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揭秘:毛泽东当年“抗美援越”的真实意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8 11: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揭秘:毛泽东当年“抗美援越”的真实意图

2009-9-18

我们来设想一下中国在越战前所处的恶劣的外在环境。那是冷战时期,是两极世界,是两霸横行霸道的的时代,是国际矛盾极其尖锐的岁月,是中国夹在两霸的夹缝讨生活的屈辱时代,是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时代。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舵手,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为了国境四周安宁,为了创造促进发展经济的和平大环境,毛泽东朝思暮想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突破美苏的围堵,突破两霸的包围,彻底打破这种不利于新中国生存发展的国际旧秩序、旧格局。否则,连国家的生存和安全都没有保障,还奢谈什么经济建设!


    但是,如何突破美苏两霸的包围圈呢?突破点在哪?选定了之后,如何突破?都需要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智慧、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选定越南为突破点


    越南和印支是冷战时期六十年代两大阵营矛盾冲突的焦点,毛泽东选择这个突破点是形势使然。但要在越南打开这个缺口,意味著必然要再次同美国兵戎相见。中国当时又正同苏联进行激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之争,也是水火不容。这就意味著可能同时同美苏翻脸,意味著中国可能两面作战,这可是兵家的大忌。


    “抗美援朝”时,有苏联作战略后盾,现在美苏一齐反,以一敌二,中国有这个实力吗?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吗?


    许多毛的老同志、老战友认为,这是拿党国的命运作一场胜负难测的豪赌。所以,对此深表疑虑不安。有文说毛晚年“左倾”,“骄傲起来”,“专断”,“不谨慎”等,都是这种情绪的反映。


    所以毛晚年面临了两难困境:不突破两霸的围堵,中国将无法生存发展,但要同两霸摊牌,兵戎相见,中国又没有这么大的有形实力。怎么办,何去何从?但毛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还是无法说服党内的务实派,他们认为,美苏不是封锁围堵我们吗,正好我们借此关起门来,渐进地、有秩序地发展经济科技,充实国力,以备将来有一天同两霸摊牌。毛认为这不实际,两霸不会让你关起门来搞建设,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在两霸的围堵封锁之下,你没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经验,如何能搞经济建设?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但这些人中不少是老同志、老战友、学术界和文艺界的权威、社会的名流啊!都是一些正人君子啊!


    对毛来说,进退都是充满危机,他的革命生涯从来都是包围在危机之中,但都没有像这次这么复杂、这么令他呕心沥血,这么险象环生。进虽危险,但可能打出一条血路;退,虽暂时自保,终将无法避免一战。毛的一生,作过了无数次的政治和军事赌博,对他来说,再作一次冒险的决策不难,难在必须作最坏的打算,作全面的准备,才能“不打则已,一打必胜”,一打就要打出长期的和平。但作这样的打算,作这样的准备,就无法不影响到全国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这可是会搞得全国大乱、天下大乱啊!


    具体而言,同时反美、反苏,涉及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内政、外交问题,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和策略问题,党内的团结问题等等。这对毛泽东来说,的确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首先,从理论上要打破两极世界的格局。实际上,毛在六十年代初,就已意识到来自南疆的美国的威胁,暗下决心同美国一搏。所以毛在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其次是,反美帝可以从马列理论里找到根据,可以得到党内同志和世界各国的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意和支持。但要反苏,反社帝,人家要问你为什么要去反一个列宁所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就不能不在马列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也就是说,你要比苏联更革命,更红,更左,这样才能在理论思想上同苏联划清界线,才能同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所以,毛提出了不断革命论,而且是文化思想领域的革命,这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产生的理论上的原因。不断革命论,是一箭三雕,既可反美,也可反苏,还可封国内政敌之口,起到统一思想,统一步伐,集中意志的作用;此外,在世界范围内,可以争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的支持,还可以赢得欧美广大进步人士和知识界的同情和支持。


    但是,军事上中国如何南北两面作战,而且还要准备应付可能爆发的核子战争?毛巧妙地运用美苏之间的矛盾,在战略上以霸制霸,用苏联牵制美国,中国同苏联所争的是真假马列主义信徒,不是搞资本主义,所以苏联不敢因此而联合美国对付中国;不但如此,苏联为了表示它才是正统马列主义者,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不得不率领社会主义国家援助越南对抗美国。毛同时反过来用美国牵制苏联,因为美国的谋略家一直梦想分裂共产主义阵容,以中制苏,缓解苏联对西方的压力,所以反对苏联摧毁中国的核子基地。


    对于越战本身,美国讲明了是为了维护民主自由,必须遏制中国共产主义对东南亚的扩张,一旦失掉越南,将引起骨牌效应,波及其他东南亚各国。对中国而言,越南是中国的南大门,攸关国家的安全,岂能置于美国势力范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中国为了保障东北国防安全,抗美援朝,基于同一考虑,不惜以任何代价,抗美援越,直到取得全面胜利为止。


    但是鉴于朝鲜战争血的教训,中国直接参战,牺牲太大,而且会冒同美国直接开战的危险,所以毛采取了一九五四年“抗法援越”的奠边府模式,间接参战。实际上是一种隐蔽战争,或代理战争,也即让北越出面同美国正面作战,中国在背后全力提供战略、战术、人员和物资的支持。当然,如果美军敢于跨越十七度线,深入北越,则将依照“抗美援朝”模式,派遣志愿军直接参战。结果,自始至终,美军地面部队一直未敢越雷池一步,中国的战略威慑,保证了北越的安全。


    但以北越的贫穷落后,加上二十多年的抗法救国战争使国民经经济残破不堪,可以想像,没有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后勤、人员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北越的“抗美救国战争”很难长期支持下去,更谈不上胜利了。就是再有十个武元甲也抵挡不了美国的五十四万如虎似狼的现代化地面武装部队的疯狂进攻和空中的狂轰滥炸。


    必须强调,毛对“抗美援越战争”的最实质性的贡献是他的人民战争思想,当然包括他的飘忽机动、变化莫测的游击战术。这是他经过数十年革命烈火千锤百炼的绝招,他用它打败了蒋介石,现在他又传授给越南人,用来对付美霸。但越战期间,他的人民战争思想有所发展,从中国国内运用到世界范围,不仅在中国、越南形成人民战争的海洋,还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海洋,也即反战怒潮,席卷欧美各国。毛的人民战争这一招理论上并没有什么深奥难解之处,但看似平淡无奇,被他运用起来,却威力无穷,挡者披靡,使得美国的现代化武器毫无用武之力。尼克松总统领教了毛人民战争的厉害,最后不得不承认失败,下令从越南撤军,从越南和印支的泥沼中拔出泥足。


    中国的丰硕战果


    但是,进来容易,出去难。美国不但要其数百万大军(武装部队加后勤部队)安全地撤出,还要体面地撤出,真是谈何容易。尼克松想到了中国,中国或许可以帮他这个忙。政治是很现实的,如果尼克松不知道是中国而不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背后鼎力支持北越反美,老谋深算的尼克松怎么会屈尊就驾,不远万里跑到北京,而非河内或莫斯科,去向毛求教、求救?当然,毛帮助美国在越南拔出泥足,不是没有代价的,而且要的价钱非常高。第一、承认中国政治大国的地位;第二、解除对中国的封锁围堵;第三、撤销美台防卫条约,把美军撤出台湾;第四、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会籍;第五、共同防苏制苏。


    这些都在毛尼、周基的会谈和《上海公报》中得到了体现和谅解。这些可是一个战争的胜利者才能获得的丰硕战果啊!   


    这不仅涉及到东亚的格局,更涉及到世界的格局;从此,越战后的世界,不再是二分天下,而是三分天下,国际政治由两极变为三极,中国由此转危为安,脱出两霸围堵的困境,毛泽东赢得了豪赌,为中国杀出了一条血路。


    毛周不仅同尼基谈到台湾和越南问题,更谈到东亚和世界的格局,如果不是中国在越战中起著不容漠视的关键作用,中国有资格来谈这样的大问题吗?美国人是崇拜实力的,如果你没有把它打得口服心服了,尼克松会同你商谈如何安排国际格局这样的大问题吗?而且,继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后,英、法、德、日等大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几十个二、三流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要争相前往北京,朝拜世界级的元老政治家——毛泽东。毛由此从中国的伟人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伟人,从此毛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真是应了他在《沁园春》中所说的“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句。这可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一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伟大外交胜利啊!过去的旧中国一向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越战后却走上了国际舞台,发挥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的作用。


    由上可见,毛晚年发挥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的政治胆识和杰出的军事艺术,利用越战为突破口,打破美苏的围堵,为中国人打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为千秋后世子孙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并直接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提供了政治前提。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0:01:45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回忆:中国曾击落美F111战斗轰炸机

老兵回忆:中国曾击落美F111战斗轰炸机

2009-9-20



我用海鸥120照相机记录了发生在1971-1973年的援老抗美战争-以此纪念为国而战的军人!

1971年准备入老作战期间,我花3个月薪水买了台国产海鸥120照相机,我用它记录了71-73年援老抗美战场上的故事。入老时规定不能带照相机出国,我还是利用独掌雷达车的便利带了出去,后被指导员举报后被师部没收,后来师部领导居然拿着我的相机到处拍照,被我抓到把柄,领导还真不错,借机把相机还给了我,不然就没有今天的这些历史照片了。所有照片都是在我的雷达车上自己冲印出来的,我弟弟从国内支援我120胶卷、显影份、定影粉和相纸,但经历了30多年,照片已经模糊不清,还望网友们谅解。


我师71年上半年就接到北空命令准备参加援老抗美作战,当时我已升任雷达技师(71年6月),我师2个团(第31、32团,装备100MM、57MM高炮)+陆军一个营(37炮+高机)71年10月1日离开包头前往昆明集结,我师的装备在当时是我国最好的,昆明军区组织所属部队干部来我师参观学习。12月下旬从勐腊边境进入老挝左派控制的北部地区,主要任务是保卫我工程兵部队修路,公路从勐腊边境起,经过老共控制的北部地区,一条修到北越,一条往西南方向修到老挝与泰国交界的湄公河边,主要是支援泰国共产党游击队和在泰国协助泰共游击队的一只我军部队(约为1个师)。本来轮战时间为一年,因为71年9.13(林彪事件)影响,原来在老挝的空军高炮15师没能按期回国,拖了近一年,所以我们师也多呆了一年,直到73年11月才回国,其实1973年2月老挝各方就已经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

我师从1971年12月27日入老,到1973年11月14日撤出老挝回国,共23个月另17天,其间作战5次,消耗各种炮弹5316发,击落敌机4架,我方无一伤亡,也算创造了空军作战史上的一个记录。

第一次,刚入老时的第一次战斗就击落老挝右派部队一架T28活塞式攻击机,它也太猖狂了,居然敢主动攻击我师阵地,这也是入老参战以来我师唯一的一次被敌方飞机攻击,但没有人员伤亡。

第二次,1972年9月29日夜间作战,击落美军F111可变翼战斗轰炸机,这是我军到目前为止击落的最先进的美军飞机(一直未公开过),当时它从越南轰炸完后返回泰国空军基地,居然开着夜航灯从我防区上空飞过,真是找死。


第三次,1973年1月10日白天,也是美军大意,本来一直是在我防区泰国一侧训练飞行的A-7D攻击机群中突然有一架飞入我火力范围内,被早有准备的3个57MM高炮连一阵猛打掉了下来,也算捡了个漏。本以为美军肯定要来报复,搞的那一阵子非常紧张,结果美国人硬是把这口恶气给咽了回去,有点不可理解。因为先我师之前入老作战的空军高炮第15师就被美军飞机疯狂报复过,1971年5月5日空军高炮第15师44团2营与陆军11军高炮营击落2架F--4飞机,1971年5月14日美军飞机低空偷袭高炮15师,虽然在战斗中击落2架F-4飞机,但是44团4、5连牺牲24人,负伤58人,也是我军入老作战以来最大的伤亡事件。

第四次,1973年3月7日,打的是一架泰国空军UF-2小型运输机,虽是白天,但天空乌云密布,云层只有几百米高,能见度很低,战斗警报响起后我就上了雷达车,指挥当班操纵员跟踪目标,飞机进入我们防区时飞的很低,又很慢,飞机信号与附近山峦的反射信号混淆在一起根本无法分辨,我果断命令操纵员按飞机航向和速度盲报了几点,直到各连炮瞄雷达捕捉到目标,3个57MM高炮连一起开火(每连6门,一个营共18门57MM高射炮),第一次打了几分钟停了,过了数分钟炮声又响起来,战斗结束后才知道,第一次开火就把飞机翅膀打断了,当飞机与翅膀着着火从云层中掉下来时被炮兵误认为是2架飞机,又是一阵痛快淋漓的猛打,一直打到炮弹直射到对面山头才停止,飞机最后掉到湄公河对面的老挝右派军控制地区。

山下的工程兵部队亲眼目睹了我们高炮部队隔着云层把飞机击落的全过程,欢呼雀跃,立马上山送来烟酒猪肉表示慰问。为了搞清打下来的是谁的飞机,什么机型,专门派人过河去看了飞机残骸,2名飞行员死在飞机里,捡了一些飞机碎片,飞行员的手表也被检了回来。这次是我师在老挝的最后一次战斗,师领导差点要受处分,因为当时老挝两派已经停战,军委下达的停战命令也已发出,还好战斗打响时停战命令还未到达师部,不算违纪,参战部队照样立功授奖,我也因此获得在部队6年半中惟一一次获奖--团通报表扬(因为当时作为师直属雷达站配属给32团在最前沿担当警戒雷达)。

第5次,在老挝期间还有过一次开炮经历,当时我们雷达站在2号公路53公里处的阵地的32团防区担任警戒,72年清明节的晚上,我正好在雷达上指挥时发现一个空中目标,飞行速度很慢,每分钟不到1公里,而且一直晃来晃去,也没有固定航线,高炮团用肉眼都看到飞行物发出的火光,因为很久没有仗打,部队极度无聊,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瞄准目标就打,团指挥所下令停止射击都停不下来,前后打了数百发炮弹,目标也没什么反应,那时才知道可能打错了,经调查得知是老挝人清明祭祀放的孔明灯(也称天灯),闹了一个大笑话,据说团领导为此还受了处分。

我师31团也出过一次大事,美军B52战略轰炸机从泰国军用机场起飞轰炸北越时,都要在31团防区附近空中加油后再去北越轰炸,然后返回泰国机场。一次B52与KC135空中加油机居然飞进我们防区加油,这可是打飞机的最佳时机,当时在团指挥所值班的是31团参谋长(原师作战科长,师长的红人,下基层锻炼,准备升官),据说他吓的在指挥所乱转,就是不敢下命令开炮,贻误了最佳战机,后来受到处分,降为团副参谋长。

下面我参军后的第一张照片,时年17岁,我是68年3月参军的,文革期间的第一次征兵,入伍就编入北京军区空军高炮11师直属雷达站操纵班任一号操纵员,驻扎北疆包头市,主要是保卫宝钢和一机厂/二机厂(生产坦克及坦克炮),我们师本来准备68年下半年去越南轮战的(援越抗美,高炮部队轮流入越作战锻炼),因68年与越南关系紧张没去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4 03:57 , Processed in 0.13557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