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5岁男子患自闭症偷偷离开家 父母焦急寻人(重庆江北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3 15:0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5岁男子患自闭症偷偷离开家 父母焦急寻人(图)

2014年4月13日07:59 重庆商报



  汤俊涛,男,25岁,身高约1.76米,寸头,下巴上有颗痣。出走时,外边穿一件黑色暗拉链衫,里面穿白色圆T恤,深蓝色牛仔西裤,脚穿深蓝色泡沫拖鞋。

    自闭症患者,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25岁的汤俊涛就是一个“星星的孩子”。

    3岁多时,他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但是20多年来,像所有天下父母一样,他的父母对他倾注了所有的爱,仍然是手心里的那块宝。


  14-3月31日的雨夜,25岁的汤俊涛独自离开了家。以前,他也曾走丢过几次,但最后父母都找回了他。这次,他至今杳无音信,让50多岁的父母焦急不已。

  偷偷离开家


  急得父母找了一晚上

  汤俊涛家住江北区大石坝的航天职大。14-3月31日晚上6点半左右,外面下着大雨,趁父亲在沙发上打盹儿,汤俊涛穿着拖鞋,撑着一把雨伞就出门了。

  6点40分,小区保安给汤先生来电话:“这么大的雨,你儿子咋还一个人出门?”汤先生立即起身去追,但找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儿子的身影。

  “他曾经几次独自出门,最后自己找回来了,他应该不会走远。”汤先生自我安慰地回忆,“凌晨两三点,我出去找儿子,看见儿子正往家的方向回来。我以为这次也一样,所以我想,等等吧,儿子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次日凌晨1点多钟,汤先生和妻子柯女士越来越慌。“外面下这么大的雨,儿子会不会出什么事?”想到这里,汤先生叫妻子在家守着,等待可能自己回来的儿子,然后他自己驾车出去寻找。

  没有麻烦亲戚朋友,汤先生按照往常的经验,在儿子可能出现的地方挨个寻找:花卉园、黄泥塝、观音桥……汤先生相信儿子不会走出江北区。就这样,汤先生在外面开车到处找,柯女士在家苦守。一直到天亮,汤俊涛还是没有回家。

  曾走失5天


  被好心人送进精神病院

  第二天,柯女士印了上千份寻人启事,贴满了大街小巷,汤先生也向公司请假一个星期寻找儿子。

  “在家等,跑医院打听,出去到处转……天天如此”,汤先生说,这十多天里,他和妻子去过儿子可能出现的所有地方,“救助站、福利院、精神病院、派出所……”他还向“宝贝回家”志愿者求助,“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

  汤先生介绍,汤俊涛2岁多时被诊断为“大脑皮质轻度萎缩”,3岁多时被确诊为“自闭症”。20多年来,汤俊涛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不和他人交流,哪怕是和父母说话,他也只用“吃饭”、“饿了”、“出去耍”等简短的两三个字表达自己的意思。

  去年10月24日,汤俊涛趁家人不注意偷偷溜出去玩。由于他当时在嘉陵江大桥上来回地走,好心市民误以为他要跳桥,就将他送到了派出所。在派出所里,汤俊涛不说话,民警无法得知他的家庭住址,从而无法帮他找到家。好心市民猜测他精神有问题,随后将他送到了寸滩精神病疾控中心。

  此时,柯女士找不到儿子汤俊涛,最后求助了媒体。10月28日,寸滩精神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看到新闻后联系上了柯女士,走失5天的汤俊涛终于重回父母的怀抱。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15:05:55 | 只看该作者
请好心人记下他的容貌和特征

2014年4月13日07:59

  请好心人


  记下他的容貌和特征

  汤先生说,汤俊涛行为刻板,凡是走过的路,他一般会原路返回。汤先生认为,如果外界不强制性改变他的路线,他应该会知道怎么回家。可是,这一次,汤俊涛身无分文地走失了12天,吃的什么,住在哪儿,怎么过的,成了汤先生最担心的问题。

  汤先生说,汤俊涛不说话,眼睛从不和其他人对视。走路时喜欢踢地上突出来的东西,如花坛、梯坎等,爱敲打或擦拭路边的标识牌,还喜欢用嘴往空瓶子里吹气,“无论怎样,我和妻子只希望看到儿子平安归来”。

  如果您遇见了这样一位小伙子:25岁左右,身高约1.76米,寸头,下巴有颗痣,外穿一件黑色暗拉链衫、里穿白色圆T恤,下穿深蓝色牛仔西裤,脚穿深蓝色泡沫拖鞋,请立即和柯女士联系:13883515255,15922684869

  声音


  自闭症患者


  或精神异常

  对此,西南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胡俊表示,不与人交流、性格孤僻、社交能力不足、语言发育差、有怪癖行为、易冲动等,这些表现符合自闭症临床表现。自闭症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的状况,并伴随精神行为异常。和自闭症患者最好的相处方式是有效地沟通,将其推进社会,让他愿意和他人分享、交流,越早效果越好。把患者放进精神病院,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在医院里,医生会针对患者情况进行行为认知治疗,也可防止患者冲动行为误伤他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5-31 06:03 , Processed in 0.16445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