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959|回复: 0

复旦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9 18: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

(转帖)

最近更新(内容):2009-11-14

目录

概况:
历史沿革
校园环境
院系设置
教育
社团
科学研究
交流
前景与使命
复旦大学校歌
复旦大学校花:白玉兰
名师
985工程拨款 概况:
历史沿革
校园环境
院系设置
教育
社团
科学研究
交流
前景与使命复旦大学校歌复旦大学校花:白玉兰名师985工程拨款  


  复旦大学校徽

6a22e824815c45138744f9fa.jpg

概况:
  校名全称:复旦大学,简称复旦
  英文名称:Fudan University
  成立时间:公元1905年
  学校地址:
  邯郸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枫林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护理学院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5号。
  张江校区位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825号。
  江湾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
  学校三维地图、校园实景展示:http://fudan.6dxy.com/
  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篇》)
  复旦的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努力
  复旦的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
  复旦的教学原则:通才教育,按类教学
  复旦的教学理念: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
  学校层次:985工程和211工程首批建设院校,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九校联盟(c9)成员、21世纪国际大学联盟
  办学定位:努力实现从研究型大学向名列亚洲前列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转变,最终经过数十年建设,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复旦大学现任校长为杨玉良教授,党委书记为秦绍德教授。
  
0b3a1c085474d5ff62d98694.gif

历史沿革

1b0d4f0febb1d0076059f3d2.jpg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秋节正式开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一百多年来,复旦大学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然而“复旦”二字却深深地镌刻进了一代又一代复旦人的心中。2005年是复旦大学的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贺信中称复旦大学是“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校庆大会并致词。国家邮政总局发行复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这是继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后我国第二次为一所大学百年校庆发行邮票。2006年,“复旦”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07年,“复旦”商标(包括“复旦”二字和图形标识)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教育类),复旦因此成为继清华之后,中国第二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复旦大学经历逾百年的沿革。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 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到1949年学校已设立文、理、法、商、农五院20多个系(科)。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1950年高校初步进行院系调整,复旦大学的海洋系并入山东大学;上海暨南大学的文、法、商三院,同济大学的文、法两院,以及浙江大学、英士大学的部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调出,分别成立了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和沈阳农学院;而华东地区的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上海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的文、理科有关系科并入复旦大学。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通过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设,以及“七五”、“八五”和“九五”的重点建设,复旦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在内的多科性研究型综合大学。2000年4月27日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a28d62d90b6bdec739012f8f.jpg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被中央指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复旦大学的学科结构,为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园环境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复旦大学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截至2006年底,学校共有土地2317267平方米,合约3476亩。其中,邯郸校区土地922297平方米,合1383 亩;枫林校区土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张江校区228176平方米,合342亩;江湾校区974671平方米,合1462亩。生均占地面积7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逾119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22亿元。
  截止2006年底,复旦大学图书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校区图书馆、江湾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56066平方米。另有35个院系和研究中心的资料室,总面积7850平方米。全校图书馆总面积合计63916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70余万册,含各院系资料室藏书112万册。馆藏文献中包括线装古籍40万册(含善本8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外国教材2.8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6753种,订购报纸476份。
院系设置
  复旦大学现有哲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和护理学院等16个全日制学院(含70个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旅游学系、艺术设计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12个系,以及社会科学基础部、体育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学部、艺术教育中心等4个公共教学部门和复旦学院。共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3个(其中自设29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5个(其中自设50个,专业学位8个),并设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华东医院、金山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10个附属医院。此外,学校还与有关机构合作举办了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2所独立二级学院。
教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科学(心血管、传染病、肾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被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总数达86个,居全国第三位。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个各类研究机构,有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究机构39个。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近50200人,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1976人,普通本专科生14816人,外国留学生2812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1160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近9510人。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24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1400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含双聘),博士生导师83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讲座教授1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
  复旦大学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学校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大胆吸收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注重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有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体系。学科建设全面启动,发展势头良好。
  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将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从1994年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2001年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开放选择专业、推行学期开课制、设立自由选修学分等多种途径,从各个教学环节上落实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校大力提倡“名教授上基础课、带基础实验”,建有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历年的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始终名列全国前茅。学校建立了一套有实效、有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研制和开发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校网上教务管理系统》,实行导师制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实现了科学化、专业化管理,并坚持不懈地整治教风和考风,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学校把加强和发展研究生教育视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始终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激励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完善的成才机制和浓重的学术氛围。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通过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招收直博生制度来吸引优秀生源。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来完善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以严格的科研训练和能力培养来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潜力,实施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博士资格考试等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近年来,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在连续六届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该校有33篇入选,在全国名列第三。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近年来着力于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2001年亚洲13所著名商学院参加的“亚洲创业计划大赛”上,该校MBA代表队囊括全部单项与总分冠军,在全国“华为杯”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该校多次获团体和个人冠军。在第一届100名国家教学名师奖评审中,复旦2位教授获得殊荣;上海市首届52名教学名师奖评选中,有8名教授入选,居上海市各高校之首。
  学校注重课堂内外教育的结合,鼓励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金”,开办百台精品讲座,倡导读百本书,参加百项社会实践和实验课题,使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相互渗透的素质教育,成为校园生活的主旋律。在反映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复旦大学在1995年、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四次获得第一名,是获得第一名最多的学校。学生话剧团经常在校园上演世界名剧和自编自导自演的新戏。校男女排球队都是全国甲级队。艺术体操、射击是复旦大学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屡次夺冠。
  复旦努力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培养出一流的复旦人才。复旦培养的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大显身手,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在4月底前能落实单位,五、六家单位争夺一名毕业生的现象也不乏其例。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复旦本科生当年就业率近年来始终在95%以上。从毕业生流向,也可看出复旦人在社会发展中所担当的角色。进入国家机关的人数占毕业总人数的6%~7%,直升或考取研究生,以及留在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约占40%。金融单位、各类公司企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比例均较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复旦的学生大多数具备自信心强、有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在工作中往往能脱颖而出。

d0526df079748581a40f5282.jpg

社团
  1979年“文革”后复旦第一个学生社团——书画协会成立。现校内本科生学生社团分学术、实践、体育、艺术等四大类,总数125个,其中学术类社团28个、实践类社团43个、体育类社团41个、艺术类社团29个。
  2007年底更新为17类
科学研究
  复旦大学以深厚广博的人文精神和汇通中外的学术能力,为社会奉献了无数重要成果。
  陈望道教授建立起我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朱东润教授和郭绍虞教授在文学批评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谭其骧教授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独树一帜、嘉惠后学,周谷城教授在世界史研究、周予同教授在经学史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都是开启学风、树立师道的典型。

476217f74447cc3e720eec17.jpg

  苏步青教授,陈建功教授培养出一大批中国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的中坚。谢希德教授在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周同庆教授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只X光管;此外,复旦大学还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和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
  吴绍青教授创立上海肺病中心诊所,对我国结核病的控制作出了卓越贡献;沈克非教授毕生致力于外科学的研究,对普通外科的发展和提高以及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的开拓和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石美鑫教授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苏德隆教授在血吸虫病防治上贡献卓著。原上海医科大学在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治疗疑难杂症、防治严重职业病等公共事务中,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截至2006年底,学校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8项、863课题6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8项。“十五”期间,该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还获得授权专利436项,发表国际论文6656篇(含SCIE、EI和ISTP),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Cell等杂志上发表了9篇论文。同时,学校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工程、生物技术、有机纳米材料和催化 剂研究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非线性数学、先进材料、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在历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复旦的获奖等级和总数都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英汉大词典》、《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特等奖;有5项成果获2000年首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其中由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获一等奖,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在2003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的评比中,该校有5部著作荣获一等奖,获一等奖著作数排名全国第一。2004年该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2项,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12项,蒋学模、刘放桐获得首次设立的学术贡献奖;在2004年上海市的社科评奖中,该校获奖总数占全市的32%。2004年该校又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8项,获奖总数大幅度提高并首次位列上海高校第一。 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该校分别有20、28、23个项目立项,立项数连续数年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复旦还多次获得中国图书一等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特等奖等奖项。
  复旦更加深入而广泛地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区为载体,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化体系,以新形态、新途径发扬学校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优良传统。学校积极兴办科技产业, 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打造出了生机勃勃的“复旦”校办产业群,开辟出一条具有“复旦特色”的产业化之路。学校现有上市公司3家,其中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2家。如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门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发起式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在香港上市的第一个复旦大学品牌的高科技企业,在“亚洲金融”杂志评出的2001年度中国大陆地区最佳企业排行榜上,该公司列为第10位,它的“神威1号”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的项目获得国家国防科技一等奖。
交流
  复旦大学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中心之一,具有广泛紧密的国际联系,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已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向30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人士授予了名誉博士、名誉教授、顾问教授等称号。美国总统里根、副总统切尼、法国总统德斯坦、荷兰首相吕贝尔斯、以色列总理拉宾、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德国前总理科尔、施罗德、爱尔兰总理埃亨、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等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DELL公司创始人戴尔、著名金融家乔治索罗斯等商界名流曾到复旦访问并发表演讲。复旦大学是全国四个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留学生数名列全国第二。在校学生赴境外交流人数不断增加,2006年出国出境学习的学生达到979人,学生眼界大为拓宽,学习能力获得提高。
  复旦大学积极参与各类重要国际大学组织,继1998年成功举办东亚研究型大学年会之后,2000年成功举办21世纪大学校长协会第4次年会,2001年又成功举办了“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第5次年会。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复旦主办了相当多的学术会议, 2002年学校主办了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会议、国际合成金属会议和第七届世界对外汉语教学会议等高规格、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60场次。 复旦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国耶鲁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4年与27个国外大学及学术机构签订了交流协议。复旦校董会热心学校工作,学校每年都得到国内外校董及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
前景与使命
  复旦是上海的复旦。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复旦见证了上海的沧桑与辉煌,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复旦因上海而卓越,上海因复旦而骄傲。新世纪的复旦大学,将积极推进“融入上海、服务上海”的战略,带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经济升级和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事业的协调发展,打造高新人才高地和创新团队,成为上海思想的灯塔、智慧的港湾、科研的重镇、创新的乐土。复旦是上海的名片。
  复旦是中国的复旦。复旦作为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大学,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的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复旦百年,深深卷入到中国这一百年曲折坎坷、遇挫愈坚的历史潮流之中,复旦的历史、科学、人文精神,与民族的兴衰、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复旦一贯坚持以有利于民族平等和社会进步为指针,历经百年,无怨无悔,总是以最大的热诚和坚毅建设民族文化、投身社会变革。一百多年来,她已经为祖国培养了20多万名人才;今天,她依然要以自己的教学、科研和思想创造辐射全国,奉献全国人民,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神圣使命。
  复旦是世界的复旦。开放融合、汇通中外是复旦大学建校以来就一直拥有的特色。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复旦大学有责任在吸收国际科研技术最新成果和顶尖人才的同时,创新前沿科技,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创造性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跻身世界舞台而身体力行、不懈努力。在创造性地发展中华文明的同时,为世界文明创新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拥有阳光,复旦更加灿烂辉煌!在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投资下,复旦这所百年名校正力争建设成为一所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为人类文明进步,不断探索教育、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历史上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中国学术和教育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复旦大学迎来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复旦大学第二个一百年开始之际,学校制定了《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以增强综合实力为主线,以争取重大突破为方向,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复旦大学校歌
  复旦大学校歌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创作于1925年: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大学校花:白玉兰
  每年春天,校花白玉兰绽放芳华,让人回想起复旦在山河破碎的岁月里度过的草创期。那是1913年3月,春寒料峭,复旦公学刚刚从吴淞迁入上海西区徐家汇的李公祠。庭院中有数株白玉兰树正在绽放皎洁的花环,幽香浮动,花姿娴雅,师生誉之为“花中君子”,以她为校花。1947年李登辉正式提议白玉兰为复旦校花。 八十八年后,白玉兰被上海市民选为市花。
名师
  文学
  叶楚伧
  熊十力
  鲁实先
  郭绍虞
  朱东润
  刘大杰
  骆玉明
  赵景深
  刘大白
  洪深
  田汉
  曹聚仁
  郑振铎
  胡风
  梁实秋
  老舍
  龙榆生
  伍蠡甫
  蒋孔阳
  蒋天枢
  陈子展
  王元化
  王蘧常,书法家。
  王水照
  陈思和
  王安忆
  钱文忠
  新闻
  萧乾
  陈望道
  数学
  苏步青,日本东北帝国大学(今东北大学)博士。
  陈建功,日本东北帝国大学(今东北大学)博士。
  杨武之,芝加哥大学博士。
  谷超豪,莫斯科大学博士。
  李大潜
  历史
  主条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顾颉刚
  周谷城
  谭其骧
  吕思勉
  王造时
  胡厚宣
  周予同
  蔡尚思
  葛剑雄
  外语
  梁宗岱
  葛传槼
  孙大雨
  许国璋
  陆谷孙
  物理、化学、生物
  王福山,物理学家,莱比锡大学博士。
  周同庆,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谢希德,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谈家桢,遗传学家,加州理工学院博士。
  卢鹤绂,物理学家,明尼苏达大学博士。
  经济、法律、政治
  潘震亚
  马寅初
  王宠惠
  江一平
  苏绍智
  王沪宁
  体育
  李惠堂
  历任校长名单
  解放前: 校长:马相伯 任职时间 1905~1906
  校长:严复 任职时间 1906~1907
  监督:夏敬观 任职时间 1907~1909
  监督 高凤谦 任职时间 1909~1910
  校长 马相伯 任职时间 1910~1912
  校长 李登辉 任职时间 1913~1936.7
  代理校长 唐路园 任职时间 1918
  代理校长 郭任远 任职时间 1924. 7~1925. 3
  代理校长 钱新之 任职时间 1936. 8~1940. 5
  校长 吴南轩 任职时间 1940. 5~1943. 2
  校长 章 益 任职时间 1943. 2~1949. 7
  解放后:张志让(1893-1978) 号季隆,又号季龙,江苏常州人。192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参事、大理院推事、武汉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判员。
  陈望道(1891-1977) 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浙江义乌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获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辑,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
  苏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阳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谢希德(1921-2000) 福建泉州人。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 学数理学系。后留学美国,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2 年10月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历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 校长、校长等职,1988年起任复旦大学顾问。
  华中一(1931-2007) 江苏无锡人。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物理系。 1952年底随交通大学X光管研究室来复旦大学。历任物理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技术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杨福家(1936~ ) 1936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原子核科学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王生洪(1942-) 上海市人。1965年8月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历任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主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委统战部长(期间又先后兼任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高教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上海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会长等职)、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
  著名校友
  复旦历史上曾经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谭其骧、周予同、陈建功、朱东润、胡曲园、严北溟、张世禄、伍蠡甫、卢鹤绂、谢希德等著名学者长期在校执教,为复旦奠定了雄厚的学术传统和基础。谈家桢、吴浩青、谷超豪、胡和生、王迅、陈中伟、杨雄里、杨福家、汤钊猷、顾玉东、李大潜、陈灏珠、沈自尹、闻玉梅、王威琪、陆谷孙、章培恒、王沪宁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仍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成为复旦当代学术精神的代表。建校以来复旦大学共培养了18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涌现出包括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张志让、李岚清、李源潮等校友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曾在复旦就读和担任教职的两院院士有145位。美国对其本土大学中外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者(1999-2003)的本科毕业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复旦大学毕业生获得美国学位的有626人,排全球第7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复旦大学人才培养基础扎实的特点。
  姓名 毕业或就读年份 地位及成就
  于右任 1905 同盟会元老、诗人、著名书法家
  邵力子 1905 国民党著名民主人士
  郑桐荪 1905 清华数学系创系元老,陈省身岳父
  罗家伦 1914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张志让 1915 著名爱国志士、新中国第一任大法官
  孙越崎 1916 著名爱国人士、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能源泰斗,我国现代能源工业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
  陈维稷 1925化学系 我国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胡寄南 1925心理学系 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冯德培 1926生物系 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
  童第周 1927生物系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严幼韵 1927 杰出的女外交官,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夫人
  夏征农 1928中文系 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辞海》主编
  马彦祥 1928中文系 著名戏剧导演、戏剧活动家、理论家
  陈 瑛 1928中文系 中国新文学早期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笔名“沉樱”,马彦祥夫人
  李仲南 1928中文系 著名诗人、教育家、教授,曾任《商报》主编
  王铁崖 1931政治系 杰出的国际法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国际法学会前会长,国际法研究院院士,国际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大法官
  靳以 193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系。抗战期间任重庆复旦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沪江大学教务长、教授,复旦大学教授,《收获》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
  钱悳(德,de2) 1932原上海医学院) 一级教授、著名医学教育家,1956年调重庆创建重庆医学院,原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杨国亮 1932上医 杰出的医学教育家、现代皮肤病学奠基人之一
  邹荻帆 1940经济系 著名爱国诗人,曾任《文艺报》编辑主任、《诗刊》主编,1993年获“斯梅德雷沃国际金钥匙奖”
  包 蕾 1941?土木工程系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程 之 1944经济系 中国著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
  绿 原 1944年外文系。著名作家,诗人。
  袁 木 1948新闻系 前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发言人
  洪绂曾 1952农学院 著名草业专家,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
  李岚清 1952企业管理系 前国务院副总理
  吴敬琏 1954经济系 著名经济学家
  唐家璇 1958外文系 国务委员、前外交部部长
  方守贤 1955物理系 高能加速器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启明 1956物理系 光电子学家、中科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
  胡思得 1958物理系 原子核物理学家、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
  杨福家 1958物理系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
  洪昭光 1961上医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健康教育专家,国内大众健康科普教育的倡导者和推广者,著有《登上健康快车》
  陆谷孙 1962外文系 著名英语语言文学家,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汉大辞典》主编
  周瑞金 1962新闻系 曾任《解放日报》副总编、《人民日报》副总编,1991年组织编写“皇甫平”系列文章宣传深化改革,成为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号手
  张文康 1962上医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
  梁保华 1963新闻系 江苏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健 1964外文系 联合国副秘书长
  陈至立 1964物理系 国务委员、前教育部部长
  何慧娴 1965新闻系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主席
  桑国卫 1966上医本科、硕士 中国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药学会理事长
  龚学平 1967新闻系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凯先 1967放射化学 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朱祖良 1967放射化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中央候补委员
  郦永刚 1967物理系 美国著名地震专家
  韩启德 1968上医 病理生理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赵化勇 1972新闻系 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有线董事长
  梁晓声 1977中文系 著名作家
  江绵恒 1977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江泽民长子
  卢新华 1978中文系 大一时发表小说《伤痕》,揭批文革的当代“伤痕文学”创始人
  章晟曼 1978外文系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
  曹景行 1978历史系 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主持人
  周韶宁 1978电子工程系 曾任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首席运营官,谷歌(Google)大中华区联合总裁
  王沪宁 1981国际政治硕士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泽民重要幕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者,1993国际大专辩论会复旦队教练,曾为复旦最年轻教授
  蒋巨峰 1982经济系 四川省省长
  李源潮 1982数学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
  孟晓黎 1982数学系 美国哈佛大学统计系系主任
  范剑青 1982数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主任,2000年被誉为“统计学诺贝尔奖”的考普斯“总统奖”得主
  张首晟 1982物理系 著名旅美物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许田 1982生科院 耶鲁大学遗传学系终身教授
  张胜友 1982中文系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原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施钟鸣 1982? 杭州士康射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CEO,他领导设计了用于世界第一个三模式Nokia手机的芯片组和全球通芯片组,现Nokia所有手机均采用此芯片组
  谭 军 1982电子工程系 英国ARM(安媒)中国公司总裁,全球最大IP核心专利厂商
  素素 1984中文系 著名上海都市女作家,原名吕素勤
  梁建章 1984计算机系 携程旅行网董事局主席,创始人之一、前CEO
  荣 海 1984计算机系 西安海星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总裁,为多元化投资集团,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最大PC销售公司
  谢遐龄 1985哲学硕士、博士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民盟中央常委委员,“以德治国”国策提出者
  方永刚 1985历史系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
  王子杰 1985数学系 久游网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创始人
  闵 昊 1985电子工程系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设计第一枚自主知识产权非接触式IC卡芯片,上海交通“一卡通”设计公司
  虞 锋 1986年哲学系 聚众传媒创始人,分众传媒联席董事长。
  何清涟 1987经济系硕士,专著有《现代化的陷阱》、《经济学与人类关怀》、《我们依然在仰望星空》。
  陈思和 1988中文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名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王长田 1988新闻系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中国最大民间传媒机构,旗下有《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等节目
  曹国伟 1988新闻系 新浪总裁,2006年接任新浪CEO
  丁磊 1988物理系本科、硕士 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
  横田孝二 1988中文系留学生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
  虹影 1989中文系 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
  唐海松 1989激光物理系 亿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高利民 1989数学系 中国最大的金融证券类网站“证券之星”创始人、总裁
  王 晔 1989管理科学系 微创公司总裁,创始人之一
  郭广昌 1989哲学系,1999经管学院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兼CEO,1999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复星高科技集团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乔志刚 1989计算机系 创立上海复旦金仕达计算机有限公司,中国最大期货软件开发商,国内四大证券软件开发商之一,前董事长、CEO
  郭申元 1990生科院 中国杰出青年学者,站到了抗癌理论研究最前沿,因忘我工作导致身体素质急剧下降,2000年因肝癌病逝,时年29岁
  秦 朔 1990新闻系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全国影响最大的政经杂志《南风窗》前总编
  胡劲军 1990新闻系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上海世博局副局长
  张黎刚 1991生科院 爱康网董事长兼CEO,e龙网创始人之一、前CEO
  陈 群 1991计算机系 上海博达数据通信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设计国产第一台路由器
  闾丘露薇 1992哲学系 凤凰卫视著名女记者、主持人,为进入阿富汗的第一位华人女记者,也是进入伊拉克战地的中国记者第一人,被誉为“战地玫瑰”
  蒋昌建 1993国际政治系硕士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副教授,1993新加坡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复旦大学代表队四辩、最佳辩手
  薄卫民 1994数学系 1997年通过全部北美精算师协会考试,成为中国第一位FSA,“中国精算第一人”
  陈天桥 1994经济系 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黎瑞刚 1994新闻系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
  马 骅 1996国关学院 诗人、杰出的西部支教志愿者,在云南德钦县义务支教两年余,2004年6月因车祸在澜沧江遇难
  陈晓 1996企业管理硕士 永乐家电创始人,国美电器总裁。
  王家瑞 1997经济管理博士后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巴特尔 1998经济学院研究生进修班 内蒙古自治区代主席
  冯艾 2000社会学系 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志愿者、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金奖奖章获得者,2004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00年赴宁夏西吉县、2003年赴云南省宁蒗县两度支教
  吴征 2001国际政治博士 阳光媒体投资集团主席
  赵斌 2003产业经济学博士 中国航天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航天机电董事兼总经理
  卢志强 硕士 光彩事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副董事长 2007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9名
  以下为曾在复旦大学(含原上海医科大学)就读和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名单(不完全统计,资料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
  蔡吉人 柴之芳 陈火旺 陈冀胜 陈凯先 陈良惠
  陈克复 陈式刚 陈世骧 陈 新 陈寅恪 陈宗懋
  戴尅戎 邓景发 丁传贤 丁大钊 方荣祥 方守贤
  冯德培 龚昌德 顾玉东 顾健人 关兴亚 郭柏灵
  郭景坤 韩济生 韩启德 何积丰 贺福初 洪德元
  洪国藩 洪家兴 洪孟民 胡思得 黄民强 候保荣
  侯惠民 江 明 金鉴明 黎 鳌 李朝义 李大鹏
  李大潜 李家春 李庆逵 林其谁 林永年 刘以训
  毛江森 穆 穆 彭实戈 秦伯益 桑国卫 沈倍奋
  沈学础 沈寅初 沈自尹 盛彤笙 盛志勇 施立明
  石钟慈 宋鸿钊 汤钊猷 陶瑞宝 童第周 王启明
  王威琪 王 迅 王正敏 汪忠镐 魏 曦 闻玉梅
  翁心植 吴杭生 吴建屏 吴新智 吴养洁 项坤三
  许根俊 徐如人 徐至展 杨福家 杨雄里 杨玉良
  姚开泰 俞大绂 袁业立 曾 毅 曾溢滔 张春霆
  张金哲 张伟平 张亚平 张永莲 赵国屏 赵 铠
  周廷冲 周君亮 周维善 朱既明 朱 静 竺可桢
  朱起鹤 庄松林 卓仁禧 邹 冈
  安芷生 秉 志 蔡 翘 陈灏珠 陈建功 陈俊愉
  陈望道 陈耀祖 陈中伟 范滇元 冯 康 干福熹
  谷超豪 顾翼东 贺 林 郝柏林 胡和生 黄春辉
  黄家驷 黄 量 林国强 卢鹤绂 陆汝钤 陆道培
  马寅初 钱崇澍 任美鄂 苏步青 谈家祯 谭其骧
  汪 猷 吴浩青 伍献文 吴征铠 夏道行 谢希德
  赵东元 郑振铎 周同庆
985工程拨款
  
  国家对著名大学的定位-- 985工程重点共建协议对各大学的定位及合同拨款额:
  
  1、“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 18亿 (教育部拨款)
  清华大学 18亿 (教育部拨款)
  2、“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南京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7月26日
  复旦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1999年7月27日
  上海交通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1999年7月27日
  浙江大学 14亿 (7亿+7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11月8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中科院拨款+省拨款)1999年7月25日
  西安交通大学 9亿 (6亿+3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9月11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亿(3亿+3亿+4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省拨款) 1999年11月14日
  以上9所首批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即北大、清华、中科大、南大、复旦、上交、浙大、西交、哈工大公认为我国最顶尖的大学。
  自1952年以来,复旦大学(含原上海医科大学)共培养了78名院士,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其中复旦(含原上海医学院)培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3人,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含原上海医学院)还培养了48位长江学者,排名并列第三。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复旦大学为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自1998年教育部开始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来,复旦大学(含原上海医学院)共培养了优秀博士45人,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在2007年11月刊出的《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w ... op_100_universities)全球大学排行榜,复旦大学排名为85名,跻身世界百强。在该报告中,有三所中国大陆高校跻身前100名:北京大学排第36位,清华大学位居第40位。这项由国际知名教育咨询机构QS公司进行的全球高等学府排名调查,规模涵盖全球主要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4-17 00:57 , Processed in 0.126217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