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中山医院:外科医生一手拿刀一手拿镜成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 11:4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旦中山医院:外科医生一手拿刀一手拿镜成趋势


2010年01月03日08:21


解放日报记者顾 泳 2010年伊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便传出一条喜讯:该院王国民、姚礼庆两位教授荣膺首届中国内镜杰出领袖奖。作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微创技术正在多领域挑战传统开放式外科手术的优势,而内镜技术堪称微创技术的最主要角色。记者走访两位获奖者,请他们为我国内镜乃至微创技术的人才培养、技术普及“把把脉”。

  微创技术拓宽医生思维

  对普通人来说,微创手术听上去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以早期食道肿瘤为例,姚礼庆教授运用最先进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只需在患者食道处打个小洞,将内镜从洞中探入,眼睛盯着显示屏上呈现出的病灶,手中操作进入洞内的刀头,小心翼翼将食道上的那层病变黏膜“铲除”,便算成功;由于患者创伤极小,术后三天就能回家。

  微创的问世,极大影响了医生的诊疗思维。身为泌尿外科权威的王国民教授娓娓道来,最早的内镜是泌尿外科的膀胱镜;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今人体从头到脚,大凡能手术的地方都找得到相应的内镜;即便是年幼的娃娃,也有“小一号”的内镜为其所用。

  人才不均堪称发展瓶颈

  微创技术存在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不少业内专家预言:今后,外科医生手术“一手拿刀、一手拿镜”将不稀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0万内镜相关从业人员,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核认证管理,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技术差别较大,这也阻碍了微创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王国民教授坦言,“微创尽管创伤小,但并不意味着其技术含量少。微创如成功皆大欢喜,如出意外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微创也是医疗纠纷相对集中的区域。”专家解释,由于微创的手术视野较开放式手术小很多,它对医生的解剖学、外科学要求极高。

  为填补我国微创人才的稀缺,两位教授皆成立了卫生部内镜人才培养基地。近些年来,约有两千余名来自外地的医生曾在中山医院接受内镜培训,并将技术普及到家乡。

  “填补短板”将成今后方向

  两位专家表示,近些年,我国的微创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王国民认为,国外先进的机器人辅助技术已起步一段时间,我国在该领域的尝试还相对较少。如何利用机器人辅助技术提高微创的应用,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短板”将是主要研究课题。

  至于现有开展的内镜技术,如何实行资格认证、抬高“入行”门槛、进行从业人员再教育将成为主要课题。姚礼庆教授介绍说,从明年起,妇科内镜从业人员将试点实行上岗培训认证机制,日后该机制还将逐渐普及到其他内镜应用科室。此外,内镜应用的规范指南、临床教材等也将及时更新,以让更多内镜从业人员提升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4-28 02:40 , Processed in 0.07473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