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回龙观医院建全国首个精神科“团队诊疗”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2 20: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回龙观医院建全国首个精神科“团队诊疗”模式


2009-12-22 16:53


    中广网北京09-12月22日消息(记者李文蕊 通讯员田玉英 陈艳卿 张正尤)日前,北京回龙观医院改变传统的只依靠精神科医生进行的诊疗方式,在总结以往多年全院大查房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多轴诊断系统,对精神病患者的诊治方法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在国内首创“团队诊疗”新模式。
    “团队诊疗”即指包含临床医生、护士、心理技师、康复人员、药师和社会工作者等不同类别人员参与的对患者进行诊疗活动的一种模式,从而全方位、综合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从诊断、治疗、护理、心理、康复等方面提出诊疗方案和建议。
    “团队诊疗”模式,源自美国精神疾病多轴诊断系统,多轴诊断涉及精神障碍、人格、躯体疾病、疾病或障碍的相关因素、功能损害、诊断轴间的关系等内容。美国早已从以上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我国虽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了解到这种诊疗模式,但在此之前,国内迄今为止尚无一家精神病院把这种模式具体、系统的应用临床工作中。
    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回龙观医院目前已初步具备“团队诊疗”模式所需要的人员配备和技术力量。医院相继成立了心理治疗室、康复科和社会工作科,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心理治疗”团队由心理治疗医生和心理治疗技师组成,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康复科,主要为住院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社会工作科由具备丰富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医生和护士组成,走向社区,为出院病人的院外治疗、职业康复等提出建议。
    “团队诊疗”模式的实施,不再是仅有精神科医师做出精神障碍的诊断,还有心理治疗师在充分了解患者幼年成长经历后,对其与精神障碍相关的人格特点、性格等因素进行深刻的剖析,对今后的心理治疗提出个性化的建议;而护理则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提出病人日常护理的重点;临床药师对患者目前的用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以后的用药注意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康复科医生对患者既往和目前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宜患者的院内康复计划;社会工作科则针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社区康复建议。最后由专家汇总,提出一个多方位的整体治疗计划,目的是尽可能快的减轻患者的症状,最大程度帮助患者全面恢复社会功能。
    当前,医疗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于精神疾病来讲,更要求临床医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全方位评估和治疗。北京回龙观医院提出的精神科“团队诊疗”新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医院也在尝试着让患者家属也参与到病人的诊疗计划中,这样可以让家属更多地了解医生的治疗目标和意图,从而使家属也成为治疗团队中的一员,更好地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全面促进患者康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 17:51 , Processed in 0.073549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