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抑郁症患者自述:45年每天都在跟绝望争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 10:0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10月01日
       《纽约时报》周末副刊特约撰稿人达夫妮·默金事业成功,有个女儿,外表看来与常人无异,只有她自己知道,作为一名“病龄”超过40年的慢性抑郁症患者,她过去的每一天一直在与绝望感争斗。

  默金最近决定中止从童年就开始的漫长心理治疗历史,并把接受治疗的回忆记录下来出书,这也许是她获得“新生”的机会,或者只是一次短暂的“放风”。

  10岁起接受心理治疗

  默金现年56岁,她接受心理治疗的时间跨越45年。从童年时期开始,心理治疗就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默金来说,抑郁症给人带来的绝望和被遗弃感再熟悉不过。她说,每当自己翻看儿时的照片,就会看见当年自己闪闪发亮的眼睛和满脸笑容。在别人眼中,这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只有默金本人知道,她那时已像其他抑郁症患者一样,戴上一副“我很好”的面具来面对世界。

  默金从大约5岁或6岁起,开始对今后的生活感到焦虑。她总觉得事情不以自己的愿望发展,尽管部分原因是她出生在一个有不少孩子的大家庭中,个人的意见难以得到重视。

  大约8岁时,出于对离开家和父母的恐惧与焦虑,默金拒绝上学。10岁时,她开始经常大哭不止,不得不进入医院接受治疗。

  默金说,她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否已被确诊患有抑郁症,但几十年后回想起来,儿时不愿上学,正是慢性抑郁症患者不愿离家外出的表现。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最盛行的时期。那时,看心理医生是一件时髦、甚至值得自豪的事。然而,一名10岁儿童接受心理治疗仍不多见。因此,默金第一次去看心理医生时,心理充满了耻辱感。

  更糟糕的是,给她看病的沃尔什医生与默金的宗教信仰不同,使后者先入为主地认为两人之间存在一条鸿沟。甚至沃尔什医生和蔼的态度也让默金产生怀疑。

  对于那时的默金来说,诊室内外分属两个世界。在外面的世界里,每当她说话,总有人倾听;而在里面的世界,别人总是忽略她,认为她的焦虑毫无来由或出于荒谬的原因。

  隧道尽头的光明是火车

  在40多年的求医经历中,默金向多名心理医生或治疗师求医,尝试过各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按她的说法,自己就是一本抑郁症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活字典”。

  以前,每次去看新的心理医生、尝试新药物或治疗方法,默金都期望会有奇迹发生,希望这次能彻底治好自己的病。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默金逐渐失去信心。她说,40多年来,自己总在心理医生的诊室以其他人谈论爱情的口吻谈论自己多么渴望死亡。

  默金说,在某种程度上,人一旦患上抑郁症,就永远无法彻底痊愈。它在人心底的某个角落徘徊,因治疗而暂时平息,重新积攒能量,以待某个时刻卷土重来。

  默金说,她越来越难以理解别人如何能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给自己希望。每天早上醒来,她的脑海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你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希望。太晚了。放弃吧。回去睡觉。没有希望。

  与一般人相比,抑郁症患者总会看到事物的阴暗面。默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人走在一条长长的隧道里,看见隧道的尽头出现光明。在一般人眼中,光明意味着出口;而抑郁症患者会想:这难道不是一辆正在迎面驶来的火车么

  默金说,她知道很多人将自杀视作懦夫和自私的行为,但她认为,随着抑郁症持续时间加长、病情加重,患者逐渐会将自杀视作得到解脱的唯一途径。她说,没有自杀是因为担心自己的死会给女儿带来巨大的伤害;但同时,她总觉得自己离去意味着撤去女儿头上的那片乌云。

  默金常给媒体撰文,讲述自己抗争抑郁症的经历。从她的文字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她的痛苦。

 “缺少人情味”的心理医生们

  默金回忆自己接触过的多位心理医生。她说,这些医生有男有女,年龄不同,使用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别,但大多数医生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缺少人情味。默金认为,在这些医生眼中,自己只是心理疾病患者,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们看来,治疗是单方面的行为,病人求医,医生开药,并非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

  其中一名医生强烈建议默金接受电击疗法,完全不顾她的恐惧;一名医生治疗时逼默金回忆过去的痛苦经历,最终使她崩溃入院。

  默金30多岁时,她的母亲曾向一名医生求助,后者建议默金与她曾断断续续交往6年的男友结婚,认为这样做可以缓解她的病情。但事实上,默金在此数月前才取消与男友的婚约。


  这名医生和默金的母亲均认为,默金是一个忠诚的人,“出轨”离婚的可能性不大。于是,婚礼经过仓促准备后于3个星期后举行。默金说,自己“闪电结婚”是为减少出现反复的可能性。

  这段婚姻的结局是,默金5年后与丈夫离婚。

  默金回忆,她小时候,从未有一名心理医生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给予她安慰;40多年来,从未有医生制止她做任何事情,即使这件事值得商榷。医生们总是用没有感情色彩的言辞谈论她的病情,从未投入过自己的感情。

  唯一的例外是A医生。默金说,自己20多岁时接受他的治疗,尽管看病时两人经常发生争吵,但A医生是唯一一位让她感觉自己得到对方认可、可以完全信赖的医生。然而,A医生不久患病去世。直到如今,默金仍认为他是最可能带来奇迹的人。

  这些治疗经历,让默金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甚至应不应该实施治疗产生质疑。她有时认为,医生行医只是为钱,而不是帮助病人。

  怀疑却又依赖

  默金说,40多年的治疗经历虽然不能让自己“久病成医”,但对于心理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时的说法,她已耳熟能详。医生们常说,心理治疗能“改造”病人或给他们“带来新生”,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按弗洛伊德的说法,心理治疗并非找到治愈心理疾病的方法,而是将“歇斯底里的痛苦”转变成“普通的不幸”。这意味着,心理治疗没有严格的标准判断治疗的进展,没有确切的治疗目标,无法保证病情不再复发,无法判断多少治疗足够。

  默金质疑说,如果弗洛伊德所说属实,那么接受治疗的意义何在治疗方法何时生效她认为,在没有严格标准的情况下,病人难以判断病情发展到哪个阶段接受治疗最合适,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以及医生的承诺是否只是安慰病人的“空头支票”。

  默金认为,在心理治疗领域中,整个行业规则偏向医生。比如无法判定治疗结束时间,即使治疗长时间没有进展,医生也可以继续实施原有方案。同时,医生可以将没有进展归咎于病人没有尽力或“抗拒”治疗,而非治疗方案存在不足。

  精神疾病专家罗伯特·米歇尔斯在《精神分析法及对其的不满》一文中写道,在病人看来,“心理医生或治疗师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他们提供服务”。“病人想要答案,医生却问他们问题;病人想要建议,医生接受的训练不允许这样做;病人想得到支持和爱,医生解释病情和病因;病人想要好受一点,医生却谈论改变性格。”

  另外,不同心理医生使用的治疗方法虽存在区别,但也存在不少重叠的地方,使判断哪种治疗方法有效变得更加困难。

  默金说,自己经臣虑停止接受治疗。但另一方面,40多年的治疗经历使她对心理医生和治疗产生依赖,担心一旦停下来可能产生糟糕的后果。

“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尽管长年受抑郁症困扰,默金仍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成为一名文学评论家、杂文家和小说家。她先后在纽约多家媒体任职,眼下是《纽约时报》周末副刊的特约撰稿人,上世纪80年代还出版过一本小说。

  不久前,默金前往L医生的诊所,告诉后者自己决定中断实施一年半的治疗。至于这是彻底结束还是暂时中止,默金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令她意外的是,L医生没有说她的决定是个错误并试图说服她放弃,而是同意了她的要求,同时热情地表示默金可以随时回来继续治疗。

  默金说,她带着获得自由的快感和担心病情恶化的恐惧离开L医生的诊所。路上,她特意放慢脚步,一步一步地踩在地上,似乎这种方法能确认她的存在。她发现,离开了心理医生,世界依然存在。


  默金正在撰写回忆录,讲述自己多年接受抑郁症治疗的经历。她在给《纽约时报》周末副刊撰写的文章中写道,她有时确实会对心理治疗产生怀疑,觉得治疗使她深陷于童年不愉快的经历中,自己花在治疗上的钱打了水漂。但她承认,心理治疗在某些方面使她受益匪浅。通过接受治疗,她可以从其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你可以说,心理治疗是我的减压阀,”她写道,“心理治疗给我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释放我心中的压力。”

  “心理治疗是我的缓冲器,同时推动我前进;毕竟,这能让你自省,教你认清事实。如果多年的治疗让我形成依赖,我决定现在是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时候了……不过,我确定,不久的将来,我肯定会走在前往另一名心理医生诊所的路上,继续我的故事。”

  相关链接:美国抑郁症成为棘手问题

  据2005年至2008年的调查,美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大约7%患抑郁症。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于2007年10月公布了关于美国不同职业群体抑郁症发病率的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21大类职业人群中,最容易患抑郁症的是从事个人护理工作的人,如婴幼儿看护员、敬老院护理工等,发病率高达11%。

  发病率次高的是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餐饮业服务人员,他们中10.3%的人患有抑郁症。紧随其后的是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发病率均为9.6%。工程师、建筑师和测量员得抑郁症的比率最低,发病率仅为4.3%。

  报告还指出,从事全日制工作的人平均发病率为7%,大大低于失业者的12.7%。

  调查还发现,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年轻人发病率略高于老年人。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情绪消沉难以自拔,还常常伴随失眠、便秘、心血管状况异常、无名疼痛等生理不适,让患者在遭受精神折磨的同时还备受肉体痛苦。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很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双亲中如有一人患有抑郁症,子女的患病可能性就增加10倍。很多患者都有家庭破碎、失业或贫困等不幸经历。此外,性格内向、不喜交往、不善于宣泄负面情绪的人也比较容易罹患抑郁症。

  由于抑郁症患者常常受到周围人的误解和歧视,因此患者常常不愿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愿去看医生,结果是使病情雪上加霜,许多患者因不及时就医而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更严重的疾病,15%的抑郁症患者甚至会选择自杀。

  报告指出,抑郁症已成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美国近年来因抑郁症流失了大量生产力,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至440亿美元。(林昊)

上一页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4-27 20:35 , Processed in 0.301943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