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访俄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怎样选院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5 09: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杨政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2-6-23 10:09:16

访俄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怎样选院士

12-6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提出了如何完善院士制度问题。俄罗斯是如何选举院士?遵循怎样的标准?如何保障公平合理?俄院士和通讯院士的待遇如何?

6月15日下午,带着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年的老朋友、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诺索夫博士。

据诺索夫介绍,目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的编制为1289名,其中513名院士和776名通讯院士。一般是两年进行一次增选,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12月举行的。

诺索夫告诉记者,他是在2006年当选为通讯院士的。他说,在选举院士和通讯院士过程中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合理,因为总是有人对选举结果不满意。

关于院士和通讯院士选举程序,诺索夫说,俄科学院有许多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设有学术委员会,其主要成员由本所的学者组成,也包括几名外所的特邀委员,“比如我除了是欧洲所学术委员,还担任俄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学术委员”。首先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提出院士和通讯院士候选人,此后,该名单被送到研究所所在的科学院分部鉴定委员会,先是在分部进行投票,通讯院士的人选由通讯院士和院士投票,而院士人选只能由院士进行投票。人选应获得2/3的选票,如果有2至3人获得了2/3的选票,而名额只有一人,这样得票最多的当选,如这2至3人得票相同,则需要举行二次投票,重复投票最多只能举行三次。选举结果最后提交俄科学院全体大会投票通过。

诺索夫特别指出,在各分部投票前,科学院院长必须亲自到场,先与分部鉴定委员会成员一起“喝茶”,在听取大家的推荐和介绍之后,科学院院长再谈自己带有倾向性的意见,然后就举行秘密投票。

诺索夫说,在此阶段科学院院长最辛苦,他必须参加各个分部的“茶话会”,并发表个人意见。

诺索夫笑着对记者说,不能完全排除,院长在会上说,“是的,我支持您!”但在秘密投票时,就说不好把票投给谁了。

关于院士与通讯院士增选标准,诺索夫说,俄科学院章程明确规定,首先必须是具有俄罗斯国籍的科学家。学术水平是首要和唯一的标准,即必须是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开创性贡献的顶尖学者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通讯院士则必须是在本学科领域作出突出学术贡献的学者。

诺索夫进一步说,形式上当然是依据该科学家的学术成就,但依他看,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人选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名望。

记者问,在增选的众多环节中是否存在人为操纵故做手脚和贿选的现象?诺索夫说,这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各研究所、分部,到科学院全体大会层层都是秘密投票,但他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情,“至少是有人在谈论这些问题”。比如,俄科学院通讯院士莫宁日前在接受俄媒体采访时说:“在选举新院士时,科学院完全丧失了科学标准。它不重视候选人的科学成就,不确定候选人在国内外的科学评价。选举并不是希望竞争院士的人的竞争,而是‘支持’他们的力量的竞争。即使没有什么象样的著作,也会当选。如果没有‘支持’,即使有一流的著作,也无济于事。现在有句一针见血的名言:不是音乐家不可能是作曲家,但不是学者可以成为院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7 07:34 , Processed in 0.073509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