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遠離莫名猝死 3大心臟衰竭警訊 累、喘、腫 心衰线粒DN关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29 09: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遠離莫名猝死 3大心臟衰竭警訊

健康醫療網 2016/10/28 15:12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

心臟衰竭急性發作如同骨牌崩塌效應,很多患者突然休克倒地,很有可能就再也醒不來。心臟衰竭是堪稱比癌症還可怕的疾病,死亡率高達5成,全台每年有2萬2千多人住院插管急救,是國人住院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表示,心臟衰竭是心臟功能慢慢受損惡化,心臟無法打出血流,造成器官缺血,病情程度有4個階段,且早有前兆,若感覺「累、喘、腫」,就需要特別注意。及早用藥治療可以恢復心臟正常功能,才不會突然發生猝死。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副秘書長楊甯貽提醒,有三高、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臟功能退化的老年人,是心臟衰竭的高風險族群,如果平時有容易喘、胸悶、體重莫名增加的情況,最好就醫進一步查。

http://times.hinet.net/news/19498797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09:24:46 | 只看该作者
心臟衰竭3大症狀:累喘腫 這樣做別讓生命崩塌!

華人健康網 2016/10/19 17:15

日前資深藝人郭金發,在演唱台上暈倒,送醫救治不治,死於心肺衰竭,令人感到遺憾。心臟衰竭真的如同猝死般,令人措手不及、無力回天嗎?其實,心臟科醫師表示,心臟衰竭屬於慢性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機會控制;但是忽略警訊太晚發現,心臟衰竭則如同骨牌崩塌效應,5年死亡率高達50%,千萬別輕忽!

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累、喘、腫」。
除了突然心肌梗塞發作,因為血管阻塞會併發心臟衰竭之外,有的人感冒後久咳不癒、走路會喘、腳無力水腫,小心是急性心肌炎,也會併發心臟衰竭。

【個案】急性心肌炎合併重度心臟衰竭

1名72歲蘇太太,某日在椎間盤突出日常復健時,突發休克頓失生命跡象,原已被宣布院內死亡,急救30分鐘後才奇蹟恢復呼吸心跳。經確診為急性心肌炎合併重度心臟衰竭,為了不讓心臟衰竭繼續惡化,蘇太太積極接受治療,並進行正確居家照護,病情已改善至中度心臟衰竭,目前已經能健康出遊。

收治這1名患者的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指出,患者的心臟衰竭症狀不明顯,所以自己未察覺。所幸發作時正好在醫院內,經過施予不斷的心肺復甦術,終於搶救成功,患者也完全未傷及腦部,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心臟衰竭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表示,心臟衰竭是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的疾病,然而一般大眾缺乏正確疾病認知與治療積極度,導致住院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對社會與家庭造成無法衡量的損失。



72歲蘇太太急性心肌炎合併重度心臟衰竭,積極接受治療,已經能健康出遊。

一般人踩飛輪幾分鐘後就會開始喘,但心臟衰竭患者在走去廁所的幾步路上,就有可能喘不過氣現象。
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累、喘、腫」

應該如何及早知道自己可能有心臟衰竭?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副秘書長楊甯貽表示,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累、喘、腫」,或夜晚忽然胸悶難耐,甚至要起床開窗透氣,需特別注意。舉例來說,一般人踩飛輪幾分鐘後就會開始喘,但心臟衰竭患者在走去廁所的幾步路上,就有可能喘不過氣,甚至在家掃地、晚上睡覺都會喘到幾乎無法呼吸,最好找心臟科醫師以心臟超音波檢查。

此外,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主要包括:患有「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也必需特別注意。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全台每年約有兩萬兩千人因嚴重的心臟衰竭住院,若未經妥善治療,3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 30%。更令人擔心的是心臟衰竭死亡率5年內逼近 50%,患者往往隱忍不適,甚至感覺無法喘氣才就醫,而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心臟衰竭治療有突破進展 把握黃金時期

近年來心臟衰竭治療已有突破性進展,患者需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並積極配合治療,以降低心臟衰竭惡化風險。把握治療黃金時期,積極治療、正確照護,才能有效降低高住院率與高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品質,不讓生命隨時倒塌。

最後,黃建龍醫師呼籲,心臟衰竭患者,除了積極接受心臟衰竭藥物治療、配合醫囑及定期回診外,還需嚴格控制飲食的水分及鹽份、維持適當體重、控制血壓,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http://times.hinet.net/news/19447863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10:39:23 | 只看该作者

Nature:线粒体DNA在心脏衰竭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衰DN动员防御

Nature:线粒体DNA在心脏衰竭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脏衰竭时线粒体DNA的细菌指纹动员身体防御系统

译文来源:生物谷 2012-04-26 20:50

据一项由英国国王学院伦敦和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研究证实:心脏自身细胞的DNA在心脏衰竭患者错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中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家发现心脏衰竭影响了75万多英国人,线粒体DNA可以启动人体对感染的自然反应,以此在心脏衰竭中作出贡献。

心脏衰竭患者的免疫细胞侵入心脏,这一过程称为炎症。这个过程使得心脏肌肉的工作效率降低,减少心脏向身体其他部位泵血能力。当身体正面临如由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威胁时,炎症才会被激活。

这项研究将刊登在Nature杂志上,研究显示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小鼠自身的DNA可造成心脏炎症。当吞噬过程效率变得越来越低时,DNA会逃脱这一过程。当细胞处于压力之下时如心脏衰竭过程,自噬会停止正常工作。

DNA的问题来自心脏细胞的能源生成结构——线粒体。线粒体DNA引发炎症,因为它类似于细菌的DNA,激发免疫细胞受体——Toll样受体9。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ya Otsu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当线粒体由压力等原因损坏时如心脏衰竭的过程中,这些线粒体会出现问题,因为它们的DNA仍保留一种古老的细菌指纹去动员身体的防御系统。

我们以前发现当细胞破裂时的自然过程变得不那么有效时,受损的线粒体在心脏衰竭过程积聚。现在,我们已经表明我们保留在我们的线粒体中的DNA指纹图谱使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反抗我们。

Shannon Amoils博士说:这个有趣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便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心脏衰竭,免疫系统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外部威胁存在下也会被激活。(生物谷:Bioon.com)

doi:10.1038/nature10992

Mitochondrial DNA that escapes from autophagy causes inflammation and heart failure

Takafumi Oka,Shungo Hikoso,Osamu Yamaguchi,Manabu Taneike,Toshihiro Takeda, et al.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548200.html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 ... ll/nature10992.html



Nature Com:miRNA分子或可保护人类免受心脏衰竭的治疗方法: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561005.html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2090

其他: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45138.html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34535.html

4#
发表于 2016-10-29 11:19:15 | 只看该作者

医学保健专家:远离猝死关键是要了解并远离诱因

医学保健专家:远离猝死关键是要了解并远离诱因

作者:陶叶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8-30 10:54:09

医学保健专家:远离猝死关键是要了解并远离诱因

近日,央视足球评论员陶伟猝死的消息让人们震惊不已。而前段时间,报道称一个25岁的女主持人在家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离世。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猝死人群在不断扩大,中青年猝死比例不断上升。为何猝死现象频频发生?如何才能预防猝死?针对相关话题,8月29日,新华网记者对话了国内著名医学保健专家、安徽省卫生厅原厅长戴光强教授。戴光强指出,远离猝死关键是要了解并远离促发猝死的诱因。

猝死是指出乎意外的非自然死亡

新华网记者:我们常常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和听到猝死二字,究竟该如何定义猝死呢?

戴光强:猝死是指出乎意外的、在短时间内发生的非自然死亡。发生猝死的人可能患有严重疾病,也可能没有患有明显疾病,如心性猝死,可以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大面积心肌梗塞而猝死,也可以心脏并没有明显疾病存在,而是在某种因素(如强烈情绪变化)促发心脏发生心电不稳定而出现致死性心律紊乱而猝死。

造成猝死的疾病是多系统的,如心脏疾病可引起猝死,脑血管病也可引起猝死,呼吸系统(如肺栓塞、哮喘发作)、消化系统(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也可引起猝死。最常见的是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引起的猝死。

了解并远离可能发生猝死的诱因

新华网记者:可能促发猝死的诱因有哪些?

戴光强:有关猝死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猝死者本不应该死,生活中一些不注意的细节成为了促发他们死亡的诱因。因此,认识、了解并远离可能会促发猝死的诱因,是预防猝死,远离猝死的关键所在。

诱因之一:吸烟。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吸烟是45-65岁男性猝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同样还有冠心病,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在未来10年里猝死的发生率要高5倍。

诱因之二:不当喝酒。喝“闷酒”、“猛酒”、过量喝酒,酒后呕吐窒息,酒后睡不着服安眠药或者在服用头孢类抗菌素期间喝酒,均可诱发猝死。

诱因之三:熬夜劳累。熬夜加班、熬夜打牌、熬夜上网、熬夜吸烟(熬夜吸烟可是血液粘稠度比平时高8倍,易促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而猝死)等,都使猝死风险增大。

诱因之四:晚上暴饮暴食。晚上应酬过度,暴饮暴食,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诱发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而增大猝死风险。

诱因之五:病毒感冒。一次病毒感冒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概率为30%,但大部分人表现为隐匿型,若不注意休息,过度劳累或者熬夜的话,可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诱因之六:情绪激烈变化。极度悲愤、愤怒、兴奋、紧张、伤心、恐惧等可造成心电不稳定而发生猝死。

其他诱因,如突然间的寒冷刺激、久坐不动、酒足饭饱后泡澡、洗桑拿、不当减肥等可能成为促发猝死的诱因。

长期不吃早餐可诱发猝死

新华网记者:您屡次提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吃早餐和猝死有关系吗?

戴光强:不吃早餐可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不吃早餐者,人体血液会形成更多称作B型血栓球蛋白,是一种能导致血液凝固,使人患上心肌梗死的物质。因此,不吃早餐后患无穷。

远离猝死,关键是防诱因,还要针对性的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冠心病等进行有效地治疗。此外,早上起床以后空腹喝一杯温白开水,一周吃两次以上的鱼类有降低猝死的风险的作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8/268826.shtm



中国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晓: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9211050141527348.s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 04:06 , Processed in 0.08292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