发了新景区——西海大峡谷。“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她将伟、奇、险、幽兼容并蓄,景区内从美纷呈——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拥,谷底幽深,云雾缭绕,溪水叮咚。大峡谷位于西海群峰中,北起西海排云亭,南至白云景区步仙桥,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这一景区是游人仰视黄山的理想场所。

  松谷景区

  黄山素有“前山险,后山秀”之说,后山就是指黄山北大门的松谷景区。

  黄山松谷景区地处松谷景区位于黄山北坡,是狮子峰、骆驼峰、书箱峰、宝塔峰之间的山谷合称。游客抵达黄山的北大门--太平后,选择从北大门芙蓉岭进山是最佳的游览方案。

  由芙蓉岭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余级石阶,海拔高差1100米,一路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巧石名潭尤为佳妙。景区山高林密,千峰滴翠,飞瀑流泉,寺庵幽古。奇花异木,气候宜人。溪、池、潭是景区的独特景致,谷内千峰叠翠,万木葱茏,四季常青,苍松翠竹隐现其中,该区清幽秀丽,溪水淙淙,池、潭、泉、瀑共同构成了松谷景区独特的景色。而散处谷中的"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则给这静谧的幽谷平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松谷摩崖石刻值得游客赏玩。梅雨季节游览此景区,更有"松谷听涛"著名景观。

  游览松谷景区可以观赏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双笋峰等著名的山峰,仙人观海、仙人铺路、老虎驮羊、关公挡曹、卧虎石等怪石巧石,翡翠池、五龙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

云谷景区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海拔高度仅890米,是一处地势较低、略显开阔的谷地。宋代丞相程元凤曾在此处读书,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久而久之,云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云谷主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

黄山旅游

  旅游提示:

  1、如果选择步行登山的话,建议大家从后山(云谷寺)开始登山,比从前山要相对省力,如果您乘坐缆车,建议您从慈光阁上山,旺季时后山的缆车排队时间较长。前山上山,缆车需要10分钟左右,大约可在中午抵达天海(近光明顶),中餐后下午游览西海飞来石、排云亭等景点,可至北海(方便次日看日出)住宿。

  2、玉屏楼有宾馆可供下榻,因为玉屏索道修好后上山很方便,如果您只在黄山住一个晚上,建议住到北海或西海景区,如果在山上住两个晚上,可在此地或者天海景区留宿一晚。

  3、上山轻装,少带行李,以免过多消耗体力,影响登山。

  4、黄山气候变化很大,时睛时雨,反复无常。登山时要带雨衣,下雨风大,不宜打伞。

  5、雷雨时不要攀登高峰,特别不要攀登天都、莲花二峰,不要用手扶铁链,亦不宜在树下避雨,以防雷击。

  6、山上夜晚和清晨气温较低,上山可带绒线衫;未带者亦无妨,一般的酒店房间有衣无偿使用。

  7、登山以穿登山鞋、布鞋、球鞋为宜,穿皮鞋和塑料底鞋容易滑跌。为安全计,登山时可买一竹棍或手杖。

  8、山高路陡,游山时以缓步为宜,不可过速。为安全计,一定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边走边看比较危险。
  
最佳旅游时间

  黄山风景绮丽,四季宜游,3月16日—11月15日为旺季,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为淡季。

  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在海拔630米的温泉区,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黄山四季景色可餐。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在黄山晴赏奇松怪石,阴观云海变换,雨觅流泉飞瀑,雪看玉树琼枝,风听空谷松涛。任何天气您都不会空手而归。

  黄山游客最多的季节是夏季,特别是七八月间。但许多游客称冬季为黄山最美的季节,冬季还是云海出现最多的季节,有时云海可持续三天不散。不过冬季,天都峰、白云溪封山,翡翠谷也无可观之处。(注:天都峰2001年全年实行保护性封山。)

  “黄山四季皆胜景,惟有冬季景更佳”。黄山的冬季比较长,每年10月下旬左右就要飘雪了,11月至翌年3月全山飘雪,12月至翌年2月为最旺雪期,也是冬游的最佳季节。总之,10月下旬便可看到雪景,即使不下雪也能看到美丽的“雾凇”(又称雾挂),它和雪一样给树木、岩石、屋舍披上一层晶莹的白色,且比雪更白、更透明、更瑰丽,因而也更富有韵味。
  
黄山旅游事项

  黄山观景佳处:
  ①观日出最佳地点:清凉台、曙光亭、狮子峰、始信峰、丹霞峰、光明顶、鳌鱼峰、玉屏楼。
  ②看晚霞最佳地点:排云亭、丹霞峰、飞来石、光明顶、狮子峰。
  ③看云海最佳地点:玉屏楼观前海、清凉台观后海、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
  ④看雪景最佳地点:北海、西海、天海、玉屏楼、松谷、云谷和温泉。

  二、黄山景区景点详解
  大门:黄山大门不是买门票的地方(买门票的地方为:云谷寺--后山,慈光阁--前山,和北门三个地方),其实是一个牌坊,现在所有的车辆,包括黄山本地的车到此就不能再进入了,这里也是新国线运输公司的一个车站,必须换成新国线公司的车方可到达云谷寺和慈光阁。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换乘中心之一。黄山大门上的“黄山”两字为陈毅手书。

  慈光阁:前山票房和缆车站所在地。可以步行到达温泉。横穿公路走台阶道大约20分钟到达温泉,途中经过人字瀑。

  半山寺:半山寺因为在玉屏楼和慈光阁中间而得名,半山寺为刘伯承手书,寺前可看金鸡叫天门等景点。

  玉屏景区: 以玉屏楼为中心,包括莲花、天都两大主峰。雄山怪石、奇松险壑、摩崖古刻、云海烟云构成景区景观的主体。此处可观迎客松、送客松、
送客松、孔雀戏莲花、姜太公钓鱼、仙人飘海、犀牛望月等景观。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离玉屏峰约1公里。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 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古时无路,难登峰顶。

  莲花峰:海拔1864.7米,是黄山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徐霞客在游记中说: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此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百步云梯:200级台阶,下面的观景台可以看:猪八戒写情书(老僧入定),鳌鱼吃螺蛳,老鼠偷油。鳌鱼峰:黄山36小峰之首。有鳌鱼驮金龟景,去莲花峰方向有左右两条路,左走一线天,右走鳌鱼洞。

  天海:黄山的中心,黄山五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冬雪,因为云海为五绝之首,所以黄山又名为“黄海”。

  光明顶: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比最高峰莲花峰1864米低四米,莲花峰高,光明顶平,天都峰险。 白云景区:也叫白云溪景区、钓桥景区,位于西海群峰之中,光明顶与鳌鱼、圣莲、云际、石床诸峰环列四周。它东起海心亭,西至排云亭,景区面积约16.5平方公里,高度落差近千米,被游人视为“神秘的黄山西部世界”。

  西海景区:是观黄山云海、落日的极佳地点。这里簇拥着许多箭林般的峰峦,大峰磅礴,小峰重叠,每当云雾萦绕,层层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酷象浩海中的无数岛屿。若是夕阳西斜,整个山谷沐浴在万道阳光之中,层峦尽染,气象万千,呈现着无限瑰奇的绝妙景象。西海峡谷因群峰兀立、谷深不可测而被称作神秘谷。 西海景区是黄山风景中最秀丽、深邃的部分之一。

  丹霞峰:住宿西海饭店和排云楼宾馆可以在此看日出,不过冬天此处就看不到日出了。

  排云楼(亭):排云楼宾馆为90年代新建的一个三星酒店,边上不远的排云亭为宋美龄1934年捐资而建。

  西海大峡谷:可以从排云亭进入,从步仙桥出去;也可相反而走。峡谷全长15公里,呈U型,下七上八一般行程4小时,排云亭到谷底一段为下坡,中间有循环道,左右都可以走,过谷底有山洞数个然后到达步仙桥,过了步仙桥那边可以拍照,后还要回过桥往天海方向走,还可通往黄山的西大门――三溪口、钓桥庵、焦村镇。切记:不可走钓桥庵方向。西海大峡谷从排云亭下到谷底下坡多,上坡少,相对轻松点,建议排云亭--一环(左边的线路)-二环(右边的线路)-栈道-步仙桥-观景台-海心亭。

  北海景区: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后山,为黄山中心景区之一。北海林木似海,名松甚多。黑虎松、龙爪松、双龙松、卧龙松、接引松、连理松、麒麟松、大王松、团结松、辕门松、孔雀松、棋枰松、扇子松等古今名松,都长北海,株株盘结挺拔,又奇又秀。贡阳山前散花坞,四面峰峦环峙,坞内林木茂密,奇松怪石荟萃。

  狮子峰:北海宾馆前一山峰,景点有曙光亭,清凉台,清凉台可看十八罗汉朝南海,仙人下棋,丞相观棋,峰顶可看猴子观海等景点。在狮子峰北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

  始信峰: 从黑虎松进入依次有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在观景台前方有石笋峰,石笋峰远眺有观音漂海。观景台左有卧云峰,卧云峰上有探海松、卧龙松,观景台右行10米有竖琴松(辕门松),观景台左行去始信峰顶边有接引松,始信峰顶有聚音松。 白鹅岭; 后山缆车站上站,左走可以直接到光明顶,右走可以到北海,西海个景点,白鹅岭观景台往南可以看莲花峰,天都峰,香炉峰。 佛掌峰前下方看飞来鼓,右上方看鲤鱼跳龙门等景点。在白鹅岭,下盘道右侧,有大小七块岩石,形状不一,天然与叠在一起,协调和谐,天然成趣,故名“七巧石”。
  
黄山风景区索道

  黄山风景区索道运行时间为冬季08:00-16:00,其他季节06:30-17:00。索道旺季单程价格80元/人,淡季65元/人。

  云谷索道(后山)分云谷新旧两条索道。从云谷乘索道上山可游览小梦幻、始信峰、观音峰、梦笔生花、猴子观海、清凉台等景点,还可游览西海景区、排云亭、丹霞峰、西海大峡谷等景点。

  玉屏索道 (前山)游客从前山登山步行要上行15华里,经过了3个小时的艰苦跋涉才能到达精华景区,乘坐索道只需8分钟到达玉屏楼迎客松。

  太平索道 (北门) 索道上站设在西海景区排云亭右侧的松林峰,下站设在松谷景区的松谷庵,全线斜长3709米,高差1014.5米,沿线设有6座支架,其中最大跨度为1513.6米。索道型式为双承载单牵引二线往复式,车厢容量为100+1人,速度为10米/秒,单程运行时间为8分钟,单向运输量每小时600人。乘坐太平索道,远眺光明顶,近瞰九龙峰,上可揽云天雾海,下能拾阡陌平川,将给您的黄山之旅带来一番别样的感受。
  
黄山住宿

  游览黄山,应该在山上住一晚。理由么,一是夏天昼长,到晚上7点多,天色还是亮的,在山上有了个窝,就可以尽情在山上转悠;二是黄山越往高处越神奇,越在夜里越神秘,山脚和山顶,天上人间,迥然不同;三是夏天黄山多雾,只有在清晨7点以前,雾还来不及上来的时候,才能看清周围的景致,而且,清晨游人也少,清幽更添山色,这段时间的享受,只有住在山顶的人才能享受了。

  山上的宾馆有不少。就算是略有点不尽人意,想想在山顶寒冷的夜里,冻得发冷,也能舒服地洗个热水澡,享受空调,抱着棉被享受睡眠的乐趣。若是要省钱,也不必去住山上不上星级的宾馆。
  
黄山交通

  航空: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屯溪区西郊,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能起降波音737和MD90型等中型客机,配备有全套通讯系统和全天候指挥设备。现开通有至北京、香港、广州、上海、合肥、天津、海口、深圳、福州、杭州、武汉、西安、 桂林、昆明、厦门、珠海、澳门等城市的航线。

  铁路:

  皖赣铁路线贯通黄山市全境,有多个车次直达北京、上海、青岛、南京、合肥、景德镇、南昌、厦门、鹰潭、 福州等地。南方省份的朋友可选择在鹰潭或者杭州转车到黄山。北方的朋友来黄山,南京是黄山旅游最佳的中转地。

  水路:

  黄山的北面是长江,长江上游的省份如四川、湖北的朋友可以乘坐江轮经水路来黄山,乘船到贵池上岸,再乘汽车来黄山。

  公路:

  黄山周边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芜湖都有直达的汽车班次往来黄山。

  黄山旅游里程表:

  合肥-280公里-太平(黄山区)(合铜黄高速,合肥-黄山区甘棠出口228公里)
  太平(黄山区)-110公里-屯溪(黄山市)
  太平(黄山区)-18公里-耿城(黄山风景区北大门,黄山太平索道站)
  太平(黄山区)-48公里-汤口(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屯溪(黄山市)-78公里-汤口(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黄山旅游高速公路测速点

  对于自驾游的朋友,都喜欢自己开车来黄山,旅途中,不免会将车速提高,现在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黄山高速公路测速点的信息:
  黄山段的高速公路因为车流不是很大,路面状况也不错,所以很容易超速,徽杭高速和合铜黄高速上的测速点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徽杭高速:5公里处(下行)、27公里处(上行)、19公里处(上下行)、48公里处(上下行)、64公里处(上下行)、75公里处(上下行)
  2、合铜黄高速:京台高速1327KM(上下行)
  其他普通公路的测速点有:
  1、歙县设置点:蔡坞测速点:S324线47KM+800M
  2、徽州区设置点:徽州文化园测速点:G205线1615KM+420M,永佳科技园测速点S215线218KM+900M,永新公司测速点S215线219KM+500M
  3、休宁县设置点:万安测速点S215线219KM+500M
  
黄山门票

  黄山门票:淡季(120元) 旺季(230元) 云谷索道:淡季(65元) 旺季(80元) 玉屏索道:淡季(65元) 旺季(80元) 太平索道:淡季(65元) 旺季(80元) 新云谷索道:淡季(65元)旺季(80元)翡翠谷:50元 九龙瀑:50元 西递门票:80元 宏村门票:80元
  2009年5月1日起,黄山风景区旺季门票价格由200元调至230元,淡季价格由120元调至150元。

黄山门票优惠政策

  1、学生、现役军人、军队退离休干部、未成年人、全国道德模范、英雄模范和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凭有关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 2、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有关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 3、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持有国家残联颁发的一至四等残疾证的残疾人士可享受免票待遇。

黄山特产

  灵芝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用菌,《白蛇传》中就有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的传说。古代灵芝又称“瑞草”,它又是吉祥的化身,在民间绘画艺术中,常用灵芝来象征吉祥、富贵、长寿。

  黄山野生香菇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药用菌之一,具有生精、祛寒、改善循环、降血压与抗癌作用。在国际市场上香菇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其特有的色鲜味浓、肉厚质嫩、香气宜人和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融为一体。

  黄山野生干品菇以它的天然风味、丰富营养和特殊的保健功能深受大众的喜爱。这里为你介绍干品香菇食用方法:

  将干品香菇用温水浸泡30分钟回软后,用清水洗净,切段或对开,即可烹饪.

  黄山白木耳

  白木耳又称银耳子。

  子实体纸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片瓣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直径3-15cm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10-12×9-10μm。

  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

  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台湾、湖北、海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和药用。传统认为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

  黄山山核桃山核桃又称小核桃、小胡桃,是我国特有的、稀少的木本油料和干果,是一种鲜美而又易被人体吸收,可以防冠心病,其果而先得其味,买些尝之,香脆可口,吃不停手。

  山核桃乃休闲食品之佳品。山核桃除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外,其果仁的蛋白质含量达18.3%,还有多种维生素,在医药上具有润肠滋补抗衰老的功效。果仁营养价值极高,每100g含蛋白质10-12g,脂肪80g,糠类5-8g,还含有钙、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元素。 山核桃味甘性温,有补肾固精、湿肺定喘、润肠通便功效。可以治疗肾虚咳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濒数、石淋、大便燥结等病。 常食山核桃、仁、油产品,具有健脾开胃、润沛强肾、滋补康复、预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之功效。是一种健康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营养食品。

  “黄山蕨菜”是黄山有名的山菜,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山区的草坡、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每到春天,黄山市山区处处可见一丛丛、一棵棵生长茂盛的蕨菜,当它嫩叶还处于卷曲未展时,采摘下来便可以作菜食用。

  “黄山蕨菜”可作鲜食,也可盐腌,还可干制。鲜食时应用开水煮二三分钟,再炒食或冲汤;盐腌时应选择粗细整齐,色泽鲜艳,柔软鲜嫩的,配以适量的盐,制成酸菜备食;干制则稍蒸后摊晒成干菜备用。蕨菜很可制成蕨粉,是用来做饴糖、饼干、粉条的一种高级淀粉。

  “黄山蕨菜”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及钙、磷等。此菜味甘、性寒、润滑,根、叶及全草均可入药。具有安神镇静、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止痛、强健脾胃、祛风除湿等功效。

  黄山猕猴桃在民间又称作“杨桃”,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黄山风景区,到处皆有,随手可得。“黄山猕猴桃”有许多有趣的传说:相传在2000多年前,黄山就生长着许多象棠梨一样的野果,黄褐色,果皮上有许多棕色小点,果肉里有密密麻麻的细小种子,果汁甜带酸,黄山的猕猴很喜欢吃,故称“黄山猕猴桃”。猕猴桃种子虽小,生命力极强,随猕猴的粪便四处传布,因而五百里黄山猕猴桃牵藤挂蔓,遍地皆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来黄山考察时,对猕猴桃作了一番研究。他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黄山猕猴桃”品种多达20多个,多数长在阴湿的山林中,其藤善攀缘,悬挂在岩石与树上,吸取空气中的水分。黄山气候阴凉,多云雾,所以这里的猕猴桃多汁而甜,果香味重。“黄山猕猴桃”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有酯类、脂肪、蛋白质和磷、钾、钙、铁、镁等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特别多。据医学研究,其营养价值比柑桔高5一10倍,比苹果高19一83倍,比梨子高32一139倍,被誉为“水果之王”。

  黄山贡菊清代光绪年间,京都紫禁城里流行红眼病,皇帝下旨寻求良方, 遍访名医,均未见效。这时徽州知府献上徽州贡菊花干,泡后内服外洗,眼疾即愈, 一时徽州贡菊花名扬北京城,并被钦定为贡品。从此,盛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的菊花被定名为“徽州贡菊”。据说在北宋时,一年大旱后,乡里眼疾流行,在外经商 的徽商从浙江引来菊花泡用,眼疾得以治愈,很快菊花就在这里广为种植了。许多农户为便于贮存,以备长期使用,又特意将鲜菊花烘制成干菊花。长期泡饮菊花, 可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也能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动脉 硬化等症。贡菊加工非常讲究,鲜花采下,先用竹匾阴干,然后用炭火烘烤,成品 后的贡菊朵大色白。随着科技兴农的普及,现在研制贡菊的工艺流程又进一步科学化,特别是成品以精美包装流通于市场,更使 贡菊锦上添花。中央电视台连续对歙县贡菊进行了系列报道,全国、乃至东南亚国 家、港澳台地区前来购买徽州贡菊的客人络绎不绝。



[ 本帖最后由 顾汉现 于 2010-5-14 11:58 编辑 ]
19#
发表于 2010-5-15 19:10:48 | 只看该作者

安徽黄山风景区阵雨初晴 惊现瀑布云奇观(组图)

安徽黄山风景区阵雨初晴 惊现瀑布云奇观(组图)


2010年05月14日 22:17 








  中新网黄山10-5月14日电(张启飞 成展鹏)雨后初晴万里腾,瀑布云烟共氤氲。5月14日,安徽黄山风景区阵雨初晴,惊现瀑布云奇观,惊艳众多游客。

  黄山是天地造化的宠儿。今日的黄山,阵雨转晴,云雾氤氲,潇洒流畅,从山巅顺山势翻滚而下,气势宏大,迅猛磅礴,澎湃汹涌,向山体倾泻,形成巨大的瀑布云。似天幕下落,如长练垂地,瞬间把莲花峰、天都峰等诸峰纳入了自己的怀抱,天都峰像飘荡在云流中的叶舟,时隐时现,景致异常秀美,场面蔚为壮观,为迷人的黄山更添秀美神韵。

  游世博会后,凭门票享受该景区优惠的北京旅游团队一路感叹“我们运气好,预报的有雨,上来是还下着雨呢!”,其中的一位老年游客惊叹:“太壮观了!这辈子都没见到过云海奇观!随便一处,一秒一景;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云海其间,有似觉得到了天上人间,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资料佐证,云海并非黄山独有。然而黄山云海的气势和特色为它山所不及。每当雨过天晴,在高气压的作用下,使成片的层积云云海稳定出现。深谷巨壑之中烟云聚集,初时冉冉上升,袅袅如篆,渐渐凝聚,成团成片;接着迅速弥漫,顷刻间汇成白云滚滚,银浪滔滔,浩瀚无际的“海洋”。

  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黄山风景区以阵雨到晴天气为主,气温适宜,游览感觉较为舒适,“时晴时雨”最多壮美云海现。


18#
发表于 2010-5-14 12:38:10 | 只看该作者

其他有关世界遗产黄山的知识和介绍

其他有关世界遗产黄山的知识和介绍,

敬请点击以下网页阅览和欣赏:

http://www.kaseisyoji.com/viewth ... &extra=page%3D1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7:12:58 | 只看该作者

黄山白云景区图片(续2)

黄山白云景区图片(续2)

2009-9-14

2006020517175938806.jpg (22.35 KB, 下载次数: 90)

2006020517175938806.jpg

2006020811520388446.jpg (56.61 KB, 下载次数: 111)

2006020811520388446.jpg

2006022817345739596.jpg (61.97 KB, 下载次数: 104)

2006022817345739596.jpg

2007111711041619118.jpg (174.32 KB, 下载次数: 221)

2007111711041619118.jpg

2007111711042610045.jpg (155.12 KB, 下载次数: 95)

2007111711042610045.jpg

2007111711064412011.jpg (97.32 KB, 下载次数: 117)

2007111711064412011.jpg

108756876501233354734.jpg (57.56 KB, 下载次数: 111)

108756876501233354734.jpg

200932416143782877801.jpg (72.29 KB, 下载次数: 92)

200932416143782877801.jpg

huangshan(1).jpg (208.66 KB, 下载次数: 127)

huangshan(1).jpg

m4678_20080919.jpg (14.92 KB, 下载次数: 97)

m4678_20080919.jpg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7:11:19 | 只看该作者

黄山白云景区图片(续1)

黄山白云景区图片(续1)

2009-9-14

080730084223463133.jpg (211.42 KB, 下载次数: 125)

080730084223463133.jpg

2005122111441728533.jpg (38.08 KB, 下载次数: 92)

2005122111441728533.jpg

2005122111443794660.jpg (193.91 KB, 下载次数: 153)

2005122111443794660.jpg

2005122111444917217.jpg (178.88 KB, 下载次数: 185)

2005122111444917217.jpg

2006020515113939611.jpg (31.94 KB, 下载次数: 114)

2006020515113939611.jpg

2006020515322524424.jpg (81.35 KB, 下载次数: 101)

2006020515322524424.jpg

2006020516373813326.jpg (67.31 KB, 下载次数: 89)

2006020516373813326.jpg

2006020516373827541.jpg (105.3 KB, 下载次数: 98)

2006020516373827541.jpg

2006020516373876938.jpg (92.36 KB, 下载次数: 99)

2006020516373876938.jpg

2006020516562465776.jpg (97.68 KB, 下载次数: 102)

2006020516562465776.jpg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7:08:30 | 只看该作者

黄山白云景区图片

黄山白云景区图片

2009-9-14

map_huangshan_baiyun.jpg (21.15 KB, 下载次数: 110)

map_huangshan_baiyun.jpg

101QRDR3.jpg (27.35 KB, 下载次数: 110)

101QRDR3.jpg

2008-11-8-16-5-37.jpg (73.45 KB, 下载次数: 108)

2008-11-8-16-5-37.jpg

2009-3-19-19-47-48.jpg (74.65 KB, 下载次数: 104)

2009-3-19-19-47-48.jpg

2009-3-19-19-55-54.jpg (175.8 KB, 下载次数: 287)

2009-3-19-19-55-54.jpg

2009-5-25-10-53-30.jpg (104.64 KB, 下载次数: 121)

2009-5-25-10-53-30.jpg

301376112.jpg (345.02 KB, 下载次数: 113)

301376112.jpg

831669059dab.jpg (90.54 KB, 下载次数: 104)

831669059dab.jpg

081029041559.jpg (196.83 KB, 下载次数: 112)

081029041559.jpg

20041114114442152.jpg (106.3 KB, 下载次数: 106)

20041114114442152.jpg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5:25:32 | 只看该作者

黄山北海景区图片(续2)

黄山北海景区图片(续2)

2009-9-14

2009021412313627396.jpg (65.29 KB, 下载次数: 114)

2009021412313627396.jpg

2009021412320114540.jpg (79.16 KB, 下载次数: 116)

2009021412320114540.jpg

2009021416413511409.jpg (53.4 KB, 下载次数: 105)

2009021416413511409.jpg

2009021416415214641.jpg (57.62 KB, 下载次数: 105)

2009021416415214641.jpg

2009021416422526906.jpg (62.76 KB, 下载次数: 112)

2009021416422526906.jpg

2009021416424121274.jpg (51 KB, 下载次数: 110)

2009021416424121274.jpg

2009021416425113051.jpg (58.7 KB, 下载次数: 106)

2009021416425113051.jpg

11557805706032000000335411.jpg (46.52 KB, 下载次数: 128)

11557805706032000000335411.jpg

szf.jpg (74.19 KB, 下载次数: 112)

szf.jpg

xinsrc_1521001211000269984518.jpg (122.35 KB, 下载次数: 102)

xinsrc_1521001211000269984518.jpg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5:22:08 | 只看该作者

黄山北海景区图片(续1)

黄山北海景区图片(续1)

2009-9-14

200881116539606.jpg (121.48 KB, 下载次数: 110)

200881116539606.jpg

200891622151901.jpg (64.71 KB, 下载次数: 105)

200891622151901.jpg

080730084222707031.jpg (128.03 KB, 下载次数: 104)

080730084222707031.jpg

200711171127516393.jpg (206.3 KB, 下载次数: 142)

200711171127516393.jpg

200862413245348455.jpg (271.62 KB, 下载次数: 124)

200862413245348455.jpg

200902141231285307.jpg (53.5 KB, 下载次数: 114)

200902141231285307.jpg

200902141231444588.jpg (69.3 KB, 下载次数: 106)

200902141231444588.jpg

200902141641254301.jpg (57.85 KB, 下载次数: 108)

200902141641254301.jpg

200902141641437223.jpg (55.26 KB, 下载次数: 115)

200902141641437223.jpg

2009021412311911547.jpg (81.53 KB, 下载次数: 101)

2009021412311911547.jpg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15:15:04 | 只看该作者

黄山北海景区图片

黄山北海景区图片

2009-9-14



[ 本帖最后由 小徐614 于 2009-9-25 10:09 编辑 ]

2009320184829830.gif (103.01 KB, 下载次数: 133)

2009320184829830.gif

1cfc2deb721b5f14b90e2d50.jpg (79.19 KB, 下载次数: 112)

1cfc2deb721b5f14b90e2d50.jpg

15569_20070812.jpg (153.61 KB, 下载次数: 107)

15569_20070812.jpg

15573_20070812.jpg (183.09 KB, 下载次数: 107)

15573_20070812.jpg

69916cc.jpg (20.31 KB, 下载次数: 122)

69916cc.jpg

20085583936.jpg (31.1 KB, 下载次数: 110)

20085583936.jpg

2004710154536.jpg (50.74 KB, 下载次数: 116)

2004710154536.jpg

2004710154606.jpg (39.06 KB, 下载次数: 107)

2004710154606.jpg

5A7400EA11FE49B00111FE7C32010066.jpg (49.43 KB, 下载次数: 112)

5A7400EA11FE49B00111FE7C32010066.jpg

011E9B05BAE10B23FF8080811E98FE16.jpg (233.55 KB, 下载次数: 116)

011E9B05BAE10B23FF8080811E98FE16.jpg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7:17:04 | 只看该作者

黄山玉屏景区图片集(续)

黄山玉屏景区图片集(续)

2009-9-9

080730084222192494.jpg (219.68 KB, 下载次数: 113)

080730084222192494.jpg

200711171055111922.jpg (209.48 KB, 下载次数: 123)

200711171055111922.jpg

2006020914103279022.jpg (22.99 KB, 下载次数: 100)

2006020914103279022.jpg

2009021417092228735.jpg (74.52 KB, 下载次数: 101)

2009021417092228735.jpg

200932416185278177801.jpg (82.27 KB, 下载次数: 110)

200932416185278177801.jpg

qingshishi.jpg (69.67 KB, 下载次数: 113)

qingshishi.jpg

tiandufeng.jpg (37.34 KB, 下载次数: 118)

tiandufeng.jpg

yixiantian.jpg (80.67 KB, 下载次数: 110)

yixiantian.jpg

YP15-08.jpg (463.92 KB, 下载次数: 126)

YP15-08.jpg

yp157.jpg (61.09 KB, 下载次数: 110)

yp157.jpg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7:11:02 | 只看该作者

黄山玉屏景区图片集

黄山玉屏景区图片集

2009-9-9



[ 本帖最后由 小徐614 于 2009-9-9 17:15 编辑 ]

1820460.jpg (89.69 KB, 下载次数: 137)

1820460.jpg

%5Cmanage%5Cgetpic%5Cpic%5C200436141430.jpg (53.35 KB, 下载次数: 113)

%5Cmanage%5Cgetpic%5Cpic%5C200436141430.jpg

%5Cmanage%5Cgetpic%5Cpic%5C200436141050.jpg (125.8 KB, 下载次数: 107)

%5Cmanage%5Cgetpic%5Cpic%5C200436141050.jpg

2.jpg (24.68 KB, 下载次数: 116)

2.jpg

11p103c2273s785321981606172476.jpg (82.99 KB, 下载次数: 112)

11p103c2273s785321981606172476.jpg

501.jpg (116.76 KB, 下载次数: 108)

501.jpg

606_20050802.jpg (63.68 KB, 下载次数: 105)

606_20050802.jpg

1727362.jpg (71.79 KB, 下载次数: 122)

1727362.jpg

1749240.jpg (68.63 KB, 下载次数: 116)

1749240.jpg

2008811164833440.jpg (45.56 KB, 下载次数: 111)

2008811164833440.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6:37:52 | 只看该作者

黄山温泉景区图片(续2)

黄山温泉景区图片(续2)

2009-9-9

200862412261547035.jpg (96.01 KB, 下载次数: 114)

200862412261547035.jpg

a1dfec3654246a8c96a153dfce9cde5c.jpg (64.19 KB, 下载次数: 124)

a1dfec3654246a8c96a153dfce9cde5c.jpg

fyq.jpg (92.11 KB, 下载次数: 106)

fyq.jpg

guanpulou.jpg (59.04 KB, 下载次数: 113)

guanpulou.jpg

UP_200812162421.jpg (97.15 KB, 下载次数: 133)

UP_200812162421.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5:55:58 | 只看该作者

黄山温泉景区图片(续1)

黄山温泉景区图片(续1)

2009-9-9



[ 本帖最后由 小徐614 于 2009-9-9 15:56 编辑 ]

161453N43-4.jpg (222.87 KB, 下载次数: 116)

161453N43-4.jpg

0916497225.jpg (319.81 KB, 下载次数: 132)

0916497225.jpg

0916547923.jpg (274.51 KB, 下载次数: 138)

0916547923.jpg

0916558522.jpg (345.48 KB, 下载次数: 134)

0916558522.jpg

1209396111.jpg (77.81 KB, 下载次数: 110)

1209396111.jpg

2004710154243.jpg (107.81 KB, 下载次数: 123)

2004710154243.jpg

200812141987717.jpg (42.99 KB, 下载次数: 106)

200812141987717.jpg

2008811165042107.jpg (257.17 KB, 下载次数: 130)

2008811165042107.jpg

2009013017165623.jpg (79.68 KB, 下载次数: 129)

2009013017165623.jpg

200862412254628079.jpg (87.21 KB, 下载次数: 112)

200862412254628079.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5:48:33 | 只看该作者

黄山温泉景区图片

黄山温泉景区图片

2009-9-9

1443.jpg (35.35 KB, 下载次数: 117)

1443.jpg

160496.jpg (93 KB, 下载次数: 110)

160496.jpg

1209308381.jpg (50.2 KB, 下载次数: 115)

1209308381.jpg

1209396111.jpg (77.81 KB, 下载次数: 118)

1209396111.jpg

01.jpg (87.37 KB, 下载次数: 120)

01.jpg

03.jpg (90.76 KB, 下载次数: 122)

03.jpg

11.jpg (102.11 KB, 下载次数: 121)

11.jpg

481ee8e49e1077d1deb06b1657ab308a.jpg (72.1 KB, 下载次数: 129)

481ee8e49e1077d1deb06b1657ab308a.jpg

542.jpg (135.59 KB, 下载次数: 117)

542.jpg

86285.jpg (41.08 KB, 下载次数: 118)

86285.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1:53:02 | 只看该作者

黄山五绝

黄山五绝

2009-9-9

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

1.奇松——黄山十大名松



    奇松是黄山“五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它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

    黄山松千姿百态,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让人倍感亲切;竖琴松、连理松、探海松、让人浮想联翩……

    黄山松的特点是针叶短而稠密,树冠平整如盖苍翠欲滴,惹人喜爱。

    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妮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

    而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则是千千万万黄山松中的至宝,她雍容端庄,仪态万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黄山人的化身和骄傲,她不仅被黄山人视为珍宝,更被中国人视为国宝。于是她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如今,又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黄山旅游事业的真正身为黄山人才惦量得出。发展而走出国,走向世界。可是,迎客松毕竟已是寿逾千年的古松了。黄山人极为重视迎客松的保护工作。黄山园林局自1983年起,就为迎客松配备了一位专职特护,对她实行全天候科学守护。十多年来,迎客松未出现过任何意外。

    黄山松,热情而又稳重,好客却不谦卑,亲切略带矜持,迎宾绝无虚意,她不仅描绘了黄山人的性格,更体现了中国人的风采!

迎客松

    迎客松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松名始见于民国《黄山指南》。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千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被称为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形象可爱。有诗赞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干年。”游人到此,目睹此松,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景留念,引以为幸。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迎客松已蜚声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

送客松

    送客松在玉屏峰的道旁。此松虬干苍翠,侧伸一枝,形似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有诗赞曰:“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面春。黄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挥手送游人。”

陪客松

    陪客松在玉屏峰前文殊台上。为四棵古松亭亭玉立,姿态秀丽,似长年累月既陪伴游人观景,又陪游人小憩,故名“陪客松”。有诗赞曰:“玉屏楼上客如梭,美主年年忙张罗。不语奇松能职守,无间风雨笑颜多。”其旁石上有“果然”二字题刻。

盼客松

    从天都新道“天地一线”回首,可见此松。它伸展巨臂,姿态很像玉屏峰前的迎客松,似在盼望游客登临,故名“盼客松”。但长期僻居深山,寂寞千百年,自天都新道开通后才展现风采。今人有诗赞曰:“古松旷劫守深山,盛世而今路始盘。盼到天明终有客,愿将青翠献人间。”

望客松

    望客松在玉屏峰至莲花沟的途中。松干粗矮,树皮黝黑,树冠密集而倾斜,姿态苍劲优美,因其挺立高崖,似登高眺望游客,故名“望客松”。有《相见欢·望客松》词咏之:“千年久立高岩,笑颜堆。待客情深乍见,又分开。留难住,欢声去,几时回?望眼欲穿挥泪,盼重来。”

蒲团松

    清康熙八年《黄山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五。在玉屏楼至莲花沟道中,老鹰石下。树身高3米,侧枝密集在2米高度,盘曲于四周,然后平伸,向北面倾斜,针叶簇集顶部,树冠铺展平整,状如用蒲草编成的供僧、道打坐、跪拜之用的蒲团,故名。冠幅直径10米,投影面达78平方米。清人丁廷健有诗咏曰;“苍松三尺曲如盘,铁干横披半亩宽。疑是浮丘钱坐处,至今留得一蒲团。”诗中将蒲团松的形状与浮丘得道的传说联系在一起进行描述,使蒲团松显得更加神奇而富有魁力。今人亦有诗曰:“松冠平扁似铺棉,形若蒲团半亩圆。大厦千间张锦绣,何如顶上好安眠。”

探海松

    探海松在天都峰顶,经过天桥,可望见一棵古松悬在危崖上,即为探海松。它有一侧枝很长,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取海中之物。故名。相传,有位仙人应邀去天都赳宴,行至桥上,只见云海翻腾,浩气临空,于峰万壑,倏忽变幻。他看得如醉如痴,将赴宴忘得一干二净。另一位仙人东方朔见此光景,即拍拍他的肩膀,笑曰:“老翁老翁,犹似老松,不尝他酒,独饮海风,一醉千年,其乐无穷。”那仙翁一听,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心想:这里比仙宫还美,何不在此一醉千年?于是便摇身一变,化作一棵苍劲的松树,日夜饱饮海上的烟霞。这就是探海松。因其造型奇特,故旧志将它列入黄山“十大名松”。有诗咏之:“天都绝壁一松奇,古干倾斜势欲离。要与龙王争海域,侧身欲跳舞披靡。”

倒挂松

    倒挂松在莲花峰道中,旧志所列九大名松之八。奇松似苍虬逆悬,根茎怒生。此松已枯死。如今在去玉屏楼道中的“一线天”左侧峰壁下。也有倒挂松,其根在上,盘生于石隙中,主干倒长约1米又折向上伸出枝叶,如龙戏水.倒挂高空,形态奇特,独具一格。

望泉松

    望泉松在盼客松附近,生于一悬崖峭壁上。古松巨大,斜向生长,树冠伸向汤泉,似在探望汤泉之胜,故名“望泉松”。有诗咏曰:“大夫峰顶望温泉,几度沧桑已变迁。万态风云遮眼过,老松相伴有青烟。”

贴壁松

    贴壁松在天都新道“试胆石”下。古松高大挺拔,紧贴岩壁,故名“贴壁松”。其枝干倾斜,向一侧伸展,形态奇特。有诗赞曰:“贴壁而生足底坚,人间遥隔几重烟。天崩地裂身犹健,哪怕严寒酷暑煎。”

  有两株。一株位于黄山白云新道,从天海至步仙桥段的悬崖峭壁上,海拔1450米处。扎根于岩隙,主干紧贴岩壁,树枝向两侧舒展,形如一幅美妙的铁画。树龄200年,高7.5米,干围0.65米,冠幅直径4米。另一株位于黄山天都新道“试胆石”下,海拔1700米处。高大挺拔,主干紧贴岩壁,枝梢向前斜倾,形态奇异。此树树龄400年,高11米,干围1.5米。

2.怪石——黄山怪石介绍



    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

    黄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异兽,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诸如:“仙人下棋”、“天女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有的形同各种物品,诸如“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飞来钟”。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有“苏武牧羊”、“太白醉旧”、“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

    这些巧石,或叫怪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 如仙桃峰、笔锋,老人峰等,这些亦峰亦石的景观,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称奇于世的奇峰,盖由于这些峰上形象生动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观海”上的“猴石”,“鳌鱼吃螺蛳”中的“螺蛳石”等,块石大小均在3米以内,如雕如塑,妙趣横生。有的怪石因观赏角度改变,景致随之变化,具有移布换景的奇趣,如天都峰侧的“金鸡叫天门”,由天门坎再回首东望,石景变成了“五老上天都”;石门溪旁的“喜鹊登梅”,若从皮篷的入口处观之,则又变成了“仙人指路”。它们个个巧夺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黄山有名称可指的巧石多达120余处。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可谓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令人神往。

    黄山怪石的命名,既各具不同的含义,也饶有趣味,主要体现了形似或神似的特征,石名或与宗教仅相依联,带有浓重的仙家色彩;或以禽兽形象或以物件状态、人物行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对各种形态毕肖的怪石作形神兼具的命名,给静态的石景赋予了活力。有些石名,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如“关公挡曹”讲的是“义”,“周王拉车”体现的是“礼”,“孔明借东风”是“智”,“武松打虎”是“勇”,“介子背母”是“孝”,“苏武牧羊”宣扬的是“节”,这些寓教于游的石名,能给人们的认识以深刻的启迪。  

3.云海



    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黄山、牯牛降、凉峰、齐云山都可看到云海,但以黄山云海为最奇。云海的形成,有其原因和规律。黄山山高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水分不易蒸发,因而湿度大,水气多。雨后常见缕缕轻雾,自山谷升起。全年平均有雾天250日左右,真可谓云雾之乡。黄山云海是由低云(云底高度低于2500米)和地面雾形成的。低云主要是层积云,这是其特点。黄山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有97%的云海由层积云形成,只有3%由层云或雾形成。6至9月,有淡积云和浓积云形成的云海,约占这个时期云海总数的6%。

    冬、春季节,大气中低层的气温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低(约在800~1200米之间),冷空气活动频繁,过程性天气活动明显,在雨雪天气后,常出现大面积的好云海,尤其是壮观的云海日出。入夏后渐进梅雨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云的凝结高度升到1500米左右,云层高度超过或接近大部分峰顶,这时候云雾笼罩,不易看到云海。7月至8月份,为黄山盛夏,这段时间常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上升,低云的凝结高度也上升到全午的最高度。山的阴面,湿度大,容易形成对流。上午到午后,山头周围常有淡积云和浓积云形成,但由于云层高于峰顶,因而云海少见。在傍晚或早晨,偶而可以看到由积云、层积云形成的云海,但由于环流影响,极易破坏,云海维持的时间较短。入秋以后,约9月至10月份,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低云的凝结高度也随之下降。冷空气过后,常出现层积云较高的大面积云海。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黄山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跌,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干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清休宁人、诸生吴应莲的《黄山云海歌》有句云:“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楫随波漾。”“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正是反映了黄山云海干变万化所形成的种种奇观。如至风平浪静之际,则白云茫茫,一铺万顷。无数的山峰,被白云淹没,只剩下几个峰尖,象是大海中的岛屿。清人江鹤亭有诗曰:“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髻时有无。”描述的就是黄山云海风平浪静时的情景。但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尤其是在雨雪之后,日出或日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太阳在天,云海在下,霞光照射,云海中的白色云团、云层和云浪都染上绚丽的色彩,像锦缎、像花海、像流脂、美不胜言。从美学角度观察,黄山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其洁白云雾的飘荡,使黄山呈现出静中寓动的美感。正是在这种动静结合之中,造化出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

狮子峰云海

    云海的形成,有其原因和规律。黄山山高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水分不易蒸发,因而湿度大,水气多。雨后常见缕缕轻雾,自山谷升起。全年平均有雾天250日左右,真可谓云雾之乡。黄山云海是由低云(云底高度低于2500米)和地面雾形成的。低云主要是层积云,这是其特点。黄山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有97%的云海由层积云形成,只有3%由层云或雾形成。6至9月,有淡积云和浓积云形成的云海,约占这个时期云海总数的6%。

  排云亭观云海-霞光映照下的西海

    冬、春季节,大气中低层的气温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低(约在800~1200米之间),冷空气活动频繁。过程性天气活动明显,在雨雪天气后,常出现大面积的好云海,尤其是壮观的云海日出。入夏后渐进梅雨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云的凝结高度升到1500米左右,云层高度超过或接近大部分峰顶,这时候云雾笼罩,不易看到云海。7月至8月份,为黄山盛夏,这段时间常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上升,低云的凝结高度也上升到全年的最高度。山的阴面,湿度大,容易形成对流。上午到午后,山头周围常有淡积云和浓积云形成,但由于云层高于峰顶,因而云海少见。在傍晚或早晨,偶而可以看到由积云、层积云形成的云海,但由于环流影响,极易破坏,云海维持的时间较短.入秋以后,约9月至10月份,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低云的凝结高度也随之下降。冷空气过后,常出现层积云较高的大面积云海。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黄山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跃,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清休宁人吴应莲的《黄山云海歌》有诗句云: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
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

 正是反映了黄山云海千变万化所形成的种种奇观。如至风平浪静之际,则白云茫茫,一铺万顷.无数的山峰,被白云淹没,只剩下几个峰尖,象是大海中的岛屿。清人江鹤享有诗曰:
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
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会时有无。

倒海翻江涌双笋

    描述的就是黄山云海风平浪静时的情景。但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尤其是在雨雪之后,日出或日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太阳在天,云海在下,霞光照射,云海中的白色云团、云层和云浪都染上绚丽的色彩,像锦缎、像花海、像流脂、美不胜言。从美学角度观察,黄山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其洁白云雾的飘荡,使黄山呈现出静中寓动的美感。正是在这种动静结合之中,造化出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

    黄山景区群峰耸立,峡谷纵横,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所以根据方位的不同黄山云海可分为: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天海。

黄山东海

  位于白鹅峰、仙都峰以东。包括白鹅岭下大峡谷和皮篷一带区域。东海虽不如南海、北海那样宽广但山峭谷深,风起云涌,更为变幻莫测。随着谷风的环流运动,云雾急速翻滚,如同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亦具气势与特色。贡阳山麓的“五老荡船”,在云海之中更加逼真。

  观赏东海的最佳地点在白鹅岭和东海门。

黄山南海

  位于天都、莲花两大主峰以南。这里峰高壑深,常有云雾缭绕并行成浩瀚云海。以其位置称为“南海”,亦叫“前海”。这一带,云海广阔,无数山峰沉入海底,唯独朱砂峰、老人峰、紫石峰等诸峰尖露出海面,在如大海中的岛屿。

  玉屏峰的文殊台在天都、莲花两峰之间,坐北向南,是观南海的理想之地。

  在玉屏峰前晨观云海,最为奇绝。只见无垠的天际,一片灰蒙。南面,紫石、玉屏、独耸岩诸峰,宛如刚刚沐浴过后的妙龄少女,天生丽质,婀娜多姿,静谧地躺在晨曦的怀抱中。西边,远远望去,云蒸霞蔚,象一群羔羊,忽而向东漫步,忽而朝西奔涌。须臾,它们似一群惊散的羊羔紧紧地依偎在骆驼峰旁,恋恋不舍,不肯离去。游移不定的云雾,忽聚忽散,倏尔而逝。有时好比汪洋中的万顷碧波,银浪排空,翻滚不息。在晨光雾海的衬托之下,伊然是一幅仙山琼阁图,令人仿佛超脱凡尘,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神奇而又美妙的仙境。

黄山西海

  位于丹霞峰、飞来峰的西侧。千仞壁立、万壑峥嵘、气势磅礴的西海大峡谷就在这里。它也是黄山风景区中最秀丽、最深邃的部分。

  观西海,最佳地点在排云亭。排云亭前绝壁千丈,云气缭绕,是欣赏云海、晚霞和奇峰幽谷的绝佳境地。

黄山北海

  位于丹霞、狮子、始信峰以北。远处为原太平县的广阔田野。狮子峰、始信峰北侧陡峭,悬崖幽谷之间,常有云海出现。由于地形复杂,气流在山峦间穿行时,不断遇到障碍,形成环流从谷风,在深壑中时而上升,时而跌落。云雾随之上下,回旋飘动或弥漫舒展,如同海涛起伏,浪飞潮涌。凌晨,红日东升,霞光万道,照射云海,色彩绚丽,更显奇观。

  清凉台和狮子峰顶,是观赏北海的最佳境地。

黄山天海

  位于光明顶前,即南、北、东、西四海之间,为海拔1750米的高山盆地。从光明顶回望,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当周围群峰没在云海之中时,此处却是一片晴空。正面的鳌鱼峰和“鳌鱼”背上的“金龟”在云海之中更加绝妙。

  玉屏楼前观南海,乃不知天海之胜。

  光明顶顶部高旷平坦,是观天海的最好去处。同时也可统观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五海烟云尽收眼底。

4.冬雪——黄山冬季景点特色

    黄山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所以黄山四季皆可游。冬季黄山主要景观有:

    1)云海:冬季是黄山云海最容易形成也是最壮观的季节,雨雪天后,常常出现大面积的云海,尤其是壮观的云海日出景观,让你流连忘返。
    2)冬雪:一年之中,黄山平均积雪约50天,平均初积雪日期为12月底,终雪日期在第二年的3月初。雪后的黄山到处是银装素裹,巧石如玉,真可谓是“处处路通琉璃界,时时身在水晶宫”。
    3)雾凇、冰挂。黄山冬天当气温下降到零下,有雾或毛毛雨时,就有雾凇、冰挂等景象出现,满山玉树银花,晶莹闪烁,蔚为奇观。
黄山之冬可以说是游黄山最奇妙的季节,难怪有人说,“黄山四季皆美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5.温泉



  黄山有泉15处,其中被称为黄山“五绝”之一的温泉,又名汤池、灵泉、朱砂泉。据明代学者潘之恒所辑《黄海》载:"香泉溪(今逍遥溪)中有汤泉,口如碗大,出于石间,热可点茗。

  温泉位于黄山海拔850米紫云峰下,水质是含重碳酸盐等多种矿物质的淡泉水,不含有害物质,可以泡茶酿酒。自唐代开发以来,享誉千年。相传轩辕皇帝曾在此沐浴,须发尽黑,返老还童。据科学测定,泉水终年温度在四十二摄氏度左右,每小时流量约45吨,即便遇久旱亦不干涸。泉水清澈甘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阴离子和人体所需的铝、镁、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可饮、可浴、可医,对医治人体的消化、神经、心血管、风湿皮肤等病症和消除登山疲劳均有显著的疗效。古人对温泉的治病保健效果归纳为:“饱浴之忽饥,醉浴之忽醒,郁浴之忽舒,昏浴之日月开朗,劳浴之营味安和”,对黄山温泉的健身保健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五岳若与黄山比,犹欠灵砂一道泉”。邓小平先生1979年来黄山游览视察,曾亲笔题写"天下名泉"四字,令温泉格外生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8 02:50 , Processed in 0.26302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