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位科学家新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1 11: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丁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1 8:57:26

愿为中外科技合作“做媒”
六位科学家新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为新当选的外籍院士颁发证书。本报记者王静摄

■本报记者 丁佳

12-6月10日,当弗朗斯瓦·马蒂、蒲慕明、饭岛澄男等6人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证书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中科院院士群体中,有64位“洋”院士。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把中科院当作了自己的另一个家,时时刻刻关心着中科院的发展。

而正如白春礼所说的那样,在中科院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征程上,也将始终需要外籍院士的建议与支持。

当日正值中科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召开前夕,13位外籍院士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中科院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现在国内许多科学计划和项目都很重视院士的意见,但外籍院士参与的程度还比较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马佐平坦承,“希望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外籍院士的参与度,让外籍院士发挥‘他山之石’的作用。”

2009年以来,马佐平在北京从事相变存储芯片的产业化工作,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他也敏锐地感觉到中国科研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觉得现在科研经费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决策者都希望加大对大型科研设备的投入,但在人员经费上卡得很紧。”马佐平说,“其实,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更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员来开发和使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很快,仪器设备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过几年就是废铁一堆。”

而来北京之前,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黎念之刚刚在华盛顿参加了一个会议。“会上的同行听说我要到中国来参加院士大会,特意向我表达了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想法。我本人也愿意在中美之间架起这座桥梁。”

愿意做这个“媒”的人不止黎念之一人。中科院新当选外籍院士、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他的研究生涯中,得到了许多中国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如今能当选外籍院士,他的内心充满感激,并感到十分光荣。

“中科院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各有特长,我们在一起能相辅相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讨论与合作,能共同促进世界科技的进步。我愿意在这其中作出一点贡献。”

在野依良治看来,中国和日本是亚洲非常重要的两个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友好关系,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不光我们外籍院士要这么想,两国年轻人更应该这么想,他们才是创造未来的人。”野依良治说。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1:11:29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少国界

科学少国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7 16:00 , Processed in 0.07628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