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0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宗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8 16: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宗庙制度在朝鲜半岛最早由新罗从中国引进。韩国首尔的宗庙1394年由朝鲜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是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庙。1995年韩国首尔宗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韩国首尔宗庙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祭祀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仪式——宗庙祭礼。宗庙祭礼的音乐是朝鲜宫廷音乐的一种,被称为宗庙祭礼乐。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概况

中文名称:宗庙   

英文名称:Chongmyo Shrine

国家:韩国   

所属洲:亚洲   

批准时间: 1995   

批准标准: 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9届会议报告




历史
  宗庙是朝鲜王朝的宗庙。朝鲜王国的开国君主太祖李成桂于1394年将国都自松岳(现今的开城)迁至汉阳(今天的汉城)后,下令建造宗庙,用以祭祀王朝的先祖。宗庙于1394年12月动工兴建,1395年9月竣工,此后不断扩建,形成今日的规模。


建筑
  宗庙的主殿称为宗殿,是韩国最长的木质建筑,殿内19个神龛中供奉着李氏49位君王和王后的牌位。殿前巨大的石铺平台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永宁殿是由世宗国王所兴建的另一座建筑,里面16个神龛中供奉着33个牌位。除宗殿和永宁殿外,宗庙内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建筑,如功臣堂中安放着82位李朝开国功臣的牌位。宗庙内还有保管祭祀器皿的展示厅和祭祀时乐师待命或练习的乐宫厅。


祭礼
  李氏王朝时期,祭祀活动每年在主殿举行5次,在永宁殿举行2次。这种祭祀活动在1945年后曾经中断了一段时间,1971年李氏家庭又恢复了祭祀先祖的活动。现在每年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朝鲜王室的后裔都要到这里按儒教礼仪举行祭礼,公众可以观看。祭礼中演奏的音乐包括歌颂历代君王文治武功的乐曲,歌颂李氏祖先德行的八佾舞乐,以保持当年的习俗和传统。音乐由两个乐队演奏,一个在平台上演奏,一个在庭园演奏。宗庙祭祀时演奏的音乐被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第1号;祭祀典礼则被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第55号。   


漫步宗庙,感觉恰似时光倒流,与朝鲜封建王朝的历代国王和王后的神灵发生着一种神秘的交流。此处幽静的祭祀之所身处尘世纷杂的现代都市汉城,却保持了其精神上的神圣之感。祭所幽静沉寂,静静的庭院与传统的建筑相交融,体现了统治朝鲜精神和哲学领域达很多世纪的儒家忠孝思想。每年五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当空气中充溢着新鲜的树叶的清香,这座寂静的古庙开始焕发了生机,最后一代王朝的后代们纷纷赶来参加家族的祭祀活动。成千上万好奇的观光者包括一些外国人汇集此地,观看一直盛行于朝鲜王朝的神秘皇家祭祀仪式在现代如何被庄严的举行。场面壮观,音乐、舞蹈声势宏大,仪式通常要由数百名祭祀人员和身着彩服的艺术家经数小时才能完成。幽长的音调和缓慢的舞步更增添了肃穆的气氛,仪式按照儒家的传统进行,旨在颂扬王朝的每一个帝王。   

宗庙今天已成为韩国建筑的一处典范和全国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宗庙代表了朝鲜过去人们的精神信仰,木质建筑则显示了朝鲜建筑史上罕有的建筑美感。此处举行的仪式则蕴含了在韩国各重要领域起重大影响的儒家忠孝思想精华。


评价
  宗庙是保存的最古老和最真实的孔子圣殿。宗庙是为了祭祀朝鲜王朝的先祖,从十六世纪起它一直保持着现在的形式,并收藏了碑石,上面印有创始人家族成员的教义。在祭祀仪式上,表演音乐、舞蹈、和唱歌,这种十四世纪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旅游
  宗庙是供奉李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1394年太祖(1335-1408)李成桂在创立李氏王朝后,在新的都城即汉阳修建了景福宫,同时也在这里修建了宗庙。由于这里很好地保留了庄严的祭礼、祭礼乐等古老的传统及习俗,因而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宗庙为供奉朝鲜时期历代王和王妃以及被推崇的王和王妃神位的祠堂。宗庙为朝鲜时期的寺庙建筑,由正殿和永宁殿组成。宗庙以韩国儒家传统的表现、流传至今的礼仪遗产以及建筑的价值等,1995年12月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宗庙为举行祭礼的地方,所以其建筑不能奢华。正因为如此,建筑高度节制而简炼,装饰、色彩和花纹也尽量单纯而简洁,以突出必要的空间。布局、结构、装饰、色彩的简洁和单纯把宗庙建筑升华为象征的高度。   

目前,在正殿的19个龛室里供奉着19位王和30位王后的神位,在正殿西边永宁殿的16个龛室里供奉着从正殿移来的15位王和17位王后,以及英王和王妃的神位。宗庙的祭礼每年定期举行5次,如国家有特殊的变化可随时举行,以告知神灵。祭礼伊始,大王亲自到各神室前行大礼四次、敬酒,对所有神位一视同仁,不敢有所疏漏。在举行祭礼时,演奏的音乐为"保太平"和"正大业"。当时的音乐用编钟、编磬等一般雅乐器,配以唐笛、长鼓、牙筝等唐乐器和大芩等乡乐器,编成独特的旋律,突出了节奏的庄重和曲调的典雅。如今的宗庙祭礼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日,由继承朝鲜王朝血统的全州李氏子孙举行。   

宗庙于1394年朝鲜王朝从开城迁都汉阳时建于现在的位置,16世纪末因壬辰倭乱烧毁,在宣祖37年(1604年)商议重建,宣祖41年施工,光海君即位的1608年5月落成。宗庙祭礼,与宗庙这个空间、礼仪顺序、礼仪食饮和祭器、乐器、仪仗品、礼仪音乐和舞蹈等相谐调,而且在1462年定型以后几乎原封不动地传承了500多年,这样的综合性礼仪文化在全世界都罕见。    

进入宗庙正门后,有三条路,中央稍高一些的路是为去世的国王所设,东边的一条是国王,西边的一条是太子行走的。中间的路直连正殿。两边的路则连接到沐浴、斋戒及准备祭祀的房间。国王和太子在洁身净心后进入曲祀厅。   

这里是准备祭祀用食物的地方,中间有院落,整个建筑呈“口”字形。宗庙的中心是正殿,这里是供奉历代国王的牌位及举行祭祀的地方。   

祭祀已故国王的做法是从中国传来,但将这一传统保持至今的却只有此处。正殿内有19间房间,每个房间供奉着一个国王的牌位。正殿墙壁内还有忠于国王的有功之臣传。提起宗庙必然想到的就是宗庙祭祀乐,它由器乐、歌曲、舞蹈组成,500年前的旋律至今仍在传唱。   

这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绵综合性仪祀文化,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日都可在此看到祭祀典礼。这是一个可以看到规模盛大的传统仪式的绝佳机会。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供奉朝鲜王朝历代君王及王妃的神位。建于1394年,主要有正殿、永宁殿和纪念馆。与景福宫有天桥相通。宗庙乐是举行祭祀仪式的祭礼乐,以舞蹈和唱歌的手段演奏的音乐。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韩国的皇室后裔就在汉城举行仪式来纪念皇家的祖先以及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音乐是这些仪式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城宗庙在建筑布置上,主要牲是依自然地势而建,不象中国建筑有统一的中轴线。1995年汉城宗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04:26 | 只看该作者
韩国宗庙大祭


宗庙概况
宗庙是举行朝鲜王室列祖祭祀典礼的地方,是供奉开国先祖和为国捐躯的先王、王妃神位的王室祠堂。

宗庙祭礼在宗庙举行。在朝鲜王室,宗庙社祭礼为国家性典礼的五礼之一―吉礼,因此其规格也最高。王室的祭祀典礼一般在歌舞声中庄重举行,而现在成形的宗庙祭祀典礼基本定型于1464年,尽管历经500余年风风雨雨,但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依然保存完整。

从这一点讲,宗庙祭礼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历史最为悠久的儒教礼仪文化。宗庙木制结构建筑,在欧洲很难寻觅其踪迹。1995年12月,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宗庙始建于太祖3年,即1394年10月,次年9月竣工。当年12月,朝鲜王朝自开城迁都汉阳。王室祭祖的宗庙制度,源于中国周朝并成为系统化。当时采用五庙祭或七庙祭。朝鲜的宗庙原也采用五庙祭,但随时代变化,神室逐渐扩大到目前的19间。也就演变为现在的宗庙祭礼,这也是韩国宗庙的一大特点。

19间神室构成的宗庙建筑,具有正面较长,水平性突出等特点。这一点与宗庙制度的发源地中国有明显不同,显示了韩国建筑独有的特征。宗庙原来仅指正殿,但现在包含正殿和永宁殿两个建筑。正殿下方有供奉朝鲜杰出的83位大臣灵位的功臣堂。而供奉天地神灵的七祀堂分居其左右,似乎在护卫着王室的先祖们。

另外,宗庙里还有便于举行庄严祭祀仪式的展示厅、祭室、乡校厅等殿阁。


宗庙的结构
宗庙是供奉、祭祀朝鲜王朝历代君王和王后神位的王室祠堂。宗庙与供奉土地神、五谷神,祈求国泰民安的社稷坛一并成为国家的象征,是君王御驾祭祀先祖的场所。宗庙作为韩国的象征性建筑,于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从宗庙建筑的位置和方位,可以看出这座建筑受古代中国礼制规制影响很深。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其布局和环境,可以发现这座建筑物实际上是根据韩国实际环境建造的。平整的正殿院墙,是利用方形花岗石垒砌而成,墙顶则为琉璃瓦盖顶。高高的院墙,使正殿更显庄严。

正殿共有三座门。南门为神灵出入之门,祭官和其它参班人员不得进入;东门是作为献官的皇帝和祭官出入的门;西门则为乐工和其它人员出入之门。每座门的用途和规模都不尽相同。从南门进入,可以看到月台中央部分的神路,即供神灵出入的道路。因此时至今日,仍然不允许凡人通过。东侧下月台到上月台之间有一条通向神室的路,这条路叫御路,是供初献官――皇帝使用。上月台的正面有三处台阶,东侧台阶为献官使用;中间台阶叫“退界”,供神灵上下使用,这个台阶与神路相连。

正殿各神室的建筑结构非常简朴,这种简朴反而更加衬托出其庄重感,这一点可以说是唯宗庙才有的特点,世界上绝无仅有。宗庙正殿由一间间神室构成,是这座建筑物的基本构造单位。每间神室里,供奉有宗庙制度中最神圣的神位。神位用栗木制成,宽13.5cm高27.9cm。神室西侧供奉着君王的神位,东侧供奉着王妃的神位。君王的神位以青千巾的形式、王妃的神则以百巾的形式盖有天工。

正殿庄严,但是正殿的各部结构并没有进行其它装饰,形态非常简朴。基石呈下方上圆形。圆柱上刻有简捷的图案,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圆柱上方简朴的拱包,除了起到原来功能作用外,还上具有装饰作用。内部结构,则采用了使用宝柱和大梁等普通方式。中间位置架设天井,掩饰了屋顶下面部分。仔细观察正殿两端的屋顶,就可以发现这部分屋顶略低于中间部分。这是为了区分神室和侧室。从正殿的两端侧室延伸出的东朋、西月廊,呈左右护卫正殿之势,并一直延伸到正殿下月台下方。正殿南侧有七祀堂。七祀堂是祭拜四季诸神和进行七祀祭礼的神堂。

斋宫位于正殿东南方,是君王准备参加祭礼的地方。斋宫东面有供祭官停留、准备的祭室,西面有供君王和祭官沐浴的浴厅。与正殿东门相连的小小的建筑是供相关祭祀的官员居住的地方,叫做守仆房。典祀厅是准备用于宗庙大祭时使用的祭品、祭器等各种祭祀用品的地方。典祀厅旁有一口叫做“祭井”的水井。祭祀所用的水,均取自这口井。这口井建于世宗25年(1443),外圆内方。这种形态造型源于天圆地方之说。永宁殿被列为宝物第821号,是宗庙的附庙(另一座庙宇)。永宁殿由中央和左右侧室构宇成。中央部分供奉着太祖的四大祖先穆祖、翼祖、度祖和桓祖。东西侧室中供奉着第5室正宗到第16室的英王的神位。永宁殿的细部结构和整体结构与正殿相差无几,只是用材和建筑物规模略小于正殿。尽管永宁殿规模总体上略小于宗庙正殿,但是建筑本身的庄严结构和质朴、精湛的匠工技艺却丝毫不逊色。


宗庙祭礼程序
宗庙祭礼大体上分为迎接先祖神灵、神灵享用美食、神灵赐福庇佑、送神等程序。因为是国家最盛大的仪式,因此所有程序均严格按照法度进行。奉祝行列从正殿南门手持祝函沿着神路进入,宣告祭礼开始。这时,替代君王的初献官走出小次房移至正殿。祭官们各就各位,这叫做取位。此时,祭官们为了迎接先祖神灵,须洁净身心。这一点,可从洗手的盥洗仪式上可见一斑。

迎接神灵的程序从神观礼开始。这是恭迎在天之灵的仪式,三进香后把一杯酒分三次敬献倒入管制筒内,然后敬献币帛。烧香敬魂魄,斟酒敬体魄,白绸币帛敬神灵。

荐俎礼是为神灵摆宴的程序。把用于祭祀的牛、豕、羊肝和血以及黍稷利用油质混合,然后同艾草一起焚烧。通过敬献地上牲灵的仪式,祈求天下安宁和丰收。

“朝鲜时期,宗庙祭礼是君王献诚孝、天地神灵赐福、祈求国泰民安的国家性庆典,因此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由于宗庙祭礼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活动,因此用于祭祀供桌的食物也精心准备和制作。

祭器有竹制的甂、木制的俱和铜制的器皿等共60多种器皿。仅盛放食物祭器多达63种。各种器皿形态古朴,蕴含着阴阳和五行哲学。如同准备器皿般,准备食物时也极为精心。因为相传,祭祀食物中哪怕只有一丝灰尘,神灵也不会动用,因此需要格外的精心和洁净。神灵享用食物的程序从初献礼开始。

初献官敬献第一杯酒郁鬯酒时,祭官宣读祝文(祭文)。初献官心怀虔诚恭敬历代先王神灵一杯酒,祈求子孙后代的繁荣和王室的安宁。进行初献礼时,站立在月台上的献官们行四次跪拜大礼,以示对王室的敬忠。亚献礼,由皇太子或领仪政替代君王敬献第二杯的程序。现在由亚献官来执行。由终献官负责敬献第三杯酒,即终献礼。通过如上敬献三杯酒,表示最高礼节和诚意。

宗庙祭礼是朝鲜时期王室活动中最高规格的活动。因此仪式中使用音乐和舞蹈以示虔敬。祭礼乐根据演奏位置和乐器编成等,分为登架和轩架。登架是位于正殿前上月台演奏没有唱词音乐的乐团。轩架是位于下月台演奏带有唱词音乐的乐团。

为了祈求国家的太平和壮大,由世宗大王亲手创编了祭礼乐中的《保太平》十一曲和《定大业》十一曲。后经世祖改编完善。宗庙祭礼时使用的舞蹈叫做佾舞。佾舞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伴随《保太平》曲调起舞,左手持笛状管乐器,右手持翟,是趋向于文人的舞蹈。武舞是手持木剑和木枪,伴随《定大业》曲调起舞的强有力的趋向于武人的舞蹈。

“欣赏着这些歌、乐、舞,无论是凡人还是神灵,都会非常高兴,连上天也会感动。我想这正是举行这种祈求国家安宁和太平庆典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灵赐福的程序叫做饮福礼,即子孙们享受先祖神灵享用过的酒和食物。宗庙祭礼的最后一个程序就是送神的望燎礼。祭官焚烧用于祭祀的币和香后,下凡到宗庙的先祖神灵们乘烟而去。接受最高规格礼遇和享用精心制作美食的先祖神灵必将庇佑这个国家和安宁和昌盛。

“实际上祭祀仪式的精髓是对先祖的崇拜思想。直到今天,这一点仍然时时唤醒我们的孝道之心。因此,我们将致力于把21世纪的宗庙祭礼发展成为让世人为之动容的世界性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属于韩国。”最高规格和虔诚举办的宗庙祭礼--宗庙祭礼是通过向先祖行最高礼节,祈求国泰民安的儒教最盛大的活动。


御驾行列
君王出宫之日,待伴随君王的大臣和护卫官员出宫队列准备完毕,君王搭乘停在明政殿外的辇。手持遮阳伞和大扇的侍卫和大臣在后跟随,之后作为君王护卫队的玄武队随行。
君王乘坐辇到宗庙正门前,在宗庙正门下马碑前换乘轝进入庙宫。


祭礼仪式
迎神的程序从神观礼开始。在仪式过程中,演奏祈求太平昌盛的音乐和舞蹈,以求天地保佑王室繁荣。初献官进入神室,向在天之魂进三柱香。然后向地下的体魄敬献一杯酒,即把一杯酒分三次倒入正殿地上带有孔眼的“灌地筒”。之后,行献币帛礼。精心制作祭祀用食物,以不辱国祭―宗庙祭礼之盛名。盛放食物的63种祭器均呈深红色,每件器皿皆蕴含有阴阳五行的哲理性。祭器中包括竹制的甂、木制的俱和铜制的器皿等60余种。如同精心准备祭器一样准备祭祀用食物。

祭祀食物中哪怕只有一点灰尘,神灵也不会动用,因此需要格外的精心与洁净。香烟象征着魂魄。通过焚香,召唤肉眼看不见但又实际存在的王室先祖。香焚烧自身,香灰落地,烟气升天。飘向天空的香烟之中,还蕴含着祈求王室子孙后代源远流长的祈愿。荐荐俎礼是为神灵摆宴准备食物的程序。把用于祭祀的牛、豕、羊肝和血以及黍稷利用油质混合,同艾草一起焚烧。然后剥开盖在已事先准备好的祭桌上食物和酒类上的白纸。
通过敬献地上牲灵的仪式,祈求天下安宁和丰收。

灵享用食物的程序从初献礼开始。朝鲜时期,初献礼是君王亲自参加仪式,向先祖们进行祭祀的庄严活动。近来则由初献官向神灵敬献第一杯酒。初献官敬献第一杯酒郁鬯酒时,祭官宣读祭文。双手捧起的这杯酒中,饱含了凡人拥有的全部虔诚,表达了祈求子孙的繁荣和王室安宁的心意。进行初献礼时,站立在月台上的献官们行四次跪拜大礼,以示对王室的敬忠。祭官和祝官跟随初献官依次走向19间神室,严格按照儒教礼节行事。

亚献礼由皇太子或领仪政替代君王敬献第二杯,现在由亚献官来执行。由终献官负责敬献第三杯酒,即终献礼。
通过如上敬献三杯酒,先祖神灵享用子孙后代精心制作食物的程序全部结束。
灵赐福的程序在饮福礼中得到具体体现。即子孙们享受先祖神灵享用过的酒和食物。初献官享用祭祀所用酒和食物,以示与先祖同在。

宗庙祭礼的最后一个程序就是送神的望燎礼。祭官焚烧用于祭祀的币和香后,下凡到宗庙的先祖神灵乘烟而去。
缭绕宗庙的缕缕烟气中,先祖神灵欣然驾烟而去,这烟气中似乎还暗藏着先祖神灵对子孙后代的冥冥祝福。


宗庙祭礼乐
宗庙祭礼乐是韩国指定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第1号。为了祈求国家的太平和壮大,世宗大王于1446年亲手创编了祭礼乐中的《保太平》十一曲和《定大业》十一曲。后经世祖改编完善。人们评价《保太平之乐》和《定大业之乐》时,认为这两首音乐充分展现了韩国音乐的独特性,乐谱结构近乎完美。从西方音乐史来看,祭礼乐始于17世纪巴洛克时代。而韩国的宗庙祭礼乐则创编于15世纪,比西方祭礼乐早了200多年。宗庙祭礼乐由大力敲击的打击乐器和用手弹奏的弦乐器构成。其华丽的音色,与朝鲜时期最高规格的王室活动―宗庙祭礼相得益彰,突显了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祭礼乐根据演奏位置和乐器编成等分为登架和轩架。登架是位于正殿前上月台演奏没有唱词音乐的乐团。轩架是位于下月台演奏带有唱词音乐的乐团。

与天地完美结合的宗庙祭礼乐或许是因为大部分乐器取材于大自然,柔美、温馨的音色与安详、缠绵的余音,大大改善了的祭祀仪式中的沉闷气氛。演奏祭礼乐时,歌唱乐章(歌词(。乐章的内容大都是歌颂开国先祖和历代君王文德武功的内容。


八佾舞
佾舞是指宗庙祭礼时跳的舞蹈。佾是指按照前后、左右排列的列。现在宗庙祭礼时跳的佾舞由八行八列共64人组成,因此也称为八佾舞。
原来朝鲜时期跳的佾舞,由六列六行36人组成。随着宣告大韩帝国的成立,开始实行八佾舞,并延续到现在。佾舞根据音乐的感觉和服饰、道具等不同,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伴随《保太平》曲调起舞,左手持笛状管乐器,右手持翟,舞姿柔和、婉约,是趋向于文人的舞蹈。而武舞是伴随《定大业》曲调,前四排手持木剑、后四排持木枪,趋向于武士的强劲有力的舞蹈。


冕服龛室
朝鲜王室的祭礼在正殿和永宁殿分别举行。正殿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和农历12月份举行。永宁殿则每年春、秋和农历12月份另行择日举行祭礼。现在,由宗庙祭礼保存会指定每年五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来举行宗庙祭礼仪式。为了举行宗庙祭礼仪式,君王和王妃及文武百官围绕宗庙巡回游行。从朝鲜后期开始,君王搭乘大轿在昌德宫到宗庙间游行。沿袭到今天的御驾行列是完全按照古老方式举行的祭礼活动,把庄严的王室仪式升华为国民的庆典。那么,为什么会把宗庙祭礼活动当成国家的庆典呢?或许有人认为宗庙是王族全州李氏家的家祠,因此宗庙祭礼实际上是追悼王室先祖的家族祭祀。但是也有人认为王室就是国家,因此可以理所当然地说宗庙祭礼就是属于国家的仪式。

为了提高儒教国家的形象地位,宗庙祭礼仪式严格按照儒教规制举行。祭礼属于吉礼之一。因此参加宗庙祭礼的人们都要身穿喜庆服装和礼服。亲自参加祭礼的君王身着象征威勇的冕服,冕服是统指冕旒冠和章服的名称。朝鲜时期君王身着厚冕服。1897年从大韩帝国时期开始,君王身着十二章服,并延续至今。十二章服上绣有日、月、龙、山、火、花虫等12种花纹。这些花纹象征着皇帝的权威,表示应奉天承运,治理好百姓。

冕旒冠是在长方形覆版垂挂多个五彩玉珠的一种帽子。从冕旒冠上垂下的玉珠可以遮挡部分视线,象征着对下臣的某些过失可以视而不见,以示君王的宽容。祭礼按照迎神、神灵享用食物、神灵赐福、送神等程序进行。仪式顺序井然,象征性地表现出庄严肃穆的心理。
御驾行列一到,就表示仪式正式开始。奉祝行列从正殿南门手持祝函沿着神路进入,宣告祭礼开始。

替代君王的初献官走出小次房移至正殿。祭官们为了迎接先祖的神灵,须洁净身心。这一点,可从洗手的盥洗仪式上可见一斑。祭官各就各位,这叫做取位。祭礼时,魂魄停留在龛室。从龛室请神位到神室的仪式是宗庙祭礼中非常神圣的程序。此时,记录已故先王名讳和驾崩日期的神位或牌位,代替已故先人魂魄。神位通常利用栗木制作,上圆下方。宗庙正殿的龛室,除了神位还保管御宝和御册。御宝是指君王的印章。这种印章呈所谓灵物的龟状,象征着权威。御册是指册封君王、王妃、太子、太子嫔等下达的旨书。君王和王妃的玉册刻在玉石上,太子和太子嫔的竹册则刻在竹片上。天、地、人完美结合的宗庙祭礼在静谧的正殿内、在摇曳的烛光下,先祖和后孙默默地展开了心灵的对话。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8:33 | 只看该作者
走进韩国宗庙,品味儒家文化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欲望的膨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雄厚基石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似乎正在变薄。古人有云:“礼失则求诸野”,不经意间国人发现近郊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继承正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无论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还是韩剧中儒教理念的传播,在彼岸,儒家文化的旗帜飘扬正猎。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韩文化”里面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儒家思想对韩国整个社会的影响极深,儒教的道德观、社会观在韩国人的思想中至今依然占支配地位。在普通韩国人的意识中,儒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韩国,不论信仰什么宗教,为人处事都遵循儒家的道德标准,尊老爱幼,孝悌忠信,无论高官教授还是贩夫走卒,都一样恪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书籍在韩国许多书店都能买到,韩国电视台也辟有专门的《论语》讲座。今天,在我们走进韩国宗庙,走进宗庙祭礼,搜寻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承踪迹的同时,回首国内,是否应该感叹我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流失呢?


20世纪以来,韩国实现了由封建文明到现代文明的飞跃,而在这同时,韩国人却没有忘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服饰到节日民俗,从热播韩剧到传统宗庙,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保存最古老和最真实的圣殿——宗庙,就是韩国传统文化传承完成的最佳实例。

      宗庙是供奉李氏朝鲜王朝(1392-1910)历代君王和王妃神位的祠堂,1394年,建立朝鲜王朝的太祖自开城迁都汉阳后,始建宗庙;16世纪末因壬辰倭乱烧毁,1608年重建,几经修缮和改造后,达到现在之规模。

      宗庙由正殿和永宁殿组成。目前,在正殿的19个龛室里供奉着从太祖到顺宗19位君王和30位王后,在正殿西边永宁殿的16个龛室里供奉着从正殿移来的15位君王和17位王后,以及英王和王妃的神位。这些朝鲜王朝的先王贤妃们在享受着人间供奉香火的同时,在韩国民众心目中担负着福佑后人的祖先神角色。

      朝鲜王朝的君王们认为宗庙为举行祭礼的地方,宗庙建筑不能奢华,以体现儒家的简朴精神。和复杂又华丽的中国太庙相比,韩国宗庙的特点是正面很长、风格高度节制而简练,装饰、色彩和花纹也尽量单纯而简洁,以突出必要的空间,在建筑布局上,韩国宗庙的主要特征是依自然地势而建,所以不像中国传统建筑有统一的中轴线。

      宗庙的主殿称为宗殿,是韩国最长的木质建筑,殿前巨大的石铺平台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从外观上看,正殿、永宁殿似乎没有统一性,但却很巧妙地利用位次秩序和节制的概念,从内部成功地做到整体的统一:建筑虽然位置不对称,但整体是对称的。按照仪礼空间的位次秩序,正殿和永宁殿的屋檐和屋顶的高度,柱子的粗细都不一样,随着神主的增加而增筑,因此具有独特的规格和室内空间形状。如此,在宗庙建筑之中,尊严和权威尽显无遗。

      宗庙今天已成为韩国建筑的一出典范和全国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宗庙代表了朝鲜过去人们的精神信仰,木质建筑显示了朝鲜建筑史上罕有的建筑美感,此处举行的仪式则蕴涵了在韩国各重要领域起重大影响的儒家忠孝思想精华。它与供奉土地神和五谷神灵、祈求国泰民安的社稷坛并称为古代国家的象征。

      
韩国——宗庙


  宗庙是供奉朝鲜王朝历代王和王妃以及被追封的王和王妃牌位的儒教祠堂,是最精致和庄严的建筑之一。

    太祖三年(1394)十月,朝鲜王朝迁都汉阳的当年十二月开始修建宗庙,到第二年九月竣工,紧接着供奉了原在开城的太祖的四大祖先——穆祖、翼祖、度祖、桓祖的牌位。
宗庙面积达56,503坪,内部有宗庙正殿,以及侧庙永宁殿和典祀厅、斋室、香大厅、功臣堂、七事堂等建筑。起初正殿有太室7间,左右带侧间2间,但在宣祖二十五年(1592)壬辰倭乱时被烧毁,而在光海君即位之年(1608)重新修建,后来在 英祖和宪宗时期进行增建,到了现在已有19间。

    永宁殿是在世宗三年(1421)开始修建,已开始有太室四间,东西各有一间侧室,共六间,但在壬辰倭乱时被烧毁,而在光海君即位之年重新修建成十间规模,后来继续增建,到现在成为16间。

    现在正殿19间和永宁殿分别供奉着49个和34个牌位,而正殿前院中的功臣堂内供奉着朝鲜时期83位功臣的牌位。

    朝鲜时期,每年的春夏秋冬和腊月在正殿举行了大祭,而每年春秋和腊月在永宁殿指定专门的祭日举行了祭礼,现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在全州李氏大同宗約院举行被称为宗庙祭礼的上香仪式,祭祀时演奏包括器乐和歌曲以及舞蹈的宗庙祭礼乐。

    宗庙的主殿建筑面积达1,270㎡,估计这在同一时期的木制建筑中,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建筑,与宫殿和佛寺的建筑华丽而装饰性强的特点相比,它是按着儒教朴素的风格修建的用于特殊目的建筑。

    和韩国的普通建筑一样,宗庙具有个别的非对称结构,但整体上具有对称结构,它反映了仪礼场所的阶级等级,正殿和永宁殿的台基和屋檐、屋顶的高度、房柱的粗细都根据其等级而不同。

    起源于中国周朝的宗庙制度,从供奉七代祖先的制度开始,到了明朝发展到供奉九代,中国太庙只有9间太室,而只有韩国的宗庙具有19间太室的很独特的制度,正面长而强调水平的独特的建筑样式与宗庙制度的发源地中国不同,是在西方建筑中根本找不到其前例的世界稀有的建筑样式。

    宗庙祭礼与宗庙仪礼次序、仪礼食品、祭器、乐器和仪仗物、仪礼音乐及舞蹈等相互融合,五百多年来一直完整地保存了1462年被定形化的形态,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综合仪礼文化。

    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中表现的仪礼次序、音乐、舞蹈等,不仅起源于以中国古代文明为基础形成的夏、殷、周时期的仪礼文化,而且几乎完整地保存了东方古代文化的特征和意义,因此它是可以作为研究东方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的文化遗产之一。


    宗庙祭礼乐由器乐、歌曲、舞蹈组成,演奏在世宗时期第一次创作,世祖时期精雕细琢的《保太平》和《定大业》等22首曲子,并跳动作简练而庄严特点的佾舞等舞蹈。与《新罗乡歌》或《高丽歌谣》只传下来歌词相比,宗庙祭礼乐把500年前的旋律原封不动地传承到今天,因此具有很大的意义。

    宗庙是朝鲜时期的传统建筑,尽管是非普通建筑的神殿建筑,但带有建筑的普遍价值,因此成为很多建筑师的研究对象,而宗庙卓越的建筑价值到了可被称为东方帕台农神庙的程度,具有很大的建筑史价值。

    宗庙被指定为第125号史迹进行着保存,所收藏的文化遗产有:正殿(第227号国宝)、永宁殿(第821号宝物)、宗庙祭礼乐(第1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宗庙祭礼(第56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等,1955年12月,被联合国家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韩国的宗庙大祭



    每年五月第一个星期日,是韩国宗庙大祭。今年5月,记者随同中国媒体团赴韩国,观看了“大祭”,印象特别深刻。据韩国旅游发展局介绍,一年一度在韩国宗庙举行的祭享仪式,是朝鲜时代国祭中规模最大的重要祭祀,故亦称“宗庙祭礼”。所谓宗庙,是供奉朝鲜时代历代国王、王妃以及国家功臣灵位的祠堂,是象征社稷和国家基本的最精制而庄严的建筑。宗庙祭礼是遵照儒教程序举行的最高品位的王室仪礼,目的在于整个国家实践东方基本理念———“孝”,与此同时,在宗庙这一特定建筑物中表现祭礼庄严肃穆之美。超越五百多年时间和空间的韩国宗庙大祭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宗庙与景福宫建于同时,宽广的腹地建有正殿及永宁殿。2007年韩国宗庙大祭的这一天,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下,生长在宗庙的树木更加翠绿,衬映着庄严的宗庙,显得和谐而完美。祭官在指定的位置就位,庙司和大祝官供奉好牌位后,祭享仪式开始。在临时搭建的看台上,有许多长者前来观看,而在这一天,具有皇家血统(主要是李姓的后裔)都前来参加祭享。

4#
发表于 2011-12-9 17:44:54 | 只看该作者
韩国宗庙

01.jpg (19.72 KB, 下载次数: 64)

01.jpg

02.jpg (34.32 KB, 下载次数: 57)

02.jpg

03.jpg (46.94 KB, 下载次数: 68)

03.jpg

04.jpg (49.79 KB, 下载次数: 58)

04.jpg

05.jpg (18.69 KB, 下载次数: 71)

05.jpg

06.jpg (71.51 KB, 下载次数: 67)

06.jpg

07.jpg (80.03 KB, 下载次数: 64)

07.jpg

08.jpg (147.82 KB, 下载次数: 71)

08.jpg

09.jpg (32.79 KB, 下载次数: 68)

09.jpg

0.jpg (76.81 KB, 下载次数: 60)

0.jpg
5#
发表于 2011-12-9 17:55:03 | 只看该作者
韩国宗庙及祭祀

1.jpg (235.4 KB, 下载次数: 61)

1.jpg

2.jpg (189.33 KB, 下载次数: 64)

2.jpg

3.jpg (151.83 KB, 下载次数: 69)

3.jpg

4.jpg (43.47 KB, 下载次数: 77)

4.jpg

5.jpg (43.02 KB, 下载次数: 65)

5.jpg

6.jpg (134.54 KB, 下载次数: 71)

6.jpg

7.jpg (156.75 KB, 下载次数: 62)

7.jpg

8.jpg (76.53 KB, 下载次数: 70)

8.jpg

9.jpg (75.86 KB, 下载次数: 70)

9.jpg

11.jpg (27.48 KB, 下载次数: 63)

11.jpg
6#
发表于 2011-12-9 17:57:07 | 只看该作者
韩国宗庙及祭祀

12.jpg (34.35 KB, 下载次数: 65)

12.jpg

13.jpg (37.44 KB, 下载次数: 70)

13.jpg

14.jpg (29.82 KB, 下载次数: 64)

14.jpg

15.jpg (68.19 KB, 下载次数: 64)

15.jpg

16.jpg (28.63 KB, 下载次数: 60)

16.jpg

17.jpg (47.24 KB, 下载次数: 64)

17.jpg

18.jpg (475.61 KB, 下载次数: 68)

18.jpg

19.jpg (168.6 KB, 下载次数: 71)

19.jpg

20.jpg (68.04 KB, 下载次数: 66)

2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7 20:54 , Processed in 0.12623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